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海泊河公園唱京劇(不看電影聽相聲)
2023-06-23 23:22:22 1
每周如期上演的歡樂吸引島城觀眾。
今年跨年夜的演出大劇院裡座無虛席。
銘海堂大鮑島快閃店獨具特色。
茶餘飯後,休閒小憩,相聲園子裡尋歡樂,已經成為不少島城市民習以為常的娛樂活動,而就近走進影院,不看電影聽相聲,則是島城市民獨有的福利。日前,青島萬達影城&銘海堂相聲劇場正式達成了戰略合作協議——青島萬達影城八家連鎖影院將闢出影廳,於周末舉行相聲專場,這也意味著日常的相聲演出將走出傳統的演出陣地,進駐影廳,而高度契合的觀眾群體則為雙方的合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相聲聯手影院走出新路徑
從7月2日開始的每個周末,想要打卡青島的傳統曲藝演出場所,位於延吉路上的CBD萬達影城1號廳也成為了一個可選項,在這裡上演的青島相聲進影院專場演出將在這方蒙太奇的光影世界裡闢出一片熱鬧之地,相聲的說學逗唱,以及古彩戲法的眼花繚亂——傳統曲藝園子裡的絕活不失精彩,卻因為拓展了的演出陣地而吸引了更多的關注目光。
據介紹,青島相聲進影院的專場演出由青島市文化和旅遊局指導、市北區文化和旅遊局主辦、萬達影城與銘海堂相聲劇場共同承辦。這一在省內首開先例的演出模式對於戰略合作的雙方而言是一個雙贏之舉:此舉一方面增加了影院人流,另一方面將相聲表演送到了商圈密集區域,雙方都能獲得票房分成。
萬達影城一直是青島電影市場的領軍者,而銘海堂相聲劇場是青島市首家集常態化演出、曲藝培訓、文化交流、網紅孵化於一體的傳統文化會館,也是青島市旅遊休閒的重要打卡地。今後銘海堂相聲在萬達影城推出常態演出,觀眾可以在萬達影城的優質環境中享受相聲。銘海堂創始人路彤接受採訪時表示,「此次合作,意味著我們可以進入青島八家萬達影院說相聲,等於銘海堂多了八個場地。如果單獨建設的話,燈光、音響和場租對於相聲團體都是巨大的成本。而對於觀眾來說,專程跑到相聲園子聽相聲可能會有路程上的考量,而遍地開花的萬達影城則提供了就近看演出的多選項,在商圈裡聽相聲省錢、省距離。通過票房分成,影院和相聲社都受益,觀眾也會覺得特別方便。」
從目前的售票情況來看,影院裡的相聲專場受到熱捧,「在籤約儀式的消息發布當天,就有四、五十位觀眾預約了演出,通常來說,相聲演出會在臨演前出現一個票房小高峰,而鐵桿粉絲的支持,還有影迷們的『嘗鮮』之舉,都讓我們對於影院裡的相聲專場票房充滿信心。」路彤透露說,雙方的合作將視後續市場的熱度在旗下各家影城推出相應的演出。
業內人士分析,相聲觀眾跟電影觀眾從年齡、收入到口味都有較大程度的重合,之前北京、瀋陽也有相聲進入影院、影院上演劇本殺的嘗試,此次合作也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影迷和相聲觀眾,多方獲益。此次青島文化企業的主動合作,可謂跨行業精準對接下的合作模式創新,不僅激活了傳統文化魅力、打造了一流的文化旅遊場所,也為青島市文化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新思路,具有重要的借鑑意義。
三個劇場八場演出各有絕活
對於銘海堂而言,與青島CBD萬達影城同時進行曲藝演出的陣地,還包括大鮑島的快閃店,以及位於古早文化市場內的「根據地」。以周五晚上開啟的演出高峰期來做統計,銘海堂的三個劇場將在這個周末時段上演共計八場的演出,「青島CBD萬達影城開啟試水演出,大鮑島快閃店則分別於周五晚上,周六、周日下午進行演出,古早店則在一年的運營時段內形成了相對固定的演出計劃,周五、周六晚上各演出一場,周六、周日下午還要加演。」
