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近五年出現的國產高分冷門電影(為何它可能是今年最好的國產電影)

2023-06-16 23:19:19

農村題材導致《隱入塵煙》在叫好的同時是意料之中的不叫座,上映10天票房終於突破600萬。

電影《隱入塵煙》官方海報。

影片講述了一對夫婦在西北農村的土地上耕耘的日常。夫婦之間,男的大齡單身且貧困,女的身患隱疾、不良於行。影片也從婚姻的初始,記錄了夫婦兩人從陌生到熟悉的全過程。

在本文作者看來,《隱入塵煙》的特殊之處不僅在於在傾向於冷落苦難的國產院線電影中展示了具象化、富有感染力的底層生活,更在於電影圍繞著新世紀之後被冷落的鄉村與鄉土生活展開。影片對於土地的展示,和第五代電影的壯闊與第六代電影的反叛均有所不同。

影片的主人公,西北荒原上的農民馬有鐵和曹貴英乍看之下是非常典型的「失語者」,但《隱入塵煙》在刻板印象之外,展示了「庶民」的發聲。影片更通過不動聲色的細節,展示了兩人之間萌發的愛情。一如戈達爾的《受難記》中所說:「每個人都應該熱愛勞動或者努力去愛。」

《隱入塵煙》展示的,恰是這樣一種命運,掙扎在必要性的生存和非必要性的愛之間。而這種展示,在當下顯得難能可貴:它證明電影仍有這樣的力量。尤其在這個躑躅前行的時代,為部分人打開一扇通向未知和真實的窗。

撰文丨雁城

既非寓言,也非武器:李睿珺的土地影像

看《隱入塵煙》的全程,我反反覆覆地想到一句俗語:「麻繩專挑細處斷,厄運專找苦命人。」這句話給人的感覺特別具象,正是《隱入塵煙》中對於貧窮的描寫。一對生活在西北荒原上的中年夫婦,明明過著一日三餐、春播秋收的生活。但這種平淡生活中,又無處不在地有種「命懸一線」的氣息。這條「線」,就像是俗語中的麻繩。被枯竭的資源繃緊了、被命運拉扯到極限。驚魂動魄的日常,隨時就可能會崩落。

由素人演員武仁林(也是導演李睿珺的姨夫)和知名演員海清主演的《隱入塵煙》,肯定是近幾年中國院線電影中的異類。異就異在上面說的,對於貧窮過於具象的描寫。影片講述的就是一對夫婦在西北農村的土地上耕耘的日常。夫婦之間,男的大齡單身且貧困,女的身患隱疾、不良於行。影片也從婚姻的初始,記錄了夫婦兩人從陌生到熟悉的全過程。

電影《隱入塵煙》劇照。

觀看時,你因為共情,而時時感覺到真實的痛感和虛弱:丈夫的靜脈血從抽血管中不斷遊出、夫婦倆從一間破敗但尚有生機的危房裡被趕到另一間危房、大雨來了要把烈日下辛辛苦苦堆好的磚石衝毀……影片的調度和演員的表演非常巧妙,能讓觀眾代入與己處境完全不同的兩人。平房原本只是一間不起眼的農村自建房,但仰賴慢電影(slow cinema)的力量,當你在長鏡頭裡見證了一個寄託了愛、希望和汗水的家被一磚一瓦地建立起來,在其被挖掘機冰冷地摧毀時,就完全有一種切膚之痛。

這些過於真切的生理痛楚,會讓人想到羅蘭·巴特筆下,卓別林飾演的無產者。卓別林並不扮演能言善辯、主張明確的底層反抗者。因為對於陷於貧困泥沼的人來說,具象化的飢餓已經耗盡所有能量:

「在卓別林眼中,無產者依舊是飢餓者。他對飢餓的呈現和表達總是令人驚心動魄。巨大尺寸的三明治、牛奶河,幾乎沒有咬過就隨便丟棄的水果……深陷飢餓的困境,所以卓別林飾演的男子從未有過政治意識。罷工對他來說是一場災難,因為這讓確實餓得頭昏眼花的人害怕。」

