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羅賓斯管理學讀書筆記

2023-10-07 01:28:24 2

  羅賓斯的《管理學》是國內最受歡迎的標準管理學教材之一。在讀完這本書後你有怎樣的讀書心得體會呢?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關於羅賓斯管理學讀書心得,歡迎大家閱讀!

  羅賓斯管理學讀書筆記篇一

  管理學重點名言:

  猶豫不決是決策的大忌——布裡丹

  當今市場競爭不是大魚吃小魚,而是快魚吃慢魚,這就是快魚法則。它對於現代企業的啟示有兩個:一個是學會快,另一個就是學會吃。——快魚準則

  在社會進入資訊時代的重要歷史時期,市場反應速度決定著企業的命運,只有能夠迅速應對市場者,才能成為市場逐鹿的佼佼者。——錢伯斯

  《管人的真理》是史蒂芬·P·羅賓斯博士所撰寫的關於人力資源管理方面的作品。

  從結構上講,本書基本上是圍繞人力資源管理的幾大模塊闡述的,從招聘開始,到激勵、領導能力、績效管理、溝通方式等,一一進行了說明,特別是對組織的過程、行為、意義進行了超越一般見解的論述。而且,本書還糾正了一些在在許多流行的管理書歇爾商學院管理與組織系主任、教授)所評論的那樣,「管理實踐和行為研究之間的鴻溝終於被跨越了」。

  所以,我對本書的觀點就是,本書更多的從實踐操作層面對我的工作產生指導作用,和已經學習的人力資源管理相關教材的理論向配合,能在理論和實踐雙重範圍發揮更好的作用。

  就招聘而言,本書所介紹的是如何在實際面試中尋找到符合組織需求的合適人才。按照教材上的說法,主要是招聘的概念和可採用的方法,包括外部招聘和內部招聘,並介紹可能從外部獲得人才信息的渠道,以及相關優缺點的比較,但並沒有介紹面試時需要注意的地方;這往往造成實踐中收集到人才資料,卻不知道如何通過面試這段短短的時間了解他除了技能以外的其他情況。而籍中未經證實的觀點,以實踐證據他們做了反駁。

  我認為,本書的特點就是從行為而不是從管理理論上討論人力資源管理,就像本書一開頭湯姆斯.G.卡明斯(美國南加州大學馬實際上就像本書真理1所說的那樣「忘掉人格特質,行為才算數」,只有從面試人員以前的行為出發,才能考量他今後在新的組織裡面可能會發生的行為,及對新組織的適應性。

  本書還在其他許多方面對「管人的真理」做了論述,限於篇幅所限,本讀後感無法一一敘述。但是,我想再次申明的是,本書對我在實踐工作的直接指導作用非常大。今後,我將不斷聯繫實踐、配合人力資源管理理論和本書的論述,更有效率的開展相關工作。

  羅賓斯管理學讀書筆記篇二

  一、基本概念:法國的法約爾最早提出管理的五項職能,現在演變為四項:計劃、組織、領導(指揮、協調)、控制。明茨伯格提出了管理角色的概念,分為人際關係、信息傳遞、決策制定三類角色。羅伯特-卡茨提出了管理者需要的三種技能:技術技能、人際技能、概念技能,管理的層級越高相應技能越重要。

  二、管理理論發展的歷史:科學管理-泰勒,一般行政管理理論-法約爾和馬克斯-韋伯,組織行為-霍桑實驗(試圖檢驗各種照明水平對生產效率的影響),質量管理-愛德華-戴明、約瑟夫-朱蘭(摩託羅拉公司提出了六西格瑪管理質量標準)

  【管理學複習分享8.8】

  三、組織文化與環境:組織文化是組織成員共有的價值觀、行為準則、傳統習俗和做事方式,它影響了組織成員的行為方式。組織文化有七個維度:關注細節、成果導向、員工導向、團隊導向、進取性、穩定性、創新與風險承受力。組織文化分為強文化和弱文化。外部環境即對組織績效造成潛在影響的外部力量和機構,分為具體環境和一般環境。具體環境指顧客、供應商、競爭者、壓力集團。一般環境指經濟條件、政治/法律條件、社會文化條件、人口條件、技術條件。

