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樹茶花和普洱茶功效一樣嗎(普洱古樹茶為何只用嫩葉)
2023-05-31 08:25:37 1
導語普洱茶是茶葉裡的大葉品種,之所以不同於小葉品種,區別在於製作工藝和儲存方法。普洱茶製作相對容易,又耐儲存,小葉茶能精製但不耐放。於是,人們從來把注意力集中在「茶葉」,而不是茶樹的其他部分,比如樹幹、樹根、茶花、茶果。
本文要討論的就是茶花。為什麼茶葉只用樹葉,不用花朵?植物的花朵才是精華所在啊。喝茶几十年,驀然想到這是個大問題,遂引發了和哈尼朋友門昌的一場討論。討論內容整理如下:
茶葉怎麼來的我問門昌:「先人發明製作飲用茶葉,為什麼不用鮮花,只用嫩葉,花朵不如葉片香麼?」
門昌是雲南普洱瀾滄江畔芒雲老寨種茶人,哈尼族,是他家族第10代茶人,今年43歲。他們還是傳統的大家庭生活,父母、夫婦、2個孩子、姐姐和2個孩子、妹妹。門昌初中文化,卻文質彬彬滿口文辭,完全是個讀書人的思維和形象。很像我的是好奇心重,對這個世界的萬事萬物都充滿著新鮮感,總想搞清楚為什麼。所以我倆談得來,算是忘年交,是那種沒有利益背景的、同學與戰友性質的友誼。
茶葉的起源,我曾考證過一點點,列舉三個:
⒈「神農」嘗百草。我們吃的食物,包括零食穀物和蔬菜瓜果,還有治病的草藥,都是遠古時期的神農,冒著生命危險一個個嘗過來的。要知道很多植物有毒不能吃,神農遍嘗過來,中毒無數次。史說他老人家每天都會中毒72次,次次要老命,全靠茶水解毒活過來。這還不是演繹,來自於我國東漢的《神農本草經》:「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後來茶聖陸羽也證明:「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
⒉「茶祖」吳理真。西漢(公元前53-前50年)一個叫吳理真的雅安人,住到蒙山的上清峰甘露寺,栽了7棵茶樹,採茶煎煮,日常飲用。後來發展成很大茶園,唐朝收歸國有,取名「貢茶院」,坊間叫它「仙茶園」。世上所有關於茶葉的文字史料,吳理真是第一種茶人,因而被茶界尊為「茶祖」。陸羽只是茶聖。
⒊「武侯遺種」普洱茶。武侯是後人對諸葛亮的尊稱。當年他率兵南徵,駐紮在雲南思茅,官兵犯瘴氣得眼疾,當地百姓用茶水洗愈。諸葛亮知道了茶葉的好處,親自栽了數棵茶樹,並號召官兵廣為種植。當地至今還有他的遺蹟和紀念活動。
茶花才是茶樹的精華我問門昌:「茶樹一身都是寶,精華盡在鮮花裡。為什麼只用嫩芽葉呢?」
就說生物構造,突出的精華特點在種群延續,俗話說的傳宗接代。不提動物,植物的關鍵部位是花朵,一身的精華都在花朵裡。就像蜜蜂只採蜜,人類深諳自然規律,把這個部位當精華採集和食用。很多例子,名貴的藏紅花,忘憂的金針菜,就不說牛鞭驢三件之類了。可是偏偏茶花被遺棄,而且那麼純潔,清香怡人,本應為人們享用,茶裡卻不見絲毫蹤跡。
查遍茶聖陸羽的行蹤和言辭,也不見茶花怎麼處理,他只在《茶經》提到過: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數十尺。其巴山峽川有兩人合抱者,伐而掇之,其樹如瓜蘆,葉如梔子,花如白薔薇,實如栟櫚,蒂如丁香,根如胡桃。
然後只有煮茶,沒見煎花,說明人們從沒把茶花當茶,根本就不打茶花的主意。
真的是這樣嗎?我看未必。在前幾年熱炒石斛期間,我得到過一些石斛花(見圖)。價格就不說了,泡一朵就心疼。泡喝中,為了表示珍惜,喝完茶後都把花兒也嚼嚼吃了。石斛倒沒嘗過,石斛花嚼著脆脆的,半透明狀,好過一般涼拌菜。由此想到茶花,普洱茶所謂的花香、蜜香、森林氣息,我堅持認為嫩葉裡的元素不如花裡多。如果追求普洱茶的原生香氣,我覺得花要比過葉,起碼普洱茶裡少不了茶花。
茶花茶為什麼被無視這個問題我沒問門昌,從他的茶花採摘和製作,我已經找到了答案。
門昌說:「我們這裡茶花一年四季都有開,秋天開得多。」
門昌又說:「花多了結茶果多,和茶葉爭營養,這樣不好。」
門昌還說:「一個百年古樹只採得鮮花200克左右,幾十齡的茶樹才30-50克,5斤鮮花制1斤乾花茶。」
從他三段話裡,得出結論:茶花一年四季都有開放,但在秋天花兒多。也就是說,一年的盛花期採摘,一棵古樹採不到1兩花茶。而且花開多了會影響茶葉質量,所以茶人會故意控制開花量,更要控制坐果。根據這裡的道理,就能推測出古人制茶,為什麼不要茶花只要嫩葉的原因了。
普洱古樹茶花怎么喝也許是心有靈犀,門昌已經在採制茶花,第一批茶花茶並已順利製成。門昌說制茶花茶很簡單,採下曬乾就是茶。我問門昌:「知道茶花茶怎么喝嗎?」他回答說:「我正要問你,就是想著滿樹的茶花可以製成茶喝,應該很好味道。」
我也沒喝過,只是根據過去生活經驗猜測,因為很嫩,應該明前毛尖那樣,不要滾開水,更不能煮,而是70-80℃熱水衝泡。只是和茶葉相比,花蜜味一定過於濃鬱,單喝會有不適口,衝淡又怎樣?需要實踐摸索。還有,如果用來增強普洱茶的花蜜味,理論上成立,可是茶花與茶葉的衝泡水溫和時間有不同。茶花與茶葉一起衝泡,如果按照茶花來,茶葉會泡不好;按照茶葉來,茶花會燙熟,都影響味道。那麼,分開泡、茶湯再合併呢?也需要實踐摸索。
怎麼說,我覺得普洱茶有了同根生的茶花茶,才會搭配出最仙的茶香。怎麼泡是個新課題,希望有高人出現,教會我們怎麼享用。
最後要單獨註明,本文的茶花,不是山茶花,那種結出的茶果用於榨油的山茶花;也不是用於觀賞的茶花,而是普洱茶樹開的茶花。
(本文圖片均為實物手機拍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