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見聞作文600字
2023-09-23 16:53:55 1
篇一:清明見聞
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來了,不由想起以前的各種各樣的活動,去掃掃墓啊,祭拜一下烈士啊,參觀一下紀念館啊。我現在來介紹一下那一次清明節期間我在「冀魯豫革命英雄紀念館」的見聞。
那是我在小學四年級時,學校組織給「三好學生」的獎勵,去參觀革命英雄紀念館。
那天天氣不錯,可我們的心情非常複雜,我們坐著車,一路上唱著紅歌,聊著革命烈士的故事。不知不覺,我們來到了一個偏僻古老的場館前,門上的牌子寫著十個大字:冀魯豫革命英雄紀念館。我們到了。老師們給我們說了注意事項後,我們迫不及待地擁進院子,這裡有一口古井,我們匆匆看完後就又往裡走了。我們一邊走著,一邊左顧右盼著,導遊一邊講著許多當年的故事。看著這古老的院子,古老的陳設,過去的故事好像就在眼前。接著,我們來到了展示廳,那裡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架著一臺大炮,我們前前後後看了好幾遍,還是看不夠。我們繼續往裡走,來到了戰士們自由活動的院子,院子裡面只有一張石桌了幾個石凳。再往裡,就是戰士們日常訓練的地方,訓練場地旁邊的一排房子是他們休息的屋子,由於時間關係,我們沒有細看。然後導遊把我們帶進了一個小小的通道,過去一個又有一個,很長很長,走完之後,就來到了領導們研究、工作的地方了,這裡的每一間房都有名字,一眼就能讓我們知道是幹什麼的。我們又參觀了毛澤東等人的住所——一樣的簡陋,又讓我們發出了許多感慨。看完這些之後,導遊、老師讓我們自由參觀,我們又看了很多很多,看了以前他們的日常用具啊,武器啊等。真是讓我們大開眼界。
這次清明節,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篇二:清明見聞 姜佑坤
《清明見聞》清明節的時候我和媽媽、爸爸,還有我的外爺去曲江南湖遺址公園遊玩了。
清明節的早晨,爸爸、媽媽早早就穿好了衣服,他們急匆匆的叫我起來,我眯著眼睛極不情願的起了床。
我們出發了,我拿著我的小手槍一邊走一邊玩,很快我們就到了曲江遺址公園,坐在車上遠看公園門口那個標誌性白色熱氣球高高的飄著,像一個大大的球形棉花糖飛在空中,等我們走近了,只見哪裡是人山人海,有老人、有兒童,還有很多年輕人,特別讓我興奮的是還有幾隊穿著軍裝列隊遊覽的解放軍,門口不遠處淺黃色小火車不時地鳴響汽笛,像在催促我們趕緊上車。由於天氣晴朗,很多人都帶著照相機為家人拍照。
進入公園以後,只見平靜的湖面上飄著很多遊船,湖邊岸上的柳樹都長出了嫩嫩的枝葉,淺綠色的柳條像是春姑娘的頭髮一樣柔軟的垂了下來,隨風飄蕩,有些地方的柳條比較低,我還跳起來摸了摸它們,我也想感受一下春天。湖邊的亭廊上擠滿了餵魚和休息的遊人,岸邊紅銅質地的侍女和人俑的雕塑旁邊擠滿了拍照合影的人,岸邊的草地上人們三三兩兩的坐著,那裡開滿了美麗的桃花和櫻花,潔白的白玉蘭花,還有很多不知名的小花。
最有趣的事,我還在那裡認識了一位新朋友,那是我們在遊園的時候發現了一位5歲的小男孩,爬在桃花樹上下不來了,急的直喊媽媽,像是熱鍋上的螞蟻一樣,我看到了趕緊跑過去幫助他,把他抱了下來,然後我們就成了朋友,我們一直在家長的後面玩,只到天色不早了,我們才提著手中的食物回家了。
由於我在西安,雖然我沒有回老家祭奠故去的親人,但是遠在外地的爺爺和奶奶,他們表我們去祭奠了故去的親人,不管怎麼說這次的清明節對我來說是很有意義的,因為我既幫助了別人,交到了朋友,也遊覽了南湖公園,學到了些關於清明節的知識。
篇三:清明節見聞
清明節來到了,媽媽為了讓我更深地了解關於清明節的知識,於是帶著我來到了烈士陵園。
在路上,我們遇見了許昌特殊教育學校的學生,只見他們排著整齊的隊伍,舉著校旗,每人胸前都戴著一朵小白花。媽媽說:「看來他們也是要去烈士陵園,我們跟他們一起去吧。」
我們跟著他們來到了烈士陵園大門口,我和媽媽選了一束白花,走進了烈士陵園。我發現路旁的松柏筆直筆直地聳立著,這裡的一切都是那麼寧靜、那麼安詳,仿佛每棵樹、每株小草都在為烈士們哀悼。
我們來到了革命烈士紀念碑前,獻上鮮花,莊重地鞠了三個躬,表達了對烈士們的懷念。這時,特殊教育學校的學生也聚到了紀念碑前。他們向烈士們敬獻了花圈,隨後又舉行了新團員入團儀式,只見他們舉手宣誓,一起跟著老師「喊」出他們加入中國共青團的誓言,周圍的人看到這一切眼睛都溼潤了。雖然我們沒能聽到他們的聲音,但我們知道他們是用無聲的語言表達了對英勇犧牲的烈士們的思念,也讓我們大家看到了他們雖然是聾啞人,但他們是勇敢的,是堅強的!
