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外傳劇情完結了嗎(武林外傳16年後的大結局)
2023-06-05 12:47:44 2
「嘿,朋友,我們好久不見你在哪裡?」
熟悉嗎?
前些日子,老朋友《武林外傳》官方入駐微博了。
一天之內,它連發13條動態,高調宣布「回歸」。
網友紛紛猜測,這架勢,是「後八十回」要來了,還是要翻拍啊?
官微很快就回應道:
「大家安心啦~沒有要翻拍,只是好久不見,想回來跟大家好好嘮嘮嗑。」
也許是這場突然的回歸,重新喚醒了大家的江湖記憶。
上周,山東青島一位95後女孩,就花了一整月時間,用10斤巧克力復刻了一版「能吃的同福客棧後院」。
這個作品裡,有大大小小200多件物品,連苞谷、幹辣椒、大蒜頭都還原得極為細緻。
它就像在隔空回應官微的喊話:
「我也想死你們啦。」
細數來,《武林外傳》,已經完結16年了。
這16年裡,觀眾從小孩變成青年,從中年變成老年。
但這片江湖,從來沒有要消失的跡象,反倒在人們心裡越來越深刻。
2022年了,我們為何還需要《武林外傳》?
情景喜劇,漂洋過海
1987年,一個叫英達的人即將從美國密蘇裡大學畢業。
他不斷想起在學校裡看過的情景喜劇,《考斯比一家》。
那是一種新穎的拍攝模式——演員在布景內演出,觀眾坐在臺下觀看,攝製組會一邊拍攝,一邊錄下觀眾的反應。如果觀眾笑了,就代表劇中的「包袱」,抖對了。
彼時的中國,還沒幾個人知道「情景喜劇」是什麼。
大家看的是86版《西遊記》、87版《紅樓夢》《射鵰英雄傳》,還有《濟公》。
面對古典劇、正劇扎堆的國內市場,英達漂洋過海,決心參考《考斯比一家》,回國拍出大陸第一部情景喜劇。
於是,《我愛我家》誕生了。
觀眾還是頭一回看到「不務正業」的一家子整天在電視裡鬧騰,紛紛覺得新奇。沒播多久,《我愛我家》就火遍大街小巷。
此後,英達陸續推出《閒人馬大姐》《東北一家人》《候車室的故事》,好評不少,但抵不住觀眾的挑剔,同質化的形式已經開始讓大家審美疲倦。
就在這時,尚敬出現了。
從解放軍藝術學院畢業的他,花了很多時間研究《老友記》,琢磨裡頭的情景喜劇創作技巧。
他決定繞開《我愛我家》這座「高峰」,開創自己的定位——軍旅生活情景喜劇。
由尚敬導演的《炊事班的故事》,因此面世。
雞飛狗跳的炊事班裡,大家記住了「叱吒風雲掄大勺」的胖洪,一心想「篡權」的老高,一邊蒸饅頭一邊念朦朧詩的「帥胡」,以及特別能吃的「小姜」。
這些人物和情節,都讓尚敬越來越接近國內情景喜劇的巔峰。
當然,他也確實達到了巔峰。
因為,《武林外傳》在2006這一年,來了。
「這就是一出鬧劇嘛」
在《武林外傳》播出時,尚敬其實是忐忑的。
他在一次採訪中提到,他的母親看了《武林外傳》後,覺得「特別鬧心」,還有觀眾反映,「這就是一出鬧劇嘛。」
但《武林外傳》之所以火,就是因為它足夠鬧騰、足夠顛覆。
顛覆之一,在於文化雜糅。
在2006年以前,你能在哪部古裝劇裡,看到主角說英文?
又有多少人的莎士比亞戲劇啟蒙,來自呂秀才那句「To be or not to be」?
