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洛賓寫給三毛的最後一首情歌(你在橄欖樹下等待)
2023-06-26 16:54:46 1
張愛玲說:「有些人有很多機會相見,卻總是找藉口推脫。等到相見的時候,已經沒有機會。有些事是很有機會去做的,卻一天天推遲。想到的時候,卻發現已經沒有機會。有些愛,給了你很多機會,卻不在意,一別就是一輩子。」
談到三毛,我們必然會想起撒哈拉,想起她的西班牙丈夫荷西。因為在她的很多作品中,都反覆提到了荷西,雖然現在她和丈夫都已經不在了,但那時候她們生活的點滴,依然呈現在我的腦海中。
從《雨季不再來》、《撒哈拉沙漠》、《哭泣的駱駝》到後來的《紅塵滾滾》,這些膾炙人口的作品,依然在影響著很多人。三毛的故事很注重情節描述,也有一種悲天憫人的通透。
但我們很少有人知道,三毛除了和荷西的一段婚姻,生前和西部情歌王子王洛賓也有一段情緣。
他們在西部小城相逢,半個月內,三毛就給王洛賓寫了15封書信,一個個滾燙的文字,打動著王洛賓的心,但他最後還是沒有勇氣回應。
1990年,三毛無意間聽到王洛賓的故事,非常感動,很想見一見這個人。於是她收拾簡單的行囊,來到了西北小城。
那時候的三毛,披著一頭長髮,帶著一頂西部牛仔式樣的帽子,突然來到王洛賓的家裡,王洛賓也感到很詫異。
那個年代去新疆非常不容易,為了見王洛賓一面,三毛參加了旅行團,她並沒有心思旅行,而是找幾乎想要跟王洛賓聊一聊。
一見面,兩人就仿佛是知音。
三毛的經歷很豐富,一生都把愛情看作是生命的必需品。但感情又十分坎坷,先是和她訂婚的未婚夫生病突然離世,後來和荷西結婚,一直生活在撒哈拉沙漠,但兩人結婚兩年後,荷西因為潛水喪生,再也沒有醒來。
而王洛賓,一生也很坎坷,入獄兩次,在獄中整整待了18年,現在妻子病逝,只剩下孤零零的一個人。
但不管生活怎樣捶打,王洛賓依然寫出了很多歌,如:《達坂城的姑娘》、《在那遙遠的地方》等等。
他們一邊聊自己的故事,一邊講創作的經歷,靈魂深處產生了共鳴。
初次見面,時光便溫柔起來。有時候,他們一聊就能聊上好幾個小時,很快就成了忘年之交。
王洛賓為了盡地主之誼,帶她去逛古城、看天上,彼此之間的關係愈加親近。
雖然兩人的年紀相差很大,但在三毛心中卻燃起了愛的火花。
告別王洛賓之後,三毛就回到了臺北。他把王洛賓的故事整理好,發表到報紙上。
因為筆觸細膩,引發了很多人的共鳴。
但自從上次相識以後,三毛就對西部小城戀戀不捨,她心中燃起愛的希望,這種感覺,自從荷西走後,從沒有過。
所以她按捺不住內心的衝動,一連幾天,給王洛賓寫去了好幾封信:
我親愛的朋友,洛賓:
萬裡迢迢,為了去認識你,這份情不是偶然,是天命。沒法抗拒的。
我不要稱呼你老師,我們是一種沒有年齡的人,一般世俗的觀念,拘束不了你,也拘束不了我。尊敬與愛,並不在一個稱呼上,我也不認為你的心已經老了。
回來早了三天,見過你,以後的路,在成都,走的相當無所謂,後來,不想再走下去,就回來。
閉上眼睛,全是你的影子。沒有辦法。
照片上,看我們的眼睛,看我們不約而同的帽子,看我們的手,還有現在,我家中蒙著紗巾的燈,跟你,都是一樣的。
你無法要求我不愛你,在這一點上,我是自由的
