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兩會電影(這周刷屏的兩會熱點)
2023-06-11 16:37:37 3
1905電影網專稿「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詩人白居易在《與九元書》中所寫,點明了文藝創作應立足現實,反映時代,表達真切的社會情感。3月11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即將閉幕。近一周以來,人大代表與政協委員積極履行職責、參政議政。鄉村振興、節能減排、社會保障、教育改革等焦點議題在備受社會關注的同時,也成為現實題材電影創作的源頭活水。
近幾年來,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深入生活,謳歌時代的現實題材電影已成市場「新主流」,產生了大量叫好又叫座的爆款作品。作為行業一員,全國政協委員張凱麗也將「加大現實題材文藝作品創作」作為自己的提案之一,「影視創作者應為廣大人民群眾奉獻更多有溫度、有高度、有深度的文藝作品。」
以上提到的熱點議題有很多在新片中已有所關注。用影像反映時代 ,下一個現實題材爆款也許將在它們中產生!
01.回應熱點話題 用影像聚焦社會關注
「雪崩時,沒有一片雪花的是無辜的。」近期發生的一系列社會事件也將「網絡暴力」推上了風口浪尖。相關話題屢次登上熱搜,代表、委員們也帶來多項議案、提案,呼籲加大網絡暴力處罰力度,為反網絡暴力專項立法。
如果說陳凱歌在9年前的《搜索》中首次嚴肅討論了網絡暴力的成因與惡果,大鵬自導自演的《保你平安》則是以戲謔的方式掀開網絡謠言的「遮羞布」。電影的首張海報引人玩味,網絡世界最常見的「點讚」手勢,卻有可能成為引爆炸彈的火線,普通人的權利和尊嚴,究竟誰來守護?
同樣歸屬網絡技術的「濫用」,近年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也持續高發。人大代表建議:加快出臺反電信網絡詐騙法,加強電信網絡詐騙的全鏈條治理,守好人民的」錢袋子「。寧浩監製,《受益人》導演申奧執導,張藝興、金晨主演的新片《捕魚行動》正是以反網絡詐騙為主題。
全民反詐,網絡詐騙離我們並不遙遠。
3月8日是第112個「三八」國際婦女節,當兩會遇上婦女節,如何真正保護「她」也引發社會關注。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嚴厲打擊拐賣婦女兒童犯罪行為,堅決保障婦女兒童合法權益。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也提到:堅決反對家庭暴力,依法嚴懲施暴者。
近年來,女性題材影視作品也如雨後春筍般不斷湧現。不久的將來,佟麗婭主演的首部反家暴電影《我經過風暴》將與大家見面,由《找到你》編劇秦海燕自編自導,從上百件真實案例取材,展現家暴離婚的艱難取證之路,鼓勵更多受害者不再「沉默」。
胡歌、文淇主演的《馴鹿》則將聚焦更為敏感的人口販賣案件,將犯罪類型與社會話題熔於一爐,引人期待。
教育是一個國家的立國之本,強國之基。兩會期間,不少代表委員也在積極為教育改革、「雙減」政策的全面推進落實建言獻策。 什麼才是好的教育?《銀河補習班》《老師·好》《狗十三》等電影都曾展開討論。即將於暑期檔7月8日上映,由黃渤監製並主演的喜劇片《學爸》同樣脫胎於熱議的「幼升小」、「雞娃」等話題。 如何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成人與成材,幸福與成功,究竟孰輕孰重?這是每個中國家長和教育者都要思考的命題。
「一老一小」牽動著億萬家庭,隨著「銀髮浪潮」襲來,如何破解「養老焦慮」迫在眉睫。社會保障、退休政策、養老服務等也成為代表們關注的重中之重。
奚美娟、吳彥姝主演的《媽媽!》,《奪冠》編劇張冀新片《阿爾茲海默之家》和《我不是藥神》編劇韓家女新片《盜時光》都將視角對準阿爾茲海默症老年患者。在這場與記憶和時間的鬥爭中,照顧一個阿爾茲海默症老人,對一個家庭究竟意味著什麼?社會保障體系如何為這些家庭減負?這些都是超越銀幕的議題。
生老病死乃人間常事。殯葬改革、移風易俗也關係著民生福祉。韓延監製,朱一龍主演的《人生大事》就首次將鮮為人知的殯葬行業置於聚光燈下。韓延表示:這部戲不是從題材上去獵奇,而是因為這個題材承載著中國人的家庭觀和對於生死的思考。殯葬是「人生大事「更是「民生大事」。
02.真實事件改編 下一個爆款在路上
「真實自有雷霆萬鈞之力」,縱觀近年來的中國電影市場,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可謂爆款頻出。《紅海行動》《烈火英雄》《中國機長》《中國醫生》《我不是藥神》背後都有真實事件作為依託。這些影像作品鮮活地記錄著時代,也喚起著全民記憶,情感共振。
從2018年起,為期三年的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取得了豐碩成果。取材自真實案例的電影《掃黑·決戰》和電視劇《掃黑風暴》也相繼成為年度爆款。
3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推動掃黑除惡常態化,堅決防範和打擊各類違法犯罪,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法治中國。 從專項鬥爭到常態化打擊治理,掃黑除惡一直在路上!未來也有多部真實案例改編的掃黑題材電影作品等待上映。
麥兆輝執導,黃景瑜、白百何主演的《檢察風雲》作為首部聚焦中國檢察官的公訴商業犯罪片,將講述檢察官在掃黑除惡鬥爭中發揮的不可忽視的作用。
秦海璐、周一圍主演的《掃黑行動之臨界點》由中央政法委提供的真實案件改編,展現「掃黑除惡」的決心與信心。《掃黑風暴》導演五百也將執導《掃黑·撥雲見日》,有望在銀幕再掀「風暴」。
與此同時,將一生奉獻給山區教育,感動中國的「燃燈校長」張桂梅的事跡也將被改編成電影《女子高中》和劇集《大山裡的女校》,用影像向時代楷模致敬。
《烈火英雄》導演陳國輝執導的「英雄」系列第二部《平凡英雄》也已經拍攝完成。影片根據「救助救治新疆和田斷臂男孩」的真實事跡改編,講述了一名7歲男孩因為意外斷臂,在黃金八小時內橫跨1400公裡完成緊急救治,創造生命奇蹟的故事,展現了一路上交警、民航、醫生等各行各業工作者的無私付出和大愛無疆。
談到創作初衷,陳國輝導演坦言,拍攝《平凡英雄》是一種使命,一種展現時代風採的使命感。整個創作過程,劇組都希望以真實還原,以真情動人,最終以真心感染每一位觀眾。想必這也是許多創作者的心聲:從現實出發,下一個爆款在路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