  四、全球環境中管理:三種全球觀念:民族中心論、多國中心論、全球中心論。全球貿易由兩股力量引導:區域性貿易(歐盟、北美自由貿易協定、東南亞國家協會)和世界貿易組織WTO。全球組織的類型:跨國公司、多國公司、全球公司、無邊界組織和初始全球化組織。組織開展全球化經營採取的策略有:戰略同盟(IBM)、合資企業(惠普)、外國子公司。

  【管理學複習分享8.10】

  第五章:社會責任與管理道德。有關社會責任有兩種不同的觀點,古典觀點主張管理當局唯一的社會責任就是利潤最大化(支持者為經濟學家和諾貝爾殊榮的獲得者米爾頓-弗裡德曼)。社會經濟學觀點認為管理當局的社會責任不只是創造利潤,還包括保護和增進社會福利。其實組織所處的階段不同,對社會責任的重視程度則不同。一個公司的社會責任並不一定會明顯降低長期經濟績效,但是如果一個公司的行動不具有社會責任感,將面臨重大的商業風險。道德發展存在三個階段(和心理學劃分相似)前習俗水平(建立在個人後果基礎上)、習俗水平(維護傳統秩序和不辜負他人期望)、原則水平(確定了自己的道德準則)。影響管理道德的因素有個人特徵、自我強度、控制點、結構變量、組織文化和問題強度。

  【管理學複習分享8.10】

  從第六章開始進入管理學的核心內容,即按四項管理職能來論述,首先為計劃(複習會上蔡寅同學會對這部分做分享)。

  第六章:制定決策:管理者工作的本質。決策的制定共有8個步驟:識別決策問題、確定決策標準、為決策標準分配權重、開發備擇方案、分析備擇方案、選擇備擇方案、實施備擇方案、評估決策結果。管理決策的制定可以被假設為理性的、有限理性和直覺。理性的決策者客觀符合邏輯,對問題、目標、解決方案和結果都很清楚;決策者一般都按照有限理性進行決策,制定滿意的而不是目標最大化的決策,出現了承諾升級的現象,即在過去橘色的基礎上不斷增加承諾。決策風格根據模糊承受力和思維方式(理性、直覺)可分為概念性、分析性、命令性、行為型。

  第七章:計劃的基礎。計劃的類型:估計計劃寬度分為戰略計劃、運營計劃;根據時間分為長期計劃、短期計劃;根據具體性分為方向性的計劃和具體的計劃;根據使用頻率分為一次性的計劃和持續性的計劃。

  【管理學複習分享8.11】

  第八章-戰略管理(重點):戰略管理的過程分為六個步驟:確定組織當前的使命、目標和戰略,外部分析(機會和威脅),內部分析(優勢和劣勢)、構造戰略、實施戰略、評估結果。組織戰略根據管理者所處的層次不同分為公司層戰略、業務層戰略(競爭性戰略)和職能層戰略。公司層戰略又分為三種:增長戰略、穩定戰略和更新戰略。公司常用業務組合矩陣(BCG矩陣)來進行業務組合管理。BCG矩陣從市場份額(橫軸)和預期增長率(縱軸)兩個維度將業務分為四種:明星(高增長、高市場份額)、現金牛(低增長、高市場份額)、瘦狗(低增長、低市場份額)、問號(高增長、低市場份額)。波特五力模型分析了企業存在的五種競爭力量:新加入者威脅、替代威脅、現有的競爭者、購買者的議價能力、供應商的議價能力。三分律可以簡單概括為一個行業中通常又三大玩家主導市場。

  第九章-計劃工作的工具和技術:評估環境的技術:環境掃描、預測、標杆比較。分配資源的四種技術:預算、排程、盈虧平衡分析和線性規劃。排程常用工具有三種:甘特圖可以通過條形圖說明整個期間內的計劃活動及完成情況;負荷圖是改進的甘特圖,將縱軸改為部門和特定資源;PERT網絡分析,其關鍵路徑是佔用時間最長的一系列相互銜接的事件。

