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舟山寧波跨海通道(滬舟甬連連看上海舟山寧波三座)
2023-07-01 00:14:03
上觀新聞
三座「阿拉」城市連起來
4月17日上午,浙江舉行全面推進高水平交通強省建設動員大會,將著眼打造一批能夠在全國領先、具有標誌性和引領性的重大項目,專門謀劃了「十大千億」和「百大百億」等重大工程。其中一些超級交通工程引人關注,如支持自動駕駛的環杭州灣智慧高速公路、公鐵合建的滬舟甬跨海大通道、遠期規劃研究中的杭紹甬城際(磁懸浮)通道等。其中,不少人關心公鐵合建的滬舟甬跨海大通道,認為該通道難度和投資都巨大,同樣想像空間也巨大——這連起來的,是世界上最大的港口群,上海與寧波,二龍戲珠,這顆「明珠」,就是舟山。巧的是,上海、舟山、寧波,是三座講「阿拉」的城市。不過在浙江舟山群島新區總規劃師周建軍看來,滬舟甬跨海大通道是個老話題了,這位曾在上海寶山區規劃局、建交委任職的規劃師,有新的思考。
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也是「十四五」規劃編制之年。為落實國家對舟山的相關戰略要求,特別是《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提出的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目標任務,加快接軌大上海,融入長三角,是舟山落實國家戰略的又一重大機遇,必須統一思想,形成共識,主動作為,勇於擔當,超前謀劃,全力爭取滬舟甬超級跨海大通道成為落實長三角國家戰略國家「十四五」重大標誌性工程。
1、勢在必行:加快滬舟甬跨海大通道進程符合國家系列戰略和規劃要求
(1)國家系列戰略有明確指引:有規劃有要求。在上海東南(上海自貿臨港新片區)和杭州灣大灣區最外切線上規劃建設一條連接上海(浦東)、舟山市和寧波市杭州灣跨海大通道(以下簡稱滬舟甬跨海大通道),滬舟甬跨海大通道全長約177公裡(包括兩端接線),其中已建成和已規劃建設的143公裡,還有約34公裡公路(岱山到洋山段)和65鐵路(舟山本島至大洋山)尚未列入國家有關規劃。滬舟甬跨海大通道建成後將成為世界上最長的跨海交通運輸通道。加快規劃實施滬舟甬跨海大通道其戰略意義和必要性至少有以下幾點:
一是從國家層面看:滬舟甬跨海大通道位於長三角地區伸入海上的最外切邊線段,是我國交通「十橫十縱」沿海大通道最東外切線的重要組成部分,可實現杭州灣由「C型」盡端交通變成「O型」環杭州灣綜合環裝交通網絡和空間發展新格局,為上海(浦東)打通向南至長三角金南翼、海西經濟區和粵港澳大灣區等開闢新便捷通達海上大通道,大大縮短時空距離,具有十分重大的國家層面的戰略意義和區域高質量一體化發展的現實必要。
二是從長三角建設一體化綜合性世界級港口群來看:滬舟甬跨海大通道是推進長三角區域一體化實施海洋強國戰略和國家建設世界級港口群重大支撐性和標誌性工程,是長三角實施陸海統籌、面向世界,海鐵聯運、江海聯運和環太平洋經濟圈先進位造業及物流樞紐開放的關鍵性和先導性通道。有利形成加快構建更高開放度的滬浙組合港群為核心的長三角自由貿易港。
三是從有利長三角落實海洋強國戰略,加快構建長三角海上經濟大走廊看。長三角區域一體化必須更加關注沿海經濟大走廊的規劃和培育,強化陸海統籌,加快構建長三角「一核兩翼、帶狀發展」的長三角海上經濟大走廊,同時加快提升長三角沿海城市走廊(1 7)更高質量和更高層級一體化的開放發展。
從歷史進程看,滬舟甬跨海大通道並非空穴來風,且是不論九十年代滬浙曾經進行了大量超前的基礎性謀劃和研究(甚至可以向前推更早時間),特別是近十年來關於滬舟甬跨海大通道的相關謀劃和研究也從未間斷。從國家到滬浙兩省也存在許多規劃或文件有明確表述或要求——
