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過阿甘正傳嗎(阿甘正傳你真的看懂了嗎)
2023-06-04 03:29:35 4
「Life was like a box of chocolates, you never know what you’re going to get.」
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你將會得到什麼。
阿甘的人生就是一盒巧克力,在他普通而又非凡的一生中,貫穿著美國大大小小的歷史事件。
電影巧妙地將這些轟動一時的事件穿插在阿甘的人生中,用一種平平無奇的口吻敘述了美國幾十年的驚天動地。
現在就跟隨甲魚來看看,電影中的哪些事件是真實發生的,以及你可能忽略掉的精妙設計。
3K黨:阿甘名字的來源(1952年前後,阿甘7歲左右)片中阿甘自述時說道,母親用3K黨創始人的名字為他起名,其實歷史上確有其人,其全名叫「內森·貝福德·佛瑞斯特」。3K黨是一個極端主義組織,雖然在南北戰爭中有巨大貢獻,但是由於其偏激的種族傾向而被大眾詬病。
阿甘解釋自己的名字由來
貓王:阿甘成為鬼步舞的靈感來源(1954年前後,阿甘9歲左右)阿甘的家被媽媽打造成旅館,每天都有來自五湖四海的旅客在此停留。也就是這時,阿甘認識了年輕的貓王,而且還用自己的「魔腿」給貓王的舞步注入了靈魂。很快,阿甘就在電視上看到了貓王的表演。他可能也沒有想到,自己隨著音樂隨意的扭動竟然成為了一大天王的標誌動作。
阿甘隨著貓王的音樂起舞
阿甘在電視上看到貓王
貓王就是在1954年7月5日,與吉他手科蒂·穆爾、貝斯手比爾·布萊克翻唱錄製了阿瑟·克魯杜皮茨的R&B風格歌曲《That's All Right》,自此走上了演藝生涯。下圖是真實生活中的他,是不是和電影中的他非常相似呢?
真實生活中表演的貓王
橄欖球:美國人為之狂熱的運動(1962年前後,阿甘17歲左右)阿甘之所以能「跑」進大學,其中的原因和美國人對橄欖球的追捧是分不開的。各州之間的橄欖球比賽關乎榮譽,動輒就是上萬人觀看。阿甘雖然智力不高,卻憑藉超出常人的跑步能力,吸引到教練的注意,順利進入大學。
阿甘參加橄欖球比賽,身穿44號
現實中也有打橄欖球獲得大學文憑的案例,比如一度成為全美明星的辛普森。這位球員憑藉自己精湛的球技贏得了南加州大學的青睞,從此走上人生巔峰。不過後來這位橄欖球明星卻被指控殺妻,一路浮沉,至今仍是人們街頭巷尾熱議的話題。
辛普森曾經被視作「美國夢」的化身
「小怒漢」堵校門:反種族歧視運動的興起(1963年,阿甘18歲左右)在阿甘大學期間,反種族歧視運動在全美各地興起,他的家鄉阿拉巴馬州也不例外。然而時任州長的喬治·華萊士卻堅持種族隔離制度,為了表明這一堅定立場,他「站在校門口」,阻止阿拉巴馬州大學為黑人學生登記註冊。電影中阿甘便站在這位州長身邊。
電影中,阿甘站在州長旁邊
真實照片中「怒」堵校門的州長
對比一下兩張圖,感覺還原度真的還是很高。
阿甘後來還提到這位「小怒漢」參加總統競選,遭遇刺殺卻大難不死。這個細節也是完全符合歷史的,這位州長確實於1972年遭槍擊而受傷,先後四次參加總統競選,但最終都沒能成功。