  【管理學複習分享8.12】

  第十章組織結構與設計:組織設計涉及6方面關鍵要素:工作專門化、部門化、指揮鏈、管理跨度、集權與分權、正規化。部門化有五種通用的方式:職能部門化、地區部門化、產品部門化、過程部門化、顧客部門化。管理跨度即管理者有效地管理下屬的個數。傳統觀點認為管理者不能直接監督5、6個以上的下屬,但是隨著員工綜合素質和經驗的提高,目前組織有加寬管理跨度的趨勢。集權和分權是個相對概念,目前由於組織對靈活性和反應能力要求變高,下放決策權成為趨勢。組織設計主要有兩種模型:機械式組織(刻板)和有機式組織(靈活)。合適的組織結構取決於四個方面的權變因素:組織的戰略、規模、技術、環境的不確定性。傳統的組織設計形式有:簡單結構、職能型結構、事業部型結構;現在組織設計形式有:團隊結構、矩陣-項目結構、無邊界組織。第十一章:管理溝通與信息技術。溝通的主要功能有4項:控制、激勵、情緒表達和信息。溝通過程的7個要素為:信息源、信息、編碼、通道、解碼、接受者、反饋。組織中的溝通分為正式溝通和非正式溝通。溝通信息的流向有4種:下行溝通、上行溝通、橫向溝通和斜向溝通。

  【管理學複習分享8.13】

  第十二章:人力資源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的過程為:人力資源規劃、招聘、甄選、培訓、績效管理、薪酬與福利、職業發展。人力資源管理當前面臨的問題:勞動力多元化的管理、性騷擾、工作與生活的平衡、控制人力資源成本。

  第十三章:變革與創新管理。變革通常由外部力量和內部力量影響。外部力量包括:消費者需求的變化、政府法律法規、技術、勞動力市場波動、經濟變化。內部力量包括:組織戰略的重新制定或修訂、組織勞動力隊伍的變化、新設備的引進和員工態度的變化。對於變革的過程有兩種觀點:風平浪靜觀(但不是目前大多數管理者面臨的)、急流險灘觀。組織變革是指人員、結構和技術的任意變動,對應管理者可選的變革方案有人的變革、結構變革和技術變革。創新包括技術創新、戰略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可以激發組織創新能力的三類因素:結構、文化和人力資源實踐。

  【管理學複習分享8.14】

  第十四章:行為的基礎。組織行為學主要關注個人行為和群體行為,其目的在於解釋、預測和影響行為。MBTI是一種廣泛使用的人格測試方法,每個問題都會落在四個維度:社交傾向(外向型E或內向型I),資料收集(領悟型S或直覺型N),決策偏好(情感型F或思維型T),決策風格(感知型P或判斷型J)大五人格模型包括的五個因素為:外傾性、隨和性、責任意識、情緒穩定性、經驗的開放性。

  第十五章理解群體與團隊。群體的發展分為五個階段:形成階段、震蕩階段、規範階段、執行階段、解體階段。工作團隊有四種常見的類型:問題解決團隊、自我管理團隊、虛擬團隊、跨職能團隊。

  【管理學複習分享8.16】

  第十六章:激勵員工。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包括5部分: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實現需要。麥格雷戈的X理論(性本惡)和Y理論(性本善)。赫茨伯格的雙因素理論(激勵-保健理論),內部因素與工作滿意有關,外部因素與工作不滿意有關(滿意的對立面是沒有滿意,不滿意的對立面是沒有不滿意,滿意與不滿意相互獨立)。戴維-麥克利蘭提出三種需要理論:成就需要、權力需要、歸屬需要。第十七章:領導。領導者是那些能夠影響他人並擁有職權的人,領導是領導者所做的事情。管理方格使用「關心人」和「關心生產」兩個行為維度,從1(低)到9(高),共有81個,領導者的行為風格可能落在任意一格上,其中有五種典型的類型(橫軸為關心生產,縱軸為關心人):貧乏型管理(1,1)、任務型管理(9,1)、中庸之道型管理(5,5)、鄉村俱樂部型管理(1.9)、團隊型管理(9,9)。費德勒權變模型:它指出有效的群體績效取決於兩個方面的恰當匹配:一是與下屬發生相互作用的領導風格;二是領導者能控制和影響情境的程度。費德勒認為一個人的領導風格是穩定不變的,他揭示了確定情境因素的三項權變維度:領導者-成員關係、任務結構、職位權力。

