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後熟知寫小說出名的女作家(推薦十部我國當代女作家創作的小說)
2023-06-07 07:09:31 1
在母親節即將來臨之際,重溫帶有深沉母性寫作特徵的當代女作家創作的小說,無疑更有意義。
我國當代女作家在某種意義上,甚至比那些男性作家更卓有成就,對神聖寫作的堅持更持久,對文字事業的心態既雍容又虔誠。
這並非對男性作家不尊重,事實上,整體浮躁和普遍庸常所籠罩的男性寫作,的確到了該奮發的時候了,否則必然會在女性寫作絕塵而去的時候,只能保持不思進取而且瞠乎其後的狀態。
宏大的主題敘事,留給那些作家們,我們要做的是重溫曾經給我們溫暖和美感的十部女作家的小說。
第一部:張潔的《無字》張潔
張潔是唯一一個兩度獲得茅盾文學獎的作家,一部是第二屆茅盾文學獎獲獎的工業題材的作品《沉重的翅膀》,第二部就是這部在第六屆茅盾文學獎獲獎的《無字》。
這部小說以女作家吳為的人生經歷為主線,講述了她及其家族幾代女性的婚姻故事,描摹了社會大動蕩、大變革中各色人等的與世浮沉、坎坷人生,展現了中國近百年間的風雲際會,對20世紀的中國進行了獨特的記錄與審視。
今年1月,張潔因病去世,一代京華才女就此離我們而去,但是,她所凝聚在筆端的愛,是不能忘記的。
《無字》這部小說洋洋灑灑八十多萬字,雖然以女性視角去敘述,卻磅礴大氣,具有淋漓健筆。
第二部:凌力的《暮鼓晨鐘》凌力
這部小說是凌力獲得茅盾文學獎的作品《少年天子》的姊妹篇,結構和布局都較《少年天子》更為宏大,同樣也是塑造少年天子成長的作品。
作家凌力是著名的歷史小說家,著作甚豐,尤其是她對清史研究極深,這部《暮鼓晨鐘》與《傾國傾城》、《少年天子》構成了作家百年輝煌三部曲。
《暮鼓晨鐘》有個副標題,叫作少年康熙,這部小說集中描寫了玄燁登基之後直至擒拿鰲拜、步入親政的艱辛歷程,小說中塑造的人物中最令人感覺溫暖的,是玄燁的祖母孝莊太后,這位恢弘大氣而且心思細膩的老祖母決定了少年康熙的成敗,引導了少年康熙的成長。
2018年7月,作家凌力因病離世,她所創作的小說已經成就豐碑。
第三部:畢淑敏的《血玲瓏》畢淑敏
畢淑敏從事醫學事業多年,所以她的小說創作在揭示現實生活的過程中更熔鑄了醫者父母心的悲憫和同情,這部《血玲瓏》就是一部這樣具有慈母心和慈悲心的作品。
這部小說講述了一個母親為了拯救自己身患絕症的女兒所做出的終極努力,充斥著母愛,父愛,人情,愛情,倫理,人類情感與醫學道德之間的矛盾與衝突,讓讀者感同身受,不忍釋卷。
母親的力量是神聖而且巨大的,這部小說的終極表達就是關於母愛的戰無不勝。所有人都會有過錯,但是母愛絕無過錯。
第四部:王小鷹的《你為誰辯護》王小鷹
王小鷹是個極具個性的女作家和詩人,她的作品擁有現實的厚度,也擁有詩意的強度。
這部《你為誰辯護》,1988年出版,九十年代初曾經在電臺小說連播中播出,引發了很大的轟動,同時也被改編為同名電視連續劇,著名演員達式常主演。
這部小說開創了職業文學創作的新天地,將律師的生活和工作納入了小說書寫之中,這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還不常見。
這部小說對推理和懸疑的手法有所運用,感情方面的描寫更為動人,令人有盪氣迴腸之感。
第五部:鐵凝的《笨花》鐵凝
《笨花》是中國當代作家鐵凝創作的長篇小說,2006年首次出版,並且在2019年入選了「新中國70年70部長篇小說典藏」。
這部小說集中揭示了在男權和革命夾縫中的女性命運的悲劇意識,主體筆墨運用極為沉重和深情。
鐵凝最早以《哦,香雪》成名,她所創作的《沒有鈕扣的紅襯衫》,也風行一時。
第六部:池莉的《來來往往》池莉
中國當代著名作家王蒙評價池莉說:
「池莉的寫實風格在讀者中大受歡迎,據說她的不少小說可以賣到幾十萬冊,這是我輩難以望其項背的。
池莉的這部《來來往往》曾經改編過電視連續劇,濮存昕和許晴主演。
這部小說對愛情和婚姻對給予了關注和描寫,圍繞著主人公康偉業的感情經歷闡述了人生感情的不可捉摸和靈魂的流浪。
這部小說事實上對現實的把握非常大膽,在看似繁瑣的命運關照中,從哲學上表達了來來往往的主題。
第七部:遲子建的《額爾古納河右岸》
遲子建
這部小說獲得了第七屆茅盾文學獎,作者遲子建以簡約而且精妙的書寫,講述了鄂溫克民族的抗爭與頑強,展現了愛情的優美與憂傷。
這部小說有著詩歌的質地,有著自然的神韻,民族文化和地域文明在小說中得到了挖掘,形成了具有畫卷意蘊的浪漫格局。
這部小說是一篇史詩,也是一個傳奇,無論是故事本身,還是作家書寫的過程,都是如此。
第八部:王安憶的《一把刀,千個字》
王安憶
王安憶是個注重人間煙火的作家,她的這部小說,呈現出了濃厚的人間煙火氣。
小說敘寫淮揚名廚陳誠的一生,牽連著時代變遷和歷史演進的風雲呈現。
王安憶的創作總是給人以驚喜,這部小說體現了她創作的拓展性和豐富性。
第九部:王旭烽的《茶人三部曲》
王旭烽
這部《茶人三部曲》獲1995年度國家「五個一工程」獎、國家八五計劃優秀長篇小說獎和第五屆茅盾文學獎。
這是一部反映我國茶文化的作品,並書寫了中國茶人的命運和人性,分為《南方有嘉木》、《不夜之侯》和《築草為城》三個部分。
第十部:張抗抗的《隱形伴侶》
張抗抗
《隱形伴侶》初版於1986年,講述了兩個青年男女,在北大荒戀愛、結婚又離婚的故事。
張抗抗的小說創作具有「明顯」的啟蒙主義和人道主義特徵。她以其「超性別意識」的寫作策略來表現自己對自然社會宇宙人生的審美感悟。
這部小說,集中體現了張抗抗的這種審美意識和寫作特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