因此《隱入塵煙》的高口碑加低票房毫無懸念。在任何一個檔期,苦澀的況味都不可能是票房的寵兒。不必扯上迴避苦難、娛樂至死也很好理解,《隱入塵煙》整個宣傳期唯一一個出圈的話題,是海清繪聲繪色地描述自己在農村上旱廁時手機掉坑裡的短視頻。而看了這個短視頻哈哈大笑的很多人,甚至不知道海清是在為哪一部電影做宣傳,而認為這只是「你是我的神」的續篇。

其實,說中國院線電影拒斥貧窮和苦難也不準確。在近幾年,聚焦弱勢平民的影片並不鮮見。我們能看到偏向現實主義的《一江春水》《南方車站的聚會》,其主角都在社會地位或地理位置上處於邊緣。同時受到「小人物主旋律」的大趨勢影響,《我和我的家鄉》這樣的當代獻禮片,也把目標投向山區、農村和都市裡的外賣員。社會邊緣人的角色更穿行在更早幾年的第六代電影裡,從盲人推拿從業者(《推拿》)、下崗工人(《地久天長》),到小鎮青年(《站臺》《任逍遙》)、外來務工人員(《世界》《天註定》)。如賈樟柯所說:「貧窮不是一種奇觀,而是一種通感。」在這些來自各行各業、天南海北的角色的故事裡,階層分異是每個房間裡的大象。

電影《推拿》劇照。

但《隱入塵煙》在這些電影之間仍然是特別的。特別點在於,當以前述影片為代表的千禧年後的中國電影,把目光更多地投向城市化進程中城鎮的撕裂與彷徨時,《隱入塵煙》中的貧困仍和鄉村緊緊相連。這裡的鄉村概念,又以土地為核心,就如電影開頭那片望不到盡頭的漫漫黃沙。

有趣的是,當我們把《隱入塵煙》的土地展示和第五代、第六代導演的代表作對比時,會發現美學上的近似,但同時觀察到迥異的內核:陳凱歌先聲奪人的《黃土地》和多年後張藝謀的《一秒鐘》裡,都能看見西北的荒原。第五代電影的黃土地就是這般闊遠而奇偉地成為了「國家的寓言」(national allegory)。土地是歷史沉默的見證者,吞噬淚水、膠片、創傷和回憶。

電影《一秒鐘》劇照。

在第六代導演的作品中,鄉村則往往是失語的。成長在改革開放時代,第六代導演的青睞屬於展示更多變化的工廠、舞廳、城中村和鋼鐵森林。或許僅有賈樟柯的近作《一直遊到海水變藍》中出現了汾陽村莊裡或碧綠或金燦的土地。片中,他放棄了標誌性的低飽和度色調,讓村民在明亮的土地上耕作、朗讀詩歌。但這種有強烈人工構建感的場景,又無形催生了一種間離效果,讓觀眾對紀錄片中話語的天然權威保持懷疑的距離。

紀錄片《一直遊到海水變藍》劇照。

《隱入塵煙》中,土地的影像既不像第五代的史詩寓言,也不像第六代的反抗武器。土地就是土地。它是主體,遠在成為喻體之前。當代電影觀眾好像都忘了,耕種本來就是一個大工程,在缺乏機械化的荒原上,足以耗費從日出到日落的完整一天。對於農民來說,這就是唯一的經濟來源,繫著全部的身家性命。這份對土地原有卻在銀幕上冷落許久的重視,被《隱入塵煙》歸還。所以你可以看見,影片中明晃晃的日頭下,夫婦倆基本都在土地上忙碌。其他劇情則只在夜晚發生:進城獻血、飼養家禽、交流感情……

我們或許已經忘記有多久沒在大銀幕上看見詳細的耕種,而且其並不以人物生存的背景板、田園生活的主色調,或大敘事宣傳黑板報的形式而存在。在巨細靡遺的日常化展示的同時,李睿珺的影像又是相當煽情的。他極為深情地描寫這片有強大包容性的土地。尤其是當主人公因為經濟窘迫和身體殘疾被同類棄絕時,他們面向的土地給予了他們無差別的關懷。哪怕這種關懷只是最普通的「一分耕耘,一分收穫」。

