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獨眼老丫環
2023-10-06 16:32:24 3
王文斌十歲這年,祖父王厚德離世,一家人鬧著分家。
王厚德原是朝中高官,有三個兒子:長子王恩、次子王義和三子王禮,均已娶妻成家,生兒育女。三子王禮早逝,留下孀妻劉氏及遺腹子王文斌。
王厚德在世時,對三兒媳婦及王文斌特別疼愛,處處偏袒,引得王恩、王義很不滿,但礙於老爺子的威嚴,便不敢輕舉妄動。
王厚德一死,王恩、王義對劉氏不再客氣,兄弟倆霸道地將家財瓜分:家中財寶與肥田、青壯家僕、俊馬健牛,都歸他倆;劉氏只分得幾畝薄田,幾間舊屋。劉氏好說歹說,他倆才又給了她一匹因性子暴烈被棄之不用的大黃馬。
劉氏的娘家清貧,人微言輕,親友中說話有分量的人大多站在王恩、王義這邊,竟無人為孤兒寡母仗義執言。劉氏只有打落牙往肚裡咽。
王家分家完畢,還有一位六十多歲的獨眼老丫環沒人要。王恩、王義見她年老體衰,吃得下飯卻幹不動活,不願養個廢物倒貼米糧,就想將她趕出家門。
劉氏心善,見這老丫環無依無靠,就去找王恩、王義,說:「這老丫環在王家多年,老爺在世時對她也很敬重,從不把她當下人看待。現在,老爺屍骨未寒,咱們總得給她口飯吃吧!」
王恩、王義都搖搖頭,說自家沒有這份閒糧。
劉氏無奈,只好說:「不如讓她跟著我,給我母子做伴。」王恩、王義見劉氏這麼說,連忙誇弟媳深明大義,能自願照顧家中孤老,暗地裡卻嘲笑劉氏真是蠢貨。
老丫環滿心感激地跟隨劉氏。分家後,劉氏的日子一天不如一天,整日愁於生計。老丫環見了,勸她說:「三少奶奶莫愁,老身雖是獨眼,可看事準著哩!大爺、二爺富貴驕橫,生的兒女都不成器。如今,他們雖得了家產,但是用不了幾年,準會敗落。將來有出息的只有你家小少爺!」
劉氏想,眼下過日子都困難,哪還有心思考慮將來,依然長籲短嘆。老丫環見狀又說:「等文斌滿十二歲,把他交給我,隨我出門遊歷,不出十年,我一定教出一個文武雙全、大富大貴的少爺。」劉氏取笑老丫環:「你怎會有這麼大的本事?再說,我若真答應了你,你帶著文斌一走了之,誰知道你們何年何月才能回?就算你們如時回來,我一個女人家,又怎麼熬過十年歲月?」
老丫環卻不像說笑,她問劉氏:「十年時間,你要多少銀子日子才過得下去?」
劉氏說:「我嫁到王家後,過得一直富貴、舒適。如今再不濟,要過十年生活,少說也得五百兩銀子。」
老丫環一笑:「我還以為要一千兩!五百兩銀子,不難!」
劉氏很是意外,問道:「你說不難,是不是老太爺臨終前偷偷給了你什麼寶貝?」
老丫環點點頭說:「寶貝就在你眼前,怪你不識哩!」說完,她手指向窗外,劉氏隔窗望去,只見老丫環指的正是馬廄的方向。
劉氏不解:「寶貝在哪兒?」
老丫環說:「寶貝就是那匹大黃馬!」
劉氏的心涼了半截,嘆道:「這馬脾氣暴烈,馴服不了。它一不能拉車,二不能耕地,動不動就踢人,你怎麼說它是寶貝?」
老丫環說:「那是怪你們不識貨,這千裡良駒怎能耕田、拉車呢?這馬是名貴的黃驃馬,昔日秦叔寶便是騎著這種馬為大唐朝打下江山。老太爺當年派人去胡地,用一千兩銀子購回此馬,卻因性子異常暴烈,無人能馴。老太爺病重後神志不清,家中大小事不能仔細交代吩咐,家裡的庸人馬夫,被它踢怕了,不肯好生照料,以致你們都以為它是匹劣馬。明日,老身將它牽到馬市,試試能不能碰到個識貨的買家。」
