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文題的含義(理解重要語句的含意)
2023-06-12 01:13:44
理解重要語句的含意
理解重要語句的含意,首先要理解語句的表層意義,即字面意義;其次要理解句子的語境義,即在一定的語境中語句的臨時意義;再次要理解語句的「言外之意」,如反語、雙關、婉曲等,表達的往往是言外之意。
[典例] (2016·山東高考)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後面的題目。
天氣晴朗,藍天白雲的,一眼望去很愜意。你眼中的世界實際是你心理的投射,吳秋明如果在旁邊肯定會這樣說的。馬驍馭不禁微微一笑。
到達小區,門口的保安照例攔住了馬驍馭的車,他報了門牌號碼和戶主姓名,欄杆抬了起來。①他忽然感覺自己心裡的那根欄杆,也是這樣抬起來的,只是從欄杆下通過的,應該是吳秋明。
馬驍馭從後視鏡裡看了眼自己,感覺自己依然算得上英俊,就算減去百分之三十的誇大,也還不錯。
吳秋明快速走來,難得地穿了件藍色小碎花的薄棉衣,看上去是舊的。馬驍馭心裡打了一個閃,想起了母親。也許是注意到了馬驍馭的眼光,吳秋明上車後主動解釋說,這件衣服會讓孩子們感到親切。
馬驍馭說,你真有心。
吳秋明說,你知道那個著名的「絨布媽媽」實驗吧?
馬驍馭說,不知道。
吳秋明說,是上個世紀一個叫哈利·哈洛的心理學家做的實驗,他把剛剛出生的小猴子和媽媽分開,關在籠子裡用奶瓶餵養。他發現這樣餵養的小猴子雖然更強壯一些,但卻總是吮手指頭,發呆,神情漠然。他分析是缺少母愛的緣故,於是給小猴子做了兩個假媽媽,一個是有奶的「鐵皮媽媽」,一個是沒有奶的「絨布媽媽」。結果哈洛驚奇地發現,小猴子只會在餓了時才去「鐵皮媽媽」那裡吃奶,絕大多數時間,它們都依偎在「絨布媽媽」的懷裡。這個實驗說明,母親並不僅僅意味著有食物,還要有溫暖的懷抱。溫暖的懷抱對小猴子來說非常重要。
馬驍馭說,不愧是心理學博士,太有意思了。
吳秋明笑道,所以我每次去兒童村,都要一個個挨著去擁抱那些孩子。尤其是兩三歲的孩子,我會多抱他們一會兒。我給不了他們一個完整的家,但至少給他們一個溫暖的懷抱。我知道那對他們來說有多重要,也許他們自己都意識不到。何況我不僅僅是「絨布媽媽」,我還有溫暖,有心跳,有笑容。我真心愛他們。
馬驍馭忽然有了一種擁抱吳秋明的衝動。
他暗想,也許吳秋明沒有意識到,這擁抱其實是彼此需要的。她作為一個女人,肯定有做母親的天性,每周和孩子們一起待一天,彼此都有益處。何況,一個長期單身的女人,也是需要擁抱的。
到了西郊,停好車,他們一起走入一條小巷。
吳秋明雖然個子矮小,步子卻很大。馬驍馭感覺和她走在一起速度蠻接近。進入一條小巷,眼前出現了一個舊木門。馬驍馭一眼看到了門旁邊掛的牌子——某某市第一兒童村。
吳秋明熟門熟路地進入,正在院子裡玩耍的孩子們圍上來叫吳媽媽。吳秋明左攬右抱,踉蹌地往裡走,和迎上來的老師們一一握手,並把身後的馬驍馭介紹給他們。
