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四部電影看完我淚崩了(這部電影拍的性感唯美)
2023-06-18 18:12:30 1
關於越南,除了新娘,還有電影。
電影裡的越南,可以分為五種。
第一種,是美國越戰片裡戰火紛飛的越南,比如《現代啟示錄》《獵鹿人》和《野戰排》。
第二種,是浪漫法國電影中的越南,因為越南最早便是法國的殖民地,有「法屬印度支那」之稱,比如《情人》和《印度支那》。
第三種,是香港電影裡的「越南難民」,在這裡,越南是貧瘠混亂的代名詞,如吳宇森《喋血街頭》和許鞍華的《投奔怒海》。
第四種,是越南本土對於戰火紛飛年代的紅色記錄,比如《同一條江》和《回故鄉之路》。沒什麼觀賞性,總之就是比較無聊。
最後一種,也是我們知道的最多的一種,是陳英雄鏡頭下的「詩化越南」。
在這裡,越南不再是一個「註定沒有名字的國度」,而成了一個充滿了生命力和神秘感的地方。
我們今天要說的這部電影,就是陳英雄「越南三部曲」中的最後一部——《夏天的滋味》
有一次,陳英雄在越南聽到兩個老人在講述記憶中關於戰爭的往事。他們的語氣平淡緩和,沒有絲毫的思緒波動,仿佛一切的人事物都無關緊要。
陳英雄被這份經歷過人世和時光打磨的淡然所打動,於是就有了《夏天的滋味》。
無論在哪一部電影中,陳英雄永遠都被一種審美的戀物癖牢牢攫住。
《青木瓜之味》中,音樂家與女僕愛情之間巨大的階級差異,被一種恬靜的美輕飄飄地略過。
《三輪車夫》中,越南的黑暗社會現實之旁,一種魅惑攝人心魄。
《夏天的滋味》中同樣如此,旺盛的情慾和朦朧的曖昧充溢在清淨的綠色裡。
影片開頭,鏡頭緩緩掠過越南河內的一個中產階級家庭,從容不迫地將這家三姐妹的情感漣漪在屏幕上蕩漾開來。
人生的起落,在猶如一湖春水般平靜的表層之下翻騰湧動。
懷疑、背叛、執念、妄想、誘惑……紛繁的經歷和駁雜的欲望在夏日的陽光和雨水之中被勾勒成一幅幅靜謐濃重的油畫。
三姐妹蘇、凱和蓮一同經營著一個咖啡館。
雖說三個女人一臺戲,這三位美人的生活也像是戲,不過這戲子低吟淺唱,撩撥人心。
大姐蘇的婚姻並不美滿,平靜之下波濤洶湧。
四年前,她遇到了商人唐,背著丈夫與其私會。
兩人約定,見面時絕不說話,拋棄語言的情慾是如此狂亂磅礴,以至於愛情之火似乎要衝破雙眼將彼此融化。
蘇的丈夫叫庫,是一名攝影師,經常要外出拍攝。
其實庫也早已經出軌,在遙遠的異鄉他和另一個女人過著夫妻一般的生活,甚至還有了個兒子。
他會在把碧綠的潭水中舉起自己得不到承認的兒子。
他也會告訴孤舟上垂釣的老人,人必須生活在靈魂和諧的地方,否則傷感。
原本,庫下定決心,回家就和蘇攤牌。
但真正面對蘇的時候,他一下子就心軟了。
蘇坐在那裡,穿著一件靛藍長衫,剛洗好的秀髮溼漉漉的,溫婉沉靜,猶如牆角那束白蓮。
她看著自己的丈夫,說她其實一直知道他的那段私情,也知道那個小男孩的存在。
她不阻止,不反對,不強迫,唯一要求的,就是她還是他的妻子。
而他,則要變成四年前那個,她了解的男人。
就這樣,沒有爭吵,蘇用一個吻結束了自己的婚外情,她和丈夫繼續生活在了一起。
在這段關係裡,好像蘇和丈夫彼此都是勢均力敵的。蘇也並沒有吃虧,在唐那裡,她也曾得到歡愉。
婚姻是忠貞嗎?愛情是忠貞嗎?什麼是不可原諒的,什麼又可以假裝視而不見?
說不好,不好說。
二姐凱頗美,美得靈動嬌俏,她對自己的丈夫有一種崇敬之情,他是個作家,總是構思著那些個千迴百轉的故事。
他寫作,她就在旁安靜地坐著。
兩人會在聚會過後,手挽著手慢慢在越南的夏夜中走回家。
凱會把自己懷孕的消息告訴丈夫,然後看著他臉上綻出她答應他求婚時的同款笑容。
按理說,有這樣的女子陪伴身側,也該滿足。
只是,男人總是偏偏不知滿足。
有一段時間,凱的丈夫寫作靈感枯竭,只好外出尋找素材。
在兩天一夜的旅行中,他邂逅了一個豔麗魅惑的姑娘。
表面上,兩個人什麼都沒有做,不過是被撩動的心弦,不過是暗潮湧動的互相試探,不過是眼角的偷看。
這有什麼呢?
