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旅遊產業助力鄉村振興(優化產業結構用活綠水青山)
2023-06-07 03:51:07 1
特色旅遊產業助力鄉村振興? 在2021年新年賀詞中,強調「要咬定青山不放鬆,腳踏實地加油幹,努力繪就鄉村振興的壯美畫卷」近日發布的2021年中央一號文件對下一階段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作出部署,其中提出,開發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精品線路,加強農村資源路、產業路、旅遊路和村內主幹道建設等如何更好發展鄉村旅遊,繪就鄉村振興的壯美畫卷?兩會期間,《中國旅遊報》記者就此採訪了部分代表委員,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於特色旅遊產業助力鄉村振興?以下內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特色旅遊產業助力鄉村振興
在2021年新年賀詞中,強調「要咬定青山不放鬆,腳踏實地加油幹,努力繪就鄉村振興的壯美畫卷」。近日發布的2021年中央一號文件對下一階段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作出部署,其中提出,開發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精品線路,加強農村資源路、產業路、旅遊路和村內主幹道建設等。如何更好發展鄉村旅遊,繪就鄉村振興的壯美畫卷?兩會期間,《中國旅遊報》記者就此採訪了部分代表委員。
全國政協常委、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人大常委會主任達久木甲表示,「要想富,先修路」,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開展了旅遊路、資源路、產業路建設,為廣大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提供了堅實保障。但目前脫貧地區旅遊路、資源路、產業路建設仍存在一些問題,建議繼續支持、推進相關工作。一是統籌規劃脫貧地區內部道路與外出通道建設。以旅遊環線為重點推進城鄉路網建設,將高速公路、高速鐵路、幹線公路、農村公路等與旅遊路、資源路、產業路等串聯起來,實現互聯互通。二是提高脫貧地區建設旅遊路、資源路、產業路的補助標準,降低項目準入門檻,提高項目覆蓋面,最大限度串聯景區景點、激活城鄉可開發可利用的各類資源。三是分類指導脫貧地區旅遊路、資源路、產業路建設。
全國政協委員、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協副主席洪洋表示,旅遊業在脫貧攻堅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生力軍。旅遊業不僅增收見效快、環境影響小、帶動性強,而且能夠促進文化交流。發展旅遊產業不是單純的「輸血」,更能「造血」,在帶動群眾脫貧致富同時,還能達到「扶志」和「扶智」的多重效果。在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接續推進脫貧地區鄉村振興中,旅遊業尤其是鄉村旅遊大有可為。政府應繼續加大前期投入,改善鄉村旅遊基礎設施;健全相關政策機制,制定完善行業標準,切實提升鄉村旅遊品質和服務質量;加強對鄉村旅遊市場的引導、規範和監管,杜絕欺客、宰客現象,推動鄉村旅遊高質量發展。
全國政協委員傅勇林表示,判斷鄉村旅遊助推鄉村振興的實效如何,主要看其是否有利於「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具體包括是否有助於統籌發展和安全,是否有助於縣域內城鄉融合發展,是否有助於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和組織振興,是否有助於建構現代鄉村產業體系、產業集群、全產業鏈及其標準體系。總之,鄉村旅遊助推鄉村振興,要能使鄉村建設行動取得明顯成效,鄉村面貌發生顯著變化,鄉村發展活力充分激發,鄉村文明程度得到新提升,農村發展安全保障更加有力,農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顯提高。
全國人大代表、陝西省商洛市山陽縣南寬坪鎮安家門村黨支部副書記寧啟水說,鄉村旅遊對鄉村經濟社會發展具有多方面的積極促進作用,比如,發展鄉村旅遊,可以充分調動農村旅遊資源,調整和優化農村產業結構,延長農業產業鏈,促進農民轉移就業;推動挖掘、保護和傳承農村文化,發展特色文化旅遊,同時吸收現代文化,形成新的文明鄉風;有利於保護鄉村生態環境,推動農村村容改變;有利於實現「管理民主」的目標,在發展鄉村旅遊的過程中,提高當地農民的民主、法治意識。「秦嶺腹地高海拔山區村民搬出後,騰出了大量資源,可以進行適度的招商開發,這也有利於資源利用和更好保護。」寧啟水說。
「發展鄉村旅遊,可以帶動餐飲、住宿、休閒農業等相關配套產業發展,促進當地農民增收致富,同時吸引農民工、大學生返鄉就業創業,為鄉村振興儲備人才人力;促進農村現代化發展,使農村基礎設施、農民生活環境不斷完善,為進一步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奠定物質基礎;能夠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從而促進城鄉人口、資源雙向流動,實現城鄉融合一體化發展,讓城鄉共享時代發展紅利。」全國人大代表、河南省輝縣市張村鄉裴寨社區黨總支書記、春江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裴春亮建議,立足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這個大的時代背景,挖掘當地自然文化資源,開發滿足不同需求的差異化旅遊線路、旅遊產品,不斷完善、拓展產業體系,加大對城市人才、資金資源的引進,讓當地鄉村旅遊更上一個層次。
全國人大代表、河南省欒川縣潭頭鎮撥雲嶺村黨支部書記楊來法說,鄉村旅遊是最符合鄉村振興總體目標的一種新業態,不但可以使農民就地就近就業,同時也用活了「綠水青山」生態資源,真正使其變成「金山銀山」。鄉村旅遊產業在鄉村振興中發揮著生力軍作用,對壯大集體經濟、城鄉融合發展等具有很好的推進作用。「欒川縣自然生態優美,鄉村旅遊產業方興未艾,前景很好。希望相關部門對發展鄉村旅遊提供更多的政策、資金支持;在發展過程中要避免同質化,用好原生態資源,杜絕大拆大建,充分傾聽、採納當地村民的意見建議,把『記得住鄉愁』貫穿發展鄉村旅遊始終。」楊來法說。
全國人大代表、浙江省杭州市桐廬縣江南鎮環溪村黨總支副書記周忠蓮認為,人才不足是鄉村振興工作的一大「痛點」。發展鄉村旅遊、推進鄉村振興工作,引進、培育一批懂技術、有活力、肯紮根的青年人才迫在眉睫。她說,近年來,桐廬縣以優質農產業項目為載體,在鄉村旅遊、精品民宿等領域引進人才,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力,特別是一些標杆團隊的示範項目相繼運營,徹底轉變了當地的農業發展模式。截至目前,桐廬縣已經引進鄉村旅遊、精品民宿人才團隊70餘個,建設精品民宿近百家,有效提升了民宿人才結構水平,帶動全縣民宿經營戶近千戶、床位1萬餘張。2020年疫情平穩後,鄉村旅遊強力反彈,吸引遊客400餘萬人次,營業收入近5億元。
「在鄉村振興過程中,要注重藉助科技力量,發揮網絡、技術、資源平臺優勢,聚焦醫療、教育、文化和旅遊等領域,推出豐富成熟的『網際網路 』行業應用和標準化產品,為鞏固脫貧成果、推進鄉村振興打下堅實信息化基礎。」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聯通集團產品中心總經理張雲勇介紹,近年來,中國聯通集團在黑龍江省饒河縣投入5200萬元,建設「智慧饒河」信息化服務平臺;在河北省沽源縣投入2000萬元,建設「智慧沽源」信息化服務平臺,重點打造縣域智慧旅遊和電商平臺,助力當地發展鄉村旅遊,成效顯著。(中國旅遊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