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普拉達的女魔頭是什麼電影(3刷穿普拉達的女王)
2023-06-19 20:29:53 2
經常看我寫文章的都知道,雖然寒鴉每次寫文章不是在推薦書就是推薦電影,但一般都推薦的很佛系。
總有一種這個寶貝我已經偷偷告訴你,看不看是你自己的事兒啦,雨我無瓜的感覺。
但是這部電影不一樣,我真的希望每個工作了的或者即將工作的人都能抽出一個小時看一看。
這部電影就是《穿普拉達的女王》。
女魔頭米蘭達
一部被稱為商業片的教科書,時尚界的初級指南,以及論職場成年人之間那些血雨腥風的競爭的神奇電影。
我第一次看這部電影是三四年前了,當時我還是個不識人間愁滋味的小傻瓜,看完就覺得:「哇哦,這年頭還有這麼浮誇,瘋狂醜化成年人的影視作品嗎?」
如今,寒鴉在經過社會這麼多年全方位無死角的毒打以後,發現那些電影裡的場景,不過都是最真實的職場寫照罷了,別說醜化成年人了,我甚至還覺得電影有點過於美化。
被工作搞得焦頭爛額的小助理安德麗婭
因為這部電影對於職場的描述過於真實,很多人寫這部片子的影評時都難免把自己的情緒帶入進去,情感解讀非常到位,但是對於電影宏觀上的精妙卻經常忽略。
所以,寒鴉今天就從電影整體的角度來分析一下,為什麼它能被稱為商業片的教科書?
文章將從3個角度開展,從結構到細節,從內容到演員,全面的展示這部電影為什麼如此值得一看。
文章的第四部分,寒鴉會重點討論一下這部電影的精神內核,以及電影所折射出的價值觀對於我們每一個普通人有什麼參考價值。
坦白說,好的商業片多如牛毛,為什麼偏偏這部電影能被稱為教科書級別?
原因之一就在於它的人物形象非常真實,在這部電影裡你找不到完美的角色。
每一個主人公都有著自己獨特的魅力和難以掩蓋的缺點,但就是這份貼近生活的不完美體現了這部電影的獨到之處。
我們以電影中的魔鬼主編米蘭達為例,她對時尚有著與生俱來的天賦,感情上卻處理得一塌糊塗。
首先講優點:米蘭達就是時尚界的標杆,對時尚有著精準的認知,數十年引領時尚潮流
米蘭達在時尚上獨到的天賦絕對是無與倫比的,用她自己的話來說:「她總是一眼望去就可以輕易洞察到他人的需求。」
她說這個設計將會引領時尚,這個設計就一定會引領時尚。
設計師會因為她不滿意的抿緊嘴唇就將自己所有的設計推翻重做,三言兩語就將普通人和時尚圈的關係概括的一清二楚:
「你用你那松垮的藍絨衣,試著告訴世人你的人生重要到你無法關心自己的穿著,但你要知道那衣服的藍色值幾千萬和數不盡的心血。
更可笑的是,你以為是你選擇了這個顏色,讓自己遠離時尚界,事實卻是這屋子裡的人幫你從一堆衣服裡選了這件絨線衫。」
總而言之,米蘭達對時尚有著獨一無二的敏銳,帶領著自家雜誌穩坐時尚圈龍頭的地位。
奈傑爾評價米蘭達對於時尚的意義,她的觀點決定了時尚界的一切
但與此同時,她的缺點也非常明顯,刻薄刁鑽,脾氣古怪,感情生活一片狼藉。
工作上,時時刻刻都在給助理提一些苛刻到令人髮指的要求,只要稍不滿意就會毫不猶豫的對身邊人進行語言加眼神的雙重降維打擊。
與此同時,她的感情生活也一片狼藉,和丈夫也是爭吵不斷,一次次走向離婚的終點。
米蘭達的人物形象是雙重的,毫無疑問,她的第一重形象代表的是資本,冷酷且傲慢。
第二重則是作為一個事業型女性,夾在家庭和事業之間被不斷衝擊壓迫的形象,眼淚要在一個人的時候流,唯一還能看出她也委屈過的地方是她摘了眼鏡露出的發紅的眼眶。
《穿普拉達的女王》裡每個角色都具有這種接近生活的真實,在看電影的時候,你不會覺得這些角色是因為一出藝術創作而存在的。
反倒是像把你的生活搬上了熒幕,你總能在這些角色的,某個瞬間找到自己的影子。
在外邊叱吒風雲的女魔頭其實被感情折磨的心力交瘁。
同事之間的好老師,老闆的得力部下奈傑爾,也算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實際上卻是一個被工作把生活搞得一團亂麻,18年來從來沒做過自己想做的事,只保持著絕對的服從。
如果說在文章的第一部分,我們分析出了這部電影充滿隱喻和暗示的人物形象,找到了這部電影的第一個經典之處。
那麼在第二部分,我們將要分析的演技和那些無處不在的細節刻畫則是這部電影如此了不起的另一原因。
米蘭達:演出資本對別人的冷酷算什麼本事,演出資本對自己的殘忍才算本事
演技和細節這個東西,如果你只看一遍的話,說實在的很難發現,但是在我三刷這部電影之後,我真的給扮演米蘭達的演員跪了。
前邊我們已經重點分析過米蘭達的形象,這麼一個複雜又對立的雙重形象,梅利爾斯特裡普竟然靠表情和眼神就完全演出來了。
看看這圖片我不知道一個人的演技得到了怎樣爐火純青的地步才能把同事間面和心不和表演的這麼淋漓盡致的
如果只演出了資本對別人的冷酷其實也算不上高超,真正厲害的地方在於她演出了資本對自己也充滿殘忍和壓榨。
這麼說有點空,咱們以電影中的一幕舉個例子:
在米蘭達一年當中最重要的時刻,她的婚姻再次宣告失敗,以離婚草草收場,酒店裡她卸掉妝發,整個人脆弱到氣若遊絲。
再次婚變,開始自嘲的米蘭達
女主看著一向強勢的上司變成這樣,一時同情的不知道怎麼辦才好,就對她說你這麼難過要不我給你把工作推了吧,米蘭達一秒恢復氣勢,取消?你在開什麼玩笑?
