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亨利短篇小說失之交臂內容簡介(亨利經典小說提線木偶)
2023-06-04 12:48:52
《提線木偶》是世界短篇小說巨匠歐·亨利的作品,故事圍繞擁有小偷和醫生雙重身份的詹姆斯展開。詹姆斯用精密的工具行竊,在一次行醫時,他不惜殺死病人錢德勒,套出了對方藏錢的位置。在打開保險箱後,卻發現裡面空空如也。當得知錢德勒賭光了家中所有錢財、夫人艾米長期遭受家暴後,詹姆斯將自己的錢留給了艾米,並且用善意的謊言寬慰對方。
就像篇名「提線木偶」一樣,詹姆斯的善良本性被隱藏在一層層面具之下,我們看到了「木偶」的表演,卻很難發現它背後的絲線。歐·亨利在小說中植入的「潛文本」就是人物詹姆斯背後的「絲線」,隨著故事的深入,詹姆斯的面具被揭開,其本性隨「潛文本」一起浮出水面,讓小說具有更深刻的內涵。本文將介紹小說的「潛文本」,分析《提線木偶》中「潛文本」的植入方法,並探討其在寫作中的應用。
一篇好的小說,應同時具有「文本」和「潛文本」。「文本」是小說的表面,是讀者從字面上直接看到的內容和人物所表現出的外在特質;「潛文本」是隱藏在文字之下的情感與性格真相。二者互為對照或相互矛盾。
「潛文本」常常被添加在「文本」中,用來暗示人物的深層性格。當人物遇到衝突、做出選擇時,他的面具會被層層揭開,讓讀者看到隱藏在人物行為背後的真實本性。在小說的最後,「潛文本」的核心會隨著故事的高潮被揭示出來。
如果小說的深層內涵與其表面一致,那麼閱讀的過程將變得索然無味。讀者跟隨著情節前進,透過表層「文本」,理解人物真實的思想感情。這一看穿人物表面的過程,不僅增加了閱讀的趣味,也讓讀者領悟到故事的深刻內涵。
在小說《提線木偶》中,作者用「正直」的履歷與外表將詹姆斯的小偷身份隱藏起來。隨著故事的深入,「潛文本」被植入進詹姆斯的層層面具之中,並在高潮處到達「潛文本」的核心。情節講述的絕不是表面,它具有更深刻的意義,真理在讀者看穿故事的所有層面之後被揭示出來。
「文本」與「潛文本」思維導圖
2.《提線木偶》中的「潛文本」是如何被植入的?《提線木偶》中,作者用了三種方法將「潛文本」植入進故事裡:
把「潛文本」藏在表層文本中小說以凌晨兩點的冰冷雨夜開頭,一個「穿著長風衣」、拎著箱子的可疑男子在「臭名昭著的小巷」中受到了警察的盤問。這名男子「神色自若」,向警察遞上了名片。原來,他是詹姆斯醫生,是位「醫學博士」,地址在「一個相當正派的社區」,「讓人連好奇都不好意思」。
從表面上看,這一部分是在敘述雨夜的盤查場景,作者用一連串正面的語句來描寫詹姆斯醫生。但是,在警察親切地將他放行後,作者又加了一句:「最近夜賊和搶劫風行」。這句話雖然在陳述事實,卻讓讀者輕而易舉地發現,事情肯定不像表面上看到的那麼簡單,「正派人」詹姆斯說不定與「夜賊」有關。
「潛文本」思維導圖
把「潛文本」藏在人物的多層面具後為了讓詹姆斯醫生顯得更加「正派」,作者又給他戴上了一層更加堅固的「好醫生」面具:如果按照名片上的地址找過去,會發現「精美的名牌上刻著的醫生姓名」;詹姆斯醫生本人會「平靜而體面」地出現在「設備齊全的辦公室」裡;鄰居們可以告訴你醫生的好人品和他行醫兩年來的「各種豐功偉績」。世上並不存在十全十美的人,讀者會根據人生經驗判斷,藏在完美頭銜背後的詹姆斯,一定與「夜賊」有關。
果然,讓人「大吃一驚」的真相馬上就被揭露出來了:詹姆斯醫生的藥箱裡有「一整套精細的最新工具」——詹姆斯就是「開箱人」。這個小偷的每一樣工具都經過「特別設計」,是「精心打造」而成的,能夠「鑽穿強化鋼材」、「將密碼旋鈕整個拉出」。詹姆斯「好醫生」的面具被揭開後,又暴露出他的另一層面具:「希臘大師」。
「希臘大師」是詹姆斯在「極隱秘的圈子」中的頭銜。這個稱呼不僅是其他成員向他致敬的方式,也是「兄弟們」的暗語,意為「領頭人、策劃者、保密人」。作者將詹姆斯「正派人」、「好醫生」的面具揭開,肯定了前文「潛文本」的暗示,又將詹姆斯藏在「希臘大師」的面具之後,完成了對背景的闡述。但隱藏在「希臘大師」背後的又是什麼呢?這一疑問吸引讀者繼續閱讀,故事開始隨著情節點向上攀升。
