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帶你來看不一樣的電影放映場(誰才是最強影廳)
2023-06-11 04:23:27 2
1895年12月28日,盧米埃爾兄弟在巴黎公開放映了一部50秒的黑白無聲電影《火車進站》。當真人大小的火車在熒幕上朝觀眾駛來,人們嚇得驚慌失措,尖叫著跑到了放映室的後面。由此《火車進站》成為了一部經典,這一幕也永久載入了電影的史冊。
(1895年電影《火車進站》)
電影誕生的這一百多年來,我們欣賞電影的方式在不斷改變。從最早的膠片放映,到如今的數字放映。從最早一個能容納幾百號人、座椅簡陋的大影院,到如今只有幾十個座位但設施優越的VIP影廳。我們能看的熒幕越來越大,座椅也越來越舒服,同時技術也在不斷演變。雖然我們不會再為逼真的火車而嚇得四散逃跑,但電影的目的本就是帶來更身臨其境的體驗。
IMAX、杜比影院、中國巨幕,電影技術的發展不斷刺激著我們的感官。相信也有不少人是電影迷,對於這些電影標準並不感到陌生。本著娛樂的精神,愛活將上述這些影廳看了個遍,想了解這些電影技術在人類感官的刺激上究竟有什麼不同。今天,就來和大家聊聊誰才是最強影廳。
體驗影院:上海和平影都IMAX影廳
觀看影片:《盜墓筆記》3D
時段:13:35
票價:70元
在很長一段時間以來,IMAX一直是公認的影廳最佳標準。這不僅基於IMAX悠久的歷史,同時也基於其從拍攝、後期處理乃至影院放映的一整套標準流程,這也決定了IMAX與中國巨幕(也就是DMAX)在格調上的差異,這在後面會說到。
這次看的是上海和平影都2樓的IMAX影廳,這是國內第一家商業IMAX影廳,可容納358人。IMAX熒幕寬20米,高15米,使用數字IMAX放映格式,雙2K解析度放映機。由於布局合理,加上入口在第一排處,因此熒幕從下方望上去非常巨大。身後有一對小情侶不斷在說「好大啊」「幕布確實很大啊」,想必是第一次看IMAX吧。
IMAX影廳的所有設備,包括幕布、音響、3D眼鏡乃至座椅都是由影院統一向IMAX公司採購,並遵照IMAX的圖紙進行施工。不過據愛活所知,IMAX的3D眼鏡也是向杜比購買的。說實話,IMAX的3D眼鏡並不友好,只因為它無法自然地掛在本人的眼鏡上,必須用手拖持。這對眼鏡黨來說非常痛苦,倒也是少見。
畫面質量是沒得說的,看過IMAX的人都會對它那無與倫比的大畫面所深深吸引。其實IMAX影廳之所以能夠帶來極具衝擊力的畫面感受,除了本身所具備的大熒幕外,還與合理的影廳構造有關。IMAX影廳的座位排列呈扇形,每排座位至畫面中央點的距離是基本一致的。同時座椅數量由前到後逐漸增加,現場觀眾在面對熒幕時便已形成一種包圍之勢。如果你正好坐在6排或7排正中間的位置,巨大的熒幕可以覆蓋到你的大部分視野。兩種結構互補所產生的於視覺上的壓迫感,正是IMAX畫面衝擊感的秘密所在。
同時,IMAX還有DMR轉制技術以及IMAX攝影機來保證其高精細畫質,但這部分留到下面說吧。IMAX的5.1聲道音響系統也是基於自己的標準,從喇叭數量來看並不比大部分普通影院多。據工程師所言,IMAX影廳的音響設備會較其他影院更佳,品質上乘,而且在施工完畢後會由IMAX的工程師現場校準。不過由於系統上的差距,IMAX的音質不如杜比全景聲那麼精確與細緻,但擁有非常大的功率以及較佳的聲音定位感。除了聲音略顯混沌外,比普通影院的音效還是要好上一些,至少有種撲面而來的感受。
可惜的是,由於目前使用原生70mm膠片IMAX攝影機拍攝的電影越來越少,所以IMAX的大熒幕實際上並沒有得到充分利用。比如最近的《盜墓筆記》,在IMAX影廳播放時上下兩端仍留有黑邊,沒有佔據整個熒幕。愛活聯繫到了IMAX的技術人員,得到的答覆是目前只有在兩種情況下,IMAX電影的畫面能夠完全滿屏:第一種是使用IMAX攝影機拍攝的電影,比如諾蘭的《星際穿越》;第二種是針對IMAX大熒幕特別製作的影片,比如《神都龍王》、《007:大破天幕危機》、《明日世界》等。其他電影即便經過DMR技術轉制,也是無法完全覆蓋IMAX大熒幕的。關於這部分內容,我們之前有介紹過。
