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敘文描寫方法總結(記敘文寫作指導)
2023-05-30 04:35:53 1
記敘文描寫方法總結?列夫·託爾斯泰說:「藝術起於至微」這裡的「至微」就是那些顯示人情美、人性美,具有永久藝術價值的細節「細節」顧名思義,就是細微末節細節描寫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細微而又具體的典型情節,用特寫鏡頭細緻而凝鍊,準確而生動地展示景物的特徵,事件場面,人物動作、情態、心理和語言等的細微之處,使讀者「如聞其聲」「如見其人」「如睹其物」「如臨其境」,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於記敘文描寫方法總結?下面內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記敘文描寫方法總結
列夫·託爾斯泰說:「藝術起於至微。」這裡的「至微」就是那些顯示人情美、人性美,具有永久藝術價值的細節。「細節」顧名思義,就是細微末節。細節描寫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細微而又具體的典型情節,用特寫鏡頭細緻而凝鍊,準確而生動地展示景物的特徵,事件場面,人物動作、情態、心理和語言等的細微之處,使讀者「如聞其聲」「如見其人」「如睹其物」「如臨其境」。
恰當的細節描寫是記敘文的一大亮點。
如何巧妙地進行細節描寫呢?
(1)動態造型。運用動詞,對描寫對象作動態造型,是細節描寫中十分常見的方法。王願堅的小說《草》「吃草」這一情節裡,有一個細節,「周副主席又舉起那棵野菜看了看,慢慢地把它放進嘴裡。」「周副主席那乾裂的嘴唇閉住了,濃密的鬍鬚不停地抖動著,一雙濃眉漸漸皺緊了。嚼了一陣,吐掉了殘渣,把那棵野菜還給楊光,囑咐道:『你記著,剛進嘴的時候,有點澀,越嚼越苦。』」。作者用「舉」「放」「閉」「抖動」「皺」「嚼」等一系列動詞貼切傳神的動作細節,充分表現了周副主席雖身患重病仍置個人安危於不顧,對紅軍戰士生命高度關注,對革命無比忠誠的胸懷。
(2)簡筆勾勒。魯迅的《孔乙己》開頭部分刻畫孔乙己的形象時寫道:「孩子吃完豆,仍然不散,眼睛都望著碟子。孔乙己著了慌,伸開五指將碟子罩住,彎下腰去說道:『不多了,我已經不多了。』直起身又看著豆,自己搖搖頭說:『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於是這群孩子在笑聲裡走散了。」這一段細節,寥寥幾筆,把孔乙己這個人物思想和盤託出,「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構成了孔乙己性格的基本單位,一個窮困落魄卻又虛榮性十足的科舉制度的犧牲品的形象躍然紙上。這種簡筆勾勒的方法,就是魯迅所說的「有真意,去粉碎,少做作,勿賣弄」的集中體現,雖惜墨如金,卻生動傳神。
(3)前呼後應。《百合花》寫小通訊員衣服刮破的細節,前後有三次:第一次,借被時「上去接過被子,慌慌張張地轉身就走。不想他一步還沒走出去,就聽見『嘶』的一聲,衣服掛住了門鉤,在肩膀處,掛下一片布來」。第二次,去前沿陣地,「他已走遠了,但還見他肩膀上撕掛下來的布片,在風裡一飄一飄」。第三次,包紮所裡,「我看見一張十分稚氣的圓臉,……軍裝的肩頭上,落著那個大洞,一片布還掛在那裡」。三次描寫,其效果通篇一氣貫串,首尾靈活,對小通訊員的印象一次比一次加深。這樣的細節安排,自然而巧妙,初看時,不一定感到它的分量,可是後來,它就嵌在我們的腦子裡,成為人物形象的有機的、不可缺少的部分。
(4)對比展示。《範進中舉》刻畫胡屠戶這一人物形象時,有多處對比性的細節描寫。胡屠戶對待範進中舉前後動作、語言的一些細節描寫,極富表現力。如:範進沒有盤纏,去與丈人胡屠戶商議,胡屠戶是「一口啐在臉上,罵了個狗血噴頭」,罵範進「不三不四,就想天鵝屁吃!」中舉之後,胡屠戶的動作來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範進瘋病被屠戶治好後往回走時有這樣的細節描寫:「屠夫見女婿衣裳後襟滾皺了許多,一路低著頭替他扯了幾十回。」這樣前後對比著的細節描寫,生動地活畫出胡屠夫前倨後恭的市儈嘴臉,強烈地諷刺當時人趨炎附勢的惡濁風氣。
(5)運用修辭。運用修辭手段,也是細節描寫的一種方法。魯迅先生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不必說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椹;也不必說鳴蟬在樹葉裡長吟,肥胖的黃蜂伏在菜花上,輕捷的叫天子(雲雀)忽然從草間直竄向雲霄裡去了。單是周圍的短短的泥牆根一帶,就有無限趣味。油蛉在這裡低唱,蟋蟀們在這裡彈琴。」作者調用多種感官,通過這樣的細節描寫生動、傳神地表現了百草園吸引我的無窮的樂趣。又如魯迅的《藥》有這樣一段描寫:「老栓也向那邊看,卻只見一群人的後背,頸項都伸得很長,仿佛許多鴨,被無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著。」這一細節,是用比喻的手法來描寫一群麻木的、不覺悟的人們,在冷漠地觀看劊子手殺害革命者情景的。比喻生動形象,真如浮雕一般現於讀者眼前。自己的同胞慘遭殺戮,人們卻無動於衷,像看與自己毫不相干的街頭熱鬧似的,令人傷心痛心。作者那種強烈的憤懣,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熾烈情懷,通過這一細節,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
(6)運用反覆。讀過契訶夫小說《變色龍》的讀者,一定會記得奧楚蔑洛夫身上穿的那件大衣,因為小說反覆四次描寫那件大衣,這是作者用來表現人物內心世界的一個精心設計的「道具」。小說開頭與「警官奧楚蔑洛夫穿著新的軍大衣……穿過市場的廣場」,顯示出他一副威嚴的神態。當他要教訓放出狗來到處亂跑的「混蛋」時,聽人說「這好像是席加洛夫將軍的狗」,於是馬上來了個大轉變:「席加洛夫將軍?哦!葉爾德林,替我把大衣脫下來。」後來,他再次表示要懲處狗主人時,忽又聽得狗是「將軍家的」,他又變了:「哦!……葉爾德林老弟,給我穿上大衣……好像起風了……」這裡大衣一「脫」一「穿」,活畫出奧楚蔑洛夫掩飾心虛膽怯的尷尬情狀和媚上欺下,凌弱畏強的醜態。最後一次寫大衣在小說結尾,當他確切知道這是將軍家的狗並向首飾匠訓斥一通之後,「緊裹大衣,接著穿過市場廣場,逕自走了」。這條變色龍又恢復了他那耀武揚威的常態。如此反覆的細節描寫,把這條沙皇鷹犬的性格刻畫得入木三分。
有人把細節描寫的方法概括為:定格瞬間,靜態描繪;分解過程,動態描繪;多維並舉,立體描繪;俯仰生姿,多角描繪;調動五覺,全面描繪;貫穿全篇,反覆描繪;採擷小花,微觀描繪;管中窺豹,局部描繪。
小細節能點亮大的主題,在生活中留心觀察,在作文時精心選擇典型細節,向例文學習技法,由仿到創,你一定能寫出真實感人的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