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主要城市和大學(愛丁堡和格拉斯哥)
2023-06-15 13:04:56
對很多同學來說,蘇格蘭是個熟悉又陌生的地方,熟悉在於大家日常會cue蘇格蘭什麼時候獨立,陌生在於除了風笛、蘇格蘭裙和《勇敢的心》,我們似乎真的對這裡了解不多。
其實在英格蘭之外,蘇格蘭是英國最發達的地方,教育資源也頗為優越。進入QS 100的愛丁堡大學和格拉斯哥大學,就恰恰分別坐落在蘇格蘭最著名的兩個城市裡。
今天匯英小編就來大致梳理一下愛丁堡和格拉斯哥的歷史,讓大家對這兩座城市有更直觀的認識。
愛丁堡——北方的雅典
在十五世紀,愛丁堡成為蘇格蘭王國的皇家首都,直到今天依舊是蘇格蘭的首府。
愛丁堡有「北方的雅典」的美稱,在啟蒙運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告別了宗教束縛後,愛丁堡活躍的人文氣氛孕育並吸引了大批知識分子,到十八世紀中葉,已經在哲學、歷史、醫學、科學和經濟學等方面產出了眾多成果:
在1768 年至 1771 年間,《大英百科全書》在愛丁堡出版,亞當·斯密的《國富論》發表於1776年;從愛丁堡大學畢業的大衛·休謨,也在1706年前後出版了自己的學術著作《英格蘭史》;
在學生普遍只學習醫學理論、開刀由專屬僕人或剃刀師完成的十八世紀中葉,是愛丁堡大學的醫學院首開解剖課的先河,把手術由「髒活」變成了基於生物學與解剖學上的學科……
愛丁堡的底氣來自於濃厚的學術人文氣息,現如今,蘇格蘭國家博物館、蘇格蘭國家圖書館和蘇格蘭國家畫廊等重要文化機構也都位於這座有著53萬人口的城市。
目前,愛丁堡的經濟主要依靠金融機構、科學研究、高等教育和旅遊業。蘇格蘭皇家銀行的總部就位於愛丁堡,再加上蘇格蘭寡婦和標準人壽等金融保險公司,使得愛丁堡成為英國僅次於倫敦的金融中心。
格拉斯哥——帝國第二大城市
愛丁堡是蘇格蘭首府,但格拉斯哥卻是蘇格蘭最大的城市:
僅格拉斯哥市(Glasgow City)的人口就有60萬,是英國第四大城市。而正如倫敦一樣,格拉斯哥也有周邊地區組成的城市群——大格拉斯哥地區(Greater Glasgow),該地區總人口可達102萬,佔蘇格蘭總人口的41%。
體量如此龐大的城市,自然有著光輝的過去。事實上,格拉斯哥的歷史正和工業革命深深綁定。
與面朝歐洲大陸的愛丁堡相反,格拉斯哥面向大西洋,毗鄰克萊德河(R. Clyde)給了她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讓這座城市在16世紀初就能深度參與蘇格蘭對北美洲的貿易。
進入18世紀後,克萊德河經疏通、加深,可通航至格拉斯哥,更使該城迅速成為主要工業城市和世界最大造船業中心。到了19世紀末的維多利亞時代,格拉斯哥已有了「大英帝國第二城市」(Second city of the Empire)的美譽。據說,當時全世界的船隻和火車大多都是在格拉斯哥製造的。
繁榮的經濟也推動了格拉斯哥城市建設的發展:格拉斯哥早在1896年就開通了地鐵,僅次於倫敦和匈牙利的布達佩斯,是全世界第三擁有地鐵的城市。
然而進入20世紀後,格拉斯哥慢慢走上了沒落之路,1930年代大蕭條和第二次世界大戰讓其經濟開始衰退。自上世紀70年代後,英國經濟陷入了長達10年之久的滯脹期,格拉斯哥的工業也進一步衰頹。
重工業的沒落導致失業率高漲和生活標準低落,人們的生活也一度墮入黑暗:酗酒、吸菸、毒品問題泛濫,損害了當地居民的健康,甚至縮短了人均壽命。
然而隨著英國開始大力發展金融業,事情逐漸有了好轉。進入1980年代中期,許多金融公司遷入,格拉斯哥經濟得到了恢復。近年來格拉斯哥逐漸發展成為歐洲十大金融中心之一,眾多蘇格蘭企業總部設於此。
蘇格蘭總體生活成本更低,而且有著不輸於英格蘭的文化底蘊,同學們在選擇英國留學時也可以多多考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