①2013年1月,國務院批覆的《浙江舟山群島新區發展規劃》提出「加強與上海、寧波快速便捷的陸島交通聯繫」;②2013年4月,省委省政府印發的《關於推進舟山群島新區建設的若干意見》提出「進一步推進連島通道建設,加強與上海、寧波快速便捷的陸島交通聯繫,規劃研究北向大通道」;③2016年5月,國家發改委印發的《舟山江海聯運服務中心總體方案》提出「完善江海聯運集疏運網絡,加快陸路通道建設,加強上海-舟山-寧波跨海大通道前期研究」;④2016年12月,省政府印發的《義甬舟開發大通道建設規劃》將滬舟甬跨海大通道列入重大支撐性項目,要求2017年開展前期工作;⑤2018年7月,長三角區域合作辦公室印發的《長三角地區一體化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提出開展東海二橋的規劃研究工作;⑥2019年6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提出「規劃建設東海二橋、滬舟甬等跨海通道」。
國家和兩省各類規劃和文件中「滬舟甬跨海通道」的提出,意味著舟山在國家交通幹線網絡中地位的上升,同時,有利於上海和寧波兩市海上互聯互通,打通長三角海上「斷頭路」,有利於滬舟甬港口功能分工合作,空間優化布局及提高物流通道綜合運轉效益。同時,規劃建設滬舟甬跨海大通道也體現了國家長三角特別是滬舟甬港口一體化、江海聯運及海鐵聯運等具體戰略落實意圖和項目支撐舉措。因此浙滬兩省應在原有良好合作工作基礎上,繼續統一思想、提高政治站位、齊心協力、各顯其長共同抓住這個難得的機遇,共同推進滬舟甬跨海大通道作為國家和長三角重大支撐性、功能性和標誌性工程加快落地實施。
(2)前期基礎工作紮實推進:有基礎有成果。在近三十多年關於滬舟甬跨海大通道各項規劃和研究的基礎上,自2016年9月舟山市政府正式啟動滬舟甬跨海通道戰略規劃研究工作以來,2017年3月,舟山市委市政府組織召開了《舟山至上海跨海大通道戰略規劃研究工作大綱》評審會;2018年底完成了《舟山至上海跨海大通道戰略規劃研究》成果編制工作;2019年1月22-23日,中國公路學會在北京召開了《舟山至上海跨海大通道戰略規劃研究》評審會,通過了專家委員會評審;2019年上半年,重點完成了戰略規劃研究成果向交通運輸部、省發改委、省交通廳、上海市交通委員會、長三角區域合作辦公室等的匯報工作。目前,正在同中國公路學會和研究機構進行對接,謀劃推進下一步深化研究和積極爭取國家浙江省上海市及相關部門支持等工作。
(3)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更加明確:有依據有項目。近兩年來,尤其在長三角區域一體化上升為國家戰略的背景下,推進滬舟甬跨海通道的規劃研究和落地實施工作面臨著歷史性機遇。2019年6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提出,「提升省際公路通達能力,規劃建設東海二橋、滬舟甬等跨海通道」。2017年12月,國務院批覆的《上海市城市總體規劃(2017-2035年)》提出,「預控浦東與大洋山的聯繫通道(即東海二橋及登陸線)」,並考慮了向舟山方向延伸。據了解:前一段時間上海市主要領導根據中央有關領導和國家有關部委在關於「滬舟甬跨海大通道」專報上的指示,轉批給上海市相關部門研閱,重點圍繞上海東海二橋、大洋山開發、小洋北滬舟合作,上海LNG小洋站管道建設等統籌研究並要求同浙江省統一對接研究。2019年9月,中國國鐵集團和上海市政府批覆的《上海鐵路樞紐總圖規劃(2016-2030年)》提出,「遠景規劃預留滬甬(舟)鐵路」,線位為經規劃東海二橋至洋山並繼續向南延伸。2018年3月,中鐵總和浙江省政府批覆的《寧波鐵路樞紐規劃(2016-2030年)》提出,「遠景規劃預留上海經洋山至舟山鐵路」,線位為經衢山、岱山、秀山至舟山本島。以上文件為下一步工作創造了有利條件,有必要繼續深化滬舟甬跨海通道的規劃研究工作。
2、陸海統籌:加快滬舟甬跨海大通道進程是長三角一體化落實海洋強國戰略的重大支撐性和標誌性工程
