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小說要怎樣構思(寫小說從哪裡開始)
2023-06-07 04:33:43 1
這東西沒有定式的,一般都是按個人習慣。小說三要素『人物,情節,環境』三選一,這是最普遍的切入點。
如果是按網文習慣的說法就是『人物,故事,設定』三選一,這個都無所謂,實際上是一個意思。
除了這三種之外,非主流的切入點也可以是『腦洞,外掛,氛圍』之類,不過,這就比較少見了。
這些東西無非就是一個『先後順序』的選擇。
不管你怎麼選,總歸都要有所考慮的,不可能定了人物就不想故事,定了故事就不想設定。
只能說,你在開篇選擇時最擅長什麼,最想表現什麼,以何為主,以何為次。
這種從哪裡下手的寫法,以前寫文章的時候都有寫過,詳細的就不提了,文章末尾會貼一下連結。
大致說一下各種切入點的思路和區別。恩,一個一個講,就先按順序從『人物』開始吧。
如果是以『人物』作為開篇的切入點去構思故事,大體上無非是『主角』和『群像』兩種思路。
只是,新人並不建議開篇去走『群像』的路子。倒不是單純因為難寫,更重要是非常容易寫亂。
哪怕真想寫群像,且有那份筆力,群像擱後面再展開也來得及,實在沒必要放在開篇顧此失彼。
若是以『主角』為切入點,諸如『人設』之類的就不說了。
人物性格、人物背景、階段目標、行事手段、語言風格,人物魅力,這幾個方面是考慮的重點。這裡面需要注意的是:
一、人物在最初設計時就要考慮到正文中『亮點』的呈現。
二、主角需要『討喜』,起碼是讀者願意接受的。
三、主角需要有明確的目標,前進的動力,後續成長的空間(無敵流看情況決定),可見的困境。
這三條是很多人在設計主角時下意識忽略的,但實際在小說正文中影響卻很大。
人物身上亮點的呈現,需要結合具體的『情節』去設計。
好比你在人設中標註,這個人物非常聰明,將其放在具體的情節中,怎麼去呈現這份聰明?
舉個例子,正反雙方對決,剛一開始,反派就設計好了一系列陰謀等著主角,自信滿滿。
這邊鏡頭一轉,回到主角,主角正跟小夥伴分析反派的陰謀。
每有推測,無有不中,甚至早已看穿反派的企圖,順勢而為一一布置好了相應的反制手段。
這只是無數表現角色聰明方法中的一種,諸如此類的設計可以玩出很多種花樣。
你可以根據人物身上的『亮點』多設計一些類似的情節,這樣人物形象才能在讀者心裡成立。
許多新人在人設裡天花亂墜的列了一大串亮點,但最後一個都表現不出來,等於全都做了無用功。
討喜主要集中在『人物性格』和『人物魅力』上,但討喜不是說『正能量』『陽光』的角色。
如果非要形容的話……一句話:「總有一部分讀者愛煞此類型角色。」如果符合這一點,那就是最好的結果。
如果感覺做不到,還不至於讓讀者喜愛到這份上,最低的一條標準是『不要讓主角性格太膈應』。
聽著好像是一句廢話,但許多人寫崩就崩在這個點上,這也是最容易陷入『文青,自嗨』的節點。最後一條就單純為劇情推進服務了。
主角的目標會影響讀者的代入,困境則意味著主角所面臨的問題,這兩者相加,是最簡單的衝突。
但這種簡單,實際上在開篇效果中是最好的。
太過複雜的衝突和矛盾,你在開篇中其實沒有那麼多空間去展開,反而會成為拖累。
這些東西你都準備好了,那麼作為以『人物』為中心的開篇,此時就已經可以動筆了。
動筆的第一步,先預設一個『場景』。這個場景不單純是『背景板』,而是『動態的,有故事發生的情節場景』。
