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偉的電影1960(範偉的顏料染紅了河水)
2023-06-14 22:48:44 1
無疑,《我和我的家鄉》是目前最受觀眾喜愛的電影之一。
它贏得票房和口碑的雙豐收,是國產喜劇片的新成果。
能有如此佳績,不僅僅因為它憑藉喜聞樂見的形式取悅觀眾,博得笑聲,更重要的是它內涵著脫貧、教育、醫療、治沙等等這些與老百姓息息相關的社會問題。所以,它就具有了笑淚齊飛,發人深思的觀賞效應。
《最後一課》海報
由徐崢導演、範偉主演的《最後一課》單元最為成功,它讓人笑的透骨,哭的戳心,其中範偉跌落的顏料染紅河水的一幕寓意深刻,耐人品味。
《最後一課》海報
01.撒落河裡的顏料,染紅了水,它像鮮豔的血,像美麗的畫儘管,《最後一課》把本可以做成一部電影的故事濃縮在30分鐘內,還採用了倒敘、閃回、夢幻等等手法,但是,一個山村教師的艱苦經歷和獻身教育的脈絡還是十分清晰的。
《最後一課》中範偉飾演的範老師
年輕時,範偉飾演的範老師到偏遠山區執教。村裡窮的只能用一個豬圈當教室,也只有兩個孩子,一隻豬崽。
範老師不忍心讓孩子成為文盲,他爬山涉水地一家一家地敲門,嚴肅而認真地告訴家長:孩子需要讀書,他們長大了,才能過好日子,才能讓村子脫貧。
學生慢慢地多起來,他們在老師的精心教誨下,長大成人,有了文化,範老師也在這個窮山村待了整整10年。
貧困山村
範老師要離開山村小學了。這天下起了大雨,他依然讓人用鐘聲把孩子們召來,為學生上最後一堂課。
他站在撒滿雨滴的講臺上,講完這節課的內容後,又走到學生中,交代他放不下的幾件心事。
他告訴小花下課來找老師,老師幫她納鞋底;他叮囑小平別忘了二加二等於幾;他讓小峰拿出他布置的那副圖畫。
小峰畫的是自己夢想的村子,有樓房、有遊樂場、有商店。遺憾只有黑色,少了光彩。
範老師急呼呼地到他的住處拿顏料,打算為小峰這幅畫塗色。他跑的太急,地上又滑,到小橋上一下子摔倒了,顏料落到河裡,染紅了水,它像鮮豔的血、像美麗的畫、像奇幻的夢......
《最後一課》中範偉飾演的範老師
這幅未完成的畫始終縈繞著範老師,即使他隨兒子到瑞士生活,也整天擺弄著調色板,試圖完成他與山村孩子們的夢想。
一次,範老師在給瑞士學生上課時不慎摔倒,導致失憶。但他還強烈地記著調色板,記著他要完成的那副畫。
醫生懂得範老師的心思,他建議範老師的孩子帶父親回山村,完成他的心願。
於是,就有了電影中全村人幫範老師完成「最後一課」的故事。
再次回村時刻的範老師發現一切都變了
電影運用許多喜劇情節,完美地重現了範老師當年上課的場景。但範老師發現一切都變了。教室的凳子新了,孩子的鞋子新了,也不是當年的學生了。
於是,他情不自禁走出教室,在山村裡漫步。眼前的一切就像小峰曾經幻想的那副畫,也是他要上色的那副美景。
這時,已經長大的小峰走到他面前,告訴範老師:這一切都是老師把他哺育成人,他成才了又幫助家鄉建設,完成了師生共同的夢想。
範老師面對這種巨變,眼含熱淚。觀眾禁不住隨他一起落淚,又隨著極其煽情的《讓世界充滿愛》的音調,感動地幾乎淚奔......
這是灑給這部電影的淚,是灑給山區巨變的淚,更是灑給與範老師一樣千千萬萬個山區教師的淚......