劉氏聽了這些話,半信半疑。第二天,老丫環牽黃驃馬到馬市,為了看個究竟,劉氏也跟了去。老丫環為馬插上草標,高聲叫賣,沒一會兒工夫,竟巧遇三個波斯人。老丫環喜出望外,轉頭對劉氏說:「今天運氣真好,識貨的來了!」三個波斯人圍著馬看了又看,個個雙眼放光,嘰嘰喳喳商量了一通,便與老丫環討價還價,要將馬買走。老丫環出口便要兩千兩白銀,波斯人嫌貴,都搖頭。最後,老丫環同意以一千兩齣手,波斯人興高採烈地付了銀子,將馬牽走了。馬市中看熱鬧的人紛紛議論,一個去過胡地的馬販子說那馬的確是千裡良駒。看著一千兩銀票,劉氏又驚又喜,頓時對老丫環刮目相看。
兩年過去了,劉氏的日子一直過得很安穩。王文斌漸漸長大,個頭高了不少,念書卻一點長進也沒有。教書先生說他蠢笨如牛,朽木不可雕。劉氏為兒子的前程擔憂,十分苦惱。老丫環對劉氏說:「我看少爺不是讀書的料,他今年已滿十二歲,該出去見見世面了,不如讓他跟著我出去學點謀生的本領。」
這兩年來劉氏親眼見老丫環將家中大小事管得井井有條,明白這老婦人以前在王家深藏不露,雖然捨不得兒子,但還是同意了老丫環的建議。劉氏備上充足乾糧和豐厚盤纏,老丫環就帶著王文斌離開了王家莊。劉氏流著淚將兒子送出門,真不知何時才能重逢。
老丫環帶王文斌經過長途跋涉,來到霸州城外一座大山下。老丫環帶文斌上山,進了山上的一間寺廟,廟裡有個獨臂老和尚。老丫環讓王文斌拜老和尚為師,跟他學習武藝。老丫環向老和尚交代一番之後就走了,此後,沒了音信,王文斌只得一心一意在山中練武。老和尚對王文斌慈嚴相濟,傾力傳授武功。日積月累,王文斌漸漸悟得要領,功夫日深。
三年後,王文斌已經練成一身武功,就要出師了。老丫環突然現身,要把他領走。王文斌提出想回家與母親相聚,老丫環卻說:「我在你娘面前曾誇下海口,要把你培養成文武雙全、大富大貴之人。如今,你只學點功夫就想回家,太沒志氣!你得跟我到外頭闖闖!」
王文斌無奈,便跟著老丫環上路,二人輾轉來到雄州。進了雄州城,他們在一家客棧住下,以祖孫相稱。這天,王文斌早起之後見老丫環遲遲不出房,便去喊她,只聽房內傳出陣陣呻吟聲。
王文斌急忙進門,見老丫環躺在床上,臉色蒼白,表情痛苦。王文斌說去找個郎中來,老丫環叫住他說:「這幾年,你娘給我的盤纏早已用光,現在咱們身無分文,哪有錢請醫生?只怕過兩天還會被客棧的老闆趕出去,到時候只能露宿街頭!我這一把老骨頭,帶你趕了太多路,吃不消了,又要省吃儉用,這才累病了……」
王文斌不知所措,他如今雖有一身武功,對活計營生卻一竅不通。老丫環突然低聲說道:「你武功了得,去想辦法搶些錢財來,好讓你我生活下去。」
王文斌聽了一個勁地搖頭,說:「師傅傳授我武藝時說,練武是為強身健體,不能用於邪門歪道!」
老丫環沒話了。過了一會兒,她又說:「那你就出去掙錢!」
王文斌傻了眼:「我除了練武,並沒學會其他本事,出去能幹什麼?」老丫環一瞪眼:「我管你幹什麼,總之你得給我賺到銀子!」王文斌見老丫環蠻橫不講理,雖心裡有氣,卻不好埋怨,從小他便聽從母親告誡,要對老丫環尊敬有加。
王文斌只好出去,在街上漫無目的地瞎逛,忽然看見一處地方人頭攢動、十分熱鬧。他上前打聽,原來,雄州最大的錢莊之一——楊氏錢莊正在招夥計。不一會兒,前來應聘的人就排成了一條長龍。王文斌雖心裡沒底,但也想碰碰運氣,便上前排隊。
等了好長時間,王文斌才排到門口。可還沒等王文斌報上自己的名字,一個夥計跑過來,不由分說地一把揪住王文斌,大喝:「好個大膽賊子,昨日在街上搶銀子,今日還敢來應聘!」
夥計這一吼,錢莊的幾個保鏢就過來扭住王文斌。王文斌大聲質問錢莊的人為何對他動粗。
原來,錢莊的夥計昨天送銀票到一個客戶家,路上遇到飛賊搶走了銀票。小夥計哪裡追得上飛賊,但卻清楚記得那賊左眉上有一顆黑痣,而王文斌左眉上也正有一顆黑痣!
