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阿爾巴尼亞的老電影有哪些(被遺忘的8部阿爾巴尼亞電影)

2023-06-04 06:49:04

大家還記得「趕快上山吧勇士們!我們在春天加入遊擊隊……」這首插曲,出自哪部外國電影嗎?

大家還記得「你永遠也逃不出國境線」這句臺詞,又出自哪部外國影片嗎?

這些都來自於阿爾巴尼亞老電影。

對於從70年代走過來的影迷,怎麼會忘記,我們小時候最常念叨的那段關於外國譯製片的順口溜呢?

「朝鮮電影哭哭笑笑,越南電影飛機大炮,羅馬尼亞電影摟摟抱抱,阿爾巴尼亞電影莫名其妙。

其中前面三句都好理解,比如當時我們看到的朝鮮電影《賣花姑娘》、《金姬和銀姬的命運》、《摘蘋果的時候》等,的確讓人又哭又笑。

而當時的越南電影,像《阿福》、《山區女教師》等,所表現的,幾乎全是美軍對越南的侵襲。滿天都是美國的飛機,如黑雲壓頂,而越南軍民又用火炮將美國飛機一架架擊落——可不就是飛機大炮嗎?

還有羅馬尼亞電影,讓我們看到了歐洲人表達情感的方式,是那麼直接奔放。他們「公然」在鏡頭前摟摟抱抱,甚至親吻,這令一向含蓄內斂的中國觀眾,著實「大跌眼鏡」。

倒是阿爾巴尼亞電影,為何被稱為「莫名其妙」?

我想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像《第八個是銅像》、《腳印》等電影,讓人看得雲裡霧裡,不知所云。

比如《第八個是銅像》這部電影,可能當時就有很多人,並沒看明白,劇情究竟講的是什麼?

我也是在多年之後,再重溫這部老電影,才理出了一點頭緒。原來,它是通過多點倒敘的方式,為我們講述了二戰之後,七位戰友抬著犧牲的易卜拉辛的銅像,返回故鄉的故事。這部電影,用幾位戰友的回憶,將易卜拉辛的形象,拼接了起來。

這與我們所見慣的平鋪直敘的方式,的確有很大不同。

70年代,我們所能看到的外國譯製片並不多。

但阿爾巴尼亞電影卻經常會出現在電影院裡。

據《中國譯製電影史》這本書記載。我國早在1959年,就翻譯了第一部阿爾巴尼亞電影《塔娜》,由上海譯製廠譯製完成。

隨後上譯廠又翻譯了《山鷹之歌》、《他們也在戰鬥》、《特殊任務》、《我們的土地》、《最初的年代》等電影。

不過阿爾巴尼亞電影在中國上映的高潮,出現在70年代。

比如1970年,就有《海岸風雷》、《創傷》、《地下遊擊隊》、《寧死不屈》等多部阿爾巴尼亞電影在全國範圍內公映。

緊接著,像《腳印》、《勇敢的人們》、《戰鬥的早晨》、《第八個是銅像》、《綠色的群山》、《戰鬥的道路》等影片也出現在了大家面前。

這些電影都由上海譯製片廠進行翻譯和配音。上譯廠的配音演員們,通過充滿個性特點的配音,為這些影片增添了無盡的魅力。

不過時間進入1975年之後,長影廠承擔起了為阿爾巴尼亞電影進行翻譯和配音的任務。像《潔白的道路》、《在平凡的崗位上》、《初春》、《山姑娘》、《小貝尼》、《最後的冬天》等,都是長影廠譯製片組翻譯的影片。

據《中國譯製電影史》介紹,我國從50年代到70年代,共譯製了28部阿爾巴尼亞電影。

這其中至少有8部,在當時給大家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只是現在,還有多少人記得它們呢?

