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土特產有哪些值得帶(杭州的寶藏特產)
2023-06-26 14:19:02 1
說到杭州特產,你能想到的是什麼?
西湖龍井?杭州絲綢?
藕粉、西湖醋魚、東坡肉?
才不止這些!
杭州這座城市的「寶藏特產」,
遠比你想像得要豐富!
說到杭州,人們第一時間想起的往往是西湖。誠然,西湖是很美的,但是杭州的美從不拘泥於西湖,走進良渚,觸碰五千多年的歷史,你會發現,歷史的、沉澱的美也一樣醉人。
@盛淑彥/攝
良渚文化距今5300年-4300年,被認為是東亞最早的國家形態。良渚文化展現了一個以稻作農業為經濟支撐並存在社會分化和統一信仰體系的早期國家形態,代表了長江流域對中國文明起源的傑出貢獻,良渚是實證中華5000多年文明史的聖地。
良渚古城遺址是良渚文化的核心,它見證了中國早期區域文明的歷史與發展。作為良渚文化的權力與信仰中心,良渚古城建造於距今5000多年前,包括規模宏大的城址、功能複雜的外圍水利系統、分等級墓地(含祭壇)等一系列相關遺址。
@盛淑彥/攝
柔情似水的江南地總會有許多浪漫的傳說,在杭州這個溫柔的城市又有多少愛情萌芽,白娘子與許仙的斷橋相遇、梁祝的十八相送之路·······
@張聖東/攝
斷橋之名得於唐朝。其名由來,一說孤山之路到此而斷,故名;一說段家橋簡稱段橋,諧音為斷橋。傳說許仙和白娘子在斷橋締結千古情緣,因而斷橋又為「西湖三大情人橋」之一。
@吳寧濤/攝
為報恩而來的白蛇,與恩人許仙於西湖斷橋偶遇。江南煙雨飄然而至,白蛇與許仙同舟避雨,許仙將自己的油紙傘相贈,讓白蛇得以遮雨歸家。紙傘不大,守方寸天地;斷橋不斷,連一段緣分。白娘子與許仙的故事就在這如詩如畫的地方開始了。
「斷橋殘雪」現為西湖十景之一,以冬日殘雪時分最為動人心魂。孤山與裡西湖銀裝素裹、格外美麗。佇立雪霽西湖,舉目四望,但見斷橋殘雪似銀,孤山一帶山色空濛、湖水晶瑩。
@於廣明/攝
白娘子與許仙斷橋相遇的浪漫讓人心動,但是長橋「十八相送」透露出的殷殷情意又何嘗不動人呢?
長橋位於西湖東南角,鄰近淨慈寺。據歷史記載,宋代錢湖門外,水口甚闊,有橋橫截湖面,橋分三門,有亭臨之,長亙裡許,壯麗特甚,是為長橋。
@張聖東/攝
同窗幾載,梁山伯都未能發現祝英臺的女兒身,但祝英臺早已芳心暗許,長橋餞別之時,兩人在橋上來來回回走了十八裡路。祝英臺以物喻情打了十八個比喻,梁山伯卻始終不得其意。長橋不長,但卻承載著兩人訴情衷的羞怯以及情定的喜悅。
@張聖東/攝
山水風景可以說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是自然的善意饋贈,但是一個地方的老店與人文就不同了,這是人們勞動的結晶,是延綿不絕的文化本身自帶的力量,說到杭州的「寶藏特產」,又怎能忘記這些老字號呢?
/ 張小泉 /
在國內刀剪行業,素有「南有張小泉,中有曹正興,北有王麻子」的說法。張小泉剪刀的歷史可以追溯至明朝,至今已有400年。
明崇禎年間,安徽剪刀工匠張小泉從安徽黟縣遷居杭州,在吳山北麓大井巷開設張大隆剪刀鋪。到了清朝康熙二年,改用張小泉牌號,沿用至今。1929年,張小泉剪刀在首屆西湖博覽會上獲得特等獎。對於杭州人而言,物美價廉的張小泉剪刀早已成為生活的一部分。
/ 王星記 /
杭州是我國的制扇名城,南宋以來就有不少制扇藝人會集於此。1875年,王星斎在杭州清河坊創建王星記扇莊,至今已有145年歷史。王星記的制扇技藝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和首批傳統工藝產業振興項目。
@於廣明/攝
隨著時代的發展,王星記的扇子從最初具有清涼解暑的使用功能轉變為一個工藝品、一個文化符號。2010年12月,王星記中華老字號文化創意產業園在杭州運河邊開園。在這個創意園裡,人們既可以在扇文化陳列館飽覽天下美扇,也可以在加工車間體驗制扇的工藝流程,感受扇文化的博大精深。
@杭州王星記扇業官網
/ 胡慶餘堂 /
漫步於吳山腳下的河坊街,「胡慶餘堂國藥號」碩大的白底黑字映入眼帘。走進胡慶餘堂中藥大堂,顧客絡繹不絕。「真不二價」的四字牌匾懸於大堂正上方,另一塊寫著「戒欺」二字的橫匾則面向內堂而掛。這是胡慶餘堂製藥的鐵律,也是胡慶餘堂成為中華老字號的原因所在。
@宣佳寧/攝
被稱為「江南藥王」的胡慶餘堂,是由清末「紅頂商人」胡雪巖在1874年創建。胡慶餘堂以宋代皇家藥典《太平惠民和濟藥局方》為基礎,收集各種古方、驗方和秘方,著有專書《胡慶餘堂雪記丸散全集》傳世。
