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走基層解難題活動總結
2023-09-23 02:47:30
走基層、解難題、辦實事、惠民生。小編整理了相關的總結範文,歡迎欣賞與借鑑。
20xx鄉鎮走基層解難題活動總結一:
為進一步轉變工作作風,密切幹群關係,推進項目建設,促進新泉經濟社會事業又好又快發展,按照縣委、縣政府的部署要求,我鄉從10月份開始,在全鄉領導幹部中廣泛深入開展「走基層、轉作風、抓項目、促發展」活動。截至目前,我鄉「走基層、轉作風、抓項目、促發展」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現將活動情況匯報如下:
一、健全機構,科學制定實施方案
按照縣委相關要求,鄉黨委、政府高度重視「走基層」活動,及時召開黨政辦公會議研究:一是成立兩級機構。鄉上成立了鄉「走基層」活動領導小組和督查指導組,領導小組組長由鄉黨委書記擔任,副組長由黨政班子成員擔任,成員由綜治員、信訪工作員、民政助理員等人員組成,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負責日常工作,並明確黨政「一把手」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班子成員合力抓,同時把職責任務全部分解落實到人,定期進行檢查考核。轄區各村也成立了「走基層」活動領導小組,負責本村「走基層」活動的開展;二是科學制定方案。根據縣上相關實施方案,結合鄉上實際,研究制定了《鄉「走基層」活動實施方案》,與貫徹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落實黨風廉政建設等工作相結合,同落實同檢查。
二、強化宣傳,大力營造活動氛圍
重點採取動員會和形式多樣的宣傳方式營造活動氛圍。鄉上及時召開「走基層」活動動員大會,對「走基層」活動的時間、內容、目的、意義、措施等進行了安排落實,各村和駐鄉單位也層層召開了動員大會,提升群眾的知曉率。並採取形式多樣的宣傳方式,擴大「走基層」活動影響力,製作鄉「走基層」活動知識小冊子500冊,做到全鄉黨員幹部人手一冊;全鄉懸掛布幅宣傳標語10條;LED顯示屏連續24小時滾動播放「走基層」活動相關內容;在宣傳欄將活動的機構、指導思想、時間內容、「走基層」圖片等進行宣傳張貼,接受群眾監督;各村還在村組公開欄上刊登活動相關內容,方便群眾了解。確保全鄉「走基層」活動全域覆蓋、群眾知曉,迅速掀起「走基層」活動的高潮。
三、真抓實幹,切實抓好「五本臺帳」工作
及時對督查指導組的全體人員和各村負責人及業務人員集中開展「五本臺帳」業務培訓。按照分類建帳要求,明確分管農、林等工作的代盛東同志負責「民生訴求臺帳」的建立工作;分管災後重建、民政的張志偉同志負責「災後重建臺帳」、「困難群眾臺帳」的建立工作;分管移民、信訪維穩的陳剛同志負責「移民工作檯帳」、「穩定工作檯帳」的建立工作。目前鄉、村兩級,已按照統一格式建立了民生訴求、困難群眾、穩定工作、移民工作、災後重建工作「五本臺帳」,並在進一步完善中。截止20XX年12月25日,全鄉共建立臺帳239項,其中民生訴求臺帳建有66項、困難群眾臺帳建有56項、穩定工作檯帳建有23項、移民工作18項、災後重建工作76項。臺帳登記事項實行定人、定時、定責解決辦理。
四、狠抓落實,積極辦好實事好事
我鄉全體幹部職工同志深入村組群眾開展「走基層」活動,為7個村(社區)協調解決用水等各方面困難和問題,黨政班子成員、鄉幹部按照統一要求,集中時間、精力,深入全鄉7個村(社區)開展大走訪活動。通過入戶走訪、實地察看、民情懇談、院壩交流等方式,與群眾面對面、心貼心,廣泛收集社情民意,了解群眾心聲。切實幫助群眾解決上學、看病、就業、安居、行路、用電等民生問題。如:解決行路難方面,實現7條通村公路近550m全部硬化;解決用水難方面,修建供水站、移民供水站,切實解決用水困難問題;群眾致富增收難問題。發展大櫻桃近3000畝,蘋果20XX畝,高枝接頭20XX畝,花椒800畝,黃果柑350畝。就業難方面,召開農業知識培訓會、積極組織人員參加美妝培訓。並將在元旦和春節期間走訪慰問貧困群眾、困難黨員等活動,進一步擴大走訪覆蓋面。
