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紅主播分析(400萬粉絲網紅不是)
2023-06-08 23:42:26 1
在網上衝浪時
我發現全網都在追《青春有你2》
出圈的「淡黃的長裙,蓬鬆的頭髮」
現在我聽了還很感動
兩個訓練生不僅唱懵了Jony J
還給廣大網民創造了新的快樂源泉
秦牛正威火速出圈
節目熱搜頻頻
可謂皆大歡喜
但我還是有很多問號:
現在女團出道,這麼迷惑嗎?
在98年實習生的提醒下
我又一次摸到新世界的大門:
有一種偶像
不用唱rap,不用會跳舞
甚至不用露臉,也能原地出道
它就是虛擬主播
▼
說起虛擬主播
很多人可能反應一下就說:
啊,是那個初音未來吧
日本的虛擬歌姬
廣大宅男的精神偶像
被粉絲稱為「世界第一的公主殿下」
不,此處概念混淆了
遠如日本的初音未來
近如中國的洛天依
其實都屬於「虛擬偶像」
他們並不是真正的人
而虛擬主播
是YouTuber、B站up主
他們用虛擬化的形象
在社交平臺進行活動
每一個都是活生生的人
小朋友
此時你是否有很多小問號?
虛擬主播最早產生於
視頻網站YouTube
因為形象是虛擬的
所以被稱為「Virtual YouTuber」
簡稱VTuber
在2018年2月
Vtuber隨著NIJISANJI
(日本的虛擬主播事務所)的入場
而正式興起
/NIJISANJI在YouTube上有28.8萬訂閱者/
來自日本的絆愛
是公認的第一個VTuber
她誕生於2016年
在YouTube開設了個人頻道
「A.I.Channel」和「A.I.Games」
/絆愛「A.I.Channel」頻道/
兩個頻道訂閱粉絲有400多萬
視頻總播放量超過4億
接廣告,出寫真集
當日本旅遊的宣傳形象大使
絆愛不僅僅是虛擬主播
更是全民偶像
在2019年6月入駐b站後
近半年的時間
就吸引了100萬B站粉絲
國內的虛擬主播主要活動在B站
Vup是他們「入鄉隨俗」的稱呼
音樂區出身的up主「泠鳶yousa」
連續兩年出現在B站「百大」up主榜單裡
去年3月
泠鳶yousa開始使用虛擬形象直播
7月開始以虛擬形象做線下演出
還加入虛擬藝人團體VirtuaRealStar
並且直接出道了
另一位人氣Vup新科娘
原本是CCTV新科動漫頻道官方擬人形象
她在2019年9月以虛擬主播的身份正式出道
帶有官方色彩的新科娘
可以說一開始就擁有了
絕大多數Vup難以企及的優勢
B站用戶對這個
從CCTV走來的虛擬主播
給予了非同一般的關注
更有不少之前從未接觸過Vup的全新受眾
也趕來湊熱鬧
她在3月21日發布的
第一支亮相視頻僅有43秒
卻已經有了53萬播放量
/新科娘第一支預告視頻/
除此之外
「小希」、「次元醬」、「樂喵」……
眾多Vup如雨後春筍般強勢上線
B站還專門開設了虛擬主播專區
/B站直播區開設虛擬主播區/
虛擬主播有著3D或2D建模的動漫形象
用專門的設備來捕捉動作和表情
誰小時候沒想過魂穿二次元
變身美少女戰士
或者去木葉村當忍者?
如今有了虛擬主播
正合大家心意
上線變身紙片人
兼職轉行做偶像主播
大概是中二病患者年輕人最後的體面
▼
對於中老年「網際網路棄兒」來說
95後、00後喜歡的這些「紙片人」
真是有些讓人難以理解
娛樂圈明星偶像一抓一大把
真人難道不比「紙片人」更香嗎?
在B站哼唧哼唧扒了好多Vup
終於明白虛擬主播大火果然是有原因的
▽
雖然虛擬主播的形象並非真實的
但他們作為一種新式偶像
集多種優點於一身
與真人偶像相比
虛擬主播獨有的虛擬性
擁有更高程度的美感
虛擬主播的形象
一般由專業的畫師設計
再由建模師建模
最後用動捕軟體
與真人聯繫起來方可完成
因為虛擬主播的主要受眾
是ACGN愛好者
所以虛擬主播的外形偏萌系設計
女性角色也比較多
好看的皮囊
誰不愛呢?
可以說,虛擬主播的出現
能夠更好的避免靈魂有趣的真人主播
被顏值耽誤的悲慘命運
其次,與虛擬偶像相比
虛擬主播與粉絲之間
有著更頻繁的互動和更緊密的聯繫
他們緊追潮流
重視玩梗和互動
沙雕和反差萌更是直戳粉絲的痛點
所以說
虛擬主播不算是完完全全的紙片人
更像是紙片人與真人之間的
一種新的平衡
另一方面
虛擬主播則有著
更為開放的內容生態
隨著二次元的出圈
年輕人對虛擬主播的消費場景
也從音視頻作品、演唱會、綜藝發展
到直播和短視頻
同時具備二次元屬性
和偶像屬性的虛擬主播
能夠更好的連接二次元
與粉絲經濟相關的產業
他們明顯面對的是ACG愛好者
做的是年輕人的生意
▽
2019年時
B站舉辦了線下活動Bilibili Macro Link
虛擬主播絆愛、泠鳶yousa
在演唱會上進行表演
現場萬人吶喊
線上600萬人圍觀
他們為之瘋狂歡呼的舞臺和屏幕裡
只是一個虛擬的影子
小眾的亞文化圈子也有「飯圈生態」
虛擬藝人的待遇
早已經不亞於真人偶像
看上去有些難以理解
但一個虛擬主播的造星方式
與三次元的運作套路十分相似
首先
無論是初音未來、洛天依這類虛擬偶像
還是絆愛、泠鳶yousa這類虛擬主播
他們都深度依託UGC生態而存在
大量的改編作品
惡搞表情包
鬼畜視頻和同人曲
三次元idol有的
他們也有
另一方面
「飯圈化」的偶像粉絲文化
具有參與性、互動性、養成性的特質
而虛擬主播的粉絲活動
也是極為開放和多樣化的
他們除了發布代表作品、開演唱會
還有多種靈活的出場方式
比如做直播,遊戲解說等
換句話說
包裝虛擬藝人和真人藝人
其實沒什麼差別
重點是有粉絲、有流量
他們能夠以極強的時效性
創造出各種各樣的「梗」
並且會以表情包、段子等
各種惡搞的方式進行再創作
而粉絲們的「為愛發電」
也讓雙方的聯繫更緊密
一旦有人冒犯
也會自發形成組織進行防衛
▼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塊瑰寶
它是幼年時的夢想、成年後的回憶
不容許別人的破壞
虛擬主播的存在
讓每個人都有變身二次元形象的機會
捏臉、建模、打造自己的人設
親手創造另一個自己,滿足幻想
只不過想做一個好主播
其實門檻很高
想做出成績也並不簡單罷了
來源:硬核看板、字媒體
聲明:本文已註明轉載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聯繫郵箱:[email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