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單車議論文
2023-06-30 22:12:40 1
共享單車的出現給多數人提供了便利,但也有許多的問題隨之出現。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相關範文,希望對你有幫助。
共享單車議論文20XX【篇一】
作為共享單車的發明者,摩拜單車公司研發人員針對自行車輪胎易爆胎、會掉鏈子、容易生鏽等問題,通過技術創新進行了規避。然而,自行車之外的亂象,卻令摩拜等企業始料未及:隨意停放、加裝私鎖、推車下河、大卸八塊……近段時間以來,毀壞共享單車的行為點燃了國民素質的大討論。
據摩拜方面統計,近期投放的共享單車損耗率達到10%;ofo工作人員稱,近期ofo的損耗率至少為20%。在如山的自行車中,用戶想找出一輛能騎的越來越難。
其中,個別人故意破壞是造成共享單車損壞的重要原因。摩拜單車創始人胡瑋煒曾經形容,「有一次我們的單車被扔到河裡,我感覺好像兇殺案現場一樣。」對此,各地公安機關連續查處了多起相關案件。在北京,近期有3名違法人員被行政拘留。
「莎士比亞有一名言:『城市即人』。公眾作為共享單車的使用者和受益者,每個人都應該身體力行地成為共享單車的呵護者和維護者,展現城市公民的文明形象。」張文忠表示,對於那些故意破壞共享單車的違法行為,用法律手段予以規範毋庸諱言。政府也應該履行宣傳教育職責,讓每個公民成為城市共享單車的管理者。「在這個過程中,一定要發揮好街道辦和社區作用,讓管理、教育和宣傳從基層做起。」
此外,在北京、上海的一些重要路段,共享單車佔領盲道、停在路口轉彎位置等現象十分常見。上海市消費者保護委員會調查發現,37%的共享單車是在有明確標識公共停車區域之外找到的,在早晚尖峰時段內的亂停放問題尤為嚴重。
相關企業運營模式和使用規則的先天缺陷,也是造成租車人亂停放的原因之一。一些共享單車企業為降低成本,迅速佔領市場,採用了落後的機械鎖,並且沒有GPS定位。由於車輛投放速度過快,一些企業對車輛的後期跟蹤維護力度明顯不濟。
摩拜單車嘗試以信用分約束用戶,但是一家企業的約束力度十分有限。摩拜單車首席技術官夏一平表示,「如果你因連續破壞共享單車或連續違停而影響了個人城市徵信記錄,比如個人住房貸款額度可能會降低,情況可能會變得不一樣。」
朱文忠認為,企業與其抱怨公眾文明素質問題,不如做好自身,從技術創新、加強管理等方面入手,用優質服務、規範管理助推公眾提升文明素質、養成共享文明。
共享單車議論文20XX【篇二】
共享單車這個商業模式創新,很類似其中的代表公司摩拜——真的令人頂禮膜拜,拍案叫絕。
ofo是最早成立的共享單車公司,20XX年由來自北大的5位90後創始人創立,20XX年6月,ofo共享計劃推出,在北大成功獲得2000輛共享單車,12月,ofo日訂單接近2萬單。金沙江創投合伙人羅斌到北京大學辦事,看到路上很多輛小黃車閃過,他意識到這是一家值得投資的公司,抓住了學生的剛需,並且是高頻次的,於是便有了20XX年春節後的A輪融資。
摩拜單車則是一開始便有資本的身影,10年汽車記者背景的創始人胡瑋煒只是一個普通白領,20XX年的一天,一個在奔馳中國設計中心工作的朋友告訴胡瑋煒,未來的個性出行工具會有一波革新潮流,蔚來汽車的董事長李斌問她,有沒有想過做共享出行項目,後來又與極客公園創始人張鵬進行過探討。胡瑋煒一開始就有這些投資人的支持,並邀請從優步上海總經理離職的王曉峰擔任摩拜的CEO。
兩者都發展迅速,從下表的融資數量與估值可見一斑:
「共享單車」之所以發展如此迅速,幾乎一夜之間,各種小黃車如雨後春筍一樣出現在諸多城市街頭,是因為這個商業模式,幾乎完美回答了我上面提出的5大核心要件。
首先,短距離出行是絕對的剛需。特別是日漸擁擠的大城市和高峰期,一直都是巨大痛點,公交、地鐵、出租、私車都無法解決。而過往一些城市(比如上海)嘗試的「公共自行車」,由於各區政府各自為政,投入主體不清,自行車投放不足,還車困難等一些列問題,最後幾乎都無疾而終。