無論王文斌怎樣解釋,都沒人相信他。錢莊的人要把他押去官府,他大喊冤枉,卻無濟於事。忽然,他喊道:「不要送我去官府,我自會交代,只是銀票不在我身上,我是被人要挾才搶銀票,此事我要私下說清!」
於是,王文斌被押進楊府,他卻遲遲沒有「交代」。楊府的人見狀,將他五花大綁,對他拳打腳踢,一直折磨他到天黑。大部分人去吃晚飯了,王文斌趁機掙脫繩索,又打倒幾個下人,這才逃離楊府。原來,他故意屈服,是不想光天化日被帶去官府,因為他心裡牽掛著老丫環,自己若白白被冤枉入獄,老丫環就無人照顧,眾目睽睽之下他即使身有武功,也不便逃脫。現在趁著夜色,他只想趕快逃回客棧,帶老丫環離開此地。
剛跑出楊府,王文斌突然看見了誣陷他的那個夥計,只見那夥計鬼鬼祟祟,神色慌張,身上還背著個包袱。王文斌上前抓住他,喝道:「你白天為何誣陷我!」那夥計大吃一驚,隨即陰損地笑道:「兄弟,要怪只能怪你倒黴,那銀票是我私吞了,不栽贓給別人我怎麼脫身?其實,那個飛賊就是我自己啊!」說完,縱身一躍,跳上屋簷。王文斌不甘示弱,馬上去追,幾個回合便將飛賊擒住。飛賊向王文斌求饒,說願意將銀票送給王文斌。王文斌拿到銀票,猶豫了片刻,還是押著飛賊回到了楊府,並將銀票歸還。
事情水落石出,楊氏錢莊的莊主楊景安親自向王文斌道歉,並招他為夥計,王文斌就這樣留在了楊府。
楊景又命人把老丫環接到府上來供養。之後,楊老闆讓王文斌從小夥計做起,對他要求十分嚴格。王文斌吃了這麼多苦,很珍惜這份得來不易的活計,起早貪黑,勤學苦練,一有時間就跟錢莊管事、帳房先生請教經商之道。楊景安看在眼裡,從此對王文斌刮目相看,並準備提拔他。
三年後,楊景安讓王文斌做錢莊的二掌柜,並要將女兒許配給他。王文斌說:「這事得跟我娘商量。」
王文斌問老丫環:「如今我是否算功成名就,能向我娘交代了?」老丫環點了點頭。
楊景安派人到王家莊去接劉氏。這幾年,王恩、王義兩家人坐吃山空,敗光了霸佔的家產。而劉氏有一千兩銀子的積蓄,生活一直富足安康。這六年來她沒有一天不思念兒子,本以為至少要等十年,想不到重逢之日竟提前到來,她自然喜出望外。
劉氏來到楊家,對長大成人的王文斌感到很滿意。王文斌當了楊家女婿之後,楊景安徹底把錢莊交給他打理,自己卻離家而去。
楊家上下正疑惑不解,楊景安又回來了,還帶來了王文斌的師父——獨臂老和尚。這時老丫環也走上前來,三人一同向王文斌說明了真相——
原來,他們三人是一家:獨臂老和尚原是邊關名將楊璉寶,老丫環是他的夫人——女將木蘭香,楊景安是他們的獨生子。
楊璉寶夫婦是忠臣良將,只因為人正直不阿,得罪了朝中奸臣,被罷了官,皇帝又聽信讒言,要判他們死罪,並派兵抄家。
楊璉寶力鬥官兵,被砍掉一條手臂。木蘭香懷抱孩兒逃命,被射瞎一隻眼。一家三口慌亂逃出,身後追兵如狼似虎。正在這時,他們路遇王厚德回家探親的車隊,王厚德見楊家三口的慘狀,可憐一門忠良,便冒險將他們藏入自己的馬車,帶回家中。
後來,朝廷繼續派兵追查楊家人的下落。王厚德恐怕夜長夢多,走漏消息。他好事做到底,將楊璉寶送到霸州出家為僧,又把楊景安抱到鄉下找人撫養。楊景安長大後,王厚德又出資讓楊景安在雄州開辦錢莊。
木蘭香則主動請求留在王家,扮作丫環。其實,木蘭香之所以要留下,真正的目的是要在這家裡儘自己所能報恩。她一直希望能幫王家培養出傑出的子孫,可惜王家後代個個驕縱,唯有王文斌的母親善良賢惠。老丫環便暗中計劃栽培王文斌。之前,木蘭香病倒客棧、王文斌錢莊受冤,以及飛賊利誘,其實都是特意安排,為的是磨鍊王文斌的意志,試探他的人品德行。
王文斌這才知道:自己的一切經歷都是承蒙祖父德蔭。從此,他處處學習祖父王厚德,待人寬容,也一生受別人敬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