(1)加快滬舟甬跨海大通道是長三角落實國家海洋強國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重大標誌性工程:共建共享
十八大中央提出了海洋強國戰略,十九大提出陸海統籌,實施海洋強國,袁家軍省長在浙江省十三屆人大三次會議上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繼續加快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重大標誌性工程,縱深推進洋山全域一體化發展,協調推進長三角港口一體化發展,打造世界級港口群,謀劃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2017年5月《全國海洋經濟發展「十三五」規劃》提出推進深圳、上海等城市建設全球中心城市,上海提出「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是落實海洋強國的一項戰略任務,是長三角提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的重要行動。長三角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一項系統工程,重點是滬浙兩省市,核心是滬舟甬城市核心圈。舟山群島新區是國家首個以海洋為主題的國家新區,理應當好海洋強國的先行者和排頭兵。同樣,舟山群島新區必將是滬浙建設全球中心城市的重要不可或缺的重要戰略地位和組成部分,更是聯接滬甬的橋梁紐帶和對外開放的海上門戶。同時,舟山群島新區戰略位置獨特,又是國家各項戰略疊加地,更是長三角海上國際開放門戶,是國家江海聯運中心和聯繫上海港和寧波舟山港的綜合樞紐和平臺,要實現兩個世界港口深度一體化首先必須實現滬舟甬海上綜合交通一體化,實現海鐵聯運、水水中轉,江海聯運等交通基礎先行而實現滬甬舟世界級港口一體化發展的前提和基礎就必須打通滬舟甬世界級組合港群之海上斷頭路,加強建設滬舟甬跨海大通道。通過滬舟甬跨海大通道(公路 鐵路),實現長三角世界級港口群和滬浙自貿港或是長三角海上發展特別示範區等重大功能的大聯通、大通關、大循環更為迫切、必要和可能。
(2)長三角大交通系統統籌下突出率先打通滬舟海上斷頭路呼之欲出:水到渠成。
在《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中,東海二橋、滬舟甬等「跨海通道」是並列表述的,其重要意義為加強海鐵聯運,為上海自貿試驗區臨海新片區及大小洋山港一體化開發,從而助推更高級別的滬舟甬港口一體化和發展需要打下了基礎性支撐性海上交通大通道有提供有力支撐,並為實現我國沿海大通道長三角最外切線大聯通,大大縮短長三角南岸沿海城市時空距離,並為長三角沿海城市群(帶)聯繫上海形成便捷大通道並有利形成長三角海上經濟大走廊打下基礎。目前滬舟甬跨海大通道的分段進展情況如下:
①上海段(東海大橋公路段已建成,東海二橋已納入上海市城市總體規劃2017-2035)。重點是按規劃加快東海二橋(公鐵合用)的實施及近期東海大橋接大洋山公路工程。②岱山-洋山段(公鐵新建,戰略規劃已通過專家評審)。③舟山本島-岱山段(公路2021年建成,鐵路新建,戰略規劃已通過專家評審)④甬舟段(公路大橋已通,甬舟鐵路2020開工).甬舟段由甬舟高速公路、甬舟高鐵、甬舟高速公路複線3個項目構成。以上3個項目都在按計劃有序推進,預計2025年左右實現通車,舟山不通鐵路的歷史得到終結,必將進一步帶動舟山群島新區更好更快發展。⑤深化滬舟鐵路的規劃研究工作中國國鐵集團和滬浙兩省市聯合批覆的《上海鐵路樞紐總圖規劃(2016-2030年)》和《寧波鐵路樞紐規劃(2016-2030年)》,均提出遠景規劃預留滬舟鐵路。
(3)加快推進滬舟甬跨海大通道實施基本策略和路徑:遠近結合
