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普陀山南海觀音風景(環球旅行攻略之舟山普陀山)
2023-06-16 00:52:47 5
普陀聖境,有的來祈願,有的來還願......
(文末附詳情攻略)
普陀聖境
普陀山原名梅岑山,因西漢末年梅福在此修道而得名。唐鹹通四年,日本高僧慧鍔從五臺山請得觀音神像回國,途經蓮花洋遇風濤,以為觀音不肯去日本,便留下神像,稱不肯去觀音。
海天一色
普陀山地質,形成於1.5億年前侏羅—白堊紀,為佛教勝地,最盛時有82座寺庵,僧尼達4000餘人。其中普濟、法雨、慧濟三大寺規模宏大,建築考究。
普陀山宣言
千百年來,這裡讓文人墨客們感懷不已,留下了不少名詞佳作。
海天佛國普陀山
普陀山主要景點有:三寺:普濟禪寺(前寺)、法雨禪寺(後寺)、慧濟禪寺(佛頂山寺);三寶:九龍藻井、楊枝觀音碑、多寶塔(太子塔);三石:磐陀石、心字石、二龜聽法石;三洞:朝陽洞、潮音洞、梵音洞;以及十二景:蓮洋午渡、短姑聖跡、梅灣春曉、磐陀夕照、蓮池夜月、法華靈洞、古洞潮音、朝陽湧日、千步金沙、光熙雪霽、茶山夙霧、天門清梵。
短姑聖跡
短姑聖跡,灘上有「闊十餘米,長百來米,小石自相零附,兩側錯列巨細不一、形狀各異的巖石」,出沒於潮汐浪濤之中,成為舊時的天然船埠。
慈雲禪院
這裡建築風格獨特,空氣清新自然,海天交相輝映,人們虔誠井井。
小橋流水勁松
普陀山上樹木豐茂,古樟遍野,水色湛碧,沁人肺腑,滲水涓涓,晝夜不息。
海岸嶼
海岸嶼,因與南山嶼上的「海岸孤絕處」題刻相對,由之派生得名。
波光粼粼
這裡山海相連,山石林木、寺塔崖刻,充滿著神秘色彩。
南天門
南天門孤懸入海,處於普陀山最南端,此地巨石林立,危巖高聳,中有兩石如門,橋身似龍,名環龍橋,故名南天門。門前碧波浩渺,摩崖石刻眾多,門裡有梵宇琳宮,宇旁有一巨巖,巖頂平坦,有兩處小水潭,潭水清淳發光,俗稱獅子眼。巖石上鍥有「龍華大會」、「砥柱南天」、「海岸孤絕處」等石刻,傳說這裡是八仙過海的地方。
石刻
即心即佛,人間淨土。
西天
尋一把未歷滄桑的土壤,讓愛能夠繼續生長。
心字石
心字石,石坡廣百餘平方米,字寬7米,高5米,是全山最大的摩崖石刻,其中心一點就可容七八人,整字可容百餘人,巍巍壯觀。
南海遙望
遙望南海觀音。
南海觀音大佛
南海觀音立像,臉如滿月,眉目清秀,左手託法輪,右手結無畏印,顯現大慈大悲相,光耀天日,壯麗無比。像高33米,重70餘噸,乃當今觀音銅像之最,也是海天佛國的象徵。
遠去回望
佛像、排骨雲,心中湧起往事無數。
索道
索道俯瞰,絕美景色,盡收眼底。
普濟禪寺
普濟禪寺,是普陀山第一大寺,「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寺院規模宏大,殿中供奉高8.8米的毗盧觀音為菩薩正身法像,兩邊端坐觀音「三十二應身」,以示其能感應世間萬物眾生。
法雨禪寺
法雨禪寺,依山取勢,分群遞升,其中九龍殿最為輝煌,殿內有普陀山三寶之一的「九龍藻井」。
慧濟禪寺
慧濟禪寺,與普陀山其他寺院不同,主殿為大雄寶殿,供奉釋迦牟尼佛像,右側大悲殿供奉的唐代觀音像,天王殿後,大雄寶殿、大悲殿、藏經樓、玉皇殿、方丈室等均在一條平行線上,主殿屋頂用天藍、淡綠、鵝黃、紫紅等色琉璃瓦蓋成,陽光下映出萬道彩虹,形成「佛光普照」之盛景。
南無阿彌陀佛
心靈之旅,普陀眾生,我們奮力前行,只為再相遇時刻,見你會心一笑!
[碰拳]景點推薦:普濟禪寺、法雨禪寺、慧濟禪寺、南海觀音、南天門、觀音洞、紫竹禪林等[舔屏]美食推薦:素齋、海鮮[撒花]伴手禮:佛手、普陀佛茶、海產品[玫瑰]注意事項:1、往返多為輪渡,暈船的朋友請提前做好預備;2、建議乘索道上慧濟寺返回去法雨寺過紫竹林去南海觀音,為最佳路線;3、有專門點香處點香,不要貪圖方便用打火機;左手點香;磕拜時手心得向上,表示對佛袓的尊敬;如果時間緊人多,來不及跪拜,合掌拜三下也可;4、許願一般流程:先了解佛像名號,然後告訴其你叫什麼,家住何處,有何事相求,事成後何處還願;5、建議輕裝上陣、注意保暖、照顧好人財物。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