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院真的7月份復工嗎(全球第二大院線面臨破產危機)
2023-06-11 03:48:57 1
來源:環球時報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呂克】據英國廣播公司(BBC)22日報導,擁有全球第二大院線的英國「電影世界」集團(Cineworld)考慮在美國申請破產保護,這一消息不僅引發該公司股價暴跌,還牽連到其他電影行業公司。在新冠肺炎疫情持續、新片數量偏少以及流媒體衝擊等各種因素下,實體影院仍未走出困境。
股價大跌
總部位於英國的「電影世界」集團,旗下擁有「帝王影院」(Regal Cinemas)和「圖像家」(Picturehouse)院線,目前在10多個國家擁有超過750家實體影院、9189塊銀幕,員工總數2.8萬人,僅次於全球最大的連鎖院線AMC。該公司即將申請破產的消息,在上周就被美國《華爾街日報》爆出,導致其股價在倫敦交易市場暴跌81%,一時間,影院行業和投資者人心惶惶。據《華爾街日報》消息,「電影世界」已聘請柯克蘭和艾睿鉑兩家律師事務所的專業法律顧問就破產程序進行諮詢,預計將按照美國破產法第11章開始操作流程,以減輕債務負擔。22日,「電影世界」集團終於對外確認擬申請破產,同時發表一份公開聲明:「『電影世界』預計將保持正常運作,在不對員工造成重大影響的情況下繼續長期經營。」雖然這份聲明旨在穩定軍心,但該公司股價當日又下跌20%,AMC也受到牽連——股價大幅下挫30%。
「電影世界」集團目前市值為6900萬美元,負債總額卻高達50億美元。這家全球第二大院線遭遇的困境,正是全球實體影院行業的縮影。自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暴發以來,因社交距離和公共場所禁令,很多影院不得不關門,等到重新營業後卻沒有足夠的新片片源。今年北美暑期檔,即便有《壯志凌雲2:獨行俠》《雷神4》《小黃人2》《侏羅紀世界3》這些票房大片上映,觀影人次依然不夠:與疫情前的2019年相比,今年北美地區總票房同比下跌32%。
票價悖論
在經歷破產傳言和股市震蕩後,全球規模第二的「電影世界」如今已坐實處境艱難;與此同時,全球規模第一的AMC執行長亞當·阿隆雖然表示,「我們對未來充滿信心,看好即將上映的新片」,但根據財報顯示,AMC第二季度債務為50億美元,再加上其他虧損,其長期債務總額已攀升至100億美元,必須找尋途徑來提高盈利。
對於實體影院來說,一直存在一項「悖論」:在無法吸引更多觀影人群的情況下,想要提高盈利,首先考慮的只能是提高電影票價。如今北美平均票價已超過9美元/張,很多特效大片的票價甚至超過10美元,如此一來,一家四口看場電影光電影票就得花上50美元,這還不算爆米花、飲料和停車費等附加費用。看場電影如此大的開銷很容易「勸退」不少美國家庭或年輕人,畢竟他們還有其他的娛樂方式可以替代,也就是實體影院現在最大的競爭對手:流媒體平臺。
相比之下,網飛、迪士尼+等流媒體平臺每月訂閱費為十幾美元,再加上一部新片從影院轉至線上的「窗口期」普遍縮短,網絡傳輸速度、電視、音響等家庭影院終端設備的視聽效果大幅提升,一家人在客廳裡看場電影,對於很多人來說也是不錯的選擇。
如何自救
民調機構尼爾森上周最新的統計數據顯示,流媒體在美國市場所佔份額首次超過傳統的有線電視,達34.8%;有線電視和廣播電視的份額分別下降至34.4%和21.6%。由此可見,電影、電視等傳統的視聽娛樂方式正面臨更靈活的新興媒體的強勢衝擊,影院作為產業終端,生存壓力顯而易見。當然,影院方也並非就此坐以待斃。據美國「截止日」網站22日報導,曾在2018年風靡一時的「電影通(Movie Pass)」將在本月25日測試回歸。4年前,這種包月制通票曾給美國傳統影院模式帶來不小的衝擊——用戶只要9.95美元,就能在影院裡看無限次電影,當時吸引上百萬用戶去影院消費。然而因為這種近乎免費的模式難以為繼,實體影院方也不看好其合作,「電影通」沒過多久只能關門歇業。不過受其啟發,AMC等院線後來建立自己的會員模式,推出「19.95美元每周可看3場電影」的優惠。今年新推出的「電影通」將推出10、20、30美元等不同規格的套餐,用戶可根據積分兌換電影票,雖然具體細則還未公布,但已讓不少北美影迷躍躍欲試。
不論是「電影通」,還是院線自營會員,都可以看作是影院方為吸引客源的自救措施。畢竟,如果觀眾們真的習慣流媒體而不再保留大銀幕看電影的傳統,那電影院就真的要消失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