一、《寧死不屈》

這是最早引進我國的阿爾巴尼亞電影之一。它當初在中國上映時,給我們的視覺衝擊,是巨大的。

不過這部電影的敘事方法,也挺「莫名其妙」的。

其實,它完全可以通過正常的表現手法,將米拉和阿費爾蒂達的英雄形象給展示出來。可是導演卻硬是將一個原本很連貫的故事,給弄得支離破碎。

那些突兀的閃回鏡頭,令觀眾們看得一頭霧水。

但不可否認的是,這部電影在當時還是引起了巨大的轟動。

我想這其中,不排除如下幾個原因。

一個是當時的外國影片很少能看到,而《寧死不屈》卻翻來覆去不斷放映。

二是影片中的女演員很漂亮。而且她們所塑造的女英雄米拉和阿費爾蒂達的形象也很成功。尤其是她們從容就義前寧死不屈的模樣,盤旋在我們的腦海,久久揮之不去。

三是這部電影讓我們看到了很多「稀奇古怪」的東西,像能演奏出美妙旋律的吉他、時髦的格子襯衣、還有男主角身著的高領羊毛衫,以及撞球、巧克力等等。

我記得小時候,我有一個特別具體的心願,就是長大後一定要穿高領羊毛衫,呀,那真是又帥氣又高雅。還有就是一定要嘗一嘗,巧克力究竟是個什麼樣的滋味呢?

後來,改革開放之後,吉他、格子襯衫等都曾風靡一時,我想,一定與這部電影有很大的關係。

四是影片中的插曲《趕快上山吧勇士們》旋律簡單,但卻充滿力量,很容易讓人記住。我記得當時好像大家都會唱這首歌,都記住了「趕快上山吧勇士們,我們在春天加入遊擊隊」這樣的歌詞。

還有一點,就是上譯廠的配音演員們的配音別具特色。像為女主角米拉配音的,是劉廣寧。她的聲音是那樣的甜美,但同時又充滿青春的朝氣,令米拉的形象變得更加美麗。

而為阿費爾蒂達擔任配音的是李梓,她的聲音又是那麼清脆悅耳,使得阿費爾蒂達的堅韌倔強的性格,躍然於銀幕之上。

另外,這部電影中的許多臺詞,如「墨索裡尼,總是有理,現在有理,而且永遠有理。」、「我們熱愛生活,熱愛音樂,熱愛美好的一切」等,也成為了當時的流行語。

二、《地下遊擊隊》

《地下遊擊隊》也是我們最早看到的阿爾巴尼亞電影之一。

它於1969年由新阿爾巴尼亞電影製片廠拍攝完成,次年便與中國觀眾見面了。

它跟其他的阿爾巴尼亞電影一樣,也是不由分說便進入回憶部分,而且前後都不用鋪墊和交待,所以同樣令觀眾感到「莫名其妙」。

《地下遊擊隊》由幾個小故事組成,講述了二戰期間,阿爾巴尼亞遊擊隊與義大利法西斯進行頑強鬥爭的故事。

它給我們留下的幾個記憶點,一個是槍戰場景無比真實激烈,令觀眾有身臨其境之感。

二是遊擊隊員們盜取軍火時,猶如神兵天降,神不知鬼不覺就幹掉看守,進入軍火庫,不僅滿載而歸,而且還炸掉了軍火庫。那神奇的場面,要多爽有多爽。

三是集體越獄的橋段驚心動魄。獄友們為了防止挖掘地道的聲音傳出,他們異口同聲地放聲高歌,這個畫面很有衝擊力。而最終他們集體逃出監獄,令觀眾大呼過癮。

還有,就是當阿格龍準備擊斃法西斯頭目時,他說了一句著名的臺詞「我代表祖國和人民槍斃你。」

後來這句臺詞被廣泛引用於多部電影中。甚至在《美少女戰士》這部動漫作品中,也出現了「我代表月亮消滅你」這樣的經典話語。

另外,出現在《地下遊擊隊》中的彼得羅中尉,那英俊的形象,當年不知迷倒了多少女性觀眾。尤其是他打入敵人內部,身穿敵軍制服的樣子,簡直太帥了。

後來,我再翻看這部《地下遊擊隊》,感覺它簡直就像另外一部抗日神劇,劇情有很多誇張的成分,不合邏輯的設計也比比皆是。不過在當時來說,它卻讓很多影迷都大呼精彩。

三、《海岸風雷》

70年代,看過《海岸風雷》這部電影的中國觀眾,實在太多了。

它當年轟動到什麼程度?

