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城益農網(運城市益農信息社1070個站點被激活)
2023-06-18 13:32:48 3
■運城日報記者 範 娜
河津市柴家鎮益農站工作人員在對快遞進行分揀掃碼/範 娜 攝
快遞進村,誰來幫?
種子優劣,誰來辨?
勞務供需,誰對接?
進城審車,誰搭手?
一把蔬菜,誰給賣?
……
這些困擾鄉村百姓多年的老大難問題,如今在全市益農信息社逐步得到破解。
作為全國信息進村入戶工程試點之一,經省、市農業部門批准,我市於2017年5月陸續在全域布點益農信息社,至去年9月底,全市共組建2611個益農信息社,覆蓋80%以上行政村。但由於種種原因,大多數益農信息社站點處於休眠、半休眠狀態。
為了改變這一現狀,2019年12月,承擔益農信息社運營的山西益農社電子商務有限公司(運城),組建了新運營團隊。今年以來,新團隊克服疫情影響,迎難而上,積極作為,截至目前,已激活1070個益農信息社站點,使益農信息社真正承擔信息進村入戶的使命。
連日來,記者深入鄉村益農信息社站點,感知聆聽為農服務的一個個感人故事。
免費為村民收發快遞
快遞進村
還免費幫辦審車等
隨著網際網路經濟的蓬勃發展,網購已成為村民生產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很多村民成了網購達人。河津市柴家鎮丁家村村民高傑就是其中之一。
丁家村離河津市不到6公裡,高傑白天在縣城務工,晚上則回家住。自從學會了網購,他的很多生活用品都是從網上購買。
「快遞迴來後,每次都是只送到鎮上,我要到鎮上去取。」高傑說,前幾天,他在網上買了件T恤,沒想到通知他取快遞的不是快遞員,而是村裡的益農站信息員,「信息員說我的衣服已經被送到村裡小賣部,感覺太方便了。」
據河津市益農社中心站負責人呂曉敏介紹,河津市從去年11月開始跟5家快遞公司合作,推行「四通一達」快遞運送模式,「四通」指申通、中通、圓通、百世匯通,「一達」指韻達。河津市益農信息社中心站把清澗街道辦、城區街道辦和柴家鎮設為試點,打通村民取快遞的最後一公裡。3個試點鄉鎮益農信息社從快遞到達河津市起,就接管了分揀工作。
「快遞分揀完畢,運到鎮上,再以村為單位進行分揀、掃碼,最後送到各村站點。」柴家鎮益農站負責人胡曉雪說,這樣做,不但減輕了快遞公司的負擔,為益農站創收,還方便了村民。
提起審車,很多人都是兩眼一抹黑。有的為沒時間審車煩惱,有的為排隊煩惱,有的為不知道準備什麼資料煩惱。為省時省事,一些車主往往會找黃牛黨幫忙,代價就是花費比走正常手續較高的費用。
對於今年的審車,鹽湖區龍居鎮杜家坡村車主郭祥志不再心煩,因為有人代他審車。
郭祥志有一輛五菱宏光雙排送貨車,因為過了6年,每年都需要審。「往年審車,有時候我找託兒,有時候找關係,都要多交審車費。」郭祥志說,今年不一樣了,區、鎮、村都有了益農信息社,給村民提供一站式審車服務。
6月中旬,郭祥志駕車去了車檢中心,陪他一起去的還有益農站信息員。這次審車給了郭祥志不一樣的體驗:「速度很快,1個多小時就審完了,效率確實可以。往年需要兩三個小時,有時審完了,手續辦不完,還得跑兩次。」
據鹽湖區益農社中心站負責人李運虎介紹,鹽湖區共設有16個鄉鎮益農站點、261個村級站點,鹽湖區的益農信息服務從4月底才開始開展。5月份,他們到各鄉鎮、村了解益農社整體情況,了解村民需求,發現村民對益農信息社有很高的期望。
針對老百姓的需求,鹽湖區益農社中心站目前主要開展兩項業務:車檢和車輛保險的代辦。