在「走基層」活動中,結合實際做到了「三個結合」:一是堅持與當前中心工作相結合。與移民工作相結合,以「走基層」為契機,入戶走訪摸清每戶思想動態,把存在的問題及時梳理後,對符合政策能解決的及時匯報研究解決,對不符合政策和無理訴求的明確意見後,進行耐心細緻的疏導解釋,直到做通為止。二是堅持與災後重建相結合。通過貼近群眾、交心懇談、以情感人的方式,化解矛盾和問題,確保災後重建工作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任務;三是堅持與愛家樹風活動相結合。結合愛家樹風活動,做好群眾溝通、引導工作,著力培養群眾愛縣愛鄉情感,營造團結奮進的良好社會氛圍,促進各項工作開展。
五、積極行動,全力推進網格化管理工作
為有力推進網格化工作,成立了以黨委書記為組長、鄉長為副組長,各聯村領導為成員的網格管理信息化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制定了工作方案,完善了工作制度,落實了1名網格管理信息化建設工作人員負責此項工作。
目前,完成了全鄉網格劃分工作,完成了網格管理員、網格服務員的配備工作。下一步,將加大和牽頭部門的對接,按照時間節點的要求,按時按質完成此項工作。
20xx鄉鎮走基層解難題活動總結二:
古語有云: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歷史證明,只有執政者真正傾聽民聲,順民意,才能真正得到人民的擁護。當前我國正處在一個經濟高速發展的時期,也是一個全新的歷史機遇期,國家呈現政治安定、經濟富足的局面,這一局面的開創是全民共同努力的結果,但同時也處於社會矛盾凸顯期,面臨這生態環境遭受破壞、勞動就業難、貧富差距社會治安堪憂等突出問題。這些矛盾和難題不解決,影響到社會的和諧穩定。「走基層」活動的開展,重在化解矛盾,做好維護穩定工作。走基層,就要為基層和老百姓辦實事、解難題,為群眾排憂解難。惠民生是根本目的。切實做好關心幫助群眾的工作,讓群眾得到實實在在的利益,「走基層」活動才算取得成效。「走基層、解難題、辦實事、惠民生」活動的這四點,走基層是前提、解難題是重點、辦實事是基礎、惠民生是目的,四者構成辯證統一,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
「走基層」活動的目的就是要廣大黨員幹部切實轉變轉念,主動走下去,彎腰深入基層。在很多人的觀念裡,幹部就是坐在辦公室的,對民生、民情了解甚少,更是由於政府內外的那扇門把幹部和群眾遮擋住了,群眾進不去或者害怕進去,那麼幹部就應該有主動走出「衙門」,把幹部和群眾之間的那層阻隔消滅與無形。
「走基層」活動的重點是解群眾的難題,基礎就是要為群眾真正做實事,不搞形式主義,深刻理解黨員幹部下基層不是一場秀,而是一場真心為民的行動,要深入到群眾中去,用眼睛去官場民情,用耳朵去傾聽民聲,用心去感受民意,這樣才能了解群眾的情況,才能為找準源頭為民解難事、辦實事,才能根據實際情況作出更多惠及民生的好事。只有真真地為群眾,把群眾放在心上,才能贏得百姓的掌聲和信任。
「走基層、解難題、辦實事、惠民生」活動踐行凡事把群眾放在第一位,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用行動去為老百姓幹實事,讓群眾看到黨員幹部踐行群眾路線的決心和毅力,感受到幹部對群眾的真摯情懷,真正實現了黨員幹部做事接地氣,不走過場。
20xx鄉鎮走基層解難題活動總結三:
近期以來,我局按照縣委的統一安排部署,深入「掛包幫」、機關幹部直接聯繫服務群眾「百千萬」行動和定點扶貧聯繫的天星鄉青峰村開展走基層活動,使我深有體會。
一、只有沉下身子,深入群眾才能了解民生所需
開展走基層活動,不但為黨員幹部深入基層搭建一個溝通、學習、交流和施展才華的平臺,而且也為密切黨群關係,拉近幹群距離,做好群眾工作搭起了一座「無形橋」。我認為,有能力做好機關工作,不一定能做好基層群眾工作,但是有能力做好基層群眾工作就一定能做好任何一項工作。由於當年我剛參加工作時就是在青峰村駐村,所以該村原來的情況非常熟悉,這次為了儘快掌握該村情況和面臨的問題,全面了解群眾所思、所想、所盼、所怨,我們全局幹部職工分別深入村社院落,走進田間地頭,訪貧問苦、訪民問需、訪富問計,親身體會到廣大群眾的辛勞,了解到廣大群眾這些年發展農業產業、脫貧增收致富的坎坷。如今青峰村發展面臨的困惑和難題是什麼呢?通過實地走訪座談,我們了解到制約青峰村發展的瓶頸主要是道路、飲水、照電、產業發展等方面,當前必須著力解決行路難、過河難、飲水難、用電難、產業發展增收難問題,才能加快農民群眾脫貧致富實現小康。