演出場次的增多,並不意味著演出內容的重複,相反,銘海堂的幕後團隊根據三個劇場不同的觀眾群體特別定製了演出計劃。「經過調研我們發現,大鮑島的快閃店聚攏的是周邊的老青島,他們愛聽青島話,對於大鮑島的歷史變遷也有著地緣性的親近感,所以我們將這段近代史編排進了相聲作品中,非常受歡迎;而古早店的觀眾則以年輕人居多,這裡聚攏著一批喜歡傳統曲藝的年輕人,以90後、00後居多,甚至還有許多從外地趕來打卡的遊客,我們就以貼近他們喜好的新穎段子贏得喝彩,比如劉畊宏的舞蹈、王心凌的歌詞『愛你』,都會博得臺下觀眾的會心一笑。」
對於影廳裡的全新演出環境,曾在戰略啟動儀式上進行過表演的演員於海洲有著獨特的感受:「在傳統的曲藝園子裡,觀眾們更為愜意和放鬆,他們可以喝著茶水、嗑著瓜子,在相互的交談、溝通中聽相聲,而電影院裡的演出,大家所有的目光都聚焦於臺上的演員,這就要求演出的節奏、內容更為緊湊,通常曲藝園子裡一個節目有二三十分鐘的時間,在影院裡的演出就得壓縮到20分鐘左右,走得是短平快的路線。」此外,於海洲也表示,到電影院裡聽相聲的觀眾大多是全家總動員,帶小孩的觀眾特別多,因此在演出的時候也要考慮到小朋友的欣賞喜好。
遍地開花跨越的不僅是地域
銘海堂的大本營位居勁松七路古早文化市場內,首場開箱演出的時間為2020年11月6日,創始人路彤至今還記得經營初期遭遇的窘況,「一場演出可能只有三五個觀眾,當時演出前最為焦灼的是到處拉觀眾,生怕場面太難看。」而日復一日的堅守與口碑相傳,現如今銘海堂的演出早已是一票難求。2022年的跨年夜,銘海堂移師青島大劇院歌劇廳進行演出,三層觀眾席共計1600多個座位,除去幾個不太適合看相聲表演的區域外,演出門票全部售罄,這讓從外地趕來助演的著名相聲演員賈旭明、竇晨光嘆為觀止,開場便戲虐道:「樓上的觀眾可是要小心啊,掉下來還得補票。」
從位居嶗山區的大本營起步,到大鮑島快閃店於今年6月12日開啟試營業,再到近來聯手萬達影院打破傳統曲藝的場域藩籬,銘海堂現如今的演出場所可謂是遍布島城各個區域,如此迅猛的發展勢頭堪稱業界奇蹟,而其獨特的「上活」制度無疑為其贏得了最好的口碑。「我們一直奉行一句話『不換作品,就得換觀眾』,所以每場演出前必須提前確定節目單,並經由銘海堂的堂主、藝術總監等老前輩進行把關。」路彤介紹說,曾有觀眾反饋來看演出就像是開盲盒,無法提前得知當晚的演出節目,這讓我們很是羞赧,所以我們就定下了規矩:演員在一定的時間內不能重複演出同一個劇目,「用同樣的段子和包袱糊弄觀眾,最終糊弄的就是自己。」
以「上活」制度為契機,倒逼創作和人才儲備,也為銘海堂的創新發展注入了更多的源頭活水,90後的演員張勝楠在這方舞臺上飛快成長,從大學裡的相聲社團到現如今銘海堂古早店店長兼青年隊隊長,舞臺上的歷練帶來的不僅是藝術上的成長,還有個人價值的實現。大眾點評上有一位首次到訪銘海堂的觀眾如是寫到,「從未在現場聽過相聲的我,驚訝於在座的都是年輕人,相聲演員也多是90後,感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揚,也感受到演員的專業和執著,一碟瓜子一壺茶,販賣捧腹大笑,回饋掌聲雷鳴,這感覺真好。」
來源 | 觀海新聞/青島早報記者 周潔 銘海堂供圖
編輯 | 趙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