醫生和「同伴」幹完一票,帶著分到的八百三十塊錢在街道上走著。一位女僕突然從「一棟高大磚房」中衝出來,看到提著藥箱的詹姆斯後,請求他去看看主人錢德勒先生。醫生鎮定地走進華貴的樓房裡,「在不動聲色中」將這個家庭的條件研究得明明白白。他注意到,女主人艾米小姐的前額有「一處明顯的淤青」。詹姆斯的行為顯示出其竊賊本性,他對艾米傷勢的關注是作者留下的另一層「潛文本」,營造出一種「事情另有隱情」的感覺。
錢德勒先生心臟病發作,「昂貴時髦」的衣服上散發出「陣陣酒氣」。詹姆斯故意告訴艾米,錢德勒有可能撒手人寰。艾米暈了過去,被抬回臥室,詹姆斯向女僕詢問艾米小姐頭上淤青的來由。在得知艾米遭受錢德勒家暴後,詹姆斯讓女僕陪著艾米,自己走向錢德勒的房間。詹姆斯的詢問情節加固了「潛文本」的暗示,這讓讀者感到,艾米的不幸遭遇一定會影響詹姆斯的選擇,從而進一步揭露出他的性格真相。
錢德勒用微弱的聲音念叨著「兩萬塊錢」,詹姆斯雖然知道「恐怕會出人命」,但還是立馬決定「找出那筆錢」。他寫了個處方,把女僕支去買藥;又查看了艾米小姐,確定她會「睡上數個小時」。詹姆斯回到錢德勒身旁,「回身將門鎖好」,打開藥箱稀釋硝化甘油。詹姆斯把這一溶液當成強心劑注入了錢德勒的心臟,在他醒來時一遍遍地詢問兩萬塊錢的下落。
這時,詹姆斯暴露出「希臘大師」下的另一層面具:一個利用職務之便謀財害命的「強盜」。作者不斷給詹姆斯的負面形象加碼,從「小偷」到「強盜」,從「偷錢」到「謀財害命」。詹姆斯的本性確實如此嗎?他對女主人傷勢的關心是否說明他良心未泯?他藏在「強盜」面具背後的真實本性到底是什麼?「潛文本」的暗示與詹姆斯行為之間的反差越來越大,作者在增加故事張力的同時,也為最後的價值轉變埋下了伏筆。
錢德勒告訴詹姆斯,錢就在房中的保險箱裡。確定錢德勒無法動彈、門外無人經過後,詹姆斯「再也不顧忌什麼了」,他貼緊密碼板,轉動把手打開了保險箱。但是,箱子裡「空空如也」。垂死的錢德勒露出了「猙獰的微笑」,詹姆斯才發現,這是錢德勒給他設下的陷阱。詹姆斯對錢的下落熱心得「有些過頭」,這讓錢德勒起疑,他嘲諷詹姆斯是「貨真價實的無賴」,告訴他兩萬塊全被自己賭光了。
面對錢德勒臨死前的嘲諷,詹姆斯只是冰冷地對他說:「我從不打女人」。錢德勒表面上願賭服輸、從不偷竊,實際上卻是個敗光家產、家暴妻子的混蛋。那麼詹姆斯的「強盜」面具後,又隱藏著怎樣的本質呢?故事向高潮走去,詹姆斯最後的面具也即將掉落。
詹姆斯的「面具」思維導圖
在高潮處到達「潛文本」的核心買藥回來的女僕在死去的錢德勒面前並未表現出悲痛,她告訴詹姆斯,艾米小姐暈倒是因為她已經三天沒吃飯了。錢德勒賭光了艾米的財產,還對她拳腳相加。詹姆斯讓女僕叫醒艾米,把自己的八百三十塊留給了她,並且編織了一個善意的謊言:這些錢是錢德勒留下的,他死前希望獲得艾米的原諒。
詹姆斯最後的選擇暴露出他善良的本性,故事也終於在高潮處到達了「潛文本」的核心:表面上謀財害命的詹姆斯,本質上是一個同情弱者的良善之人。詹姆斯的性格真相被揭露出來後,整篇小說的價值轉向正面,詹姆斯與錢德勒產生對比,讓整篇小說具備更深刻的內涵:人就像「提線木偶」一樣,我們很難從表面看到隱藏在背後的絲線。
「潛文本」核心思維導圖
3.「潛文本」在寫作中的應用一篇成功的小說必須具備「潛文本」,讓讀者隨著情節的深入,看到隱藏在表面之下的真相。在寫作的過程中,作者應該將「潛文本」主動添加到「文本」中,給讀者造成「真相併非如此」的感覺。
在《提線木偶》中,作者把「潛文本」藏在了表層文本和人物的多層面具裡,並在高潮處到達了「潛文本」的核心。短篇小說巨匠歐·亨利向我們展示了植入「潛文本」的基本規律:將主旨隱含在一個深刻的層面之中,讓讀者跟隨著故事的發展,透過事物的表象窺見其本質。
任何事物都具有多面性,小說亦是如此。作者必須在故事中層層植入「潛文本」,用一個個逼真的面具遮住真相,讓讀者跟隨人物的選擇深入到面具之後,揭露出角色的真實情感與性格真相。「文本」只是表層,有了「潛文本」,小說才會變得立體。如果小說表現的只是文字的表面,那麼故事就失去了意義。
結語人們習慣將事物分出黑白,但在現實生活中,每個人都是灰色的。小說是生活的縮影,就像人們用「社交面具」隱藏真實的自己一樣,小說的「文本」背後,也隱藏著「潛文本」。
「社交面具」讓人們和平共處,「潛文本」讓小說變得有趣。生活就像一本具有多層「潛文本」的小說,永遠等待著我們去發現。但願在揭開生活的層層面具之後,我們看到的,都是美好與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