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中音樂的作用和影響(電影中的音樂歌舞)
2023-06-10 18:38:48 2
「新浪潮」電影之前的傳統歌舞片不僅有大量歌舞片段,所佔比例較多,更主要的是影片不以講述故事為主,而是時刻突出強調歌舞的表現,是一種吸引觀眾的手段。
進入新世紀後,寶萊塢電影中的歌舞段落大都不是突然的插入,更著重於「講故事」,強調類型性。
歌舞會為情節內容服務,可以表現出角色的人物性格,有利於觀者對人物關係和情節發展的把握和理解。尤其是在愛情歌舞片中,歌舞場面的出現可以渲染主角的美好愛情,暗示後續故事發展的走向,含義豐富的臺詞可以幫助觀者理解電影內容,升華電影主題。
「印度舞蹈無論是婆羅多舞、卡塔卡利舞、奧迪西舞還是卡塔克舞或是民間舞蹈,其抒情達意敘述的方式都通過舞蹈肢體動作、以眼神為主的面部表情最大限度地去進行敘事,並逐漸形成一套固定的程式化敘事語言。由此我們能感受到印度舞蹈演員在表演過程中十分注重面部表演,促成了印度舞蹈的高程式化表現手段。」這樣的傳統早在梵語戲劇專著《舞論》當中就有所闡述,優美的形體動作、舞蹈步伐,都暗示著場景或者故事的進展。
「歌舞成為推動故事進展的主要力量,歌舞作為藝術元素高度的戲劇化和情節化,其中演員通過各種舞蹈基本動作、形體以及足、腰、手和頸的轉動方式來表達內心的情緒,起到推動情節的作用。」
《廁所英雄》(什裡·那拉揚·辛,2017年)中,男女主角凱沙夫與賈伊在灑紅節上的歌舞段落,同樣也起到推動故事情節發展的作用。
當凱沙夫多次嘗試仍舊無法為妻子賈伊修建獨立廁所,賈伊一氣之下回到了娘家,影片在這時通過歌舞段落來連接劇情。
通過人物肢體與面部表情展現憤怒、喜悅的情感,兩人之間彼此回應的舞蹈交流也意味著內心交流,賈伊拿著棍子敲打凱沙夫,通過舞蹈肢體語言和歌曲的吟唱功能,展現出兩人由生氣到和好的狀態。
《寶萊塢生死戀》(桑傑·裡拉·彭薩裡,2002年)中帕羅與德夫互換愛情信物的歌舞段落中,藉助撲克這一道具,兩人互相追逐,帕羅故意用身體躲閃德夫遞過來的手鐲後,又親自褪下手腕上的所有飾品。
在一段頗具滑稽意味的表演中,德夫為帕羅戴上了手鐲,兩人之間的情愫愈加濃烈,月下相擁時眼中都是彼此,將甜蜜美好的氛圍推向了高潮。
然而角色的唱詞卻傳達出與之相對的意味,「如今你我近在咫尺,卻如同相距千裡」暗示了兩人最後的悲慘結局。「印度電影中歌舞在敘事效果上表達了『味』和『情』。
味論是婆羅多戲劇的理論核心,味在戲劇藝術中是指觀眾的感情效應。因此,味也是衡量敘事效果的標準之一。」
根據婆羅多的觀點,他將味分為八種,即豔情味、英勇味、暴戾味、厭惡味、滑稽味、悲憫味、恐怖味和奇異味。最先論述的便是豔情味,「這種對『豔情』的崇尚,充分體現了印度文化特色。因為,印度教人生四目標之一就是欲。這一姿態預示了以後的印度文論家大多高度重視豔情味的審美旨趣。
婆羅多認為豔情味產生於常情愛,它以男女為因,以美麗少女為本。」而「舞蹈恰好在電影中,承擔了表達豔情這一重擔」。
印度文化中一方面對「欲」持肯定和頌揚的態度,另一方面卻在電影畫面中嚴禁超出常理之外的色情裸露,而舞蹈自然就成為了表達不能直接言說的「欲」的重要手段。
「曖昧游離的秋波,欲說還休的語言,若隱若現的肢體,似迎還拒的接觸,以及類似聚會和儀式的群眾歌舞,這一切都十分獨特巧妙地宣洩了印度人在電影中對豔情的期待。」
如《阿育王》(桑託什·斯萬,2001年)的第四段歌舞段落,阿蘇迦心系沃奇卻被比瑪將軍故意誤導她已經被刺殺身亡,悲痛欲絕的他在戰爭中心神不寧而致受傷,在過度的思念中,終於在夢中與沃奇相見。
這一段歌舞發生在阿蘇迦的幻境之中,他手持一根孔雀羽毛進入幻境,沃奇一會身著純白紗麗斜躺於水面之上與他相擁,或平地而臥,或交頸纏綿;一會身著紅色紗麗在他身側旋轉,忽隱忽現;一會又身著藍色紗麗與他水下嬉戲,一閃而過。沃奇如精靈般出現在畫面當中,與阿蘇迦共舞的場景在升格鏡頭的作用下顯得更加纏綿悱惻,迷濛繚亂,豔情味十足。
兩人互訴衷腸,「當你離開的時候,你也不曾回頭」的歌詞傳達出阿蘇迦對沃奇的思念與懷念,「我四處找尋你的身影,從天涯到海角」也展現出沃奇尋找阿蘇迦急切的心情。兩人之間的情感通過歌詞完美地表達出來,也將人物之間複雜的情感呈現在觀者眼前。
在阿蘇迦想像的共舞中,兩人時而在湖邊、時而在水下、時而在樹林中,配合著火焰、煙霧與水幕的效果,營造了一個極富視覺衝擊力的情慾世界,觀者在這如夢似幻的歌舞中領略到阿蘇迦與沃奇之間深深的羈絆。
這一歌舞段落接近尾聲時,畫面色彩由明亮逐漸轉向暗淡,純潔美麗的沃奇在河邊幾次閃現後突然消失,只餘阿蘇迦在河邊悵然若失,茫然四顧。
暗淡的色調將畫面轉到了現實當中,這時的阿蘇迦在用弓箭瞄準一隻開屏的孔雀,人物性格開始發生轉變,善良平和的他在失去愛人後開始變得暴戾。
寶萊塢電影中有一大部分都是描述男女之情的電影,而歌舞在這些愛情電影中往往是人物內心情感的一種具象表達,起著渲染男女主角之間美好感情的作用。「片段中的音樂、歌詞、舞蹈動作傳遞著主人公的情感,是敘事語言的特殊表達方式。」
《未知死亡》(A·R·目虜古多斯,2008年)中男女主角相識、相知、相戀的這一過程通過幾個不同時間段的歌舞展現,表現出人物內心的情感變化。
從一開始以男主角傑辛視點為主的歌舞段落到男女主角開始互動再到最後的求婚段落中,兩人之間開始產生身體接觸。舞蹈段落中肢體動作的互動與交流傳達出傑辛與卡爾帕由陌生人到戀人的身份轉變,兩人之間的情感也由淺到深的變化。
《我的個神啊》(拉吉庫馬爾·希拉尼,2014年)當中男女主角同樣也是通過歌舞展現兩人感情的升溫,濃縮式的將他們在風光旖旎的比利時小鎮當中相識、約會、相擁親吻的過程展現出來,渲染出美好甜蜜的氛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