不僅那些臺詞,像「夜貓子可回窩了」「我一看見這鹹魚就膩透了,打漁的,連根上吊的繩子都買不起」之類,大家耳熟能詳。

就連美麗的姑娘燙熨鬥幾下之後警察才敲門的細節,大家都記得一清二楚。

就跟大家看過《廬山戀》之後,能準確地說出張瑜換了多少套服裝,是一模一樣的。

當然,大家對影片中出現的四個兒子的名字,也背得滾瓜爛熟,他們分別是——墮落的塞力姆、勇敢堅強的迪尼、充滿青春朝氣的貝特裡和善良純真的維希普。

影片上映後,身無分文的「老大塞力姆」在酒吧屈身撿錢的場景,給小朋友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為此,大家還專門為他編出了一首童謠:老大塞力姆,撿錢喝啤酒,義大利的大皮鞋,踩住他的手。

這首童謠,是不是一下子就將大家的記憶之門,給打開了?

另外,影片一開始的時候,水手和一個女人親暱調情的場景,也令人們「大開眼界」。那時候,在中國電影裡,哪裡能看到這樣的畫面呢?

還有,在這部電影裡,我們再次聽到了那句熟悉的臺詞「我代表人民,判處你的死刑。」

這句臺詞,成為小朋友們做遊戲時最常用的流行語。

而現在,還有多少人記得這部電影呢?

四、《腳印》

後來,很多觀眾說,《腳印》這部電影,也讓人看不懂。

為何?

我覺得原因有兩方面,一方面是該片在表現手法上,的確存在「故弄玄虛」的嫌疑,二是影片本身也很「燒腦」。

它的故事其實很簡單。就是講述一位醫生的思想轉變過程。然而當他從貪圖享受變得目標高遠之時,他卻莫名其妙地死去了。

影片就從這個懸案開頭。然後通過公安人員的走訪和調查,再通過這個叫阿爾丹的醫生的父親、妻子、朋友、同事的回憶,將這些片段組合起來,才使得阿爾丹的形象鮮明起來,而案件的真相也得以揭曉。

編導其實想通過這部影片,講述一個很簡單的道理,那就是人不能貪圖享樂,更不應該驕傲自大。

但卻大量採用了一些時空交錯的插敘倒敘,眾多元素摻雜在一起,不僅使得影片的結構變得支離破碎,而且還衝淡了它原本想表達的思想。

東一下,西一下,七枝八杈的,讓觀眾也看得摸不著頭腦。

關鍵是,這樣的表現手法,根本沒有必要嘛。

所以大家覺得「看不懂」,不是沒有原因的。

不過這部電影,也並非全都一無是處。比如主題正向,對當時的年輕人具有一定的引導作用。

另外「你把人民給予的榮譽看成是理所當然的,脫離人民,忘記是誰培養了你。」「你永遠也逃不出國境線」等臺詞,相信大家也都記得吧?

五、《山鷹之歌》

我至今都覺得,這部《山鷹之歌》,比我們看過的許多阿爾巴尼亞老電影都好看。

它較為全面地展現了二戰期間阿爾巴尼亞遊擊隊與法西斯侵略者進行頑強鬥爭的整個過程。橫跨整個二戰時期,涉及到義大利、德國入侵阿爾巴尼亞的兩個時段,堪稱全景式的經典影片。

影片的前半部分,表現了遊擊隊開展地下工作的活動和軌跡,然後遭到義大利法西斯的瘋狂報復。再然後義大利法西斯投降後,德國人又入侵阿爾巴尼亞。

德軍於1944年開展的「秋季攻勢」,在《山鷹之歌》中得到了展現。但遊擊隊最終還是在與敵人的殊死搏鬥中獲得了勝利。

影片中的許多橋段都令人難忘。比如男主角阿爾邊帶來遊擊隊員們炸毀敵軍軍事基地的場景,比如女主角扎娜被抓後受盡敵人折磨的畫面,以及遊擊隊在與德國法西斯進行終極作戰時,採取兵分兩路的戰術,將敵人前後包抄的情節,都留在了我們的記憶之中。

值得一提的是,那時的阿爾巴尼亞遊擊隊員,一提到莫斯科就兩眼發亮。而現在,他們,卻成為了「敵人」。

這個世界,可真是「世事無常」啊。

六、《第八個是銅像》

那時候年齡太小了,看這部電影,看不懂。最大的印象就是,幾個人,在泥濘中抬著銅像朝前面走。他們為什麼要抬那個銅像?也不明白其中的含義。而且感覺這個電影並不好看,因為「打仗」的鏡頭並不多。