電影《隱入塵煙》劇照。

在《隱入塵煙》的豆瓣長評區裡,李睿珺寫了一首詩,結尾頗為動人:「剛到村口的瘋子/充滿愛意地看著圍向/他的十個孩子/其中九個向他丟來土塊/只有一個在他碗裡放了/饅頭」。對於馬有鐵夫婦來說,這往他們碗裡放饅頭的唯一一個人,或許就是這片無言的黃土地。

失語的和拒絕聆聽的

對於農耕生活細大不捐的關注,來源於導演李睿珺的創作習慣和堅持:「在日常中提煉電影,然後在電影中去還原日常」。他的故土就在甘肅張掖,17歲才跟隨父親進城。所以在接受公眾號「NOWNESS現在」的採訪文章《那些沒機會上場的人,才是這個世界的基底》中,他說道:

「我覺得任何國度的任何人,對於土地的依存都是相似的。特別對來自鄉村的人來說,他們與土地的連接感可能更強烈一些,因為農民的經濟來源全是來自於這片土地。城市裡的人可能覺得好像與土地沒有很直接的關聯,但反過來一想,我們居住的樓房,其實一樣是從土地裡生長出來的。」

在這段陳述裡,李睿珺顯然意識到,他的認知和大眾(「城市裡的人」)認知之間存在距離。土地是被這個城市化浪潮中的當代社會習慣性忽略的。同樣被忽略的,還有守在黃土地上的人們。

很容易聯想到斯皮瓦克那個振聾發聵的問題,「庶民們能夠發聲嗎?(Can the subaltern speak?)」在大眾語境中,庶民往往和普通人、底層人、弱勢群體、無產階級通用。在斯皮瓦克的定義中,庶民不是能被量化標準劃分的一群人,而是被中心排斥在邊緣的,弱勢、隱形、被「他者化」的群體。換言之,庶民的概念是相對的、流動的,而非被本體論或二元結構所定義的。

那麼,在《隱入塵煙》中,庶民們能夠發聲嗎?影片中的馬有鐵夫婦,乍看之下是非常典型的失語者。能很快聯想到類似的角色,戈達爾《受難記》裡口吃的女工、拉斯·馮·提爾《黑暗中的舞者》中比起語言更愛音樂的捷克移民、達內兄弟《羅塞塔》中沉默寡言的18歲少女……他們的共同點是,大多說自成體系的方言,不善言辭,偶爾說話時也很少獲得關注與理解。

電影《受難記》劇照。

很多人注意到海清所飾演的曹貴英在影片前段保持沉默。她說的第一句話是:「我們不抽。」她反對村民們利用道德綁架,迫使馬有鐵給村裡首富獻血。這被視為她找回話語和主體性的瞬間。當然,她的聲音沒有得到重視,一如在影片後段馬有鐵被多次抽血時,她顫顫巍巍地說「血已經抽滿了」,但血還是汩汩地往外流。

時常會覺得,在影視作品中做一個不會說話的人,要比做一個貧窮的人更慘——當然最慘的事實還是,貧窮往往直接和失聲掛鈎——因為這樣的角色,不但不能獲得同屬虛構宇宙內的其他角色的理解,甚至也會因為「堅持不為自己辯護」且「擁有奇怪的腦迴路」,而失去全知的觀眾的同情。就像在《黑暗中的舞者》豆瓣高贊短評區裡,就有這樣的評論:「比人性更可悲的是,主角智商與情商雙低」「……善良過了頭就是愚蠢了,智商情商都很低,註定了塞爾瑪這個結局。」

然而,庶民們真的抗拒,或者無力為自己發聲嗎?《隱入塵煙》在這個層面上,又使人物塑造偏移了沉默的刻板印象。和曹貴英相比,馬有鐵在片中就有更多對外表達的機會(大概也受益於他的性別及本地人身份)。如果仔細分析臺詞,你會發現馬有鐵並不是一個訥言的人。他在很多場合都不怯於表達自己的觀點,且他的發聲往往和他不合時宜的價值體系相關:

在面對村裡首富的親眷時,他拒絕索求回報,但要求對方給村民們寬限交租日期;年末收穀子的時候,他主動提出要扣掉先前賒帳的種子錢……馬有鐵在解釋自己的行為時,其實很擅長講清楚原因——如果考慮到他類似的表達在過去數十年,都沒有得到任何比忽略和嘲笑更正面的反饋,那麼他發聲的勇氣和決心可能會給你留下更深的印象:這是一個堅持發聲,即使明知沒人會聆聽的人。

電影《隱入塵煙》劇照。

在斯皮瓦克的庶民研究中,關鍵點原本就不在於庶民是否能夠發聲,而是這聲音是否為主流/精英/中心所聆聽。有時候,即使主流給予了這些聲音收容與幫助,也可能伴生著敘事的節選、扭曲和篡改。就像戴錦華在《中國新工人:女工傳記》的序言中所說:「庶民們/勞動者們始終在發聲:自我陳述、自我顯現或大聲疾呼。只是,他們的聲音持續地遭到各類媒體的冷遇與屏蔽,只是,主流或自以為主流社會的人們自覺或不自覺地拒絕傾聽或選擇漠視。然而,無論人們是否矚目或傾聽,那聲音存在著、迴響著,那是今日世界真實的言說。」

《隱入塵煙》就通過一系列新現實主義的保留節目——非職業演員、實景攝影(on-location shooting)——試圖展示庶民發聲和對庶民之聲的屏蔽。當庶民之聲與官方之聲並置,這種展示的社會政治寓意就更加明顯:身份不明的男人突然降臨在家徒四壁的土房裡,但他的發言立刻證明了官方屬性:他宣布為了新農村建設,提升村民的生活水平,將對土房予以拆遷並提供補助。

這些宏偉美好的字眼落在實際中,意味著馬有鐵夫婦要搬家了。而且由於他們並不擁有土房的所有權,也不會得到任何補助。在政策傳遞的全過程中,馬有鐵與曹貴英都沒有說話。官方人員離開房間後,曹貴英被發現失禁了。在這一刻,緘默失語和病理表現把聲量的不平衡性與信息傳遞的單向性展露無遺。如果意識到這一點,我們就能明白在庶民發聲的議題上,更應該被審視的不是邊緣弱勢的唇舌,而是處於中心的耳朵。

電影《隱入塵煙》劇照。

然而,即便如此,我們仍然很難確保《隱入塵煙》中庶民之聲的主體性與本真性。儘管導演李睿珺就來自農村、拍攝著自己故鄉的故事,但當他重返故土、成為導演和知識分子,我們也應對他的「再現」(representation)保持審視,即使這種再現是本能善意的。就如斯皮瓦克所點明的:「反抗形式的民眾被知識分子建構成一個統一的大寫的主體的時候,知識分子本身可能共謀將他者塑造成自我的陰影,就此而言,底層不能發出自己的聲音。」

實際上,影片高飽和度的色調、明顯經過設計的構圖與光影效果,乃至海清這個大眾專業演員闖入鄉村實景時提供的陌生化效果,也確實讓《隱入塵煙》更像是精心規劃的劇情片(有的段落甚至是宣傳片),而不是更貼近真實、模糊了因果關係的生活切片。

電影《隱入塵煙》劇照。

但總體而言,《隱入塵煙》對於弱勢群體的表現,還是真誠、並帶著尊重與克制的。這份尊重不僅在於影片對於苦難的展示,更在於對於生活情趣的展示。影片在勞動之外的另一條線,是愛情——如果你選擇這麼定義馬有鐵夫婦之間的關係的話。比起戲劇感偏重的冬夜送水、買大衣、溪流沐浴、手腕印花等橋段,二人的交往過程中,給我留下印象較深的是以下兩個細節:

第一個細節,是每次搬遷後,房屋裡被原封不動懸掛起來的「囍」字。每當馬有鐵詢問曹貴英「囍」字是否掛好了,曹貴英都在仔細端詳後說了同一句話:「高一絲絲(一點點)。」考慮到直至影片最後,他們的經濟水平也只能負擔起曹貴英病中吃個水煮蛋,這個「囍」字可能就是整個家裡唯一一樣「高於生存」的裝飾品。這張薄而脆弱卻被妥善保管的「囍」字,就代表了他們在被必需的生存填滿的生活裡,仍然保留的對更高層次的生活的嚮往。

電影《隱入塵煙》劇照。

另一個細節,發生在夫婦倆幹完農活後的閒聊中。馬有鐵說起小時候村子裡有個瘋子,總是面對著麥子念念叨叨:「被風颳來刮去,麥子能說個啥?被飛過的麻雀啄食,麥子能說個啥?被自家驢啃了,麥子能說個啥?被夏天的鐮刀割去,麥子能說個啥?」(這裡出現在引用裡的瘋子,也是符合上文描述的一個失語者的典型)曹貴英則突然激動地說,她小時候也知道這麼個瘋子。倆人突然樂呵起來,只因為發現來自不同地方的兩個人,原來在相識之前,就認識同一個瘋子。

這可能是本片裡最接近愛情的片段之一。平日的關懷與扶持,多少出於現實婚姻的考量,就像馬有鐵的一個鄰居感嘆:馬有鐵無論娶誰做媳婦,都會對她那麼好。這種照顧是無差別的。但在上述的一幕裡,兩人因為一件莫名小事而歡欣鼓舞,僅是因為它證明了一種玄虛的緣分。這緣分恰恰基於分別心存在,「如果不是你,則不能」。就像齊澤克在《事件》裡寫:

「墜入愛河緣於偶然的相遇,然而一旦愛發生了,它就顯得像是必然的,它宛如我的整個人生所趨向的目標。拉康將這種從偶然性向必然性的逆轉過程,稱為從『防止被遺漏』(stop not being written)到『不阻礙被記憶』(dosen't stop being written)的轉變:首先,愛情『防止自己被遺漏』,它在某次偶然的相遇中浮現出來;一旦愛情出現,它便『不阻礙被記憶』,它把愛的功課施加到情人身上,把愛的一切後果持續地銘刻在他/她的存在之中,並以對愛之事件的忠誠為中心,構築起了他/她的愛。」

這是在很多愛情裡都發生過的瞬間,但在這段因為純粹出於現實考量而締結的婚姻裡顯得特別珍貴。愛情「偶然地」在這段婚姻中發生了,它促使夫婦倆像一對單純的、墜入情網的高中生一樣,熱衷創造一個「向前追溯的鏈條,使得其自身的發生顯得不可避免」。這時刻不僅代表著愛情萌發,也昭示人性回魂。在整部電影裡,觀眾見證這對夫婦遭遇非人化和異化的過程,使其成為熊貓血的器皿、拉磨的驢、地裡無言的麥子,甚至佔領他們的自我認知(片尾馬有鐵對驢喊話:「都被人使喚大半輩子了,咋這麼賤!」)而這非必要性的瞬間,使人重新成為可以發聲的人。

電影《隱入塵煙》劇照。

戈達爾的《受難記》中說:「每個人都應該熱愛勞動或者努力去愛。」而阿蘭·巴迪歐感慨:「這是人類最終的命運,位於這兩個詞之間。」《隱入塵煙》展示的,恰是這樣一種命運,掙扎在必要性的生存和非必要性的愛之間。恰恰在一些疏於規劃的沉默瞬間,觀眾好像看見了庶民們在說話。而且他們說的每一個字,都完整地落進了黑暗中的耳朵裡。

照見當下:也許共情天然是有邊界的

在《隱入塵煙》上映的節點,我們處於一個非常特殊的社會時刻。疫情進入第三個年頭。

我們躲在信息的同溫層裡。共情從未如此容易,因為似乎大多數普通人都有物質上的不知足、不夠用,都經歷過或經歷著不得已的時刻,以至於一些「不公平」的火星就可以輕易點燃民憤、星火燎原。

共情又從未如此艱難,因為在看不見的角落裡,有想像力不能窮盡的艱難。這種割裂在今天特別明顯,但並不是這個時代的專有。比《隱入塵煙》更早的是第六代,再早的是第五代。

只是,我們還是難免因為感受到人和人的不相通而感到悲觀。也許,共情天然是有邊界的。這種邊界導致人們只能相信與自己的處境和信念相似的事物。再退一步說,即使是共情了,然後呢?我們還能為他們做點什麼?