最後,不得不吐槽一下,IMAX的票價真的很貴。和平影都的IMAX影廳在晚上熱門時段都是100 元的票價,其他擁有IMAX影廳的電影院情況基本一樣。說實話,即便是在上海,這一幾乎兩倍於普通影廳的票價也真的很讓人吐血。
體驗影院:大連萬達國際影城凱德和平廣場店、北京耀萊成龍國際影城五棵松店
觀看影片:《魔獸》3D、《泰山歸來》3D
時段:15:00
票價:無
相比IMAX,杜比影院在國內還是一名初來乍到的新手。很多人對杜比的印象就只有聲音,以至於認為杜比影院(Dolby Cinema)就是杜比全景聲廳,其實這是不正確的。杜比影院作為一個新的影廳標準,同時採用了杜比視界畫面技術與杜比全景聲音效技術。這部分我們已有非常詳細的介紹,就不再累贅了。
愛活曾經兩次受邀參加杜比影院的試映活動,分別是6月末的《魔獸》與7月初的《泰山歸來》。由於檔期原因,如今這兩部影片基本均已下線,無法與IMAX進行同一部電影的對比。但即便如此,兩次杜比影院的現場體驗依然具有參考性,因為杜比影院的表現讓人印象深刻。
由於技術相對較新,杜比影院使用了更先進的放映系統,雙4K雷射放映機,支持BT.2020色域與杜比視界的HDR技術。讓IMAX無法企及的是,杜比影院的放映系統可以提供100萬:1的對比度,相比之下IMAX雷射放映的對比度只有8000:1,數字IMAX的氙弧燈放映系統則只有2500:1左右,普通影院為2000:1的水平。
更高的對比度可以帶來更高的亮度以及更準確的黑位表現,使得畫面更富有層次感。加上所有杜比影院播放的影片均使用廣色域標準製作,因此無論是色彩、對比度還是動態範圍,杜比影院的效果都是目前影廳中最好的,這個毋庸置疑。
而且杜比影院的3D畫面效果讓人有些驚喜。戴上3D眼鏡觀看3D畫面時,畫面亮度並不會像其他影廳那樣出現明顯的下降。第一次在觀看3D電影時因為突然出現的耀眼火光而眯眼,這是對杜比影院的3D畫面效果最好的形容。
為此,愛活特意詢問了杜比實驗室電影內容與創作合作總監Stuart Bowling,獲知杜比影院所使用的3D眼鏡是特製的,無法使用在非杜比影院影廳。每臺杜比影廳的3D放映機使用三基色光源驅動,然後與杜比影院3D眼鏡中的二向色鏡片做適應,無需濾波器,也沒有光損耗。唯一的光損耗來自於眼鏡,但仍有90%以上的有效性。
當然杜比影院的畫質也存在不足,比如解析度。雖然使用了雙4K雷射放映系統,但影片內容本身可以是4K,也可以是2K解析度,這主要取決於導演的決定。因為杜比影院標準並不像IMAX那樣擁有自己的一套拍攝系統,同時也沒有IMAX DMR這樣的轉制技術,能夠將低解析度的畫面加工至高精細的畫面。因此能否在杜比影院裡觀賞到高清晰的畫面,是一個未知數,完全看導演是否願意以高解析度格式拍攝。就之前兩次的體驗來看,畫面清晰度不算非常理想。
另外,杜比影院的幕布也確實沒有IMAX那麼大。兩次體驗,本人都坐在最合適的7排及8排,熒幕已經非常大,但還是不及IMAX來得那麼富有包圍感。杜比影院的幕布還是我們通常意義上的寬幕,而不是IMAX的那種巨幕。
至於環繞音效方面,根本沒有對比的必要。杜比影院所採用的杜比全景聲系統對IMAX的音響系統簡直是全方位碾壓,聲音結實有力,充滿爆發感。同時眾多的音響數量可以保證聲音的精確定位,尤其是影廳頂部的揚聲器,充分還原了直升機、飛禽之類來自頭頂的聲音。北京耀萊成龍國際影城五棵松店的杜比影院,就使用了多達64個音響,而且全部使用隱藏式設計。杜比影院會根據不同大小的影廳做專門定製,幕布大小、音響數量、音響品牌等會有所不同,但一切都按照杜比所制定的標準進行施工,確保最終品質的一致。
而唯一能在音響和畫質效果上與杜比影院相抗衡的,國內只有雷射IMAX影院,配備12.1聲道音響系統,但目前所知只有東莞萬達、哈爾濱泰萊、瀋陽遼寧科技館、昆明LCC光魔雷射影城等少數幾家。在二線城市裡,杜比影院的票價為60至70元左右。北京耀萊成龍國際影城五棵松店的杜比影院在放映杜比影院格式的電影時,票價在100元左右,放映非杜比影院格式的電影時票價在60元左右。