但有兩句話,卻怎麼也忘不掉。那就是——「消滅法西斯,自由屬於人民」

這又是一部讓人感覺「莫名其妙」的阿爾巴尼亞電影。

連主持過老電影節目的央視主持人張澤群都說「我到現在也沒看明白這部電影是咋回事兒。」

我想,最主要的原因,還是「一言不合」就「閃回」,令觀眾猝不及防。

一群人,還有個小孩,抬著個銅像,走著走著,突然就和敵人打起仗來,然後又走一會兒後,又開始打仗。

丈二摸不著頭腦。

那時候很多人,看不懂,但是誰也不敢說,誰也不敢問。因為說了,就會有智者站出來教訓你,就跟他真看明白了似的。

其實長大之後,看了多次之後,也看明白了,就是抬銅像的六個人,他們不斷進入回憶,而回憶的重點,都是易卜拉辛。

只是這回憶的畫面,實在來得太突然了。沒有轉折,也沒有鋪墊,真是「硬來」。這自然會讓觀眾誤以為,這幾個抬銅像的人,是一邊走,一邊又在與敵人打仗。

其實蒙太奇的手法運用,我們並不陌生,而且之間銜接的方式有很多,比如通過音樂的烘託,比如通過畫面色彩的變換,比如通過人物造型的不同等,都可以起到較好的效果。

可是《第八個是銅像》卻打破了觀眾的欣賞習慣。

再加上對於我們來說,劇中的人物都長得差不多,人名又那麼長,誰能記得住?

最要命的是,片中幾乎沒有連貫性的故事情節,一會出來一個人,一會這個人又突然不見了,真是「神龍見首不見尾」。

不過這部電影,還是諸多可圈可點之處,比如較好地展現了革命的樂觀主義精神和浪漫情懷。對於易卜拉辛這個人物的塑造,也是比較成功的。

然而長大後再看,我仍然感覺到很彆扭。不知各位是否跟我一樣呢?

七、《小貝尼》

《小貝尼》因為是部兒童片,所以對於當時還是小孩子的我們來說,印象更深一些。

我們當時還集體學過一個手勢,那就是在批評同學之前,都會先用小拇指在嘴邊劃一下,然後再甩出去。

現在想想,多傻啊。

這部電影,表現了當時阿爾巴尼亞的生活狀況。那時,我們的生活還很簡樸,購買許多東西,都需要憑票。可是在《小貝尼》中,那些普通人的家庭,卻已經出現了黑白電視機、冰箱、沙發、電話等物件。

還有,許多女生都特別想要影片裡小女孩懷裡抱著的洋娃娃。

這部電影,向我們展示了當時的阿爾巴尼亞人民富足、安詳的生活場景。那應該是阿爾巴尼亞人民最幸福的時光。

那時的小貝尼,怎麼也不會想到,在他長大之後,一場猛烈的風暴,將席捲而來。

八、《初春》

《初春》是我所看到的最後的一部阿爾巴尼亞電影。

1976年由長影廠譯製完成。

這是一部彩色故事片,那時候似乎很難看到阿爾巴尼亞有彩色影片出現。

《初春》的大概劇情,講述的是一群阿爾巴尼亞的地下工作者,炸毀敵軍軍火庫的故事。

但在這個過程中,卻困難重重。首先炸藥如何帶進軍火庫,就是一大難題。為此,這些地下工作者假扮成修理工,進入敵軍基地,並利用碼頭監控不嚴的缺陷,將炸藥帶進軍火庫。

然而,引爆任務還未完成,他們的行動就被敵軍發現。緊要關頭,男主人公挺身而出,承擔了所有責任。最終,他以自己的生命,與敵人和軍火庫一起,同歸於盡。

影片的節奏很緊張,應該是觀眾都愛看的類型。另外我覺得影片中對情感的詮釋,也很真摯。

尤其是男主角犧牲後,他的未婚妻傷心地望著遠方,傷心欲絕。

這樣的結尾,很是耐人尋味。

只是,看過這部電影的觀眾並不多。因為當時,中阿關係已經發生逆轉,導致它很快就從大家眼前消失了。

《初春》和許多阿爾巴尼亞電影一樣,存在情節誇張不真實,轉場生硬而且突兀等諸多缺陷。

從阿爾巴尼亞的電影,看這個國家的發展,是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

二戰期間,它先後被義大利和納粹德國佔領。直到1944年11月29日,才得以全國解放。二戰結束後,阿爾巴尼亞得到了前蘇聯的經濟和技術援助,而且這一援助就是15年。

然而國際關係瞬息萬變。時間進入五六十年代,蘇聯和阿爾巴尼亞的關係急劇惡化。1961年,蘇聯停止了對阿的經濟和軍事援助,同年12月,蘇聯中斷了與阿爾巴尼亞的外交關係。