但票房失敗的《隱入塵煙》在口碑上的成功,又在某種程度上給予了我們些許鼓勵。也許同溫層沒有我們想的那樣狹窄。而影像仍然擁有這樣的力量,尤其在這個躑躅前行的時代,為部分人打開一扇通向未知和真實的窗。很多人把《隱入塵煙》定義為一部「扶貧電影」。大概意思也是,在認知之後,才可能發生其他所有的事情。

電影《隱入塵煙》劇照。

據豆瓣網友@梅川酷子對《隱入塵煙》武漢場映後談的記錄,李睿珺談到了中國電影市場:「一個電影市場,它應該是各種各樣的電影都有才是正常的,一個市場的健康最重要是多元,比如說我們進到超市,超市就是有多種物品,可以讓不同的受眾去選擇。方便麵,有一塊的,有五塊的,甚至你有錢可以買十塊的。但是假如說這個超市只賣一種方便麵了,這是專賣店,不是超市,那它就不是個市場,那個市場其實就萎縮、死亡了。」

從電影生態的層面來說,《隱入塵煙》的意義之一,也是作為一盒不合時宜的泡麵擠進了這間近來有些門庭冷落的小賣部。它不是最受歡迎的,也不是話題度最高的。它存在在那裡,像倏而跑進鞋子裡的石塊,不斷提醒著你,在同一片土地上還有這樣一群人。他們生活著,和你呼吸著同樣的空氣。而你不能把他們輕易地甩掉,不能讓他們就此隱入塵煙。

文/雁城

編輯/王青 羅東

校對/賈寧

,
同类文章
 陳冠希被曝當爸爸 老婆維密超模露點照觀看

陳冠希被曝當爸爸 老婆維密超模露點照觀看

6月12日,有網友曬出陳冠希和秦舒培為女兒舉辦百日宴的照片,陳冠希抱著女兒盡顯父愛,身旁站著秦舒培和家人。網友還曝陳冠希女兒名字是Alaia,此前秦舒培曾多次被傳懷孕及在美國生產。去年陳冠希秦舒培曾同逛嬰兒用品店;今年1月有網友偶遇秦舒培,稱其肚子凸起;今年4月有爆料稱秦舒培已誕下女兒。秦舒培是90
 日本十八禁的工口遊戲 電車之狼尾行系列你喜歡哪個?

日本十八禁的工口遊戲 電車之狼尾行系列你喜歡哪個?

工口遊戲,很多人應該都聽說過,工口遊戲其實就是日本遊戲產業裡面一些尺度較大的遊戲,我們也都了解日本的遊戲行業是很發達的,其中自然也少不了一些涉及大尺度的色情遊戲,工口遊戲就是這個一個類別的,下面讓我們來盤點幾個日本十八禁的工口遊戲。日本十八禁的工口遊戲:一、性感沙灘那個被碧撥蕩漾清可見底的海水圍繞的
 韓國十大被禁播的女團MV 尺度太大令人慾罷不能(視頻)

韓國十大被禁播的女團MV 尺度太大令人慾罷不能(視頻)

韓國的女團是一直是以性感而聞名,不僅在韓國有一大批的粉絲,就連中國和歐美國家也有一大票的粉絲,小編自然也是韓國女團粉絲大軍中的一員,看過韓國女團MV的人都知道,一向尺度是非常大的,各種誘惑性的東西看得欲罷不能,然而也正是因為尺度太大而遭到禁播,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去看看那些被禁播的MV。一、Stella
 莫菁門事件始末 因愛生恨散布大量豔照

莫菁門事件始末 因愛生恨散布大量豔照

莫菁門事件是發生在2010年廣西柳州的一次「豔照門事件」,那時候時下流行各種門事件,而廣西柳州莫菁門事件之所以能引起網絡上極大的討論,就是因為網友認為發帖者的行為已經超越了道德底線,莫菁門事件中究竟有什麼愛恨情仇呢?莫菁門事件:莫菁,女,廣西柳州人。2010年11月,一名柳州女子的不雅「豔照」在網際
 陳法蓉萬人騎是什麼意思?她演過哪些三級片?