山村教師
02.顏料染紅的河水,象徵山村教師的心血關注山村教師是《最後一課》的主題,其點睛之筆匠心獨到。
範老師顏料落入河中後,導演設計河水被顏料染紅,它象徵著山村教師的心血和善美。
由於我國山區多處於貧困地區,教育條件差,師資力量薄弱。為了提高那裡的教育質量,起到「扶貧先扶智」的作用,許多有志青年自願來到山區學校,把青春乃至終生獻給了貧困的孩子,湧現出許許多多如範老師一樣的感人故事。
感動中國人物,山村教師徐本禹
《感動中國》是中央電視臺最有影響的欄目之一,每年頒布的10大人物感動了多少中國人。
這個欄目從創辦至今,幾乎每一年都有一位山村教師,每一位教師都有感人肺腑的故事,給他們的頒獎詞都是一首唯美的詩。
2004年度感動中國人物,給山村教師徐本禹的頒獎辭寫道:
如果眼淚是一種財富,徐本禹就是一個富有的人,在過去的一年裡,他讓我們淚流滿面。從繁華的城市,他走進大山深處,用一個剛剛畢業的大學生稚嫩的肩膀,扛住了傾頹的教室,扛住了貧窮和孤獨,扛起了本來不屬於他的責任。也許一個人的力量還不能讓孩子眼睛鋪滿陽光,愛,被期待著。徐本禹點亮了火把,刺痛了我們的眼睛。
2011年度感動中國人物,給堅守藏區12年支教的胡忠、謝曉君夫婦倆的頒獎辭寫道:
他們帶上年幼的孩子,是為了更多的孩子。他們放下蒼老的父母,是為了成為最好的父母。不是絕情,是極致的深情;不是衝動,是不悔的抉擇。他們是高原上怒放的並蒂雪蓮。
2012年度感動中國人物,給最美女教師張麗莉的頒獎詞寫道:
別哭,孩子,那是你們人生最美的一課。你們的老師,她失去了雙腿,卻給自己插上了翅膀;她大你們不多,卻讓我們學會了許多。都說人生沒有彩排,可即便再面對那一刻,這也是她不變的選擇。
在山村執教17年的張玉滾
在剛剛過去的2019年感動中國人物中也有一位山村教師,他是80後的張玉滾。
大學畢業後,張玉滾本可以在城市工作,他看到家鄉小學比《最後一課》中還要差的辦學條件後,下決心回到家鄉。從一名每月僅有30元補助的民辦教師幹起,一幹就是17年!
山村教師張玉滾
學校地處偏僻,不通公路,他靠一根扁擔,一挑就是5年,把學生的課本、文具挑進了大山。
張玉滾還是這裡的全能教師。他手執教鞭能上課,掂起勺子能做飯,握起剪刀能裁縫,打開藥箱能治病。由於常年操勞,「80後」的張玉滾鬢角斑白、臉上布滿皺紋......
山村教師
沒有上《感動中國》的山區教師又有多少呢?