那時中阿關係還是不錯的。我國在三年自然災害時期,經濟十分困難的情況下,依然向阿爾巴尼亞提供了大量援助。然而阿爾巴尼亞的做法,卻著實令人寒心。

當時我國人民節衣縮食,將大量鋼材、設備、儀器運往阿爾巴尼亞,可他們卻並不愛護和珍惜。而且還獅子大開口,要這要那。真是得隴望蜀,慾壑難填。

我國前前後後向阿爾巴尼亞提供了24年的援助,可是換來的卻並不是「滴水之恩必當湧泉相報」,而是指責和抱怨。

1997年1月,阿爾巴尼亞發生內亂,經濟危機隨即全面爆發,全國局勢徹底陷入失控狀態。這個曾經被譽為「歐洲明燈」的國家,幾乎一夜之間,便淪為了歐洲最窮國。

所以,凡事有因,必有果。

不得不說,這真是一個神奇的國度。

曾經,它遭受過列強蹂躪,他們也曾反抗過。這些,我們都可以從《寧死不屈》等老電影中看到。但他們似乎並沒有學會如何「自強」,而是喜歡做「牆頭草」,左搖右擺,這樣的「投機者」,誰會喜歡?

今天,當我們再看當年的阿爾巴尼亞影片,令人不勝唏噓。曾經這些電影,讓我們了解了阿爾巴尼亞那悽慘的歷史。同時也為我們打開瞭望向世界的一扇窗。

可是,當我們真正步入這個世界,卻發現它與我們的想像,完全不一樣。

國與國之間,哪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

就如同如今的阿爾巴尼亞,他們紛紛把目光投向了當年在二戰中與他們為敵的國家。這令我不由得想起了電影《腳印》中的那句臺詞「我們的後代會羨慕我們這個艱難的時代,這個時代一年就等於一個世紀。」

當我們重溫這些電影時,卻發現阿爾巴尼亞,早已忘記了那個時代。

文/DJ雅清編輯部:阿傑

©原創丨文章著作權:DJ雅清(yaqngzhuli99)

未經授權請勿進行任何形式的轉載。

,
同类文章
 陳冠希被曝當爸爸 老婆維密超模露點照觀看

陳冠希被曝當爸爸 老婆維密超模露點照觀看

6月12日,有網友曬出陳冠希和秦舒培為女兒舉辦百日宴的照片,陳冠希抱著女兒盡顯父愛,身旁站著秦舒培和家人。網友還曝陳冠希女兒名字是Alaia,此前秦舒培曾多次被傳懷孕及在美國生產。去年陳冠希秦舒培曾同逛嬰兒用品店;今年1月有網友偶遇秦舒培,稱其肚子凸起;今年4月有爆料稱秦舒培已誕下女兒。秦舒培是90
 日本十八禁的工口遊戲 電車之狼尾行系列你喜歡哪個?

日本十八禁的工口遊戲 電車之狼尾行系列你喜歡哪個?

工口遊戲,很多人應該都聽說過,工口遊戲其實就是日本遊戲產業裡面一些尺度較大的遊戲,我們也都了解日本的遊戲行業是很發達的,其中自然也少不了一些涉及大尺度的色情遊戲,工口遊戲就是這個一個類別的,下面讓我們來盤點幾個日本十八禁的工口遊戲。日本十八禁的工口遊戲:一、性感沙灘那個被碧撥蕩漾清可見底的海水圍繞的
 韓國十大被禁播的女團MV 尺度太大令人慾罷不能(視頻)

韓國十大被禁播的女團MV 尺度太大令人慾罷不能(視頻)

韓國的女團是一直是以性感而聞名,不僅在韓國有一大批的粉絲,就連中國和歐美國家也有一大票的粉絲,小編自然也是韓國女團粉絲大軍中的一員,看過韓國女團MV的人都知道,一向尺度是非常大的,各種誘惑性的東西看得欲罷不能,然而也正是因為尺度太大而遭到禁播,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去看看那些被禁播的MV。一、Stella
 莫菁門事件始末 因愛生恨散布大量豔照

