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服飾文化:海青有什麼講究,海青的顏色
2023-06-25 05:42:02 2
在佛教中不同的儀式,不同的等級都穿著的衣服大同小異。海青就是佛教中一種常見的服飾,不過海青在不同的等級之間也有著很多的差別,海青在穿著方面更是有著很多注意事項以及講究。
那麼,本期佛學入門一起了解一下海青有什麼講究。
現今的海青顏色有二:一為黑色,乃一般佛弟子禮佛時所穿;一為黃色,是一寺之方丈或法會中的主法者所穿,一般大眾不得穿著。「海青」是我國僧團中主要的服裝之一。它的款式:腰寬袖闊,圓領方襟,比較其他衣裳肥大很多。因此,通常也把它叫做「大袍」。
「海青」縫合袖口,也有一種傅說。據說:「梁武帝的后妃郗氏,她不信奉佛教,時常想用方法誣害僧尼。有一次她命宮人做了一些豬肉包子,召請寶志禪師師徒用齋;以便造成和尚犯戒,羞辱佛門。如果僧眾當時不吃,就會構成違逆皇后旨意之罪。
「海青」雖然是脫胎於漢服,但是它究竟還有一些特異之處。「海青」的衣領,是用三層布片復疊縫製而成的;這樣子叫做「三寶領」。在衣領的前面中段,還俥有五十三行藍色線條;這叫做「善財童子五十三參」。這些說詞,其實都是穿鑑附會之談。實際上,無非是為了加強衣領的耐用而已。
俗袍的袖口是敞開的,而「海青」的袖口,卻是縫合起來。這也是僧袍和俗袍彼此不同的一點。
「海青」的服式,它原是從我國漢唐時代的服式衍流而來的。在從前,無論僧俗都穿用它。不過由於世界潮流的演進,生活方式的變革,世俗大眾都早已改穿「滿服」、「西服」、以至於穿著多彩多姿的「時裝」了。
佛教尊重古制,「出家人」生活比較保守。同時為了整肅儀容、莊嚴道風,所以「海青」雖然不是「法衣」,但是到今天都還能夠遵守穿用著。
在我國的僧團中,除了「袈裟」,「海青」算是最尊勝的僧服了。穿著「海青」,大都是在「禮誦、聽經、會賓、議事」、以及晉見長老等重要的場合。由於「海青」體量龐大,用布過多;而且寬鬆搖擺,動作不便,同時又非「佛制」。
所以近世以來,已經有人提議改革。民國太虛大師等,就曾經倡導過新式的僧裝。不過在同時也有一些人士,抱持相反的意見。認為傅統的服式,肅穆莊嚴,不宜輕言改革。因此,在「見仁見智」的情形下,到現在還沒有一個結論。
穿著海青注意事項:
1、上下樓撩衣之法:上樓撩前片、下樓撩後片,以免衣託地或被踩到。
2、穿海青時,雙手不可下垂,應放掌或合掌。
3、跪拜時雙手同撩前片。
4、長跪時起身要先將左腳向前彎曲,雙手按在左膝上,直身而立右腳收回。
5、靜坐時,將蓋布巾置於海青內。
6、閉靜後,雙腳不可直伸,以示恭敬。
7、穿海青時,要保持操手的姿勢,兩袖不要一前一後的大幅擺動,如此看起來不但不威儀,心念也容易散亂。
【結束語】海青有著不一樣的種類,等級制度劃分很是清晰。不一樣的等級是有著不一樣的海清。海青受歡迎程度並不僅僅是在佛教之中,在生活中也有著許多信佛的長輩常年穿著。
你可能也喜歡:
宗教文化:什麼是佛教文化
佛教文化:佛教四大天王分別是誰
佛教文化:佛堂布置的注意事項
佛教文化:伽藍殿供奉的是什麼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