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清第一女間諜小說(清代小說花月痕中荷生與杜採秋的)
2023-06-10 11:49:59
太原五一廣場西有一座山西藝術博物院,是一座以收藏、研究、展示文物藝術品為宗旨的綜合性建築類博物館。純陽宮是原供奉唐代呂洞賓的道觀,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它整體布局緊湊,組合巧妙精美,吸取了南方古典園林建築特點,突破了北方建築布局宏大莊重風格,堪稱古典與文物的瑰寶。這裡的建築集中了古人智慧結晶,到處雕梁畫棟、飛簷鬥拱,古樸大氣。
這裡的地盤不大,但是卻布局精巧,值得一逛,以前沒有視頻,影片的記錄,只有文字的表述。但是由於筆墨有,人們也不可能把所有的事情都記錄下來。
但是有一部小說叫做《花月痕》,作者魏子安在小說中對太原的美景做了細緻的描述。其中就有一處韓荷生在純陽宮與杜採秋的一次豔遇。描述荷生在尋友不遇時,正向城東南,出發回營。正好路過海子邊的純陽宮,在門口就遇到了杜採秋的繡幃香車。
山西藝術博物院收藏了好多造像碑刻,不得不佩服古代的人智慧、恆心、毅力。信仰就是最大精神支柱,給人無窮無盡的力量。
每一座造像,形態各異,風格獨特,美輪美奐。
以前鄰村的寺廟思林寺就有一座千佛碑,聽說二十年前被人盜走了,聽人們說千佛碑就是因為碑上有好多小神像,因為數不過來,所以要稱為千佛碑。因為現在從鄉村已經在沒落,有的文物古蹟已經無法保護了。
小院內古木參天,花香四溢,真是清幽之所。
下面咱們看一看《花月痕》中描述荷生和杜採秋是如何豔遇的。
第八回 呂仙閣韓荷生遇豔 并州城韋痴珠養痾
話說荷生自重翻《芳譜》之後,軍務日見清閒。一日,奉著報捷的回批,經略賞加太保銜,大營將吏俱有升擢,荷生也得五品銜。彼此慶賀,不免又是一番應酬。
光陰易過,早是四月中旬。長日俄人,又見芍藥盛開,庭外丁香海棠,紅香膩粉,素麵冰心,獨自玩賞一回。鳥聲聒碎,花影橫披,遂起了訪友的念頭,尋芳的興致。帶了青萍,騎了一匹青海驄,也不要馬兵跟隨,沿路去訪梅小岑、歐劍秋諸人。一無所遇,大為掃興,便欲回營。
走到東南城根邊,遙見一帶波光,澄鮮如鏡,掩映那半天樓閣,儼如一幅畫圖。便問青萍道:「那是什麼地方?」青萍道:「小的未曾到過。」荷生便信馬行來,原來是一座大寺院。門前古槐兩樹,蔽日參天。牆外是大池,縱橫十畝,繞著水是綠柳成行,黃鶴百囀,便覺心曠神怡。遂下了馬,看那寺門上橫額是「呂仙閣」三字,便令青萍拂去了身上的塵土,將馬系在柳蔭中。荷生緩步走到堤邊,看那遊人垂釣。
忽聽閣上數聲清磬,度水穿林,更覺滌盡塵心,飄飄意遠。又信步走進寺門,早見有一輛繡幃香車,停在門內。便向青萍道:「那不是內眷的車麼?不用進去衝撞他們了。」青萍道:「老爺騎了半天馬,又站了這一會,也該歇一會兒。廟裡地方丈,那裡就單撞見他們哩?」荷生點點頭道;「你且在此等著。」遂一人踱進門來,靜悄悄的,只有那車夫在石板上打盹。轉灣到了東廊,見兩三個小道士在地下擲錢玩耍,也不招呼荷生。荷生便一直向後走來。只見寶殿琳宮,迴廊復道,是個香火興旺的古剎。