莫菁門事件始末 因愛生恨散布大量豔照

莫菁門事件是發生在2010年廣西柳州的一次「豔照門事件」,那時候時下流行各種門事件,而廣西柳州莫菁門事件之所以能引起網絡上極大的討論,就是因為網友認為發帖者的行為已經超越了道德底線,莫菁門事件中究竟有什麼愛恨情仇呢?莫菁門事件:莫菁,女,廣西柳州人。2010年11月,一名柳州女子的不雅「豔照」在網際
 陳法蓉萬人騎是什麼意思?她演過哪些三級片?

陳法蓉萬人騎是什麼意思?她演過哪些三級片?

陳法蓉是香港著名的女藝人之一,曾經還獲得1989年香港小姐的冠軍,可以說是一位老牌的港姐代表,曾經也有演過三級片,網上曾經有一種對於她的說法是「萬人騎」,說的就是她的感情經歷十分豐富,交往過很多任的男朋友,最後都沒有一個好的結果。陳法蓉介紹:陳法蓉,1967年10月28日出生於香港,祖籍江蘇宿遷,中
 蔣英與李雙江婚外情?關係曖昧是真的嗎?

蔣英與李雙江婚外情?關係曖昧是真的嗎?

蔣英是中國最傑出的女聲樂家,中國航天之父錢學森的夫人,武俠小說大師金庸的表姐,大詩人徐志摩的表妹,看到這麼多人的名字你一定會驚嘆,而在網上曾有流傳蔣英與李雙江的婚外情事件也是引起不小的轟動,蔣英與李雙江是真的嗎,讓我們一起去揭秘事情的真相。蔣英簡介:蔣英生於1919年9月7日,浙江海寧人,中國最傑出
 《狼心狗肺》《你的淺笑》誰曲子更密鑼緊鼓

《狼心狗肺》《你的淺笑》誰曲子更密鑼緊鼓

港島妹妹和梵谷先生:天津嘉年華梁龍說:這不都坐著呢嗎我們說:坐下,牛逼安保說:菠菜賤賣。2019年10月28日 (114)|lululu0726:搖滾是音樂 聽音樂不聽音樂光聽歌詞?前戲不重要麼各位?2020年11月16日 (51)|死在柯本槍下:前面叨咕的是不是:上班了上班了他媽媽沒話說?2021
 柯凡錄音門事件 因侮辱詹姆斯而遭到封殺?

柯凡錄音門事件 因侮辱詹姆斯而遭到封殺?

柯凡,中國籃球解說員,看過NBA的朋友肯定對於他不會太陌生,柯凡搭檔過很多著名的體育解說員,但是因為在2015-2016NBA總決賽期間曝出的錄音門事件中侮辱了詹姆斯被球迷口誅筆伐,柯凡也因此被暫時停止工作反省,柯凡究竟有沒有被封殺呢?柯凡簡介:柯凡,男,北京市人,1986年3月29日出生。籃球解說
 病態三部曲背後虐心的故事 打回原形/防不勝防/十面埋伏

病態三部曲背後虐心的故事 打回原形/防不勝防/十面埋伏

黃偉文是香港樂壇著名的作詞人,他給很多音樂人都寫過歌詞也都是耳熟能詳,比如說《可惜我是水瓶座》《浮誇》《下一站天后》《喜帖街》等等,他的歌能讓人產生非常多的共鳴,在病態三部曲中更是引起無數人對於愛情的遺憾,他的病態三部曲分別是哪三首呢?病態三部曲:《打回原形》《打回原形》講愛之卑微。在愛情裡面,人難
 《愛你這樣傻》與《你從未說過愛我》哪首變幻莫測

《愛你這樣傻》與《你從未說過愛我》哪首變幻莫測

南極不季寞:90後聽這種歌的還有幾個2015年9月20日 (6017)|Ea-bon:真系好聽無得頂啊,睇下幾多人卑贊!!12015年12月2日 (2092)|麥芽先生:唱歌的也傻聽歌的也傻2015年3月27日 (867)|六級詞彙小能手:22歲的阿姨沒有談過戀愛但是喜歡著一個人。2017年10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