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周圍的菩薩(菩薩喜歡的地方)
2023-06-19 18:03:40 5
感謝朋友們一直關注並閱讀」翰石週遊攝「的《走川西上篇--317川藏南線》共計八篇視頻和文章。從《走川西之九》開始,我們的旅行線路回到新都橋轉入塔公鎮向北,往進藏317北線方向進行介紹。新都橋是進藏南北線和到九龍方向的中心點,在《走川西之二--光與影的世界、攝影家的天堂》已經進行了介紹。現在我們直接進入美麗的塔公草原。
我記得第一次來到塔公草原的時間應該是2002年8月初的一個周末,與同事、朋友一行從石棉出發。當時瀘定至康定的道路在全線封閉維修,只準夜晚8點以後才能放行,這樣我們的時間就明顯不夠了。我們是好話說盡、好不容易讓封道的工作人員同意,才緊跟著一隊進藏的部隊車輛後面到了新都橋,然後轉入到達塔公鎮。當時的塔公鎮就只有兩家藏家住宿,我們選擇了一家藏族大媽家住宿。她家前面就是塔公寺。
那個時候還沒有數位相機,我使用的是傻瓜膠片機,拍照是純粹的菜鳥。到了塔公第一次看見了美麗的高原草原,是心情格外興奮、異常激動,也讓我喜歡上了這個地方。
時間匆忙、遊興未盡。兩年後的2004年相約朋友第二次來到塔公草原。我們第一批的朋友是下午5點左右到達,在第一次住宿的藏族大媽家住下。由於來客比較多,我們只能住宿通鋪,大家擠在一起等待第二批的朋友。第二批的朋友是到深夜3點左右才到達住宿點,其因是車輛都快到折多山頂時出了故障,只能返回康定修理,深夜再次翻越折多山,才來到塔公鎮。
這個合影的老外,後話半個月之後,我們又在麗江街頭意外重逢
之後還來過和路過塔公草原幾次,就不再更多絮叨了。《走川西》談一下2018年路過塔公草原前往317國道方向旅行情況。
塔公草原是位於四川康定縣西北部113公裡處,海拔3730米。草原地勢起伏和緩廣袤,水草豐茂,牛羊成群。這裡的河流、山體、寺廟、獨特的藏房建築等構成了這個美麗的風景區。
"塔公"意為"菩薩喜歡的地方"。相傳約在公元641年,唐太宗把文成公主許配給藏王松贊幹布,並把一尊釋迦牟尼(藏語稱臥覺佛)十二歲身佛像賜予公主和藏王。公主行經此地時,這尊佛像竟然如在地上生了根一樣,再也無法移動半步。就在眾人一籌莫展之時,佛像卻開口說願意留在這裡。
這尊佛像是有著非凡的「和親」使命,是必須送到拉薩的大昭寺。文成公主令眾人就地取用金沙按照佛像原貌複製了一尊留在這裡。於是這裡開始聞名於康巴地區,因佛像與西藏大昭寺佛像相同,這裡也稱為「大小昭寺」。有凡若無緣去拉薩朝聖的人們,則可以到塔公寺朝拜也會得到同樣功德的說法。
我身後的大殿內供奉的就是文成公主入藏時隨身的釋迦牟尼12歲身像,這個佛像是塔公寺的重要文物。若干年後,寺院舉行加持開光法會,天空中傳來"塔公、塔公"的聲音。從此,"塔公"就成了寺院的名稱。由於殊勝的密意因緣,塔公寺又為"一見解脫如意寺"。是藏傳佛教薩迦派(花教)的寺廟。
我們站在塔公草原的山坡上,遠遠望去看見的山峰就是康巴地區十分有名的亞拉雪山(亞拉神山),也是藏族史詩《格薩爾王傳》裡記載的藏區四大神山之一。亞拉雪山為"第二香巴拉"。所謂香巴拉,就是神仙居住的地方,是一個虛幻的境界。而"第二香巴拉"則就是真實的,它就在我們的眼前。
亞拉雪山位於道孚縣與康定縣的交界處,海拔5820米。它從草原拔地而起,巍峨壯觀,雪山終年積雪、銀裝披掛,群雲繚繞,與廣袤的草原和金碧輝煌的木雅塔公寺相襯託,展現出了一幅秀麗的高原風光畫卷。
在塔公草原遠看亞拉雪山,山形猶如是呈花瓣簇擁的蓮花寶座形象,十分逼真。
在八美鎮我們觀看亞拉雪山,山峰卻像一頂皇冠形狀
亞拉雪山巍峨地坐立於草原之上,藍天之下,主峰身披白雪直指天穹,在藍天下熠熠生輝。升起的一朵朵的白雲,猶如祭祀的飛煙。它是周邊藏民頂禮膜拜的神山,聽說如果你來塔公草原能看見亞拉雪山的雪峰,就會給你帶來美好福氣。
此處是塔公草原上的木雅金塔,也叫木雅尊勝塔。是藏傳佛教寧瑪派(紅教)六大佛寺之一的竹慶寺為紀念十世班禪大師曾在此灌頂布法而修建的佛塔。據說,金塔外貼金箔耗用黃金一百多斤。聖潔莊嚴的木雅金塔在高原藍天下是金光閃閃,與亞拉雪山、塔公草原和隨風起舞的五彩經幡渾然一體,交相輝映,美輪美奐。
在塔公草原可以慢慢地遊玩。我們是夏秋都來過這裡,但是每一次看見草原上的山花盛開、碧水悠悠、牛羊馬群、帳篷和寺廟、塔林交織在一起的綺麗斑斕迷人景色。都仍然給我們帶來了一種心情激蕩、流連忘返的感覺,都會產生下次再來的衝動。
註:部分資料來源於網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