以杜比影院所帶來的於畫質、音質上的巨大提升,這個票價是可以接受的。目前限制杜比影院發展的是影片數量,因為杜比影院與IMAX一樣,需要有一套另行的電影製作流程。是否採用杜比影院格式,取決於導演的需求,並不由杜比所決定。
體驗影院:上海新天地UME國際影城DMAX廳
時段:20:42
票價:65元
中國巨幕(舊稱「DMAX」)原本並不被看好,甚至被冠上了「山寨IMAX」的標籤。但如今提到巨幕,第一想到的會是IMAX,第二想到的就是中國巨幕了。
平心而論,中國巨幕提供了一個比較平民化的巨幕體驗,僅就價廉而言其實沒有什麼計較的,雖然的確不怎麼物美就是了。此次體驗的是上海新天地UME國際影城的中國巨幕廳,非常寬大的熒幕,但比不上IMAX那麼高,震撼感大打折扣。從熒幕尺寸來看,也並不比杜比影院大,在北京耀萊成龍內後者可能還更大一些。
音響系統倒是誠意十足,兩邊的牆壁上可以看見環繞音響,是11.1聲道的系統。網上有人說是杜比全景聲的系統,但和杜比的人員確認後似乎並不是。其音箱輸出功率並不大,沒有真正的杜比全景聲來得那麼有壓迫感,而且也比不上IMAX系統在聲音厚重感上的優勢。
其實中國巨幕的畫面並無太大黑點,因為首先它亮度充裕,使用雙機2K放映系統,普遍評價比IMAX更亮,看3D不累。中國巨幕的軟肋在於,其並無IMAX DMR這樣的轉制技術,這既是缺點,也是優點。缺點在於,中國巨幕的畫面清晰度不高,與IMAX的差距非常明顯。因為大多數影片並沒有為大屏經過解析度優化,純粹只是將原片投放到一個尺寸較大的屏幕上而已。
優點則在於,只要是數字版的電影,就沒有中國巨幕所不能放的。這也是由於不需要IMAX DMR那樣的轉制過程。成本低,準備少,沒有IMAX那麼多的標準限制後,就能獲得非常豐富的資源。
除了畫面尺寸與畫面質量上的差距,中國巨幕影廳的環境也很一般。整個影廳呈方形布局,而非IMAX影廳那樣呈扇形包圍,感官的調動顯然不是中國巨幕所關注的點。因此中國巨幕影廳除了擁有一塊比較大的熒幕,與11.1聲道的音響系統外,與一般影廳並無太大差別,這也決定了最終體驗上的差距。
在中國巨幕剛剛誕生的時候,那時候還叫DMAX,就有業內人士評論:「DMAX並無核心技術,它就像一臺高配置的組裝電腦,將國外引進的設備磨合、結合起來,就變成了一套系統了。」只是那麼多年過去了,中國巨幕依然沒有在系統上有飛躍性的進步,當年的高配置在今天看來其實已經落伍了。
所以有消息稱,中國巨幕將更換雙機4K放映系統,同時大力引進DTS:X音響系統,以實現在畫質、音質上對IMAX的趕超。只是雷聲大雨點小,似乎並沒有多少跡象表明,中國巨幕影廳正在大規模升級設備。
中國巨幕的最大優勢還是票價,即便在晚上熱門時段,上海新天地UME國際影城中國巨幕廳的票價也只在70元左右。如果將中國巨幕視為普通影廳的升級版,那這一票價也還不算昂貴。
結語
進入2016年後,電影行業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HDR潮流不僅開始邁向家用化,也正在革新整個電影產業。手中握有HDR標準的杜比以杜比影院這一全新的電影格式開始著手布局市場,到了今年6月正式進入中國,在大連萬達開設了亞洲第一家杜比影院,其直面的競爭對手無疑就是IMAX。
正如我們所預料的那樣,IMAX除了它那無可比擬的大屏外,無論畫面色彩還是亮度均完敗於杜比影院。數字IMAX格式已然落後於時代,能夠與杜比影院效果相抗衡的就只有雷射IMAX。而就我們所知,雷射IMAX只是升級了放映系統與音響系統,最重要的影片格式並沒有太多亮點,與針對廣色域以及HDR進行製作的杜比影院格式依然有著顯然的差距。
我們的結論,杜比影院是目前最值得一去的影廳,它是HDR時代目前唯一的電影HDR標準,代表了次世代電影畫質與音質的標杆。
看到這裡你或許會明白,對於電影工業,標準永遠有著至高無上的地位。先有標準,才有生產。而中國巨幕只有技術,卻沒有標準,又如何讓別人為你生產內容呢?不僅僅是電影,很多行業皆是如此。沒有標準,便沒有話語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