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是江蘇最大城市嗎(蘇州曾經是江蘇省會城市)
2023-06-16 03:43:09 2
江蘇是一個很特別的省份,十三個市都有自己的性格,特別是蘇州和南京,作為一個省最強的兩個市,更是彼此不服氣。
江蘇人到外地去,如果外地人問,你是那裡的?
南京人肯定會回答:南京;
蘇州人肯定會回答:蘇州;
如果有人回答:江蘇,那麼他很有可能是蘇北人了。
南京曾經是六朝古都,就這點足以讓南京人鄙視江蘇所有城市。
南京地理位置偏安徽,各種基建也是往安徽,離蘇州稍遠,不幫蘇州沒關係,蘇州用經濟實力打開自己的一片天地,忽視任何鄙視。
其實,蘇州曾經也是一個省會城市呢!
在清順治十八年,江南分省,東邊為「江南右布政使司」,省會在蘇州,管今天的蘇南地區;西邊為「江南左布政使司」,省治在江寧(今南京),手下管今天的蘇北和安徽。
到了康熙年間,安徽單獨設省,蘇州管的「江南右布政使司」被改叫「江南江蘇布政使司」,南京管的「左布政使司」改叫「江南安徽布政使司」。這個迷惑的情況可以這麼理解:名義上,安徽和江寧府沒關係了,實際上,重要辦公人員都留在南京,寄治江寧府,遠程上班。
這一改又是快一百年,直到乾隆年間才取消了「異地辦公」。把安徽布政使調往安慶,在江寧另設布政使,管現在的蘇北蘇中地區;而蘇州府管現在的蘇南地區和部分上海地區。
到這裡,江蘇出現了兩個省會,一個蘇州,一個江寧;一個親蘇南,一個親安徽,一南一北遙遙相望。也因此,蘇州人更喜歡以「江南人」自居,蘇州的地方志、碑文都傾向於以「江南」屬地自稱。
「一個江蘇,兩個省會」,一直拖到辛亥革命。以蘇北狀元張謇為代表的實業家們終於站出來呼籲,「吾江蘇人民不應再有寧蘇之見」,以此呼籲終結兩個省會的尷尬局面,「誰來做省會」的大戰終於拉開。
當時考慮到戰事需要,南京從地理位置更利於控制當時想要獨立的蘇北地區,也更方便軍隊向北進軍,江蘇省會理想之選自然是南京。隨著江蘇巡撫(後任江蘇都督)程德全離開蘇州駐紮南京,南京在省會之戰中獲得了首勝。
落毛的鳳凰不如雞,失去省會光環後的蘇州過得並不好。
1912年,閭門兵變,這是一次發生在蘇州市中心的大規模打砸搶,江南富商們慌了。
蘇州商會、錢業公會立刻致電孫中山,蘇州掌握著江蘇省的經濟命脈,要求民政長重新回來坐鎮,恢復省會地位。考慮到當時南京已經成為首都,這場以經濟優勢要挾行政地位的協商異常順利,時任江蘇都督的程德全回蘇,1912年,蘇州又重奪省會王座。
好景不長,隨著袁世凱遷都北京,失去都城光環的南京也陷入了混亂,再次因管轄蘇北的戰略原因,蘇州不得不讓出省會,省政府再度遷回南京,這一次維持了十餘年。
蘇州最後一次做省會的機會是汪偽政府時期。當時汪精衛政府的主要轄區是蘇南區域,理所應當,作為蘇南中心,蘇州短暫擔任了偽省會。幾經波折,1953年,南京從直轄降為省轄,正式成為江蘇省省會,這場曠日持久的省會之爭就此塵埃落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