這一封封情書,熱辣滾燙,讓王洛賓心神蕩漾。但他已經不再年輕,77歲,是快要進棺材的人了,而當時三毛才46歲,年齡差距之大,讓他不敢向前一步。
三毛的內心非常堅定,因為對於她來說,找一個靈魂同頻的人,太難了。但王洛賓很少給對方回信,最後只好委婉拒絕:我年事已高,你還年輕,我不想耽誤你。
三毛收到之後,非常難過,她在心裡怨恨王洛賓的懦弱。
再次相見,卻沒能走到一起不久,她又一次踏上了新疆的旅途,這一次,她帶了書籍和很多個人用品,住進了王洛賓的家。
那段時間,他們的關係,和普通的情侶沒有什麼差別,一起散步、買菜,談論作品。
寫詞、唱歌,儼然一對神仙眷侶。
但新疆這邊的媒體,卻無意間打聽到三毛的近況,所以想要來採訪。其實,三毛自從回到臺灣,就長期受到媒體的騷擾,內心已經不堪重負,沒想到,來到西北小城,也仍然得不到安寧,這件事讓她備受困擾。
而王洛賓,沒有拒絕這些採訪,反而還另外給她安排了幾次訪問,兩人單獨相處的時間變得越來越少,這讓三毛愈加難過。
本來,她來到新疆,就只為好好陪著王洛賓生活,但沒想到,兩個人的關係卻越來越遠。
王洛賓一直把三毛當成尊貴的客人,不敢貿然接受三毛的感情,他有孩子,有世俗的羈絆,無法做到像三毛那樣灑脫。
一段時間下來,三毛非常絕望,灰心喪氣地離開了新疆。
但是故事寫到這裡並沒有結束。短短三個月之後,王洛賓就接到了三毛自殺的消息。
這個曾經那麼明媚動人的女人,就在46歲,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收到消息的王洛賓,痛不欲生。他憎恨自己的軟弱,厭惡自己的不夠勇敢,讓年輕的三毛喪失了最後活著的勇氣。
之後的幾年,王洛賓都在悔恨中度過,一直到死,他都沒法原諒自己。
這一生,我們會碰到很多人,但真正靈魂相吸的卻很少,忘年戀,是需要衝破世俗的羈絆的,像翁帆和楊振寧,相差半個世紀,但也已經攜手度過了很多年。
我們總是有很多理由逃避,卻逃不過心的呼喚;我們總是有很多理由退卻,卻繞不過半世情緣;我們總是有很多理由選擇放棄,但你知道放棄之後有多痛。
五年後,王洛賓也離開了這個世界,他生前寫下了最後一首歌:
你曾在橄欖樹下等待再等待
我卻在遙遠的地方徘徊再徘徊
人生本是一場迷藏的夢
切莫對我責怪
為把遺憾贖回來
我也去等待
每當月圓時
對著那橄欖樹獨自膜拜
你永遠不再來
我永遠在等待
等待等待
等待等待
越等待,我心中越愛!
現在聽來,不免讓人唏噓。三毛說:你太殘忍,讓我失去了生活的拐杖。」
王洛賓卻只有沉默。
她曾在橄欖樹下等待王洛賓的回應,但王洛賓卻遲遲不敢給出答案。
這世上,總是有很多解不開的情緣,相遇是一種緣分,但分開卻是一種宿命。感情這個東西,是沒有後悔藥的。
我覺得不管是哪種感情,都是自由的,世俗這個東西,是生命裡的重要羈絆,很多人都沒法衝破。所以,我很佩服三毛的灑脫、自然。
但再灑脫的人,都有自己的黑洞,有時候想不開,就掉進去, 沒辦法出來了。
期盼下輩子,三毛和王洛賓,能在對的時間碰到,然後繼續這段緣分。愛情是很奇妙的東西,來了就好好把握,希望每一個熱愛生命的人,都能找尋到屬於自己的情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