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父親寫給兒女的10句話(夜話父親的珍藏)
2023-10-06 13:31:58 2
父親的珍藏——友情和墨香
臧小平
(臧克家之女)
(臧克家)
我的父親臧克家生前曾多次說過這樣的話:「友情是我精神世界裡的『半壁天』。」他曾用「老友老友,心中老有。意志契合,如足如手。」來形容這些伴隨他一生的師友之情。
因此,自20世紀40年代起,他就數十載如一日地收集和珍存起我國文學藝術界、教育出版新聞界和軍事界眾多師友贈送給他的書法和繪畫作品。
為了紀念這些和著墨香而來的友情,父親於1989年3月23日寫下了情深意切的散文《友情和墨香》。他在文章的開頭這樣寫道:「我的四合院,幽靜寬敞,足供盤旋。我的會客室不大,七八個人便告客滿。看上去,它並不富麗堂皇,但風格別具,典雅樸素。四壁書畫,雖非長廊,常令嘉賓遊目,神色飛揚。古有陋室之銘,我則重友情和墨香。」
(圖為老舍贈臧克家墨寶)
父親曾經非常自豪地對家人和朋友們說道:「我可能是存有朋友字最多的人。在別人眼中,我這裡掛的是書法,可是在我看來,它們並不完全是書法,它們還是朋友間的情感。我喜歡書法,但我更珍惜情感。你們仔細看看,我客廳裡掛的這些字的作者,可不可以說就是半部中國現代文學史?」
父親的話毫不誇張。他辭世後我們整理遺物時發現,饋贈這些珍藏的師友名單,已經有數十位之多。讓我按年齡順序將他們敬錄於下:郭沫若、葉聖陶、劉海粟、茅盾、王統照、曹靖華、田漢、鄭振鐸、老舍、聞一多、俞平伯、冰心、陶鈍、沈從文、王亞平、馮至、胡絜青、蕭滌非、吳伯簫、李廣田、錢君匋、廖沫沙、吳作人、曹禺、張愛萍、姚雪垠、柳倩、季羨林、何其芳、端木蕻良、唐弢、張光年、方殷、周而復、阮章競、華君武、王子野、劉白羽、於立群、黎丁、曹辛之、程光銳、魏巍、蘆芒、孫峻青、黃永玉、賀敬之、劉徵、遲浩田、翟泰豐、高佔祥、劉章……
(圖為吳作人贈臧克家畫作)
寫於1944年的,有茅盾先生和聞一多先生的兩幅。茅盾先生在該年4月賜贈的條幅中,親筆抄錄了我父親寫於1940年7月的抗戰詩篇《柳蔭下》的第一節,以示喜愛與讚賞:
「
幾株垂柳
鋪好了一地蔭涼,八九匹戰馬拴在柳腰上。馳騁過疆場的鐵蹄閒敲著午睡的大地,陽光點了它一身銀花。尾後驅打著逗它的蠅子。
木鞍弓著腰
做閒散的夢,
有一種卸卻了責任的輕鬆。
(彈藥卸在前線,
它們又回程。)
從1973年開始直至逝世,茅盾先生先後給父親寫來72封信。據《茅盾全集》之《茅盾書信集》統計,父親是收到先生來信最多的人。
聞先生是父親1930年在山東大學讀書時的恩師。他不但因父親入學考試時寫的《雜感》:「人生永遠追逐著幻光,但誰把幻光看作幻光,誰便沉入了無底的苦海。」將因未學習過有關教程,數學只得了零分的父親破格招錄,收入自己門下,而且對這位學生悉心指導,關愛有加。
父親在1946年7月寫於上海的散文《我的先生聞一多》中,有這樣的描述:「這時候,我的詩,他是第一個讀者,開始在《新月》上發表詩,也是他拿去的。有一個暑假,我從故鄉裡把《神女》寄給他看,寄回來的時候,在我自己頂喜愛的一個句子上有了紅的雙圈。我跳了起來!」「讀了他的《死水》,我放棄了以前讀過的許多詩,也慢慢地放棄了以前對詩的看法。挾著自己的詩稿,向他請教,結果我毀掉了那些詩稿;聽過他的意見之後,我動搖了對另一些詩壇先進們的崇拜觀念。」由此可見,聞先生對於父親詩歌理念和風格的形成,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雖然聞先生只在山東大學授課兩年,但他與父親師生之誼甚厚。
(圖為季羨林與臧克家合影)
父親收藏的每一幅字、每一張畫,都映襯著一個熟悉而親切的身影和幾多難忘的回憶。它們是歷史歲月中誠摯情感的代表和象徵。這些師友與父親數十載的交往與情感,無論是前輩師長的指導提攜與關愛幫助,還是同輩或是晚輩友人間摒棄功利與私念的長年交誼,不少都堪稱當今社會和中國幾代文藝家交友待人的典範,令人們稱道。
(2013年,臧克家的子女將他收藏的這些大師字畫整體捐贈給了他的母校——山東大學)
今日話題:
您認為,真正的友情是怎樣的?
您最欣賞的文學大家是哪位?
歡迎留言與我們分享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