接著我們又參觀了革命烈士紀念館。順著紀念館向裡走,我們看到了許多介紹烈士英勇事跡的圖片,每一個烈士的事跡都讓人感動。還有許多他們當時用過的東西,每一件都讓人那麼難忘。再向前走,我們看到了一個審訊牢房的模型,那一件件刑具,還有那可怕的血手印,讓人感覺是那麼逼真,仿佛已經把戰爭年代那可恨可怕的畫面描繪了出來。我們又看到一個打仗時紅軍攻城的模型,我看到了許多被打傷、打死的戰士,心情很難過。
走出烈士陵園,我和媽媽的心情都很沉重,既為烈士們的死而感到悲傷,又為他們創造出的今天美好的生活而感到欣慰。這次參觀烈士陵園,我受到了不少啟發,以後,我要更加努力學習,用最好的成績報答那些英勇犧牲的戰士。
篇四:清明節見聞
「叮鈴鈴!」在陣陣鬧鐘聲中,我不情願地睜開了惺忪的睡眼,抬頭看了看表。唔,才八點而已,再睡一會吧……咦?今天好像是?我又仔細看了一眼。哎呀!是4月5日清明節。說好8點半去九仙山的烈士紀念碑的。快起來吧,不然又要遭到老媽的「河東獅吼」了。我想到這兒,下意識地捂了捂耳朵,連忙從被窩中鑽了出來。
在路上,老媽不時嘮叨著,無非就是「早晨怎麼起晚啦?」「去烈士紀念碑要注意……」之類的。我含糊拉著長腔答道:「哦——知道了——以後注意——」過了一會,烈士紀念碑已經可以看見了,它是那麼的高,有股頂天立地的感覺,像一個站地筆直的士兵一般。
到了烈士紀念碑下,在路上一直喋喋不休的媽媽突然變得鴉雀無聲。周圍的人都低著頭。媽媽給我了一個眼色,然後默默地遞給了我一捧鮮花。我一下子就會意了。輕輕地走過去,把鮮花輕輕地放在烈士紀念碑下,然後輕輕地退了回去。和所有人一樣,恭恭敬敬地舉了三次躬。我在無意的一瞥中看到許多人的眼裡閃著異樣的光。
看到這一幕,我心潮起伏,思緒萬千。革命先烈為了讓舊社會徹底消失,前赴後繼,拋頭顱、灑熱血。為新中國做出了多少貢獻。他們用自己頑強不屈的精神築起了長城!這個烈士紀念碑只是無數位革命先烈的縮影而已。我站在他們腳下,怎麼不肅然起敬?有了他們才有了和平的新中國,我們才能在著和平、幸福的環境中學習生活……我想到這些,心潮久久不能平靜。
燦爛的陽光一縷縷地灑在我胸前飄揚的紅領巾上,泛著金光。周圍的人都默不作聲。一切都變的莊嚴神聖。我和媽媽默默的退了出來。在回家的路上,我暗暗想道:一定要好好學習,不辜負先輩為革命、新中國所做的一切!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坐在書桌前,提筆寫到這裡,回過頭來仔細回味一下這首膾炙人口的絕句。忽然有了幾分以前沒有體味到的意味……
篇五:清明節見聞
清明節是中國幾千年來流傳下來的文化瑰寶,這是我在書上看到的一些資料,給大家了解一下,明節,又叫踏青節,按陽曆來說,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間,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也正是人們春遊(古代叫踏青)的好時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並開展一系列體育活動的習俗。 清明節古時也叫三月節,已有2000多年歷史。
中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它在古代不如前一日的寒食節重要,因為清明及寒食節的日期接近,民間漸漸將兩者的習俗融合,到了隋唐年間(581至907年),清明節和寒食節便漸漸融合為同一個節日,成為掃墓祭祖的日子,即今天的清明節。
這不,今天一大早,老媽就抱我從床上把我拽了起來,說要給姥爺去掃墓,沒辦法,禁不住大人們的威逼利誘,我跟著家人來到了一個地方,其實,我的姥爺在我還沒有出生的時候就過世了,我對他似乎沒有一點印象,但我隱隱約約從姥姥的口中得知他是一個正直的人,累了一輩子,媽媽說要讓老爺好好的休息,在天堂過幸福的日子。
這個地方看起來很大,但我看得出來,這裡有許許多多的花草樹木被砍伐了,沒有一點生機,幾顆死了的老樹無力的傾斜,後來,我小聲的問問姥姥,說,這個地方也太空曠了吧,難道以前是這個樣子嗎。後來,姥姥說,要給姥爺一個睡覺的好地方,所以,砍了樹,不過後來越來越多的人都來砍樹,也就長了現在這個樣子。不過,這樣也好,是個很好的地方。姥姥似乎很傷心,我沒敢再繼續問。
不一會,風變得越來越大,寒風刺骨,果然,天空不作美,下起了雨,稀稀疏疏的雨點在土地上消失,似乎在努力配合著我們一家人的心情,可我覺得,這是大自然的哭泣,人們為了給前輩一個看似美好的地方,卻一點都不注意自己所生活的環境,這是人類即將有可能面對的生活考看,地球只有一個,我覺,雖然給前輩一個安息的好地方是晚輩應盡的責任,但要適度,因為,前輩們奮鬥了一輩子,不久是為了我們今天的美好生活嗎。
地球在哭泣,自然在哭泣,人類如果不好好保護的話,即將的是人類的哭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