「車檢就是幫老百姓審車,讓他們不用多掏一分錢,就能享受到高效、便捷的審車服務。」李運虎說,第二個業務是車輛保險,包括交強險和商業第三者保險,「辦理保險是採取自願的原則。不管老百姓辦不辦保險,都一樣能享受車輛年檢服務。」
採訪中記者了解到,在一些縣(市)車檢中心,還有專門給益農信息社審車群眾設立的VIP休息室。審車時,益農信息社代辦員去幫忙辦手續,車主只需在休息室等候。
不僅代為審車,各縣益農社中心站還為農民提供代訂火車票、飛機票,代租車,聯繫婚慶,代繳話費、水電費、電視費、保險等服務。
公眾號 微信群
信息對接
「沒想到一把蔬菜也幫賣了」
不論是「取」,還是「代」,市、縣、鄉、村各級益農信息社依託的是「山西益農社公眾號」和「山西益農社微信群」實現信息的交流和推送。
益農信息社推送的信息,解決了困擾孫生旺老人多年的難題。
孫生旺是臨猗縣七級鄉留尚村村民,4年前,老人利用自己掌握的技術,開始培育紅薯苗。「我培育了4畝多紅薯苗,以前都是趕集去賣,價格便宜,還賣不動,到最後送鄰居、送親友,剩下的還全扔了,一年只能賣五六千元。」
然而,今年在益農信息社的幫助下,他的紅薯苗很快全賣完了,收入1萬餘元。
「益農信息社挺好的,幫助你賣紅薯苗。人家不幫的話,紅薯苗賣不下這麼多錢。」孫生旺說。
據臨猗縣益農社中心站負責人鍾世剛介紹,他們就是通過在公眾號、微信群發布紅薯苗銷售信息,在全縣範圍內,把七級鄉、北景鄉、嵋陽鎮各村百姓培育的紅薯苗,賣到東張鄉、廟上鄉、臨晉鎮等有需要的村民手中,一共為村民賣了15萬餘株紅薯苗,有效盤活了紅薯苗資源,解決了老百姓紅薯苗的買難、賣難問題。
山西益農社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負責人介紹,一些鄉村因為信息閉塞,老百姓往往把豬肉賣成白菜價。通過益農信息社公眾號,實現了百姓不出村、不出戶就可享受到便捷、經濟、高效的農事、生活信息服務。
山西益農社公眾號共有八大模塊內容,分別為農事信息、實時資訊、二手物品免費發布、益農紅娘、農業技術、蒲劇文化等,目前有粉絲3000多人。
在山西益農社公眾號最新二手物品信息發布中,我們可以看到,有鏟車、電動打藥泵、紙加膜袋出售,還有求購合資品牌轎車和轉讓共享充電寶的信息。
今年以來,山西益農社電子商務有限公司通過2611個益農社站點,發布企業招工信息。公司與多家勞務公司籤訂戰略合作協議,盡力協助企業解決務工人員問題。自復工以來,益農信息社先後向可勝科技(泰州)有限公司、可利科技(泰州)有限公司、運城美團外賣等輸送農村閒散勞動力近千人。
26歲的臨猗小夥王瑞就是通過這個平臺就業的。
目前,王瑞是江蘇泰州一電子公司的工作人員。在電話中,王瑞向記者傳達了他對這份工作的評價和對益農社的感謝。
「我以前待業,現在在手機切割車間工作,福利待遇還可以,一個月5000元左右工資。公司管住,吃飯每個月還給補貼,家人也很放心,我對這份工作很滿意。益農信息社方便了我們就業,十分感謝這個平臺。」王瑞說。
新絳縣益農社中心站則跟當地瑞恆農業公司合作,向老百姓推介小麥託管這一服務,使得一些在外務工的村民,通過益農信息社把耕地託管給瑞恆農業公司經營,使耕地得到更合理的利用。
「有的地方用工荒,有的地方農民又沒事幹,我們現在正在組建短期勞務培訓班,建立新型農民孵化站,對農民進行培訓。在每個縣建一個分站,對接資源,讓農民朋友農閒時也有份收入。」山西益農社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負責人說,「我們的平臺就像一個空中超市,在這裡,老百姓可以享受各類服務。」
