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logo進化史(連這幾個Logo都不認識)
2023-06-24 23:13:29 1
愛看電影的人通常會注意到,在每部電影的片頭,都出現電影製作公司的Logo(標識)。雖然大多看著眼熟,但卻並不一定了解這些Logo的來歷。
其實,這些Logo背後都通常會有一個關於這家電影製作公司的故事。隨著時間的推移,有些Logo發生了一些變化,但總體來講都還是忠於其最初的創意。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普及一下這幾家電影製作公司logo背後的故事。
1.哥倫比亞電影公司(Columbia Pictures)
哥倫比亞電影公司的「火炬女神」標識
自1924年起,哥倫比亞電影公司就把一名手持火炬女性的肖像作為他們的標識。事實上,這個Logo已經經歷了五次修改。目前在電影院片頭看到的標誌是該公司在1992年完成的,而這位拿著火炬的女性則是一位從未當過模特,也絲毫沒有演出經驗的員工。
骨感的現實卻成就了經典
據這個Logo的繪畫作者麥可·迪斯(Michael Deas)回憶,他當年在面試許多模特之後都覺得不太滿意。當他把目光集中在他剛剛懷孕的同事珍妮·約瑟夫(Jenny Joseph)身上時眼前一亮,當即決定用珍妮約瑟夫來做這個Logo的模特。因為當時的條件有限,只好讓珍妮站在毛毯上,用燈泡代替應在手中的火炬。更加有趣的是,這個鏡頭是在珍妮·約瑟夫午餐休息時間抽空完成的。
應用了20年的火炬女神形象
麥可迪斯說,他從來沒有想過他的這幅作品被哥倫比亞電影公司用了20年之久。
2.派拉蒙電影公司(Paramount Pictures)
派拉蒙影業的山峰標識
近些年來,派拉蒙影業的Logo已經被多次修改,但其獨特的金字塔形的派拉蒙山仍然是現存最古老的好萊塢電影標識。最初,這個Logo有24顆星星,代表當時派拉蒙公司籤署名星數量。
本·洛蒙德山峰
據說,這個標識的山峰的靈感是基於霍德金森(W. W. Hodkinson)的畫作,他可是被稱為「發明了好萊塢的人」。這幅關於山峰的作品他是在一次會議上完成的,靈感來自於他童年時對猶他州記憶。大多數人認為,猶他州的本·洛蒙德山峰是這個Logo標誌性的原型。
3.皮克斯電影公司(Pixar)
一個小檯燈開始了一片宏偉的事業
皮克斯電影公司Logo裡所出現的小檯燈其實是公司承接的第一個小電影,是由皮克斯公司的首席創意官約翰·拉塞特(John Lasseter)參與編劇和導演的。
可愛的小檯燈,至今讓人印象深刻
這個小檯燈首次露臉就為公司獲得了一個奧斯卡CGI電影提名。所以,為了紀念這個具有歷史意義的時刻,公司決定用這個令人難忘的角色成為公司Logo中的主角。
4.艾肯電影公司(Icon Productions)
艾肯公司的Logo
艾肯美國-澳大利亞電影製片廠,是由梅爾·吉勃遜Mel Gibson和布魯斯·戴維Bruce Davey聯合創立的。這家電影公司的名字之所以被定為艾肯(icon),是因為icon在希臘語中是「image」(圖像)的意思。
名畫《弗拉基爾聖母像》
Logo的圖形創意則是來自於名畫《弗拉基爾聖母像》(Vladimir Madonna),一個拜佔庭藝術中難得一見的充滿溫情的聖像形象,耶穌的母親聖母瑪利亞。
5.夢工廠(Dreamworks)
月亮上垂釣小孩的真面目
與其他電影公司的logo相比夢工廠的Logo則獨具特色,展現的是一個小男孩在一彎新月上釣魚的場景。然而,最初電影公司Logo的設計思路是讓一個人坐在月球上。
經典的開頭畫面
當年,插圖畫家羅伯特·亨特(Robert Hunt)受命來實現這一概念。於是,他將自己的兒子作為模特,並將這個兒童版本作為附加作品呈交給了夢工廠,而夢工廠的負責人恰恰選中了這個更具活力與含義的作品,並一直沿用至今。
6.米高梅電影公司(Metro-Goldwyn-Mayer Studios)
咆哮獅子進化史
多年來各種獅子吼作為電影界備受尊重的電影製作公司之一,米高梅「咆哮獅子」的Logo一直被人們津津樂道。這個最具辨識度的標識最初是從公司的吉祥物轉變過來的。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公司的發展需要,共有7隻獅子的形象被應用在了公司Logo當中。
7隻獅子各有特色
作為公司的公關負責人,霍華·迪茨( Howard Dietz)將他母校哥倫比亞大學的吉祥物應用到了米高梅電影公司的Logo中來,也獲得了影迷們的高度認可。
米高梅公司「咆哮的獅子」
7.華納兄弟電影公司(Warner Brothers)
經典的華納兄弟影業公司標識
作為好萊塢電影圈中兄弟合夥開辦的公司,華納四兄弟將自己姓氏的首字母「W」植入到了盾牌當中,在最初應用此Logo的時候,被人們戲稱為「大腦盾牌」
華納四兄弟
但令人驚訝的是,四兄弟所用「華納」的姓氏其實並不是他們真名。哈裡、阿爾伯特、山姆和傑克的父母均是來自俄羅斯帝國的移民。
華納四兄弟和「大腦盾牌」
8.華特迪士尼影業公司(Walt Disney Pictures)
迪士尼城堡的演變史
華特迪士尼影業公司一直使用童話裡的城堡作為自己的Logo。或許很多人都沒有注意到,在2006年之前,該公司的使用的是一座白色睡美人城堡,其靈感來自德國新天鵝堡。
曾經的迪士尼Logo
而新修改的Logo在2006年被第一次應用在《加勒比海盜-聚魂棺》的首發儀式上,這個新城堡的設計理念則來自於睡美人與灰姑娘的城堡。
如今的迪士尼Logo更加絢麗
9.城堡石娛樂影業公司(Castle Rock)
著名的燈塔標識
城堡石娛樂影業公司的名字來自於著名作家史蒂芬·金(Stephen King)小說裡虛構的小鎮名字,這家影視製片公司已經將多部史蒂芬·金的作品改變成了電影搬上熒幕。
從小說中得名,從影片中取景
該公司的Logo是一座燈塔,它是1993年根據史蒂芬·金的同名小說改編的恐怖電影《勾魂遊戲》中使用的場景之一。
《勾魂遊戲》裡的燈塔
10.三星影業(TriStar)
三星影業經典標識
帶有神馬珀加索斯的三星影業Logo已經成為了一種文化象徵。三星影業的執行董事維克多·考夫曼家族就有愛好騎馬的傳統,因此採用到了公司的Logo裡面。而三星影業Logo的第一個形象就是參考了薛尼·波勒(Sydney Pollack)的西部浪漫小說《電子騎士》當中馬的形象。
飛翔的神馬珀加索斯
如今人們在大螢屏上所看到的Logo形象則是用羽毛與真實的白馬CGI畫面結合完成的,而背景則是在毛伊島的哈雷阿卡拉火山口取景。
好萊塢各大影業公司
雖然如今這幾大影業公司境遇不同,有的經營不善被收購,有的則蒸蒸日上佳片不斷。但對於影迷來講,能拍出好看的片子才是人們所期待的,也是電影公司得以生存的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