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公主兒童的電影(白雪公主拿刀劍)
2023-06-17 11:15:09 2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將童話真人話,並且用黑色、成人等等風格和元素,對童話進行包裝盒改造,已經成為了好萊塢的一種流行趨勢。
從《魔法黑森林》到《愛麗絲夢遊仙境》,再到《彼得潘》和《白雪公主與獵人》等等。
這些由童話故事所改編、真人化的電影,在世界範圍內的熱映,更是成為了好萊塢主流商業電影的類型之一。
由此可見,好萊塢資本十分看好童話電影真人改編的前途和「錢途」。
但事實上,在刨除真人童話電影的外衣之後,所謂的真人童話電影,其實就是成人電影。
真人童話電影:披著童話外衣的奇幻故事
在前幾年好萊塢拍攝的童話真人改編電影,涉獵廣泛題材豐富,可以說是引領起了一陣「童話風」。
根據《白雪公主》改編的《魔鏡,魔鏡》和《白雪公主與獵人》,根據《綠野仙蹤》改編的《魔境仙蹤》和《魔法黑森林》,以及「洗白」《睡美人》反派的《沉睡魔咒》等等。
這些電影憑藉原作深入人心,加上改編故事驚險情節刺激,在票房和口碑上取得成功,有優秀者更是突破了10億美元票房的大關。
很多觀眾想不明白,為什麼根據童話改編的真人電影,會如此賣票?
事實上這是好萊塢本身的誤導,儘管這些真人童話電影,披著童話的名頭,但事實上卻是奇幻電影。
所以,與其說這些電影是「童話真人電影」,倒不如說這些電影是「奇幻童話真人電影」更為貼切。
好萊塢的這股「奇幻童話真人電影」的風潮,很大程度上還是源於《魔戒》。
由彼得傑克遜一手打造的「中土世界」的電影奇觀,成為了好萊塢電影史上的一個奇蹟,一個爆款,一個經典。
後來的《哈利波特》也是緊隨其後,用了8部電影,狂攬全球78億美元,讓好萊塢眾多資本眼紅。
儘管彼時由漫畫改編的超級英雄電影,漫威和DC在電影市場上頻頻推出新作,但也依然阻擋不了資本想要開闢新賽道的心思。
畢竟作為漫改電影,超英電影在屬性上太過單一,一旦當市場匱乏的時候,資本也是需要有著足夠的「東西」,來接盤。
而符合好萊塢近十年以來的審美風潮,並且還能夠容納奇幻,甚至還要有著一定的文化底蘊,能夠讓好萊塢隨意改編的題材,就只有童話了。
好萊塢的童話電影,除了少兒不宜之外,基本上都很童話
提起童話,很多人的印象基本上都是停留在美好的印象當中。
但是好萊塢如果是全盤復刻童話,那麼必然就會走向一個道路:低幼化以及不怎麼賺錢。
所以,好萊塢對童話的改編,基本上都是朝著兩個方向撒腿狂奔:成人化和黑暗化。
因為只有這樣,才有噱頭,才有看點,才有戲劇矛盾,也才有票房。
成人化,十分容易理解。
童話故事的敘事模式是這樣的:主角在善良和美好的動機之下,消滅了障礙,達成了利己利他的願望。
而好萊塢改編的童話電影,則是突出了從幼稚到成熟的成長,並且還會加入了一些「成人元素」。
比如在《小紅帽》和《韓賽爾與格蕾特》等電影當中,就有著相當比例的情色和暴力元素。
這放在童話故事當中,還會有家長購買嗎?
比起成人化的簡單粗暴,黑暗化就顯得有些複雜。
如果說童話是陽光的,是乾淨的,那麼好萊塢的童話電影就顯得有些血腥,乃至陰暗。
比如《白雪公主與獵人》就講述了白雪公主,在血雨腥風的戰鬥中找回自己的身份。
白雪公主拿刀劍,後媽騎馬在後面追!
白雪公主、血雨腥風、戰鬥!
這些元素基本上都離童話相去甚遠。
而在《沉睡魔咒》當中就更加徹底,直接就是掛著羊頭賣狗肉,套用了《睡美人》的名頭,講述了一個歐洲中世紀的黑暗女巫為自己正名的故事。
當然,也有人說,這些改編事實上是對童話的還原。
因為在不管是格林童話還是安徒生童話,都是根據民間故事改編而來的,這些民間故事本身就是充滿了各種獵奇、情色和恐怖的元素。
即使是想在的《一千零一夜》都還是有著各種暴力的元素存在。
只是因為後來經過多年的流傳,以及這娘們針對孩童閱讀的修正,這些負面的元素被剔除了,同化才變得純真。
而當這些童話回到了好萊塢的資本手中,為了利益,他們又重新將這些元素撿起來了而已。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這些黑暗的真人童話電影,也算是「返祖歸宗」罷了。
真人童話電影扎堆,同質化競爭難以避免
當資本看到利益的時候,就如同鯊魚嗅到了血一樣,蜂擁而上,絲毫不管其他。
就像廣東人的名言:執輸行頭慘過敗家!
廣東人:你禮貌嗎?
排除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口碑票房都好的情況下,在這些扎堆的電影當中,難免會出現同質化的情況。
這類電影的同質化,還是十分明顯的。
在電影當中,有一個大致相似的世界觀:民不聊生。並且登場的人物在性格上,基本上都是臉譜化。
熱度善良的主角,在經過與惡勢力的戰鬥和成長後,最終解決了問題,迎來大團圓結局。
再加上好萊塢的流水線生產模式,基本上都能夠看得出來,這些所謂的真人童話電影,不過就是換湯不換藥的快餐電影。
所以,在《沉睡魔咒》上映之後,才會給人一種顛覆感。
但當顛覆成為了慣例,市場上的「黑暗風」童話大行其道,觀眾自然也會產生厭惡的觀影情緒。
當然,對於這種問題,好萊塢也是有著常用的解決方法,那就是特效。
在影片中加入魑魅魍魎的生物,陰森恐怖的場景,乃至是駭人驚悚的布景,加上領先世界近十年的特效水準,以及覆蓋全球的院線渠道,加上營銷,好萊塢電影從來就不怕沒有人買單。
這也是好萊塢一貫以來的做法。
大致相同的故事內核,套上不同的角色模型,就是一個全新的電影。
典型的例子就是變形金剛和怪獸電影,將這兩者的故事內核拿出來,幾乎可以說是一模一樣,但只是套上了「變形金剛」和「怪獸」的模型罷了。
而當電影市場上,這些電影大行其道的時候,觀眾口味膩滯了之後,你以為好萊塢就沒有辦法了?
不會。
他們還會從口袋拿出「超英電影」、「特工電影」等等其他系列的電影,開闢新的賽道,循環往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