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三百首表白詩(他看上一個女子)
2023-05-31 05:30:26 1
如果你遇到一個鍾意的男生,你會怎樣吸引他的注意力?
向他尋求幫助?直接問他要電話號碼?
在《唐詩三百首》中,有一個俏皮的女子,彈了一支曲子,卻頻頻彈錯,只為引得心上人的注意,真是俏皮又可愛。
這位可愛的女子出自李端的《聽箏》。
《聽箏》
鳴箏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顧,時時誤拂弦。
每次讀到這首詩,小七都覺得愛情十分美好。
這是一個宴會,許多有學識的男子都在座,觥籌交錯,好不熱鬧。
有宴必有樂,一個女子在彈箏,她是那麼美麗,坐在玉制的箏枕前,古箏發出優美的聲音。
曲子她彈過許多遍,早已瞭然於心。可心卻不在琴上,她不時偷偷望向座中的一位男子。
男子一手執杯,一手在桌上隨著曲子敲擊著,他是一個懂音樂的人。
女子眼睛一轉,手上動作遲疑了一下,「叮」,錯了一音,「叮」,又滑錯了一個音。
果然,在余光中,女子發現男子不時望向了這裡。
她臉上泛紅,如三月開的桃花一般。
多麼美麗的一場宴會,多麼俏皮聰慧的一個女子。
只為讓心上人多看一眼,她故意彈錯曲子,俏皮而可愛。
這個創意的靈感來自周瑜。
《三國志·周瑜傳》記載:瑜少精意於音樂,雖三爵之後,其有闕誤,瑜必知之,知之必顧。故時人謠曰:『曲有誤,周郎顧。』」
周瑜是三國時吳國的大將,文武雙全,在音樂上頗有造詣。
他在聽別人彈奏樂曲的時候,就算只彈錯了一個音,即使他喝醉了,也一樣瞞不了他的耳朵。
然後,他就會看向彈奏者,似乎在提示:你彈錯了喲。
正所謂:曲有誤,周郎顧。
在《聽箏》中,彈箏的女子遇到了心中的「周郎」,為了得周郎一顧,於是頻頻彈錯,頗有深意。
那麼,這個聽箏的人是誰呢?
很有可能是李端,關於這首詩,還有一個小故事。
李端是大曆十才子之一,因為才學出眾,他是唐代宗的女兒昇平公主和丈夫郭暖的座上賓,經常參加府中的宴會。
昇平公主府有一個擅彈箏的女子叫鏡兒,容貌出眾。
一來二去,李端對鏡兒頗為有意,他時常看向鏡兒。
郭暖看在眼裡,在一次宴會上,就對李端說:如果你能以「彈箏」為題即興寫一首詩,讓在座的客人高興,我就把鏡兒送給您。
李端毫不猶豫,提筆寫下這首《聽箏》:
鳴箏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顧,時時誤拂弦。
「欲得周郎顧,時時誤拂弦」意在說明自己之前老是看向鏡兒,因為她時時彈錯。
李端不僅巧妙地化解了自己之前偷看鏡兒的尷尬,而且還道出了他與鏡兒的知己之情。
短短20個字,構思太巧妙了,贏得了在場人的一致掌聲。
郭暖也兌現了承諾,將鏡兒送給了李端,成就了一段佳話。
而這首小詩《聽箏》也流傳下來,成為《唐詩三百首》中熠熠生輝的名篇,被不斷傳誦。
詩中那個聽箏女仿佛就是我們自己,也仿佛是詩外的每一個人。
「暗戀」,是一件極美的事。
人生於世,總會在某個時間,傾心愛上一個人。於是,千方百計想要吸引他的注意。
有時候,她們會耍一些欲擒故縱的手段;有時候,會說一些心口不一的情話,如果你能懂得她的真心,一定懂得她古怪言行後的深意。
像極了這個可愛的彈箏女,機靈而勇敢。
面對愛情,所有的女子,都是一樣的。她們渴望愛人的回顧,為此,她們也許會做一些「出格」的事兒。
正如一位哲人所說:愛情在男孩身上是膽怯,在女孩身上是勇敢。
詩友們,我們喜歡這個可愛的女子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