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伯庸在哪裡寫書(馬伯庸長安十二時辰算不算武俠小說)
2023-06-19 06:28:47
武俠小說在金古溫梁黃的筆下已然成為了不可逾越的高峰,以至於金古梁黃仙逝之後,溫瑞安獨撐大局之際,已然空前絕後。雖然大陸新武俠小說作家如步非煙、滄月、鳳歌、時未寒、小椴、王晴川、金尋者、扶蘭、楚惜刀等也曾努力過一陣子,但好像再難出現當年武俠小說輝煌的境地。這或許是武俠小說必須再次不求新,求變,求突破的時刻了。
隨著文風的多樣化,在武俠小說前輩的肩膀上,一些新的題材作品也如雨後春筍般不斷出現。像月關的穿越作品,天下霸唱和南派三叔的盜墓題材,像辰東和江南的幻想題材,以及像馬伯庸的新歷史題材都再次讓小說界星光璀璨。
這些新的文學作品,一者是在網絡文學的平臺上大放異彩,但另一方面也是或多或少受到了武俠小說的深刻影響才再次萌發出新的茁壯的生命力,而且還將持續很久。
這其中以馬伯庸的《長安十二時辰》好像更貼近武俠小說的路子。因為武俠小說之所以輝煌一方面是作者筆力勁健,故事情節動人所致,但另一方面也受到影視劇改編和走上銀幕,以致擴大了受眾。所以在互為助力的原因之下,讓武俠小說再次賦予新的生機。並且形成了中國特有的武俠題材影視劇。
但在目前影視多元的環境之下,一系列的美劇也湧入中國,並與中國特有的文學題材互相融合,讓一些有敏銳觀察力和創作力的作家群體捕捉到新的靈感,才成就了更為絢麗的文學表現手法,為讀者呈現既有武俠,又有懸疑,以及緊張刺激的情節元素,讓讀者再次領略了武俠小說的再變化。
其實不得不說,馬伯庸的《長安十二時辰》就是以美劇為框架並成功融合武俠元素的新武俠作品。比如張小敬的以一已之力和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毅力,成功拯救了長安城,為免更多的生靈慘遭焚滅,不惜一次次奔赴險境,真可謂俠之大者,為國為民。而這其中有智者李泌運籌其中,更有李林甫與太子兩黨的相互制約,以及唐明皇李隆基的平衡之術。無不讓這部作品更加豐富且有著極強的層次感。
武俠小說是一個時代的人的心中摯愛,也是一個時代的文化符號,更是一個時代的現象。但隨著武俠頂級作家的凋零,新的作家無法接續,所以才成為今天武俠新作品的匱乏。並且隨著遊戲,影視劇的蓬勃發展,武俠小說的受眾已然不多了。可能更多的是當年的那批老的武俠小說迷的一種回憶與眷戀。
但像馬伯庸這樣的作家,心中一定也會有著曾經的武俠夢,並且在武俠的元素中不斷創新,這是非常難能可貴的。即便金庸復生,我想也會對馬伯庸的《長安十二時辰》拍手稱快。因為武俠精神並未消失,只是換了新的面貌重新出現在了世人的眼前而已。
金古武俠,武俠一家之言。僅供俠友一笑。原創作品,嚴禁轉載,侵權必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