後院停著一輛卡車,幾個老師在搬運卸下來的紙箱,大一點兒的孩子也在幫忙搬。馬驍馭也連忙過去幫忙,但被老師們阻止了,她們熱情地把他拉進辦公室,要他喝茶。馬驍馭諮詢了老師們很多關於孩子的問題。這些孩子大多是被遺棄的,和正常家庭長大的孩子相比,在心理上有許多不同。馬驍馭邊聽邊產生了做課題研究的衝動。
馬驍馭從辦公室出來,一眼看到院子裡一個場景——吳秋明挽著袖子在給幾個女孩子洗頭。初秋的陽光灑在院子裡,讓這普通的場景呈現出非同一般的美麗。一個已經洗好頭的女孩兒,披著溼漉漉的頭髮在一旁遞毛巾,吳秋明舀起一瓢水,緩慢地淋到水池邊另一個女孩子的頭上。陽光穿透水柱,發出寶石的光芒。
馬驍馭定定地站在那裡。這樣的場景他在哪裡見過?他仿佛見到了自己的靈魂,隨時都在,卻無法捕捉。他一動不敢動,害怕驚動它,打碎它。
那一刻,他動心了,再次動心了。一個人對一個人的動心,肯定是一次又一次。尤其是在他們這個年齡,需要無數次的小動心,才能匯合成衝破樊籬的勇氣。
他看到吳秋明擰乾毛巾,給孩子擦頭髮,很認真,很仔細,臉上洋溢著一種光芒,這光芒讓馬驍馭忽然有了一種把吳秋明擁入懷中的衝動。
他走過去,幫吳秋明把用過的毛巾搓乾淨,一一晾在鐵絲上;轉過身時,②看見一個頭髮溼漉漉的女孩子正趴在吳秋明的懷裡,左右搖晃,半個臉埋在她懷裡,半個臉沐浴在陽光下。另一個小男孩兒跑過來說,還有我,還有我,吳媽媽!吳秋明伸出另一隻胳膊摟住了他。
馬驍馭拿出手機,拍下了這個畫面。
而後他走到她身邊,以從未有過的語調說,以後我每次都和你一起來!
(節選自裘山山《琴聲何來》,有刪改)
題目:解釋畫線①處的含意。(2分)
答:
[解析] 此題考查體會小說重要語句的豐富含意的能力。要分析①句含意,首先要找到原句,並聯繫就近的語境,分析此句含意。這句話運用了比喻(借喻)手法。馬驍馭「心裡的那根欄杆」,比喻馬驍馭對吳秋明還沒有完全敞開心扉,「抬起來」比喻敞開心扉接納吳秋明。從後文的情節看,文章幾次寫到馬驍馭有擁抱吳秋明的感動和衝動。以這句話為背景來理解「馬驍馭抬起心裡的欄杆,吳秋明走了進來」的意思,應該是暗示吳秋明已經走進了馬驍馭的內心。
[參考答案] 運用比喻手法,暗示馬驍馭對吳秋明敞開了心扉,(1分)把吳秋明放進了自己的心裡。(1分)
理解重要語句的含意「三步驟」
1.(2014·江西高考)理解下面這句話在文中的含意。(《抻面》)(6分)
後來運動多了,鐵良說,這「反省」就是咱們的醒面;醒好了面,願意怎麼揉掐捏拉,隨您便。
[品思路] 解答此題,一要結合具體的語言環境,二要抓住關鍵詞語並結合所用的手法。鐵良此語是針對「後來運動多了」說的,是借諧音說「這『反省』就是咱們的醒面」,構成暗喻,既表達了鐵良對抻面手藝的感悟,又表達了他對那個時期所特有的運動形式的無奈和不滿,這應該也是作者借人物之口表達自己對特殊年代的深刻反思。解答時要綜合考慮,整合作答。
[品答案] ①揭示了鐵良體悟到的抻面之道;(體悟,2分)②表露了鐵良對那個「運動多了」的特殊年代對人隨意「揉捏」的無奈與不滿;(對特殊年代運動形式的態度,2分)③表達了作者對那個特殊年代的反思與批判。(對特殊年代的反思與批判,2分)