他們像默默無聞的小草,用自己的青春和生命哺育一代代孩子,用樸素的色彩美化貧困的山村,使這裡走出貧困,走向小康。
《最後一課》海報
由此可見,《最後一課》中的範老師是從生活中來,是千千萬萬個山村教師的濃縮和典型化的藝術形象。所以,他真實可親,贏得了觀眾的喜歡和尊敬,也是第一次用電影形式表現山村教師。
從這個意義講,《最後一課》及《我和我的家鄉》已超越電影本身,有著巨大社會價值和社會效應。
電影《我不是藥神》海報
03.被顏料染紅的河水,繪製國產喜劇電影的新藍圖那片被顏料染紅的河水,也是《我和我的家鄉》繪製的國產喜劇電影的新藍圖。
不容否認,這些年國產喜劇電影有了長足的發展和亮色。
喜劇大師周星馳的電影中所表現的自不量力又不斷抗爭的小人物形象,給年輕觀眾極大的驚奇和共鳴;寧浩用《瘋狂的石頭》、《瘋狂的賽車》、《瘋狂的外星人》等「瘋狂」系列喜劇片,給觀眾「瘋狂」似的歡樂與激情;徐崢用他對「人性」、「中年危機」等現實問題的準確把握,打造的《人再囧途之泰囧》、《泰囧》等「囧系」喜劇,使觀眾在歡笑中,得到精神上的快感與啟迪。
特別是《我不是藥神》用觀眾喜聞樂見的喜劇形式,深刻揭示了藥品這一與老百姓息息相關的嚴峻話題。笑中有淚,滑稽包裹著沉重的思考,在引起觀眾強烈共鳴的同時,也留下久久的回味。
電影《李茶的姑媽》海報
國產喜劇電影在提升了觀眾欣賞口味的同時,也出現了喜劇電影的種種「怪像」。
一時間,藝術界的各類人士都蜂擁到喜劇電影這條似乎適應觀眾心理又能發財的道路上。有電影人、有綜藝節目的製作者、有演小品的、有說相聲的。他們躍躍欲試,競相展示,都想用小成本引來高票房。
喜劇電影就是在這種急功近利的驅使下,從高峰跌入低谷。
電影《夏洛特煩惱劇照》
一些參與喜劇電影的製造者,只看到了喜劇的熱鬧,只熱衷喜劇的票房,卻忽視了決定票房的觀眾已經成熟了。
觀眾在中外大片的刺激下,在成功喜劇電影的薰陶中,欣賞口味已經被吊得很高,鑑別能力已經具備,並非輕易能被糊弄。
所以,在他們像生產笑料段子一樣,快速地製作出數量驚人的「喜劇電影」後,幾乎都遭到觀眾冷遇、非議、乃至吐槽。「低俗爛梗」、「土尬油膩」等這樣的差評潮水般地遍布網上。
電影《鼠膽英雄》劇照
成功喜劇無一不是在笑中內涵社會問題,或展現人在困境的掙扎。「山寨式」喜劇的最大軟肋恰恰缺乏這一意識與功底,最多是拋售一些「哄孩子」的心靈雞湯罷了。
而在宣傳上又極度地誇張和豪華。一旦被「糊弄」的觀眾看了以後,發現做的與說的大相逕庭時,就愈加反感了。他們或笑不出來,或笑的尷尬與難受。
電影《李茶的姑媽》劇照
你糊弄觀眾,觀眾自然要拋棄你。
喜劇電影從2018年佔中國票房前10名電影中7部的絕對優勢,減少到2019年僅有3部的尷尬處境。在2019年春節、暑期、國慶,這些喜劇片曾經最活躍的放映檔期中,它先後敗於科幻片、動畫片、悲劇片,及主旋律獻禮片。
《我和我的家鄉》海報
在這種背景下,《我和我的家鄉》的出現是復歸喜劇本質、堅守「內容為王」的好景象。
《我和我的家鄉》匯集了中國一流的喜劇行家,也都是有良知的電影人。他們接手這個項目後,不是閉門造車,編撰喜劇段子,而是深入生活,發揮自己的優勢,在生活中挖掘和捕捉既有現實意義,又有喜劇效果的生動故事。於是,便有了《北京好人》中為獲得醫療保險而發生的既滑稽又令人心酸的情節和人物;有了《神筆馬亮》中看似搞笑、實則深刻的扶貧內容;有了《回鄉路上》一路開心所內涵的治沙致富的感人故事;自然也有了《最後一課》這一精彩的單元。
張一白接受採訪
《我和我的家鄉》總策劃張一白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
這些年,中國電影一直在摸索類型電影與主流價值表達的結合,《湄公河行動》《流浪地球》是其中的收穫。不過一直沒有人嘗試喜劇類型片,我們願意接受這個挑戰。在「全面小康」這個宏大的歷史進程中,用自己的熱情和才華來完成藝術創造,使電影作品融入這個時代。
這正是中國電影人清醒的創作意識和擔當責任的良知,也是《我和我的家鄉》成功的精神底蘊。
有了這種底蘊,我們有理由相信:國產喜劇電影將從《我和我的家鄉》這一新起點上邁步,繪製出更美的宏偉藍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