目前,全市已成功激活除平陸縣、垣曲縣、芮城縣之外的10個縣(市、區)共1070個益農社站點,正常開展工作。
一手牽農戶 一手牽市場
供需匹配
「不是人家,西紅柿就爛地裡了」
仲夏時節的午後,豔陽高照。但在萬榮縣南張鄉太趙村李霞家中,卻是一片涼爽。院中,各種綠植搭在空中形成一道天然屏障,擋住了滾滾熱浪。
幾名村民聚在李霞院中,聊著他們的開心事兒。
「我剛從地裡回來,玉米都長到一人多高了,長勢真好。看來這回買的玉米種子是買對了,抗蟲、抗旱還抗高溫,今年一定能有個好收成。」
「這個品種,我去年就試種了,一畝地的產量都在750公斤左右,以前哪有這麼高,頂多600公斤。」
僅僅是聽村民的聊天內容,就能感受到他們的喜悅。而給村民帶來喜悅的,正是如火如荼運營中的益農信息社。
「益農信息社運營的最終目的就是通過買、賣、推、繳、代、取6種方式,打通為群眾服務的最後一公裡。在具體運作中,我們鼓勵各縣根據各自的資源開展業務。萬榮縣目前正與山西金鼎生物種業股份有限公司聯繫,幫老百姓採購優質莊稼種子。」山西益農社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負責人介紹。
目前,萬榮縣共設有13個鄉鎮級站點、245個村級站點。而李霞家則是兼顧了鄉級和村級服務的一個站點,李霞是這個站點的負責人。
萬榮縣益農社中心站於今年3月正式啟動。
「我們與金鼎生物種業對接好,然後把信息推送到各鄉鎮站點,再由各鄉鎮推送到各村。通過這種模式,今年萬榮老百姓共買到了2100公斤優質玉米種子。」萬榮縣益農社中心站負責人趙志謙說。
南張鄉太趙村是個有著4000多人口的大村,往年村民都是在村裡農資店購買莊稼種子,因為不會辨別種子質量,莊稼收成全靠碰運氣。
「今年不一樣,益農站給我們推薦的玉米種子,價格比農資店的便宜,質量還好。」村民李英晶家今年種了16畝玉米,她說,村裡有個益農站,方便又實惠,讓大家心裡踏實不少。
益農信息社除了幫群眾買到他們需要的農資,還會幫忙賣菜。
王丹是稷山縣蔡村鄉鶴壁村一名菜農,多年來以種植蔬菜大棚為生。今年前半年,西紅柿熟了,卻受疫情影響,往年上門收購的客商過不來。眼看著西紅柿要爛在地裡,王丹心急如焚。
鶴壁村益農站信息員得知這一情況後,向稷山縣益農社中心站負責人劉鵬傑匯報了此事。劉鵬傑與稷山縣客都超市進行對接,並初步達成合作意向,將王丹家大棚內的650公斤西紅柿運到超市銷售,解了王丹的燃眉之急。
而針對各村農產品因分散不集中產生的賣難問題,稷山縣益農社中心站與客都超市進行了長期合作。
「我們採取『小到一隻雞,大到一車菜』的直送新模式,兩天一收購,切實解決農產品進城問題。」劉鵬傑說。
看著各縣在益農方面作出的有益嘗試得到了農民的認可,山西益農社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負責人對益農社的發展信心滿滿。「到今年年底,我們要完成覆蓋全市80%以上行政村的益農信息社的激活工作。我們將進一步完善『政府 運營商 服務商』三位一體的推進機制,打通末端村級站。通過打造樣板縣進行規模化複製,全面推進2611個站點聯動機制,實現農村物流體系自主運轉和可持續運營,初步形成益農信息社全產業鏈運營體系。」該負責人說,希望更多第三方服務商加入益農隊伍,共同為農民送去更多實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