作為國家加快推進區域發展重大標誌性工程,必然是在國家統一規劃下謀劃和行動,同時兩省形成共識統籌協調更是關鍵,以實現共建共享共贏,同時發揮各己之長,以形成我國對外開放更高質量的一體化發展港口一體化發展的新格局,總之,滬舟甬跨海大通道從系統全局和長遠考慮,①從總體看:以「一次規劃、一次報批、分步分段建設」為原則,優先打通滬舟海上通道(公路)斷頭路(岱山→大洋山→小洋山),不斷優化和深化滬舟鐵路(含東海二橋公鐵兩用大橋和舟岱鐵路及岱山至大洋山公鐵)線位、網絡和建設條件進而和上海鐵路網聯通,接往上海東站(上海東樞紐),最終形成滬(上海東站)→東海上海公鐵兩用大橋和東海大橋→舟山(大小洋山→岱山→舟山本島)→寧波(舟山本島→寧波)完整系統的滬舟甬跨海大通道。②從策略上看:可優先首先實施建設上海(臨港新片區)→小洋山(東海大橋已建成)→大洋山→岱山(新建大小洋山接線和岱山大洋山大橋)→舟山本島(岱山到舟山本島公路大橋2021年建成)→金塘→寧波(已建成)海上滬舟甬公路大通道。③滬舟鐵路選型(置式建議):滬舟甬鐵路滬舟段鐵路我們初步研究認為按城際線鐵路建設標準(200-250km/小時)建設為優,既能滿足大洋小港貨櫃重載及鐵海聯運貨運要求,又能滿足滬舟甬城際鐵路客運運行要求。
3、規劃引領:滬浙以更加統一共識聯合聯動共同加快推進滬舟甬跨海大通道工程納入國家省市規劃和建設實施
目前,滬舟甬跨海通道北側上海段和西側甬舟段已有通道(東海大橋),舟山本島-岱山段寧波舟山港主通道也將於2021年底建成通車,關鍵在於公路通道岱山-洋山段約35公裡尚未列入規劃,鐵路通道舟山本島-洋山段約65公裡尚未列入規劃,形成了事實上的長三角省際海上大通道的「斷頭路」。因此,下一步工作的重點是浙滬兩省市合力爭取將滬舟跨海大通道列入國家、上海市、及浙江省「十四五」規劃和相關專業規劃作為國家級和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的重大交通設施標誌性工程,加快打通滬浙省際海上大通道的「斷頭路」,最終實現滬舟甬跨海大通道(公鐵)的全線貫通,提出如下建議:
(1)主動作為、加強對接,加快全面接軌大上海。搶抓機遇,迅速行動。儘快形成符合國家規劃導向和政策,統一口徑,專業水準的規範綜合報告,向國家、浙江省和上海市相關部門進行匯報、對接,協同推進滬甬跨海通道的規劃研究工作,特別是要取得上海市的支持,一是爭取東海二橋列入上海及國家「十四五」等規劃,二是同步開展東海二橋的研究設計及規劃建設等各項前期工作,同時開展東海大橋接大洋山接線等的研究工作。
(2)完善規劃、科學論證,全力爭取國家支持。深化研究,爭進規程。建議邀請有決策影響力的國家級研究機構參加滬舟甬跨海通道的規劃研究工作,並視情開展滬舟甬跨海通道省際「斷頭路」部分的工程可行性研究工作,通過各種渠道積極向上爭取,全力爭取進入國家和上海市、浙江省「十四五」規劃,為早日開工奠定建設依據和工作基礎。
(3)加強領導、組織專班,強化集中攻關創新。建議滬浙兩省市組建強有力的工作專門組織機構或重大項目平臺,增加人力財力支持,立足長遠、遠近結合,加強相關專業人員配備,統一思想、擔當作為,攻關創新,全力持續為滬舟甬跨海通道的進一步研究、設計和建設前期打下堅實基礎,儘早實現「接軌大上海,融入大上海都市圈」滬舟跨海大通道全線貫通大橋夢美夢成真。
滬舟甬跨海大通道是一項宏偉而具有國家層面的戰略意義的重大系統工程,一切工作都應在國家的統領下謀劃和行動,積極發揮兩省積極性,搶抓機遇,乘勢而上,機遇千載難逢,機會稍縱即逝。建議兩省市在國家大戰略和規劃指引下,統一思想、各司其職,積極推動,進一步全面加快優化深化滬舟甬跨海通道規劃研究和前期相關工作,全力爭取將滬舟甬跨海大通道進入國家和浙滬兩省「十四五」規劃,為「十四五」期末開工建設奠定基礎。
(作者為 浙江舟山群島新區總規劃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