教宗如何定名號,教宗是什麼教才有的
2023-06-24 20:07:08 4
教宗是一個宗教內的領袖,正如同習大大一樣是我們國家的代表領袖一樣,起到著領導者的作用。但是教宗在宗教內部有著爸爸的意義,是宗教信徒共同的長輩。本期宗教文化一起了解教宗如何定名號。
教宗本意為爸爸,泛中華地區通常把它和明末清初葡萄牙商人、傳道士在與本國政府進行雙邊活動時使用的外交禮節術語「羅馬教皇」一詞混同。教宗與教皇同人,但兩者並非一個概念。
教宗一詞見於早期基督教時期的基督教會內部,是基督徒對宗教領袖的愛稱,本身並不具備特殊職權色彩。天主教會使用「教宗」為中文譯名,中國大陸非天主教人士、以及日本和韓國則稱為「教皇」。
教宗的完整頭銜是:「羅馬主教,基督之代表,眾門徒之主之後繼者,最高祭司(教宗),西方之宗主教,義大利首席主教(主教長),羅馬省大主教及都主教(總主教),梵蒂岡城國元首及上帝之眾僕人之僕人」。教會很少會使用這個完整的頭銜。
天主教認為教宗為初任羅馬主教聖伯多祿的後繼,因此一開始稱呼他為「伯多祿之代表」,直到5世紀時才改稱為目前這更具權威的「基督之代表」(2006年《宗座年鑑》刪除了「西方宗主教」的稱呼,對上一次修訂為1969年。當時教宗保祿六世把「天主眾僕之僕」加於名號之中,並刪除了「光榮在位」的句語。
除了宗教職務之外,教宗也是擁有獨立主權的梵蒂岡的國家元首。梵蒂岡又被稱為「聖座」,整個被羅馬城包圍,在1870年之前,教宗統治的區域一度拓展到整個義大利中部,其領土,即教廷國,被稱為「聖伯多祿的遺產」。
儘管授予教宗對這些領土的統轄權的文件,也就是所謂的君士坦丁御賜教產諭,在15世紀被證明是偽造的,教宗對教廷國的統治還是延續到了1870年義大利統一的時候,而義大利王國和教皇之間最終的政治協議一直到1929年的拉特蘭協定才得以實現。1948年通過的義大利共和國憲法,再次確定該協定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每一位教宗就職的時候會有一個伊始,主持典禮的樞機會詢問教宗:「你是誰?」教宗會回答說:「某某」於是他就被稱作「某某n世」了。這個「某某」常常是聖人的名字,一般都會選擇以前教宗的名號,由教宗自己定。
確切地說,「某某n世」應當翻譯成「第n個某某」。每個名號都有一定含義,即表示教宗效法某位聖人,也表示教宗可能繼承某位前任的政策。比如如果用「庇護」這個名號,就可能代表保守、傳統,因為有名的聖庇護十師是位很保守的教宗。
如果是「若望」,一般代表革新、開放,因為前一位「若望」——真福若望二十三世實為改革的教宗。至於選擇「若望保祿」,則指繼承先教宗若望保祿二世的政策。教宗一般不會用「伯多路(彼得)」這個名號,因為這是第一位教宗,宗徒之長聖伯多路的名字,一般沒人敢用。
【結束語】在中國的宗教可以說是非常多的,大多數人都是信仰佛教的,不過對於信仰著基督教的小編家這都是必須要銘記的東西,若是你要轉信基督教這些一定要記清楚的!
你可能也喜歡:
伊斯蘭教女性禁忌,驚呆了!
宗教禁忌:天主教不能婚前性行為
【城市文化】北京歷史文化知識大全
什麼是道教,道教文化的基本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