至多是女人用口紅在餐巾紙上留下了時間和房間號,而凱的丈夫並沒有按時赴約,選擇回到了妻子身旁。
還記得知乎上曾有一篇文章很火,還被搬到了微博豆瓣,當時的標題是「戀愛八年,男生碩士期間和異性同門撩騷一年」。
內容是一個女孩講述自己愛情長跑的結束。起因很簡單,不過她是看到男朋友在微信上和他的女同門的聊天。那兩個人沒有任何實質上的出軌行為,但是就是一切都變了。
女孩子也毅然決然分了手。
凱自然發現了那張紙片,她選擇了沉默中的壓抑、猜忌和崩潰,她在姐姐和妹妹面前失聲痛哭。
導演沒有給出結局,沒有說凱到底有沒有和丈夫攤牌,兩人有沒有和好如初。
沒有結尾,沒有定局,婚姻永遠朝向未來駛去。
最小的妹妹蓮,由陳英雄的御用女主角——他老婆陳女燕溪飾演。
蓮和哥哥阿海住在一起,睡在相鄰的兩張床上,看起來很曖昧。
兩人會在那間有著果綠色牆壁的房子裡起床、鍛鍊、聽歌、抽菸、打鬧。
阿蓮和哥哥,看起來並不像兄妹,倒像是情侶和夫妻,這種關係早已經過了界。
蓮會揚起頭,跟哥哥說:「你記不記得我們昨晚去逛街的時候人們看我們的眼神?他們以為我們是夫妻呢!」
或許,對於蓮來說,哥哥是她最純真的愛情幻想,她一直在尋找一個「像哥哥一般的男人」。
而這種說不清道不明的禁忌之愛,只能停留在模糊之中。
於是陳英雄什麼都沒有說,當他開始放大這段不尋常的尋常時,他就已經開始探索人性的複雜,人類情感的不可知。
後來,蓮愛上了另一個年輕的男人,和他有了第一次。
一個星期之後,蓮的月經來了。
不諳世事的她,以為這代表自己懷孕了,弄得兩個姐姐又哭又笑,把她們嚇得夠嗆。
初戀、出軌、外遇,《夏天的滋味》用三個姐妹在一個盛夏的人生際遇,書寫了一個女人一生中的情感歷程。
沒有重點,沒有主角,一切都瑣碎又零散,情慾猶如那些春雨過後瘋長的野草一樣,沒有由頭,野蠻生長。
在法國接受系統電影教育的陳英雄,受到布萊松、約翰·福特、茂瑙和小津安二郎、溝口健二及黑澤明等導演的影響,於是西方「藝術電影」和東方「人文電影」共融在陳英雄的電影世界中。
而其中的情緒、主題和審美,更多的是一種東方式表達。
比如這部影片中對於死亡和生活的態度,就頗有小津在《東京物語》中所傳達出的那種達觀和淡然。
片頭,在潮溼溫熱的越南,一家人因為母親的忌日而聚到了一起。
她們美麗、純淨、像這個夏天設下的一個謎。她們湊到一起討論愛情,討論男人。
家庭的秘密,也像從芭蕉葉和她們髮絲上滴落的水滴一般,延展開來。原來,母親也有過和三姐妹同樣單純的初戀,和外遇以及出軌。
在正統價值觀裡,她們的婚姻是畸形的,但又恰恰切中了人性的複雜。
片尾,父親的忌日來臨,三姐妹準備自己做菜,宴請30位賓客。
哥哥說,忌日比生日重要,父親在世時連生日也沒有過。
蓮輕笑著說,是的,父母在世過生日時,我們只會問,今天是父親的生日,還是母親的生日,僅此而已。
影片採用的這種輪迴式的封閉敘事,實際上是輪迴與宿命的象徵,這是一種東方式的圓滿和悲憫。
幸福與痛苦,悲傷與歡樂,殘忍與浪漫,黑暗與光明,一切同生共存,自生自滅,與儒家的思想也有共通之處。
沒有大悲大喜,只有無盡的、深厚的綠色。
女人的綠衣衫、綠芭蕉、綠花、綠牆、綠花瓶、綠帘子……
大片大片的綠色潑灑在每一幀畫面上,濃重的綠色滲透進牆壁的褶皺裡,蔓延到人心中。
所有那些混亂的情緒,複雜的情慾,彼此之間的猜忌懷疑,都在綠色的水中蕩漾振蕩,煥發新機。
一切都還充滿希望,一切都朝向未來。
《夏天的滋味》並不是一部能夠輕易看懂的電影,非線性敘事,情節鬆散混亂,沒有曲折離奇的故事,只有那些瑣碎的日常。
陳英雄說:「我心目中真正理想的、完美的電影,是一部經由影像的結構化過程產生意義與感動的電影。觀眾在觀看過程中因電影語言受到感動,而不是因為故事內容受到感動。」
這種由電影語言所產生的美,正是陳英雄電影的特徵。
在這部電影裡,越南的河內成了一個世外桃源般的地方。這奪人心魄的美能勾去看客的所有心思,讓觀眾幾乎要遺忘故事,無暇顧及其他。
有人說《夏天的滋味》有一種王家衛的feel,倒也是沒說錯。
只是陳英雄的情感更複雜一些。
對於故土的思念和眷戀,讓他的鏡頭始終能夠像加了濾鏡一樣呈現出一個神秘動人的越南。
這個越南源於陳英雄童年記憶的凝滯,我們沒必要去探究這是幻想還是真實。
就像一百個人有一百個對於愛情的闡釋一樣,我們要允許藝術家呈現他心目中的家鄉,他心目中的真正的美好。
文/皮皮電影編輯部:童雲溪
©原創丨文章著作權:皮皮電影(ppdianying)
未經授權請勿進行任何形式的轉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