總統甘迺迪:遇刺身亡,和瑪麗蓮·夢露關係不一般(1963年,阿甘18歲左右)阿甘由於入選橄欖球的全美明星隊,受到當時的總統甘迺迪的接見,前往白宮參加宴會。阿甘洗手時看見的一張照片,有意調侃了電影明星瑪麗蓮·夢露與甘迺迪總統不尋常的關係。
阿甘作為全明星隊的一員拜訪總統
傳聞中,女神夢露與總統甘迺迪關係匪淺,前者頻繁出入白宮,引起人們不少猜測和非議。電影中的這一幕讓人不禁嘴角上揚,美國電影果然是什麼都敢拍、什麼都敢說。
白宮的洗手間內擺放著夢露的照片
同年,甘迺迪在乘坐敞篷車時遭到槍擊,當場身亡,電影中的畫面也與現實高度相似,不禁令人佩服其嚴謹程度。
山姆大叔:I Want You 美國軍隊的象徵(1965年前後,阿甘20歲左右)這時臨近越戰爆發,阿甘在畢業典禮上收到了軍隊的徵兵廣告,上面印著廣為人知的「山姆大叔」的形象,相信大家對他並不陌生。
電影中的山姆大叔
Playboy:花花公子帝國的崛起(1965年前後,阿甘20歲左右)在世界範圍內都擁有超高知名度的品牌「花花公子」也出現於電影之中,這一幕也成為阿甘和珍妮取得聯繫的契機。
阿甘偶然看到珍妮在花花公子雜誌中的照片
鮑勃·迪倫:用音樂反抗世界(1965年前後,阿甘20歲左右)珍妮被大學開除學籍,在一所酒吧裡駐唱,阿甘便去找她。珍妮以「鮑勃·迪倫」為藝名,抱著木吉他唱的是他的代表作《Blowing In the Wind》。相信大家對這位音樂詩人都不陌生,因其歌曲表達熱愛和平、反對戰爭的願望,還獲得了2016年的諾貝爾文學獎。
珍妮在酒吧獻唱
「一個人要走多少路,才能被稱為男子漢;一條船要出幾回海,才能在沙灘上安睡;而到底需要多少次炮火的轟鳴,才能結束戰爭。」阿甘的一生,正是由漫長的跑步、出海、戰爭組成的,這段歌詞暗中照應了阿甘的人生軌跡。
越南戰爭:令美國夢成為幻影的戰爭(1967年前後,阿甘22歲左右)這曠日持久的戰爭幾乎成為了美國人民的夢魘,它犧牲了太多年輕的生命,拆散了太多幸福的家庭。阿甘當兵時就被派往了越南,親身經歷了戰爭的殘酷。他簡單的兩句話,也表現了對戰爭的厭惡,可見電影在這件事上的立場。
在甘迺迪遇刺後,副總統詹森繼任,他也是阿甘第二個見到的總統。在頒獎典禮上,阿甘還向詹森展示了他中槍的傷口。
阿甘受到總統詹森的接見
約翰·列儂:和阿甘一起錄製節目(1967年前後,阿甘22歲左右)兩人在節目中見面時,約翰·列儂便說出了歌曲《Imagine》中的歌詞,巧妙地回答了主持人的問題。
兩人共同錄製節目
「It's easy if you try」便是這首聞名世界的歌曲中的歌詞。
黑豹黨:美國黑人社團(1969年前後,阿甘24歲左右)該社團創立於阿拉巴馬州,也就是阿甘和珍妮的家鄉,這便不難理解珍妮為什麼會加入其中。黑豹黨致力於為少數民族和工人階級解放戰鬥。片中,阿甘因為維護珍妮,還與該社團的領導層大打出手。
阿甘去布巴的墳墓弔唁時,提到自己作為桌球代表團一員訪問中國的經歷。他還因為此行,拿到一支桌球拍的廣告,賺到了他買捕蝦船的資金。
歷史上,尼克森在任時的桌球外交極大地促進了中美兩國的關係發展,和大熊貓外交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總統尼克森:水門事件,震驚全美的政治醜聞(1972年,阿甘27歲左右)阿甘在尼克森總統的推薦下入住水門酒店,卻在無意中舉報了尼克森屬下在辦公樓內偷竊機密文件,由此引起了全國的轟動,尼克森在輿論的壓力下也只能引咎辭職。