二、只有深入一線,走進群眾才能感悟生活真諦
為了全面準確掌握青峰村群眾生產、生活狀況,我們根據摸排情況,全局幹部職工都與困難戶結成「幫扶對子」,幫助出點子促發展,和他們一起拉家常,幫助消除他們心中的苦悶和疾慮。我們詳細了解這些貧困戶、困難戶、低保戶在生產生活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並詳細進行記錄,想方設法通過各種渠道逐個幫助解決。通過與這些困難群眾的訪談交流使我深深體會到:這些貧困的群眾不是因為他們不思進取,而是他們曾因各種各樣的不幸原因致使生活陷入了困境,他們需要大家的關心來溫暖,需要大家的幫助來鼓勁,只要用誠心和他們交流,他們才會敞開心扉接納你。這次走基層活動,為我們深入基層,走進群眾、融入百姓提供了難得的機遇和機會,我們每個幹部應該珍惜這次機會,用博大的胸懷去包容群眾,用真誠善良的心去溫暖群眾,用自身的智慧和力量去回饋社會。
三、只有放下自我,深入基層才能體現自我價值
幹部的工作能力大小和整體素質高低直接關係著黨和政府的形象。現在,有的幹部走出校門就進入機關工作,對基層情況掌握不深不透、對群眾需求了解不及時、對群眾呼聲聽得不真切,脫離基層群眾的傾向還普遍存在。有的按部就班,創新意識不強;有的作風散漫、紀律要求不嚴;有的不思進取,能力素質較低;有的浮在面上,服務意識淡化,甚至有的年輕幹部還沒有到基層去過,更沒有基層工作經驗,對處理一些應急和上訪類問題束手無策等等。我認為每個幹部應該把握好這次下基層的機遇,沉下身子,真正把群眾當作朋友、當成親人,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熱心、盡心、精心地為群眾服務。以務實的工作作風和嚴謹的生活作風積極投身農村工作,踏踏實實向群眾學習,真真切切為群眾服務,樸樸素素和群眾交流,與農民群眾打成一片,以群眾滿意不滿意、答應不答應、高興不高興來衡量自己、要求自己,從工作、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做起,養成良好習慣,培養優秀品質,展現良好形象,切實贏得群眾的尊重和信賴,只有這樣,才能使其才華有施展的舞臺,才能使其能力得到體現。
四、只有貼近群眾,樹好形象才能密切黨群關係
近年來,中央、省、市、縣實行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兩免一補等各項強農惠農政策是得民心的好事,為什麼幹群關係越拉越遠呢?幹部與群眾之間好像有了一堵「無形牆」。我認為這就是因為我們各級幹部深入基層的少了,和群眾打成一片的少了,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困難的少了,群眾聽到黨的聲音少了……。在這次走基層活動中,青峰村的群眾熱情地與我們交流,拉家常,說感受,談困難,讚揚黨的政策,讓我深深地感受到他們的淳樸,從他們身上汲取了生活的信心和工作的動力。通過這次下基層活動,使我明白農村工作包羅萬象,包括鄉鎮和縣級各部門安排的工作都需要在村社一級落實和解決,而且需要廣大群眾的支持和配合才行,再好的決策和部署得不到群眾的認可就失去了價值和意義。真可謂是「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農村是一個廣闊的天地,群眾工作是黨和政府工作的核心,黨的各項惠民政策需要我們各級幹部來宣傳,農業科技技術需要我們來推廣,農民群眾的憂愁需要我們來分擔,生活困難群眾的問題需要我們來解決,和諧社會需要我們共同來建設。我們的工作還不適應形勢任務的要求,工作作風與人民群眾要求還有一定的差距,工作能力還有待於進一步提高。只有,而且只有廣大機關幹部情況熟了,作風好了,素質高了,技術硬了,能力強了,工作實了,群眾聽到的聲音多了,幹部和群眾之間的「無形牆」才會消失,幹群關係才會更融洽。
我堅持把走基層活動作為一次難得的人生體驗,把群眾的發展作為檢驗工作實效的唯一標杆,只有幹群合力才是促進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動力和源泉。我堅信,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縣幹部群眾會齊心協力把旺蒼的明天建設的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