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上廁所都極有講究(帝王與妃嬪如廁)
2023-10-07 07:04:19 3
人有三急,帝王也不例外。而故宮看起來的確沒有過去留下的廁所。很多人好奇不已。其實,故宮以前是有廁所的,只不過稱之為「淨房」。1924年,末代皇帝溥儀被驅逐出宮。1925年,故宮博物院成立。宮中的便器被從各個「淨房」裡清除出去了。這使得淨房與其他的屋子沒有差別,因此看起來不再像廁所。如今,淨房已非淨房,但當年在淨房裡發生的私密故事依然會引人好奇。是人都要如廁,帝王之家又有何不同呢?
故宮夾道處公廁
帝王之家的如廁用紙雖然,現在有個別家庭使用智能馬桶,不再需要手紙清潔,但多數家庭一直使用手紙。如果,時光退到一百一十年以前,情況則大不相同。富人之家如廁之後,用紙清潔,窮人家大多就地取材,用樹棒或石塊。
而作為最頂級的富貴之家,帝王之家如廁之後的清潔則更為講究。
明朝時,在紫禁城西華門外南花園,現在的南長街南口西邊過去曾有一個名叫寶鈔司的衙門。寶鈔司與惜薪司,鐘鼓司,寶混堂司並稱「四司」。其中,寶鈔司專門製造粗細草紙。這些紙由伺候皇帝大、小便的太監保管,一般豎不過二尺,闊不足三尺,顏色淡黃,細密軟綿。其中,細紙為皇帝等妃嬪的專用手紙,而粗紙為宮中下人所用。
明朝皇帝使用的手紙
然而,對於皇帝來說,手紙並不是唯一的選擇。
明朝弘治皇帝使用的居然是絲織品。此種絲織品是以川中貢野蠶吐成繭,織成帛,如紙一般大小。當初弘治皇帝每次用完之後即扔。這時一位太監將這些用過的絲帛撿回來,洗乾淨,曬乾,再一塊塊地封成了一張大帘子。一次,弘治皇帝見後,卻不識此簾為何物所織。於是,太監告之。弘治帝感到用絲帛做草紙太過浪費,下令以後禁止用絲帛。
弘治皇帝
到了清朝時,皇帝一般都是用紙拭穢。然而,慈禧太后非常特殊,很講究。有時,她會用薄絲綿一片,夾以高麗紙。有時使用草紙,是由宮女加工好的細軟白棉紙,在使用前,宮女要先將一大塊白棉紙分開裁好,為使不帶毛的紙發滑,帶毛的紙不發澀,必須先把紙噴得發潮發蔫,然後在墊上溼布用熨鬥熨兩遍,摺疊後才能備用。對慈禧來說,這種紙既可以做如廁用紙,也可以做經期用紙。身為大清真正的當家人,慈禧的衣食住行絕不能馬虎,必須既特殊又講究。
臭美的慈禧
相對於慈禧,光緒的如廁用紙就沒有那麼講究了,只是普通揉過後去掉內硝的裱心紙,也就是襯裱字畫的毛邊紙,很一般,並無特別之處。
帝王之家的便器當年,南北方生活中有兩大明顯的差異:一是北方睡炕,南方睡床;二是,北方如廁不用馬桶,而南方則習慣使用馬桶。因此,當南方人到北方做官,做生意時,經常會隨身帶著馬桶。住客棧時,嫌棄客棧茅廁髒,而使用自己隨身帶的馬桶。
紫禁城是個神奇的地方。睡覺作息的地方兼具南北,既有炕,又有床,坐落北方,卻使用南方的便具。
三希堂中的炕
皇帝與后妃等人使用的便具被稱為「官房」,而宮中下人使用的便具則被稱為「便盆」。當解大溲時,便具內盛滿香炭灰,解完之後,用灰蓋嚴,解小溲時,不必用香炭灰,解完後,可直接倒進恭桶內,用木蓋蓋上。每天,小太監都會定時將便器清刷乾淨。皇帝與后妃們的便具有專人保管,需要時可傳喚太監和宮女去取。日常中,這些便具並不放在寢宮之內。後宮妃嬪的便器一般用木匣盛著,外面再包著布套,妃嬪便溺,不出寢宮。此時,太監不能靠近,一切由宮女服侍完成。
皇宮一處放置便器的地方
相對皇帝與妃嬪,宮中下人沒有資格享受單獨的便器。每個院落共用一個或兩個便器,都放在附近的「淨房」內。便器的形狀有長方形和橢圓形兩種,材質有木質、錫質和瓷質的。木質的便器內部大都鑲錫,形如抽屜,外圍有木框,木框上面有一個橢圓形口,口上還有蓋。這種形似抽屜的便器可以拉出或合攏。但這種用材講究,製作精良的便器多為皇帝與妃嬪們準備。
清宮木便器
現在故宮中所藏的「便盆」,多為錫質、橢圓形最多。這種「便盆」上一般附有木蓋,並在正中挖出銀錠鈕。有的還在口沿下鑲一圈帶槽的錫條。此盆的一頭開出與槽口平行的扁口,另用一塊錫隨盆內弧形做成橢圓形抽拉蓋,蓋的一頭安裝拉環,使用時可以從盆外將蓋板拉出,用完之後插上錫蓋,然後將上口用木蓋蓋好,這樣就可以減少在搬運途中因上下顛簸震動而造成汙穢外溢。
清宮便凳和錫便盆
這種便器還配有便凳,又稱「恭凳」或「茅凳」。此凳四足與常用的坐凳無異,只是上面開有橢圓形的口,有的把坐前邊開通,便盆可以從凳前腿間放入凳下「接盛」。
清宮便凳和錫便盆
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慈禧坐火車前往易縣拜謁西陵。當時的商務大臣盛宣懷與北洋大臣袁世凱為討老佛爺歡心,不僅搶修了專用鐵路,還為老佛爺特製了龍車。龍車內不僅有舒適的臥室,還在臥室床側開了一門。此門進去就是一個特別的衛生間。裡面有便器「如意桶」,桶外用絨緞包裹,形如繡墩一般。這套高級衛生設備深得慈禧滿意。已快古稀之年的慈禧坐在上面,可謂非常舒適。
清宮錫便盒
相對慈禧,光緒的很一般。光緒小便用夜壺,而大便使用腰圓盆,材質或磁,或錫,或木盆。
清宮中夜壺
皇家便溺清除也是十分講究的。每月的初四、十四、二十四,由被稱為「淨軍」的糞便夫役進宮將便桶調換,然後運出宮。除了這三天外,宮中還有「淨軍」太監在此值班,負責隨時清潔衛生。這些太監都是地位最低的苦役,一般是犯了宮規或得罪了某位內官大人,才被發配來幹這種活。一年四季,這些太監每天都要在「淨房」宮牆外等待伺候。
故宮馬桶
當日子一到,這些太監會與前來的糞便夫役一起將便桶調換。一般在淨房的不遠處會設一屋子,裡面有床,櫥櫃等物件。床是供值班太監休息時用,櫥櫃是儲存雜物。這裡就是主子們傳喚官房的值班室
人吃五穀雜糧,解溲排穢不可避免。而在皇宮內,如廁卻是宮中隱秘之事。宮牆之外的人並不知皇家是如何如廁。當我們將皇帝與妃嬪如廁的用紙與便器縷清後,這件宮闈秘事也不再隱秘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