陳法蓉萬人騎是什麼意思?她演過哪些三級片?

陳法蓉是香港著名的女藝人之一,曾經還獲得1989年香港小姐的冠軍,可以說是一位老牌的港姐代表,曾經也有演過三級片,網上曾經有一種對於她的說法是「萬人騎」,說的就是她的感情經歷十分豐富,交往過很多任的男朋友,最後都沒有一個好的結果。陳法蓉介紹:陳法蓉,1967年10月28日出生於香港,祖籍江蘇宿遷,中
 蔣英與李雙江婚外情?關係曖昧是真的嗎?

蔣英與李雙江婚外情?關係曖昧是真的嗎?

蔣英是中國最傑出的女聲樂家,中國航天之父錢學森的夫人,武俠小說大師金庸的表姐,大詩人徐志摩的表妹,看到這麼多人的名字你一定會驚嘆,而在網上曾有流傳蔣英與李雙江的婚外情事件也是引起不小的轟動,蔣英與李雙江是真的嗎,讓我們一起去揭秘事情的真相。蔣英簡介:蔣英生於1919年9月7日,浙江海寧人,中國最傑出
 《狼心狗肺》《你的淺笑》誰曲子更密鑼緊鼓

《狼心狗肺》《你的淺笑》誰曲子更密鑼緊鼓

港島妹妹和梵谷先生:天津嘉年華梁龍說:這不都坐著呢嗎我們說:坐下,牛逼安保說:菠菜賤賣。2019年10月28日 (114)|lululu0726:搖滾是音樂 聽音樂不聽音樂光聽歌詞?前戲不重要麼各位?2020年11月16日 (51)|死在柯本槍下:前面叨咕的是不是:上班了上班了他媽媽沒話說?2021
 柯凡錄音門事件 因侮辱詹姆斯而遭到封殺?

柯凡錄音門事件 因侮辱詹姆斯而遭到封殺?

柯凡,中國籃球解說員,看過NBA的朋友肯定對於他不會太陌生,柯凡搭檔過很多著名的體育解說員,但是因為在2015-2016NBA總決賽期間曝出的錄音門事件中侮辱了詹姆斯被球迷口誅筆伐,柯凡也因此被暫時停止工作反省,柯凡究竟有沒有被封殺呢?柯凡簡介:柯凡,男,北京市人,1986年3月29日出生。籃球解說
 病態三部曲背後虐心的故事 打回原形/防不勝防/十面埋伏

病態三部曲背後虐心的故事 打回原形/防不勝防/十面埋伏

黃偉文是香港樂壇著名的作詞人,他給很多音樂人都寫過歌詞也都是耳熟能詳,比如說《可惜我是水瓶座》《浮誇》《下一站天后》《喜帖街》等等,他的歌能讓人產生非常多的共鳴,在病態三部曲中更是引起無數人對於愛情的遺憾,他的病態三部曲分別是哪三首呢?病態三部曲:《打回原形》《打回原形》講愛之卑微。在愛情裡面,人難
 《愛你這樣傻》與《你從未說過愛我》哪首變幻莫測

《愛你這樣傻》與《你從未說過愛我》哪首變幻莫測

南極不季寞:90後聽這種歌的還有幾個2015年9月20日 (6017)|Ea-bon:真系好聽無得頂啊,睇下幾多人卑贊!!12015年12月2日 (2092)|麥芽先生:唱歌的也傻聽歌的也傻2015年3月27日 (867)|六級詞彙小能手:22歲的阿姨沒有談過戀愛但是喜歡著一個人。2017年10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