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寨溝地震後旅遊現狀(地震後的九寨溝)
2023-06-10 18:23:25 2
8月份的水逆來勢洶洶,諸事不順,帶來的都是壞消息,最沉重的一個就是8月8日的九寨溝地震了。除了人員傷亡,它還給人間仙境般的九寨溝帶來了不可磨滅的破壞。一些經典景點將永遠消失;其他更多風景也都被改貌。
大自然多數時候都美好而溫和,給我們帶來快樂享受,可當它「翻臉」卻又是最無情,最致命的。在大自然的無常面前,一切都是那麼渺小。
但渺小的卻也是最強大的,今晚的配樂是一首寫給災後兒童的歌,「如果生命果真是無常,我願坦然面對而不慌。有你在我身旁,有你給我力量。」天災人禍讓我們更加樂觀、堅強,看到人性的偉大。
九寨的美景也是如此,雖然傷害不可逆,
芍藥姑娘 Vol.446
x
一場地震破壞了這人間仙境,後悔、心痛者有之,有人說大自然收回了它的饋贈,倒不如認為這是自然的又一次創作和改造。
九寨溝原本就是在一次次的自然災害中,被大自然一邊破壞一邊創造形成的。
大約在4億年前,這是還是一片淺海,生活著大量古生物。經過億萬年的地質運動,海消失了,出現了青藏高原。
後來,破壞者出現了,冰川活動將平坦的高原剝蝕,出現了一座座山峰,又刻下一道道高深寬闊的U型谷,九寨溝內的溝谷就是那時形成的。
再後來,更多的破壞者來了,地震,又帶來崩塌、滑坡、泥石流,漸漸出現了瀑布,諾日朗瀑布就是山體崩塌形成的。
崩塌的石塊、泥土堵塞河道,積水成湖,又有了堰塞湖。溝內最美經典之一的五花湖便是泥土堵塞河道而來。
然後,有了水,將碳酸鹽巖中的鈣質溶解、沉積,形成鈣華,又累積成堤壩和瀑布,形成了新的海子和瀑布景觀。
最後植被為這場持續了4億年的改造活動錦上添花,再加上後來人為的保護,才終於有了如今九寨溝驚豔世人的美景。
九寨有「六絕」,翠海、疊瀑、彩林、雪峰、藏情、藍冰,都離不開水和樹。九寨的水和植物是最值得一看的。
「九寨歸來不看水」,這裡水多,有108個海子;水清,水中倒映的峰巒疊翠就夠好好看一看了。
九寨的水是多姿多彩的,不限形態,瀑布、河灘、湖泊,大大小小、深深淺淺,就是一個個五彩斑斕的瑤池降落人間。
說到九寨的植物,大部分人看的是一個「色」字。遠看九寨溝像是一塊調色盤,各種顏色在上面鋪灑,描繪出世間最美的畫卷。
這「色」四季又不同,秋色是最美的那一抹。
春來嫩綠上枝頭
夏時翠樹環翠海
秋到紅、黃、綠滿山
冬至冰雪來,銀裝裹青山
走近了看九寨的花草樹木,就不止一個「色」字了。這裡有2000多種植物,是野生植物寶庫,每一個區域,各個海拔上都不盡相同。
作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九寨溝保護區森林覆蓋率超過80%。它既位於青藏高原東緣,又處於溫帶亞熱帶交匯處,就是個亞熱帶、溫帶植物和高原植物大拼盤。
九寨溝花不多,最常見的是蘭科花卉,海拔2700至3800米之間,還有10幾種杜鵑花。
野生蘭花
野生杜鵑花
最多的則是樹,松、櫟、杉、楓、樺、槭等,將九寨的山水染成斑斕畫卷,一年四季有不同的景致。
淺水湖區還有蘆葦等挺水植物
海拔2000米以下是耐旱灌叢帶,主要在溝口地帶,有扁桃、香茅與蒿類等喜陽耐旱植物。
區內有國家級保護珍惜植物74種,一級保護植物就有銀杏、紅豆杉、獨葉草三種。
結果的紅豆杉
圖片來自網絡,非九寨溝內景色
獨葉草
圖片來自網絡,非九寨溝內景色
還有冬蟲夏草、雪蓮、雪茶、川貝母、天麻這樣的名貴中藥。
九寨單各種野生植物就足夠好好觀賞一番了,既有珍惜品種,也有流行品種,兼具觀賞性和藥用價值,這是來自大自然美好的禮物。
雖然一場地震讓曾經的如畫美景出現了瑕疵,讓這些植物也受到了損傷,可大自然就是這樣,它慷慨的給予,殘忍的破壞,又用自身強大的修復能力自愈。
從4億年前開始,它就在這片土地上一邊毀滅,又一邊創造,未來的九寨溝也會在改變中成長,但最美好的自然風光是永遠不變的。
不管你已經去過九寨溝,
還是依然在計劃中,
都不要有遺憾,
期待它重整歸來後,
不一樣的美好新面貌。
到時候如果去遊玩,
記得去找一找這些九寨裡的植物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