/ 孔鳳春 /
杭州的老底子「五杭」指的是杭剪、杭粉、杭扇、杭錦、杭煙。其中「杭粉」就是孔鳳春。孔鳳春香粉號創立於1862年,為蕭山人孔傳鴻所開,至今已有158年歷史。這是我國歷史上記載的第一家化妝品企業,也是一家中華老字號。
@孔鳳春官網
清朝末年,孔鳳春的「鵝蛋粉」因慈禧專用而久負盛名。民國時期,在1929年首屆西湖博覽會上,孔鳳春的玉堂撲粉、檀香蜜粉、玫瑰香水、生發膏大放異彩,斬獲多項大獎。
@孔鳳春官網
與其他老字號一樣,孔鳳春也在這百年之間歷經沉浮,雖磨難重重,但這塊招牌一直傳承了下來。2006年10月,國家商務部正式對外公示了首批中華老字號名單,孔鳳春位列其中。
柔情似水的江南地總不會缺少水的滋潤,印象深處的江南風情也總有一葉扁舟在河面上划過淺淺的水痕,盤點杭州的「寶藏特產」,總少不了那些水·······
@吳寧濤/攝
說到杭州的水脈湖泊,西湖是永遠不會被落下的,這是個常看常新的地方,無論你何時來,它總能給你別樣的風景,春花秋月、夏荷冬雪,這杭城的自然盛宴無需多言,景色都在湖面飄過的微風裡。
@吳寧濤/攝
如果說西湖是杭城的心臟,京杭大運河杭州段便是杭州的血脈。走進大運河景區,了解這裡的歷史和故事,感受這座城市心臟跳動的節奏。這兒還有遊船,從武林門碼頭出發,乘坐漕舫,一路欣賞運河邊的風景。
水煙氤氳、冷野幽靜,西溪是一闋醉人的宋詞,更是一幅意境優美的水墨畫。西溪溼地以「一曲溪流一曲煙」聞名,擁有天然溼地的野趣美景和深厚古樸的文化底蘊,如果說其他地方的水是流動跳躍的美,那麼這裡就是靜靜流淌的嫻靜與安寧。
杭州的水又何止這些,錢塘江的壯闊、富春江的靜美、千島湖的精緻、湘湖的迷人·······正是這些緩緩流淌著的水域滋養了杭州城、杭州人,造就了這座城市溫柔的底色。
@周宇、張火順、吳寧濤/攝
細細數來杭州的「真」特產也是十分豐富,讓人不知如何挑選!
/ 龍井茶 /
杭州的龍井盛名在外,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杭州更是被奉為「茶都」。泡過的龍井茶清綠透亮,輕啜一口,齒頰留芳、清甜甘爽。不能帶走一杯龍井茶,那不如帶上一盒茶葉,天南海北,泡上一杯龍井,唇齒間留下的就是杭州的味道了。
/ 藕粉 /
「西湖藕粉」是杭州特產必買榜上的前三,藕粉在歷史上作為「貢粉」進入皇室。服用時只需先用少量冷水調和,再用開水衝調成糊狀即可,衝好的藕粉,呈透明略紅色,味道香甜而不膩、入口綿柔。
/ 西湖綢傘 /
西湖綢傘以竹作骨、以綢張面、輕巧悅目、式樣美觀、攜帶方便,素有「西湖之花」的美稱。西湖綢傘選料考究、製作精巧。
/ 天竺筷 /
大概只有地地道道的「老杭州」才知道「天竺筷」。因產地三天竺寺為佛國福地,故帶有好運祈福的寓意,天竺筷是浙江非物質文化遺產,一雙小小的天竺筷,因其深厚的佛緣和凝重的文化內涵,更是巧妙地濃縮了杭州及江南獨有的人文景觀。
/ 臨安山核桃 /
臨安山核桃的大名想必不用多說了,粒大殼薄、口口酥脆。如果嫌剝殼麻煩,可以直接買山核桃仁,剛剛炒制烘乾出來的山核桃仁,每口都是酥脆感!
還有杭州絲綢、西湖蓴菜、天目山筍乾、知味觀點心·······一篇文章不足以描繪杭州「寶藏特產」們的全貌。
杭州這個地方啊,
還是得您自己來一趟,
才能明白她的美,
語言不足以描繪其萬分之一。
-THE END-
圖為來源:杭州文廣旅遊發布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fu
福
江南遊Since1986
我知道你在看哦
江南遊since1986系浙報集團江南遊報官微
《江南遊報》是一份經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准國內外公開發行的集新聞、文化、旅遊、生活、休閒於一體的旅遊專業報,於1986年在杭州創刊,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陳雲同志親筆題寫報名。創刊以來,遊報始終立足行業,近年更是在深耕文化旅遊產業的同時,打造了一個集報紙、網站、客戶端、微信矩陣、資料庫等資源一體化的融媒平臺,以精準、有效的宣傳,助力各地市文旅部門及相關行業系列活動的有序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