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談古論今話英雄議論文

2023-06-30 14:23:56

  古人曾以龍來喻英雄:「能大能小,能升能隱;大則興雲吐霧,小則隱介藏形;升則飛騰於宇宙之間,隱則潛伏于波濤之內。」下面是相關的範文,快來圍觀吧。

  談古論今話英雄議論文【篇一】

  英雄是什麼?我想這個問題不太好回答吧?那讓我們往回看,體驗一下英雄的感覺。

  中國悠悠上下5000年歷史中,最有威望的文學著作的便是四大名著了,那我們就從四大名著說起吧!

  先是《三國演義》,劉備、曹操煮酒論英雄。劉備舉了很多例子,曹操一一否定,並坦率表明:「天下英雄只有你我二人!」

  的確,曹操的後人統一三國,算是英雄;劉備先後打了許多著名戰役,也算英雄。可曹操生性多疑,後人印象中是個陰險狡詐的人物;劉備性情溫厚,手下能人眾多,可最後還是沒能完成統領天下一事。這算不算英雄呢?

  再看《水滸傳》,那可是人員眾多。一百單八將,個個都是梁山好漢。及時雨宋江、智多星吳用、豹子頭林衝等,都是農民起義的代表,他們是因為對政府的眾多不滿,所以才聚集起義,一方面來講他們是為了保護天下四千萬萬個老百姓不受壓迫而起義;另一方面來說,他們背叛國家,怎麼能算得上好漢呢?

  再看到《西遊記》,孫悟空就是個典型英雄人物,九九八十一難,哪一難不是武功高強的他衝鋒陷陣?自己的師傅全無武功,有時竟還誤會自己,但他始終忠心耿耿,這難道還不算英雄?有些人可能會說,可孫悟空不也常常跑到天上找神仙求助,大丈夫一人做事一人當,這種行為怎麼是英雄呢?

  最後是《紅樓夢》,紅樓夢中,哪來的英雄?有人會說,賈寶玉的女聲女氣,林黛玉的病態都使人厭煩,最後還落下個悽慘的結局,和英雄毫無關係嘛。可是哪裡又怪得他們了?

  一路回溯,視線回到現代。袁隆平,水稻之父,為全世界眾多人民解決了饑荒問題;楊利偉,中國登月第一人,是全中國仰慕的大人物。可是袁隆平只是普通農民,楊利偉除了一次登月別無壯舉,英雄,是不是太過了?

  英雄好像不是人能配得上的,他是個神話。可是人無完人,只要一個人有一個讓你敬佩之處和值得學習的地方,就是英雄了。我覺得,英雄無處不在,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只不過有些英雄更出色罷了。

  談古論今話英雄,話完英雄,我覺得誰都是英雄。我想,只要我向他們學習,我也是一個英雄。

  精彩點評:蔣楠茜同學真是知識淵博啊!此文小作者旁徵博引,對四大名著一一點評,頗有「指點江山,激昂文字」之勢啊!也使此文頗具氣勢!小蔣同學還勇敢提出自己的見解,處處設問,引人思考!如能將結尾處的結論加一例子予以論證就更具說服力了!你敢叱吒風雲論英雄,確實也是一個英雄!

  談古論今話英雄議論文【篇二】

  陳勝,一位秦末被徵發戍邊的小卒,在安徽的大澤鄉,打響了武裝反抗殘暴政府的第一槍。一位戍卒竟有如此神力,其中緣由頗多,但我想無外乎四個字「官逼民反」。

  秦朝法度嚴苛,自商鞅變法開始。到秦始皇時期更為甚焉。秦王橫掃六合,分天下三十六郡,車同軌,書同文,自以為上古以來未嘗有,五帝所不及,於是號曰「皇帝」,命曰「制」,令曰「詔」,自稱曰「朕」。從秦始皇二十七年開始,始皇帝開始巡幸四方,登山勒功。然後又令徐巿率童男童女入海求仙。秦始皇窮奢極欲,動用徒刑者七十萬(當時秦國人口總數為三千萬)修阿房宮。始皇帝剛愎自用,刑殺立威,橫徵暴斂,使得民怨沸騰。《秦始皇本紀》記載「三十六年,熒惑守心。有墜星下東郡,至地為石,黔首或刻其石曰『始皇帝死而地分』。」熒惑守心,熒惑是「火星」,心是指天蠍座上的「心宿二」,火星守在心宿二邊是一種不祥的預兆,預示著皇帝的駕崩,王朝的覆滅。中國自古講究「天人感應」,事實上民心就是天意。大家估計預料到秦朝要亡,但誰都沒想到,撼動秦朝大樹的人不是哪個豪門貴族,而是普通的市井庶民。他就是戍卒陳勝。戍卒叫,函谷舉;楚人一炬,可憐焦土。後來楚霸王的一把大火把一個朝代送到了歷史的回收站裡。

