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陵為什麼有水銀呢(秦始皇陵的地宮中)
2023-05-29 16:45:31 4
作為出土「世界八大奇蹟」兵馬俑的秦始皇陵,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結構最奇特、內涵最豐富的帝王陵墓之一。
而近些年來,隨著人們對秦始皇陵的關注度不斷上升,越來越多的野史趣聞相繼出現在了大眾的視野,其中有一點爭議性較大,那就是秦始皇陵中究竟有沒有水銀?
關於這一問題,最初只是見於司馬遷的《史記》中,即「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的記載;此外,在《漢書》中也有類似的文字記載。
雖然在古籍中有明確的記載,但很多人最初還是持懷疑態度,因為如果按照《史記》中記載的來看,秦始皇想要在地宮中用水銀做成「江河大海」,其水銀的數量必定很多。
可問題是,去哪兒弄這麼多的水銀呢?
實際上,在經過科學探測後證明,秦始皇陵地宮內確實存在著明顯的汞異常,而且數量還很多,大概有100噸以上。
至於這麼多的水銀究竟是從哪裡來的,在司馬遷的《史記·貨殖列傳》中專門提到了一個人——巴寡婦「清」。
所謂「巴」,指的是巴蜀,而不是姓「巴」,這說的是,四川地區有一個叫「清」的寡婦。
古人提煉水銀的主要方法,就是用丹砂,也就是硃砂。而巴寡婦清的家族,正是由於掌握了「丹砂礦」的開採技術,因此世世代代賺了很多錢。
所以,當時能給秦始皇陵地宮提供這100噸以上水銀的人,恐怕也只有這個巴寡婦清了。
巴寡婦清給秦始皇提供建設地宮所使用到的水銀,而秦始皇則還以她至高無上的權力。所以,秦始皇陵地宮中的水銀,極有可能就是這個巴寡婦清提供的。
可問題是,秦始皇為何要在自己的陵墓地宮中埋如此大量的水銀呢?原因很簡單!
第一、防盜我們都知道,水銀是一種有毒的液態金屬,如果不幸吸入其釋放出來的汞蒸氣的話,那麼就會導致腦和肝損傷。同樣地,這對於防止盜墓賊進入地宮有著很好的作用。
第二、防腐水銀還具有隔熱的作用,可以在地宮內形成一層密閉的隔熱層;同時,水銀還具有殺菌的作用,這對於地宮中屍體有很好的防腐作用。
當然,除了這兩個原因之外,很多考古學家還有這樣的猜測:當時的丹砂與水銀就是「不死之藥」的代名詞,秦始皇之所以將如此大量的水銀埋在地宮中,是為了自己能夠長生不老,或羽化登仙。
眾所周知,秦始皇曾有過一段漫長而又神秘的丹術之路,為了達到修仙的目的,秦始皇甚至將皇宮搬進了鹹陽地宮,足不出戶待在裡面,一面批閱奏摺,一面接引神仙,不許任何人打擾。
所以從這裡我們不難得出,秦始皇陵地宮中的水銀,不僅記載了一位奇女子的傳奇故事,還記載了一代帝王的不死之夢。
參考文獻:《史記》、《漢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