即便你沒吃過窩窩頭,你也一定聽過老白含著淚唱的《愁啊愁》,記得那句「手裡捧著窩窩頭,菜裡沒有一滴油」。
郭芙蓉在前兩集裡,就怒唱了兩次《山路十八彎》,槓鈴般的嗓音響徹七俠鎮,差點把客人都嚇沒了。
雖然流行歌曲不斷,但劇中又無處不強調「大明律」、「六扇門」,以證明自己的故事背景是明朝。
能念莎士比亞的秀才,也能背「子曾經曰過」。
能唱忘情水的白展堂,也為躲避衙門抓捕退隱武林。
《武林外傳》,古今切換自如,荒謬卻不失章法。
顛覆之二,在於形式多樣。
以往,我們只會在看劇中途,被電視臺強行「投餵」正兒八經的商業廣告。
但在《武林外傳》裡,廣告以另一種形式,融合在劇中出現了——
「白駝山壯骨粉,青春的粉,友誼的粉~」
買不到,不重要。好玩就足夠了。
除此之外,同福客棧還熱衷於辦節目,力求拿下明朝綜藝第一股。
你會看到盜聖本人為了謀生活,和廚子合演「胸口碎大石」,釘板扎自己背上了都不言放棄,這是雜技。
為了贏過怡紅樓,李大嘴潛心研髮菜品,開展了一系列以「紅燒胖大海」、「酥炸小黃瓜」為主的品鑑會,這是美食節目。
郭芙蓉和祝無雙要爭搶留在客棧的名額,白展堂就策劃了一出比賽,第一個環節,就比誰的鍋刷得更乾淨,這是PK。
遠道而來的羅老漢帶了三百多隻賣不出去的雞,佟掌柜善心大發,決定借比賽名義幫老漢「清庫存」,大張旗鼓,舉辦「雞王爭霸賽」,這是動物綜藝。
所以,《武林外傳》絕非一出常規的情景喜劇,而是融合多種影視形式的「新式喜劇」。
顛覆之三,在於人物設置反傳統。
龍門鏢局的千金,江湖中的傳說盜聖。
一代巨俠和緝盜專家的女兒,清廉知府的後代關中大俠。
京城廚神的關門弟子,衡山派掌門人和武林總盟主。
這人設,怎麼看都得是武俠劇的頂配。
不過,鏡頭一轉,我們看到的不是仙風道骨的聖人,也不是仗義疏財的俠客,而是:
會抱著算盤算錢的「寡婦千金」,想退隱江湖的跑堂小哥。
夢想當女俠的洗碗工,永遠也考不中功名的窮酸秀才。
渴望愛情又為生計耍大刀的胖廚子,以及整天就想著抄作業的「小學生」。
尚敬說過,「我討厭武俠片當中繃著鬍子、假模假式的形象,以及他們的說話方式和動不動就開打的做派。其實武俠就是一個被架起來的東西。」
於是,接下來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
價值觀,很重要
就這樣,《武林外傳》憑藉一系列對傳統的顛覆操作,風生水起,成功出圈。
誰還沒有在課間對「討厭」的同桌用過葵花點穴手?
又有哪個女生,沒幻想過自己是會「排山倒海」的女俠?
可惜的是,從那之後,國內情景喜劇創作就一直在走「下坡路」。
《愛情公寓》,火了。被爆抄襲,涼了。
《龍門鏢局》,被人們寄予厚望,然而模仿痕跡太重,說教味太濃,始終沒有完成超越。
再後來,短視頻作為新媒體代表,進一步強化了情景喜劇短、平、快的特點,意在將冗長的電視劇「段子化」,重塑人們對喜劇的觀看習慣。
你可以在抖音和快手裡看到無數笑點密集的段子,以及比《武林外傳》顛覆一萬倍的場面。
葵花點穴手,被花手「取代」。
秀才怕下雨,因為溼氣太重,會關節疼,有人則直接把奶茶往頭上澆,唯恐不「受寒」。
佟掌柜昏睡,白展堂為她找千年人參,臨走前才敢小心翼翼在額頭上親親一吻,有人卻能直接對著玩具熊,釋放「愛意」。
短視頻擠壓了情景喜劇的空間,卻沒能造出更高級的效果。
它只是靠著層層加碼的「顛覆」和「獵奇」,提高國人的刺激閾值,試圖在這種視覺衝擊中站穩腳跟——然而,它到底要表達什麼?它對我們的精神生活,又有何益處?