摩拜為代表的「共享單車」,由公司投放車輛,打開手機APP就能查看附近的車輛,看到有合適的還可以提前預約。不用停車樁,不用辦卡,二維碼掃一掃就能開鎖,不用的時候停在任意合法非機動車停車點即可,半小時收費一元,用車成本低到可以忽略。而且簡單方便易用,幾乎徹底、完美解決了城市「最後一公裡」的困擾。
其次,市場巨大。截至20XX年12月,我國「網絡預約專車」用戶規模為1.68億,比20XX年上半年增加4616萬,增長率為37.9%。共享單車的潛在用戶規模,無論如何不會少於這個。
哪怕你是一個絲毫不在意出行成本的土豪,一旦你體驗過月朋友吃飯,開個私家車從東城到西城需要三個小時,然後再花一個小時找停車位的痛苦,你就知道絕大多數時候,寧可地鐵。出地鐵站後騎摩拜單車到飯館路邊,把車一扔,是多麼痛快和瀟灑。所以,你幾乎可以把所有城市上班一族都視作目標群體。
第三,這玩意幾乎沒有觸動任何舊世界哪個「土豪」的利益,摩的除外——而摩的幾乎是所有城市清繳的對象。而且,摩的全是「地下黨」,沒有一個組織,完全不成氣候。
最後,也是最最令人「膜拜」的,是「共享單車」從一開始就有非常清晰的盈利模式:押金。想明白了這一點,你不得不對想出這個模式的人由衷贊服。
共享單車的盈利模式,是通過分時租賃來部分變現,通過收取押金來回收資金,實現現金流並進行擴張(見下圖):
分時租賃那個錢,其實一點不重要,無論是摩拜,還是ofo,我相信他們心裡都門清:哪怕有一億用戶,每天用一小時,也就1個億的收入,為此卻需要面對超過1千萬輛自行車的投放與硬體損耗,再加上其他管理費用。更重要的是,由於其短途特點,及對標公交和傳統「公共自行車」,其定價上浮空間有限。所以,他們壓根就沒指望通過一小時1元的租賃費來賺錢。
通過什麼?
押金——這是一個無比天才的創新。
在你屁股跨上單車的前,無論是摩拜,還是ofo,你都必須把你的電話號碼、真實姓名、身份證號(要實名認證)都發送過去,同時,你還得提交299元(摩拜)或者99元(ofo)的押金。
對任何一個網際網路企業兒來說,能通過長期運營獲得用戶註冊,以及一個電話,已經是天大的幸福。「共享單車」的玩法,等於泡妞,第一次見面,就拿到了對方的所有身份信息與電話——這是對用戶無比苛刻的要求,很多隱私意願強烈的用戶一定是抵制的,但「共享單車」用解決痛點的需求一次性實現了。
最關鍵的,還讓用戶掏了錢包——這是所有商業模式最後的一個環節,也是最夢寐以求的環節。
之所以說這是個天才的創新,是因為299的押金:
1、可以退,所以多數人不會抵制繳納這筆錢;
2、可以退,但公司不會自動退,多數人也不會主動要求退,因為下次用車還得繳,其結果就是大量資金沉澱在公司,等於無償佔用;
3、押金不能動用,不能用作租賃車費的支持。這等於這筆錢只會增加,永遠不會減少;
4、由於一份押金對應一個註冊用戶,而非一輛車,這意味著投放一輛車,能鎖定遠超過1個用戶。摩拜目前是一輛車鎖定8人,等於投放一輛車,獲得2400元(300*8)的「存款」。
從這個意義上,摩拜投放的每輛單車,都類似一個儲蓄所。中國網點最多的金融機構是農業銀行,在全國有超過2.4萬家分支機構,3萬臺自動櫃員機。而20XX年1月23日,富士康成為摩拜新的戰略投資者。此次合作,將會有望大幅提高摩拜單車產量,每年總產能預計將能超過1000萬輛——而每一輛單車,都是一個移動儲蓄點。
僅以1000萬輛投放為假設,每輛車鎖定8人,每人300元押金,沉澱總額資金將達240億——這是最經典的網際網路金融的玩法。
不去著眼解決盈利,而是解決現金流,不出售硬體而通過收取押金來彌補現金流,減少了一般網際網路企業為培育用戶而通過海量補貼產生的現金支出,這是相當高明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