  《陳涉世家》中記載「會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斬。」被徵發戍守漁陽(在今北京密雲縣西南)的所有士卒由於大雨耽誤了行程都將難免一死。就在這千鈞一髮之時,陳勝、吳廣站了出來,斬木為兵,揭竿為旗。一個戍卒怎有如此膽略?通過司馬遷對少年陳勝的介紹,我們發現此人非等閒之輩,可以託六尺之孤,可以寄百裡之命。而就在此時,雖然生死攸關,但他們也並沒有暴虎馮河,而是臨事以懼,分析天下大勢,採取有效途徑,制定周密計劃。因為天下苦秦久矣,所以這個星星之火,很快就成了燎原之勢。一開始攻佔了大澤鄉,緊接著攻下了蘄縣。攻下蘄後,又乘機擴大戰果,派符離人葛嬰率軍攻下了銍、酇、苦、柘、譙等縣。攻下陳後,陳勝正式建立政權,號陳王,國號張楚。

  建立政權後,陳勝開始向四面擴張。派吳廣向西攻滎陽,派武臣、張耳、陳餘向北攻趙地,派鄧宗向南攻九江,派周市攻魏地,派周文向西直接攻秦。因為沒有完整嚴格的軍隊建制,沒有細緻規範的軍事條例,更沒有強有力的領導機構,因此當這些部隊放出去後很快就各自為戰,脫離了陳勝的控制。武臣到了邯鄲自立為趙王,命陳餘為大將軍,張耳、召騷為左右丞相。田儋自立為齊王,韓廣自立為燕王。山東六國的宗室子弟紛紛打起復國的旗號,於是又重新上演了戰國時期天下大亂的場面。前面是周失其鼎,天下共問;這次是秦失其鹿,天下共逐。

  天下各自為戰,秦朝正好個個擊破。二世令少府章邯為將帶著修驪山陵墓的徒刑者大敗周文,周文引頸自殺,大軍潰敗。吳廣攻打滎陽又久攻不下,被手下將軍田臧殺害。等到章邯的大軍到達滎陽,田臧以精兵迎敵,最終戰敗被殺。於是章邯挾勝利之勢,橫行無阻,破鄧說於郯,破伍徐於許,破張賀於陳西。陳勝最終走到了山窮水盡,被他的車夫莊賈殺害。陳勝死後被葬在碭(河南永城市東北芒碭山),諡號「隱王」。

  陳勝死了,但滅秦的大火已經燃燒起來了。秦朝的大廈將傾,章邯的一木又怎能撐起。章邯雖然是一位能徵慣戰的猛將,定陶之戰,他大敗項梁。可是時隔不久的那場巨鹿之戰成了他人生的滑鐵盧,而戰勝他的正是項梁的侄子後來的楚霸王——項羽。上天似乎還很眷顧章邯,當他準備帶著他的殘兵敗將回到秦王朝時,長史司馬欣和趙將陳餘幫他分析了天下大勢,於是他掉轉馬頭投到了楚霸王帳下,被封為「雍王」。後來楚漢之爭,敗於劉邦而自殺。這是後話。

  陳勝失敗了。陳勝成功了。陳勝沒有成為最後的贏家,但是陳勝「伐無道,誅暴秦」的政治理想最終實現。大漢王朝的建立,百姓得以休養生息,文景之治,政通人和。陳勝的失敗有很多因素,司馬遷列舉了「陳勝王凡六月」的故事,可以找到一點答案。

  陳勝王凡六月。已為王,王陳。其故人嘗與庸耕者聞之,之陳,扣宮門曰:「吾欲見涉。」宮門令欲縛之。自辯數,乃置,不肯為通。陳王出,遮道而呼涉。陳王聞之,乃召見,載與俱歸。入宮,見殿屋帷帳,客曰:「夥頤!涉之為王沈沈者!」楚人謂多為夥,故天下傳之,夥涉為王,由陳涉始。客出入愈益發舒,言陳王故情。或說陳王曰:「客愚無知,顓妄言,輕威。」陳王斬之。諸陳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無親陳王者。

  《陳涉世家》的最後司馬遷所引用褚先生「地形險阻,所以為固也;兵革刑法,所以為治也。猶未足恃也。夫先王以仁義為本,而以固塞文法為枝葉,豈不然哉!」一句和賈誼《過秦論》都為了告訴世人秦、陳、楚滅亡的根本原因。「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實行仁義為立國、立家、立身之本。

  我們不必苛責陳勝的時代局限,不必去評論他的功過是非,他的第一把火,讓後來的中國人有了敢於反抗暴政的勇氣和必勝的信念。「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呼喊,激勵著後人去與天奮鬥,與地奮鬥,與人奮鬥,去追求自己的尊嚴,去改變自己的命運。就這點陳勝不愧為王,陳勝完全可以和那些世家大族平起平坐。這位小小的戍卒就是歷史天空的流星,星已去,光猶在,人不朽。

  談古論今話英雄議論文【篇三】

  如此一來,豈不是說大家都來盼望亂世,好有機會一試身手,顯出英雄本色嗎?非也。和平盛世雖然會腐蝕人,但總比亂世好。所以,為國為民著想,不能希望亂世,更不能去破壞和平,製造動亂。為滿足自己成名的欲望,而妖言亂世,蠱惑民眾者,乃是人民的公敵。所以,想成為英雄的人不可因急功近利而誤入歧途。要知道,定力也是檢驗英雄的一個標準。