如果是以『詭秘之主』來舉例,那就是『一個17世紀建築風格的書房,一個年輕人開槍自盡了,過了疑惑,這具屍體突然又爬了起來』。
如果是以『明克街13號』來舉例,那就是『一個小偷趁著主人不在家,潛入了宅邸偷東西,因為有人突然回來,只好藏到了床底下』。
如果是以『絕對一番』來舉例,那就是『正處於大蕭條時期的日本,一個年輕人連續好幾天守在電視臺門口,想將劇本推銷給一位新上任的女製作人。』
如果是以『小閣老』來舉例,那就是『一個穿越者醒來發現自己成了大戶人家的少爺,可還沒等他體驗紈絝子弟的奢靡生活,卻發現老爺子被罷官,自己被抄家了。』
上述這些例子,便是一個『動態的,有故事發生的情節場景』。現在,將你準備好的人物放入這個場景。
此時,你之前準備的『性格、背景、目標、手段、語言,魅力』就到了該發揮作用的時候了。
按照你所做的『人設』,這個人物在這個場景中處在一個什麼樣的『位置』。根據人設,他會怎麼說,怎麼做,怎麼想,這是最優先要給出答案的。
說什麼樣的話,取決於他的性格,背景。做什麼樣的事取決於他的目標和手段。
想到了什麼,推理到了什麼,理解到了什麼,這些則需要同歸對話,心理,將其呈現出來。
最後的人物魅力表現,則是綜上所有的表現最終給讀者帶來的『印象』。
這個印象,則是次一級要給出的答案,你想讓讀者怎麼理解這個人物,你又是否做到預想的形象。
這個過程不難,他不是什麼特別複雜的事,也沒必要將其弄得特別繁瑣。這個過程不是把人物丟進去,讓他自己動這種『玄學』。
實際上只是基於作者的推演,聯想。所有的答案,早在準備工作中就已經設計好了。
你只需要將他們和具體的場景聯繫在一起,想像出來,將其然後組織成文字的描寫。
如果是想以『故事』做為切入點,那麼就將上述步驟翻轉過來。準備工作時,先以一個『場景』作為標準。
這個場景是怎樣的,裡面究竟會發生什麼樣的故事,利用細節將其填充豐富,豐滿。
然後設想一下,想讓這個場景運轉起來,你需要哪些人物。根據你的故事需要再將合適的人物放進場景。
我們假設一個故事的組成部分是『起因,經過,結果。』推進的節點是『衝突,線索,反轉。』
如此,就像人設中的那個列表一樣。
你的起因是什麼,經過是什麼,結果是什麼,你的衝突在哪裡,線索有哪些,反轉將是怎麼表現。
同樣是利用聯想能力去做填空題,看一看,誰能填的更精彩。最後,如果是以『設定』作為切入點。
我自己個人一般喜歡將『世界觀』劃歸『設定』裡面的,而且還是一本書最主要的設定。但這裡必須指出。
世界觀不是一個很好的開篇切入點,因為世界觀是不可能僅用開篇就說清楚。這裡也包括同人、都市。歷史等現成世界觀,這方面誰都別想例外。
我在之前整理如何『鋪開』設定的文章裡面有提過,世界觀是『碎片化』『拼圖式』的嵌入正文。
這個過程很可能會持續百萬字以上,乃至整本書的『見縫插針』。如果你在開篇需要介紹世界觀,一定要想清楚:
你必須做取捨,你只能挑選一些『碎片』,你只能選擇開篇故事中避無可避的那幾塊『拼圖』。
對於腦洞文,系統流,籤到文這樣的,這拼圖便是關於『金手指』的一些設定。
對於原創玄幻,仙俠,奇幻之類,這拼圖便是一些『新手村』的信息。
對於同人,都市,歷史之類,這拼圖便是一些『背景板』的引子。
不管你是以什麼東西作為切入點,最終在開篇的正文中,都不會只是某個單一項。
他最後一定是『人物,情節,環境』都不缺少的一個故事。
甚至經常會出現,準備階段以人物作為切入點,但在具體寫的時候卻是以情節作為重心的情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