事實上,情景喜劇的真正精髓,從來都不是顛覆,而是穩定。
尤其是價值觀的穩定。
如果你是《武林外傳》的骨灰級粉絲,就一定知道,儘管它的形式新穎雜糅,俠肝義膽的內核,卻從未改變。
那天,同福客棧突然闖入了一個圍著紅髮巾的「精神小夥」,他叫江小道。
一衝進門,他就問正在閒聊的老白和小郭,「你有沒有仇人?」
小郭開玩笑道,老白就是她的仇人。
江小道掄起棍子,衝進後院一頓操作,想偷襲的他,「成功」被老白點了穴。
大夥把他綁起來盤問,才知道江小道的師傅前些日子去世,他苦於沒錢給師傅辦後事,只好出此下策,給人當打手「報仇」掙錢。
一向摳門、連員工工資都剋扣的佟掌柜凝神靜聽後,掏出五兩銀子送給江小道。
江小道沒反應過來,以為佟掌柜要他去打人。
直到佟掌柜拍桌道:
替人報仇,只添新仇,你懂不懂?你只想著你師傅,卻沒想過被你白白打了的人,他們都是無辜的。
江小道聽罷,陷入沉默。
劇末,他反手就來了段rap,上演了一段「浪子回頭金不換」,他說,聽了佟掌柜的教誨後,決定改名江大道,康莊大道的「道」。
他從此也不再當打手,要去燈市東口當說唱藝人,賣藝賺錢。
就這麼一個簡單的情節,穿插了rap、賣藝、打手等新鮮元素,看上去「花裡胡哨」,而懂的人都明白,佟掌柜對江小道的幫助、江小道對師傅的孝心,體現了《武林外傳》最為樸素正義的價值觀:
路見不平,拔刀相助。伸張正義,捨己為人。
類似的情節,還有很多。
創作者們,永遠能在形式上玩出各種各樣的花樣,但故事的內核,以及建構怎樣的人物和情節去體現全劇的價值觀,卻很難模仿與重現。
這大概是後來者們與《武林外傳》之間,永遠的鴻溝。
你是誰,我又是誰?
或許,很多人的哲學啟蒙老師,是呂輕侯。
他與姬無命的終極對決,關於「你是誰,我是誰」的對話,除了解決劇中大危機之外,還給觀眾帶來了首次對身份的追問。
秀才的話,是否讓你想過:
你是誰?你為何是現在的你?未來,你想成為誰?
其實,《武林外傳》早就對這個問題做出過回答。
當你剛接觸這部劇的時候,你可能還是一名小學生。
這時,你是使喚邱小冬給自己寫作業的莫小貝,是偷懶不幹活的郭芙蓉。
當你進入中學,開始為大學奮鬥時,你是埋頭學習四書五經的呂秀才,是苦練廚藝、卻把飯燒糊的李大嘴。
當你擺脫中學生身份,進入大學,以為終於可以展翅高飛時,你又成了幻想要大展拳腳的雌雄雙煞,一心要劫富濟貧、江湖留名。
後來,你畢業了。
你發現所謂江湖,並沒有想像中那麼美好。
你的老闆,可能是斤斤計較、只圖碎銀幾兩的佟掌柜,鼓動你們瘋狂「內卷」,卷出成功 ,卷出偉大。
而你,則重新成為「尚未佩妥劍,轉眼已江湖」的莫小貝,要憑藉一人之身,擔當武林總盟主重任,身後,是一群期望你發達的人。
也有一些瞬間,你會發現,你或許根本不是主角,只是配角。
你沒有佟掌柜和小郭的家世,沒有秀才滿腹經綸的才華,也沒有展堂出神入化的武功。
你可能是葵花牌武功倒數第一、凡事都說「放著我來」的討好型人格,祝無雙。
也可能是心系七舅姥爺、只會吹嗩吶和拔刀、武功基礎為零,且怎麼也轉不了正的燕小六。
還有埋頭做生意、卻把酒樓搞砸的賽貂蟬,徒有「才華」、卻只能賣唱的扈十娘…
可是,就如《俠客行》所唱:
這世界,有太多不如意。
但你的生活,還是要繼續。
而無論你是誰、無論你正處於人生的哪個階段,都能從劇中找到角色對應。
七俠鎮的人們,會永遠那裡等待你,為你解答「你是誰」的終極問題。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
16年,世間紛紜變化。
或許,沒有什麼比《武林外傳》,更讓人感到安全的事物了。
它是精神港灣,是心靈寄託,也是我們共有的江湖。
「嘿,兄弟,如果真的是你,請點「在看」」
一起回到夢開始的地方。
參考資料:
1、新浪娛樂《聽導演尚敬講述〈武林外傳〉成功的秘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