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樣的創業者需要vc(三位創業者承擔1億債務)
2023-06-18 12:57:59
李根 發自 凹非寺
量子位 報導 | 公眾號 QbitAI
因利而聚,以內訌而亡。
中國倒下的第一家無人駕駛公司RoadStar(星行科技),最近有了一系列結果。
項目遭投資方清盤,合伙人相互訴告有了結果,但最苦澀的莫過於三個鬧崩的創始人,還得聯合承擔上億元連帶債務。
如果被進一步列入失信名單,還會「老賴」之名加身,生活工作發展均受影響。
總之誰也沒想到,曾經風光無限的無人車合伙人,如今面對這樣的苦果。
可嘆亦可悲。
上億元連帶債務最新消息說,關於RoadStar的清盤和仲裁,已經有了最新結果。
按照投資輪次,最近一輪投資人可以拿回大頭,不至於血本無歸。
而早期投資人沒有錢拿,但既有股份轉移到了一家新公司。
最慘的莫過於RoadStar的三位聯合創始人:佟顯喬、周光和衡量。
即便三人現如今早已不想任何形式「搭檔」、「合夥」甚至「相提並論」。
但仍要共同承擔1億多的連帶債務。
RoadStar作為有限責任公司,不必承擔無限責任。但在投融資過程中,合伙人們籤下了連帶責任協議。
於是鳥獸四散後,依然要補齊投資總額跟帳面餘額之間的虧損。
至於RoadStar後創辦加盟的「合伙人」那小川,不在此列。
所以佟、周和衡量的創業債務——每人幾千萬怎麼還?
我們接下來會細說。
反正三位無人車合伙人,肯定不可能同舟共濟了。
在公司清盤過程中,三人之間的訴訟也相互展開。
簡要梳理,有這樣幾樁:
一,周光以「名譽權侵害」為由,將佟顯喬、衡量和RoadStar公司告上法庭,取得勝訴。二,周光以「RoadStar撤銷職務糾紛」為由,將RoadStar告上法庭,因證據不足被駁回訴訟請求。三,衡量以「侵害商業秘密」為由,將周光和深圳元戎啟行告上法庭,最後因「在法定期限內未預交訴訟費」而自動撤回。其中,周光對佟顯喬、衡量和RoadStar的名譽權官司:
核心是佟顯喬和衡量在接受採訪中,對周光一系列評價,比如:
最終被法院判定損害名譽權,除了刪除既有文章外,還要公開賠禮道歉。
而周光因「發公眾號被開除」事件,向佟顯喬和衡量發起訴訟,則被駁回,則原告證據不足。
因為在法院調查後認為,一來罷免周光的決定,並沒有證據證明來自董事會決議,二是不能證明用來宣布「開除周光」的公眾號,就是RoadStar的官方公眾號。
不過在判決文書中,也披露了很多信息。
比如周光在RoadStar的持股比例是14.16%,並在2018年9月還被選為了CTO——相當於替代了衡量最初的職位。
這也似乎印證了更早之前傳聞,最初衡量聯手周光,希望將佟顯喬和那小川罷免,於是衡量出任CEO,而周光從首席科學家轉任CTO……
但最終在2019年1月,風雲突變,衡量又和佟顯喬聯手把周光踢出了局。
此外,衡量也在訴訟中,把周光和元戎啟行聯繫在了一起。
衡量的訴訟,是第一次明確把元戎啟行和周光關聯在一起。
今年9月,來自深圳的元戎啟行——全名深圳元戎啟行科技有限公司,主打L4級自動駕駛全棧解決方案,宣布完成近5000萬美元的Pre-A輪融資。
除了該輪領投方復星銳正,金沙江資本、雲啟資本、Ventech China、松禾資本等VC機構,幾乎與RoadStar的早期投資方一致。
這也基本印證了另一則傳聞,RoadStar的早期投資機構和核心技術團隊,組建了新公司,由此重生。
而周光雖然未直接出任元戎啟行的職務——僅有顧問之名,但也能窺見RoadStar的內訌紛爭後,投資方和工程師團隊,究竟站在了誰一方。
目前元戎啟行進展也不錯,擺脫紛爭後,還在軍運會上提供任意點到點的RoboTaxi服務,改裝車輛還是國產東風。
最新消息是,元戎啟行還開啟了傳感方案的商業化售賣。
估值方面雖然已不復RoadStar的高光時刻——8億美元,但如今估值也能在3-5億美元中排進第二梯隊,仍有機會。
所以最初說到債務問題,或許周光那幾百萬,得靠元戎啟行發展了。
佟顯喬也開啟新創業。
他低調開啟了一家聚焦城內物流的自動駕駛公司,在下半年已經進入天使輪募資階段,不過更多新進展還未傳出。
衡量則進入了另一家產品創新聞名的深圳公司。
這家公司在月前悄然成立了自動駕駛相關部門,並希望利用機器視覺和感知方面的積累,在車領域開拓新邊界。並由一位曾在ZOOX歷練的年輕技術博士掌舵。
總之,周光、佟顯喬和衡量,散夥但還會同場競技。
只可惜一場原本看似前途無限的合夥迷局。
三人履歷來看,均非達官顯貴之後,而且算是努力奮進趕上時代潮流的80後小鎮青年一代。
自小成績出眾,學於名校。
周光長於四川犍為,本科畢業於清華大學基礎科學班,獲德克薩斯大學達拉斯分校博士,並在百度美研擔任自動駕駛事業部感知融合負責人。
衡量出生陝西漢中,本科清華,博士是斯坦福EE專業,畢業後在谷歌、特斯拉都待過,雖然受到「伴米」事件影響,但依然有機會能在技術創新時代開啟新篇章。
佟顯喬出自黑龍江省佳木斯,本科哈工大,最後在美國維吉尼亞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先後在英偉達和蘋果任職。
三人贏得了十年寒窗後的「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在美國獲得博士學位,相識於百度美研,並在創業開啟後迅速獲得資本加持。
然而因利而內訌,因內訌而散夥,一度創下單輪融資紀錄的「明日之星」,就這樣匆匆成為流星。
或許衡量和佟顯喬在1月21日決計不會想到,一場突然襲擊——用公眾號公開開除合伙人,最後帶來的結果是全盤皆輸。
並且在接受採訪中,還妄圖把人性之弊與「自動駕駛」行業相關聯,認為自動駕駛公司內訌有「內因」,於是進一步遭到行業不齒,自毀長城。
然而RoadStar的結局,也並非全是弊病。
RoadStar的內訌鬧劇震驚了行業內外,也震醒了很多人。
從RoadStar之後,很多自動駕駛、AI領域的合夥精英們明白了一件事:
合能共贏,散則皆輸。
利益攸關,沒有人會再公開鬧一鬧了。
— 完 —
量子位 QbitAI · 頭條號籤約
關注我們,第一時間獲知前沿科技動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