尼克森向阿甘推薦水門飯店
水門大廈由一家五星級飯店、一座高級辦公樓和兩座豪華公寓樓組成。阿甘便住在其中的五星級飯店內。
阿甘無意發現的偷竊行為
歷史上發現水門醜聞的是美國民主黨總部的一位工作人員,他在離開大廈之前回頭看了幾眼自己的辦公室,便發現了手電筒的燈光,隨即告知保安人員,最終牽扯出這件影響深遠的醜聞事件。
尼克森辭去總統
颶風卡門:阿甘成為百萬富翁的機緣(1974年,阿甘29歲左右)阿甘剛開始捕蝦時幾乎一無所獲,然而一場颶風改變了他的捕蝦生涯。其他的捕蝦船都被颶風摧毀,只有阿甘的船倖免於難,於是他順利地撈起一船又一船的蝦,賺到了大筆的鈔票。
歷史上的這場颶風並未帶來大量人員傷亡,卻嚴重打擊了所到之處的捕魚業,連日的暴風雨更是淹沒大片耕地,損失不少重要作物。
尼克森辭職後,福特接替總統一職,卻也避免不了被刺殺的命運,好在躲過一劫。現實中的福特還是位長壽老人,享年93歲。
鄧肯中尉幫阿甘打理捕蝦公司的生意,在這期間投資了一家公司,這就是後來享譽全球的蘋果公司。
阿甘收到蘋果公司的信件
總統裡根:漫漫遇刺之路(1981年,阿甘36歲左右)阿甘走過不到四十載的人生,卻經歷了不少總統遇刺的事件。
阿甘用腳步丈量世界時,陪伴他的就是珍妮送他的這雙鞋。即使布滿泥濘,阿甘也沒有脫下這雙鞋。再次與珍妮重逢時,他穿的仍舊是這雙鞋。因此,這雙鞋後來也被大眾稱作「阿甘鞋」。
珍妮對自己的父親有著無盡的恨意,從影片的許多暗示中,我們可以推測到她小時候曾經受到父親的侵犯。以至於長大成人後,她看見曾和父親一起居住的房子,控制不住地要向房子猛砸石頭。
從阿甘的敘述中,我們可以發現珍妮父親的罪行。
珍妮扔石頭髮洩自己的情緒
阿甘也明白這間房子給珍妮帶來了不可磨滅的傷痛,於是在珍妮死後將房子剷平了。
出生於軍人世家的鄧肯中尉,一直認為戰死沙場才是他的命運,但是阿甘的出現卻扭轉了他以為的命運。失去雙腿的他日漸消沉,所幸最後在阿甘的感染之下重新找回生活的力量。
當他在心裡說出那句難以開口的「謝謝你」,他就已經與上帝講和了。原來這樣的命運,也並不壞。
中尉參加阿甘的婚禮
有一個細節是參加婚禮時,只有中尉是站著的。也許是他的義肢不方便坐下,但我更願意相信,這樣血性十足的男人,能站著就一定不會坐著。因為坐在輪椅上的痛苦,將他囚禁了太長時間。
「I don't know if we each have a destiny,or we're all just floating around accidental-like on a breeze.But I think maybe it's both."
我不知道是否命中注定,還是隨風飄零、沒有定數。但我想,也許兩者都有吧。
《阿甘正傳》中有著普通人無法扭轉的時代浪潮,也有著改變歷史的平凡時間。這一切都像阿甘說的那樣,可能兩者都有。在這部電影裡,我們看到了美國數十年來的動蕩,卻也看到了尋常人的勵志人生,值得我們在人生的不同階段多次品味。
它好像也是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下次看的時候會是什麼感受。
大家還有什麼關於這部電影的細節想要分享嗎,在評論區留下你的高見吧!
圖源網絡,如侵則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