原來這純陽宮正殿以後,四圍俱系磚砌成閣,閣分三層:上層左臨試院,萬片魚鱗;右接東城,一行雉堞;遠則四圍山色,萬井人煙;近則數畝青畦,一泓綠水。中層為上下必由之道,兩邊石 闢各數十級。下層做個月洞,系出人總路。荷生剛到下層洞門,只聽一陣環佩聲,迎面走出花枝招展的兩個人來,便覺得鼻中一股清香,非蘭非麝,沁人心脾,自然會停了腳步。定睛一看,一個十四五歲的,身穿一件白紡綢大衫,二藍摹本緞的半臂,頭上挽了麻姑髻,當頭插一朵芍藥花,下截是青縐花邊褲,微露出紅蓮三寸,笑盈盈的,已似海棠花,嬌豔無比。一個年紀大些,真是寶月祥雲,明珠仙后,這道神採射將過來,荷生眼光自覺晃漾不定。幸是到了眼前,不得不把心神按定,閃過一旁,讓這兩人過去。這兩人也四目澄澄的瞧了一瞧。
荷生覺得那絕色眼波,更傾注在自己身上,那一縷魂靈兒好像就給他帶去;同著出了洞,走過院子,將次轉出正殿,這絕色的回頭一盼,才把精魂送轉。這兩人都不見了,兩條腿尚如釘住。停一會,緩步向前。恍恍惚惚,記那絕色身上穿的,是一件鑲花邊淺藍雲蝠線縐單杉,下面是百折淡紅縐裙,微露出二寸許窄窄的小弓彎;頭上是換個懶雲髻,簪一技素馨花,似乎是縐著春山的光景。
一路上出神渺慮,細細追摹,不知不覺已走到後面閣上第三層扶梯了。且喜並無一人窺見心事,也就步上扶梯,靠著危欄,想道那一個十四五歲的,是個侍兒,決無可疑了。這一個絕色是那一家宅眷?怎的如許年輕,只帶一婢來廟呢?若說是小戶人家,那服飾態度,萬分不像。咳!似此天上神仙,人間絕色,此地青樓決無此等尤物,這也不用說;否如果有這樣一個人,無論丹-、曼雲,就是秋痕怕也趕不上!只是人家宅眷,無心邂逅,消受他慧眼頻頻垂盼,已算是我荷生此生豔福,以後還要怎樣呢!」這樣一想,頓時把先前思暮心腸,如濯向冰壺,不留渣滓,倒也爽然。流覽一回,覺得口渴,緩步出來。一個老道士送上一鍾茶,卻喝不得。瞧著表已有三點多鐘了,趕著出門,吹過青萍,跨上馬,把鞭一捎,那馬如飛的馳歸大營去了。
看官,你道荷生所遇的絕色,究竟是誰?原來就是杜採秋。採秋自那日決計出門,次早便和他媽擇了日期,帶著老嬤、丫鬟、夥伴上路.按站到了太原,就寓在菜市街愉園。這園雖不甚大,卻也有些樹木池享,數十間邃房密室。本是巨家別業,後來中落,此園又不轉售於人,關閉數年,屋宇漸漸塌壞。採秋去秋以二千金買之,略加修葺,便也幽雅異常。只是他娘賈氏,因途次感冒,成了重症,日重一日。採秋晝夜伏侍,轉把來訪之客,概行謝絕。此時已半個多月了,見他媽病勢有增無減,因此特來呂仙閣求籤許願,不想遇見荷生。
其實採秋意中有荷生,卻不曾見過這個人;荷生目中有採秋,又不曾聞有這個人。然荷生看不出採秋是個妓女,採秋卻看得出行生是個名流,一路想道:「這人丰神澄澈,顧盼不凡,定是個南邊出色人物。」因又想道:「此人或且就是紫滄說的韓荷生,那廟門外柳蔭拴一匹馬,系青海驄,不是大營,那裡有此好馬?」正在出神,車已到家。想他媽病勢危篤,呂仙閣的籤又不甚好,也把路上所有想頭,一齊撂開了。這且按下。
荷生要回大營,來到了城的東南角,古代的軍隊都是布防在城外,城南的比如大營盤,老軍營。看來他是要走五一路的新南門,這樣下去的話,就應該是并州路下面的大營盤,也可能是二營盤或者三營盤,未為知也。
看了小說中的「豔遇」,你有沒有來這裡看一看的衝動。每天來這裡訪古的人還是不少,雖處鬧市,但非常幽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