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南京春節地鐵開嗎(2023南京地鐵掛春聯南京南站)
2023-07-01 00:10:04 1
秋日的斜陽射在南京南站的屋頂挑棚上,流光溢彩,美輪美奐,乘客們背著行李踏上旅程。「高鐵即將進站,停止檢票……」,隨著一聲長鳴,高鐵飛速駛入站點,安靜的站臺頓時熱鬧起來。
江南時報記者來到南京地鐵線路中的重要樞紐——南京南站,這是很多楹聯愛好者認識南京的起點與源頭。
藻井、鬥拱、窗花、木紋肌理……傳統建築的壯美神韻和現代化鐵路車站的恢弘氣勢在這裡交相輝映,「古都新站」是南京南站秉持的設計理念,頗具明朝遺風的宮殿式風格洋溢著南京濃鬱的文化氣息。
「笑迎八方賓朋」 展現南京城市精神
遠遠望去,這座現代化的火車站像一座立於高臺上的巨大宮殿,渾圓的立柱,託著碩大的鬥拱,鬥拱上是如鳥翼一般平展悠遠的屋簷。北入口的六根立柱寓意「六朝古都文脈」,南出口的八根立柱寓意古都「笑迎八方賓朋」。
記者走進南京南站地下一層站廳,映入眼帘的是一面長21.6米、高3米的文化牆,用10釐米厚的白色大理石製成,稱為「愛牆」。牆面上雕刻了包括孫中山、余光中、拉貝等名人在內的4000多條使用中外語言文字書寫的「愛的箴言」,以及由六塊凹凸不平的大理石組成的六個藝術字體,從左到右分別是:仁愛、博愛、兼愛。
「愛牆」默默地注視著南來北往的乘客。一行到南京旅遊的大學生走過博愛牆,牆面上熟悉的歌詞、字句令他們駐足。作為醫學生的小付告訴記者,博愛牆上書寫的「近看是醫生,遠看是佛」是自己理想中的職業境界。
穿行在偌大的地鐵站廳,記者還被6個立柱上的紫銅色金屬浮雕所吸引。在整個站廳層,一共懸掛了22塊內容各異的圓形紫銅浮雕,其內容是「金陵十二景」,莫愁湖、明孝陵、朝天宮、中山陵、雨花臺、夫子廟等等,展現南京絢爛而又厚重的景觀風情。
「六朝古都文脈」 彰顯歷史文化底蘊
「博愛車站」的站廳中央有一座「博愛島」,工作人員熱情地為乘客提供實實在在的愛心服務,飲水機、雨傘借用、急救藥箱等更是一應俱全。「南京素有博愛之都的美譽,我和家人都感受到南京人民的熱情啦!」趁著假期來南京旅遊的馮先生對南京南站的人文關懷讚不絕口。
2012年12月20日,南京南站被冠名為「博愛車站」。「希望每一位外地乘客都能在南京感受到家的溫暖。」地鐵站的一名工作人員說道。
在南北側進站閘機外的2個大柱子上,記者看到四組大型組合浮雕,浮雕的上部是威武有力的龍頭和虎頭形象,主題各不相同,分別反映了南京的科技進步、文化繁榮、體育興盛和交通暢達的四大特點,彰顯南京地鐵深厚的文化底蘊。其中一塊體現「交通特色」的浮雕上,中間有一個巨大的船錨,後面是長江大橋,外圈的層疊條紋則代表地鐵軌道,生動的畫面勾勒出南京交通的四通八達。
包容、友愛、共進、和諧,南京人民藉助地鐵的窗口,向外界無限伸出自己的臂膀,擁抱博愛、擁抱多元、擁抱世界。
「馳載人文,身心直達。」南京南站地鐵站,折射出一座城市的變遷,鐫刻著南京人民的熱心,傳遞著南京城市博愛的情懷。
江南時報見習記者 錢月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