  這裡就又要用到中國的一句古話了,叫「英雄待時而動」。在盛世之中,英雄就必須遏制自己的成名欲望。他們應該一方面增加自己的實力,以備未來之需;另一方面要熱愛和享受生活的樂趣;如果沒有機會施展身手,正應該為天下太平而慶賀。不能為一己之私而害天下。

  所以,時機不對,就不要出頭。沒有機會,就不要盲動。保持實力,待時而動是英雄們必須學會的一門功夫。古人曾以龍來喻英雄:「能大能小,能升能隱;大則興雲吐霧,小則隱介藏形;升則飛騰於宇宙之間,隱則潛伏于波濤之內。」京戲中曾經有過這樣一段唱詞:「有朝一日風雷動,平步青雲上九重。」這就是英雄待時時的心態。

同类文章
儀人之表飾人之心議論文

儀人之表飾人之心議論文

  裡爾格曾道:「現實與美好之間,總存在著一種古老的敵意」正如時代的快步之行與儀式緩步之舉,是拋棄傳統的儀式跟隨時代的腳步?或是止步聆聽儀式悠揚的聲音?  於我而言,我便傾於後者。儀式,古往今來是一件隆重而莊嚴的行為,古代帝王登基之莊重,彰顯了萬民、萬臣於皇帝之服從與皇帝至上之不可僭越。現代
要學會放棄的議論文

要學會放棄的議論文

  【篇一:學會放棄】  人生如水,人生難免跌宕起伏。人一旦經歷許多磨難之後,就會選擇放棄。放棄,新的開始。  磨難居於生活中,猶如空氣對於動植物,水對於魚,無處不在。面對這些磨難與挫折,也許我們會堅持到底、持之以恆,也許我們會放棄。  我們放棄了,並不代表我們向生活、自然,向我們自己認輸。
網絡的危害議論文

網絡的危害議論文

  當今的社會已經邁入了一個高科技、多信息交流的時代,網絡也已經是不可缺少的了。有些人利用網絡去學習,有些人利用網絡去娛樂,最可惡的是,有些人利用網絡發布一些有害於社會、國家經濟、家庭以及人的生命的不良信息。  例如:在前幾年發生過一起網絡偷盜事件,就是幾名電腦高手利用網絡,向銀行的電腦防護
仰望天空作文議論文

仰望天空作文議論文

  朋友,你注意天空嗎?你了解天空嗎?面對天空,你有過自己的思索嗎?下面為大家分享仰望天空作文,歡迎閱讀!  仰望天空作文1  蘭州,是我的家鄉。我從小在這裡長大,既體會過它的烈日當頭,也見過它的大雪飄飄。  聽爸爸說,以前的蘭州,空氣品質一度是全國最差的。原因就是西固化工廠排出的氣體不知為
清明節議論文怎麼寫

清明節議論文怎麼寫

  清明節就是我國傳統節日,也就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下面小編整理的清明節議論文,歡迎來參考!  清明節議論文(1):  冬天過去了,萬物復甦,這時,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到了。從我記事開始,此時每年清明節的這一天,母親就讓我換上軍色的春裝,帶著紙錢,領著我上墳去。  我們家去世的人都埋在扁擔山,
自信的議論文初中

自信的議論文初中

  成就事業就要有自信,有了自信才能產生勇氣,下面小編整理的自信的議論文初中,歡迎來參考!  自信的議論文(1):  「自信就是成功的基石。」人說道。「自信能助人成功。」盧勤老師講道。「我不明白有自信會不會贏,但我明白沒有自信就必須會輸!」  小學時,我的成績頂呱呱,總就是名列前茅,深受老師
清明節見聞500字議論文

清明節見聞500字議論文

  導讀: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後的第104天,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關於清明節見聞的議論文,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清明節見聞(一)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今天天公作美,陽光明媚,我們早早
清明節燒紙錢的議論文

清明節燒紙錢的議論文

  在傳統的清明祭掃活動中,有很多不綠色環保的行為,下面就是小編為您收集整理的清明節燒紙錢的議論文的相關文章,希望可以幫到您,如果你覺得不錯的話可以分享給更多小夥伴哦!  篇一:清明節燒紙錢的議論文  春雨霏霏,歲歲清明,今又清明。據媒體報導,清明節即將到來,很多地方以讀家書、寫家書等方式文
有關清明節議論文

有關清明節議論文

  導語:清明時節特有的雨絲欲斷還續,從遙遠的天邊無聲飄落在荒諒的山野。我的心也隨著這纏綿不斷雨絲,在微風中飄來飄去,永無定所之處。下面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有關清明節議論文,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有關清明節議論文一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又一個清明節到了,天空應時下起了雨。雨
關於清明節的議論文

關於清明節的議論文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是中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那關於清明節也有許多的議論和看法,下面是小編整理了關於清明節的議論文,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篇一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腸。冥錢飛起白蝴蝶,人聲啼哭似杜鳥。  又是清明時節,又是紛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