「那我還有什麼能為你做的嗎?」
「有,做好你的工作。」
短短兩句話,蘊含的感情值得細細品味好幾天,幾十個字就把這種冷酷和殘忍展現的淋漓盡致。
安德麗婭:巴黎的路燈知道我沒有變過,「內容不變,包裝更好」
很多人都對電影的結局有意見,就讓安德麗婭做個時尚靚麗的小仙女不好嗎?怎麼最後又穿回又土又老的夾克以及找回已經完全沒有共同點的前男友?
但其實電影早就在前邊鋪墊了無數的細節鋪墊。
最開始的時候,安德麗婭雖然因為工作跟朋友們約會頻頻遲到,卻還是給朋友送去夢寐以求的包包和昂貴的化妝品,依然還是那個樂於跟朋友分享一切的女孩子。
之後,到了巴黎一頓手忙腳亂,數不盡的鎂光燈,以及酒店裡上司哭紅的眼眶,於是她迷茫了,第一次為這個處處刁難她的上司米蘭達說話:
「可是這不公平,她當然很尖刻,但是如果她是男人,人們就不會只把眼光聚焦在她的婚姻上了,而是驚嘆於她在事業上的成就。」
她在巴黎的路燈下,轉了一圈又一圈,想著自己的記者夢和剛剛宣告破碎的感情。
觀眾早就被她的靚麗吸引,忘記了她最初的夢想,但是巴黎的路燈知道她的糾結。
這部電影是2006年拍的,到現在已經整整過去了14年。
但是每年還是有很多人一遍一遍的重新看它,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於《穿普拉達的女王》觸及到了一些普通商業片難以企及的內涵價值。
01. 職場女性工作事業難兩全的困境,職業上再大的成就也不即一個完美的家庭
這部電影不管是女魔頭米蘭達還是職場新人小助理安德麗婭都從方方面面展現了職場女性在面對事業和家庭之間的兩難。
米蘭達,一個只是憑著表情就能讓設計師把自己所有設計作品推翻重做,時尚界說一不二的女王,也免不了被人嘲笑婚姻生活的破碎,被稱為「事業狂人」,「逼走每一任丈夫的女人」。
最後借小助理的口,發出質問,還是一樣的打拼事業,但如果米蘭達是男人呢?
小助理安德麗婭也一樣,當她竭盡全力想要在事業上展露頭角時,不管是男朋友還是曾經的密友,竟然充滿刻薄的說出:
「你變了,你曾經不是這樣的,我以前認識的安德麗婭從來不捨得讓她的男朋友等哪怕一分鐘的...」
朋友挖苦完,前男友接著挖苦
姐妹,她在打拼事業啊,這輩子能不能有指望就看這一年了,不理解就算了,至於這麼挖苦嗎?
總而言之,不管是安德麗婭還是米蘭達,作為職場女性她們遇到的事業和家庭難以平衡的困境。
而這個困境,無論是在當時還是14年後的現在,都太有現實意義了。
畢竟,誰還沒聽過幾句「女孩子事業再厲害有什麼用,嫁不了好人家不還是不行?」
02. 不要美化你的職場,更不要美化你自己
我為什麼這麼推薦工作的人看一下這部電影,就在於它把職場生活很真實的展現出來了,沒有美化,更沒有醜化。
首先,職場從來都是優勝劣汰適者生存。
職場從來都不是講究論資排輩的地方,你有能力你就能升職加薪,你若只是泛泛之輩,又怎麼可能得到讚揚?
剛入職的安德麗婭總是在抱怨,在嫌棄,每天被上司氣到飯都吃不下,如果她一直是這種態度,不用猜我們都能想到她的結局是什麼,除了被淘汰沒有第二種可能。
但是,好在在奈傑爾的開導下,她開始慢慢學習自己的工作語言,去了解自己家雜誌背後所蘊含的意義,而正是這份轉變,才讓她後來有了艾米莉一直渴望的機會,和一份得到心愛工作的推薦信。
其次,職場不需要陰謀,人家比你優秀就夠了啊
電影末尾,安德麗婭質疑米蘭達,說你怎麼能犧牲奈傑爾,米蘭達回了一句非常經典的話:
「你不也是嗎?犧牲了艾米莉,別說你沒有,當你做的比她好,讓我看到,就已經是在踩著她的無能上位了。」
所以,你看職場哪有那麼多勾心鬥角,升職加薪的背後不過是因為你做對了某件事,你的優秀被看到了而已。
歸根結底,變得優秀才是你最最應該做的,不然人家本來沒想搶走你的機會,也因為自身就是比你優秀使得機會不得不從你手中溜走。
尾聲:《穿普拉達的女王》這部電影真的值得每一個職場人看一看,尤其是職場新人。
因為,每一個慘遭社會毒打的小可憐兒和瑟瑟發抖的職場小萌新,都能從安妮海瑟薇懵懂的大眼睛裡看到自己的影子,並發出歇斯底裡的感嘆:「這XX不就是我嗎?」。
歡迎關注,我是寒鴉,一個不想當設計師不是好撰稿人的翻譯崽,頭條月度優質帳號,我們下條動態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