2.(2013·重慶高考)怎樣理解文章的最後一句「對著這個偉大的靈魂,霍夫曼緩緩地把腰彎了下去」的含意?(《槍口下的人格》)(2分)
[品思路] 關鍵詞語是「偉大」,即高尚的人格;位置在文末,起到突出人物形象、深化主旨的作用;陳述主體應該有兩個——貝爾蒂和霍夫曼。「緩緩地把腰彎了下去」表現了霍夫曼面對貝爾蒂高尚人格時的羞愧和敬畏,同時也表現了霍夫曼複雜的人性。
[品答案] ①貝爾蒂高尚的人格震懾了霍夫曼的靈魂,使之感到羞愧和敬畏;(高尚人格的影響,1分)②表現了霍夫曼複雜的人性。(複雜人性,1分)
閱讀下面的語段,完成後面的題目。
大媽表達親情總是從飯桌上開始,清炒菜薹、油燜竹筍、韭黃爆河蝦、桃花豆腐、白果燜臘肉、筍乾煲鴨湯……只有我們吃滿足,大媽才覺得我們是見過面了。
有什麼吃什麼,大媽總說。語氣一定不是表達謙卑,是對生活的知足和感激。看見我們那麼喜歡吃她做的飯菜,大媽的廚藝展示越發地才華橫溢。一頓,又一頓。我感嘆大媽把春天裝進我身體裡了。大媽說,你能多來就多來,這裡的青山綠水,也不委屈你。
大媽像個磁場,在她身邊,我就覺得安靜、快樂、知足。我想這好比香樟樹的周圍不滋生蚊蟲,在大媽身邊我就不浮躁了。
大媽愛唱歌,老了也沒削弱這愛好,對人唱,對山唱,在菜地摘菜時唱,下河浣衣時也唱。是地道漢水民歌的調子,曲調婉轉悠長,借景狀物,從心所欲,真是情從心生,歌從口出,那麼地自然而然,如萬物生。藍的天,白的雲,山峰青,江水碧。簡單卻雋永的日子,我在那短暫的相逢裡似乎過了一生,又恍惚只是打了個盹醒來。
(摘自《歡樂頌》)
理解文中畫線句子的含意。(6分)
(1)我感嘆大媽把春天裝進我身體裡了。(3分)
答:
(2)簡單卻雋永的日子,我在那短暫的相逢裡似乎過了一生,又恍惚只是打了個盹醒來。(3分)
答:
解析:根據句子的特點,理解其含意宜從修辭手法和關鍵詞兩個角度入手分析。(1)這句話運用了借代的修辭手法,關鍵詞是「感嘆」「春天」。從前文「大媽」在用春天的食材做美食的情節看,「春天」應是對「大媽」用心做的飯菜的形象概括,表明「大媽」對「我」的疼愛之情;「感嘆」是一個感情詞,表明「我」對「大媽」的感激之情。(2)這句話主要運用了對比手法。「過了一生」和「打了個盹」兩者對比,這裡看似矛盾但並不矛盾。同時這句話還使用了比喻和誇張的修辭手法。關鍵詞是「過了一生」和「打了個盹」。從前後文的情節看,「過了一生」是感覺享受了一生幸福;「打了個盹」是感覺幸福太短暫。整個句子寫出「我」對幸福快樂生活的喜歡和「我」的幸福感。
參考答案:(1)這裡用「春天」代指用春天的食材做的美食,是借代的手法,(1分)表達了「大媽」對「我」很疼愛,(1分)也表達了「我」對「大媽」所做的鄉下飯菜很享受,很感激「大媽」。 (1分)(2)運用對比手法,還有比喻和誇張的手法,看似矛盾但並不矛盾。(1分)「過了一生」,感覺幸福滿滿,享受一生;(1分)「打了個盹」,感覺幸福太短暫。整個句子寫出「我」對安靜、知足、快樂生活的喜歡和「我」從內心發出的幸福感。(1分)(意思對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