  【管理學複習分享8.17】

  第十八章:控制的基礎。控制是對工作情況進行監督、對比並糾正的過程。三種不同的控制系統:市場控制、官僚控制、小集團控制。管理中的控制手段分為三種:前饋控制(逾期出現的問題)、同期控制(糾正發生的問題)、反饋控制(糾正發生後的問題)。第十九章:運營及價值鏈管理。運營管理是將原材料變成銷售給顧客的最終產品和服務的轉換過程中的設計、運營和控制。價值鏈管理是管理價值鏈上流動的產品的有序的關聯的活動和信息的全部過程。其優點是優化採購、改進物流、改進產品的開發、加強顧客訂單的管理。著名的質量目標有兩種ISO9000,摩託羅拉公司提出的六西格瑪(即產品的不合格率不高於百萬分之三點四)。

同类文章

《格列佛遊記》讀書筆記

  《格列佛遊記》的藝術特色主要體現在諷刺手法的運用上,尖銳深邃的諷刺是這部作品的靈魂。  當時的英國是作者抨擊和挖苦的對象。格列佛曆險的第一地是小人國。在這個縮微的國度裡,黨派之爭勢不兩立,鄰邦之間不但想戰勝而且要奴役對方。小人國的國王用比賽繩技的方法選拔官員,為獲得國王賞給的幾根彩色絲線

世界因你不同的讀書筆記

  世界因你不同  拿出這本勵志書籍,我立刻被這六個充滿鼓勵的大字所吸引。引文介紹的李開復有著許許多多不平凡的成就:畢業於哥倫比亞大學、卡內梅基隆這兩所國際頂尖名校;獲得諸多創新獎項,在蘋果、SGI、微軟、谷歌四大國際網際網路公司擔任重要職位……這些成就鑄造了一個普通人心中成功人士的形象。但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三篇)

  《文化苦旅》是餘秋雨的第一部文化散文合集。作品主要包括兩部分,一部分是歷史、文化散文;另一部分是回憶散文。全書的主題是憑藉山水風物以尋求文化靈魂和人生真諦,探索中國文化的歷史命運和中國文人的人格構成。《文化苦旅》獲上海市出版一等獎,上海市文學藝術優秀獎,臺灣聯合報讀書人最佳書獎,金石堂最

三國演義讀書筆記精編

  《三國演義》曹操的狡詐,劉備的謙虛恭謹,孔明的小心,周瑜的胸懷狹小,每獨自一個人物都具備不一樣的性情,筆者塑造的痛快淋漓,細細品嘗,讓讀者似乎進入一種境界。  三國演義讀書筆記500字  在高年級,讀原著《三國演義》,它在我心中已是一本飽含人生哲理,有著非凡意義的鴻篇巨作。對裡面的人物也

水滸傳讀書筆記匯總

  水滸傳讀書筆記300字  《水滸傳》為四大古典名著之一,書中講了宋代的農民起義,揭示了中國封建社會中農民起義的發生。  《水滸傳》中共有一百零八位好漢,他們各有各的技法,而且剛剛英勇無比。殺了好多貪官和壞人,保護正義,寧死不屈,連朝廷都制服不了他們。  如果我是在這一百單八將中的一員,絕

格列佛遊記讀書筆記(匯總)

  《格列佛遊記》是以格列佛船長的口氣敘述週遊四國的經歷。由於暴風雨、上岸找淡水、遭遇海盜、被部下劫持等等種種情況,格列佛共到了四個不同的國度:「小人國」——利立浦特王國,「大人國」——布羅丁奈格王國,有著異想天開卻又不著實際想法人的「飛島國」,最後一個是由一種有智慧的馬管理的「慧駰國」。 

西遊記讀書筆記

  西遊記讀書筆記300字  我看過很多的書,比如:《瞧,這幫壞小子》、《愛的教育》……其中我最喜歡《西遊記》。  《西遊記》講的是唐僧、孫悟空、豬八戒和沙和尚去西天取經,途中遇到了九九八十一難,最終他們用自己的智慧戰勝了所有妖魔鬼怪,取上了真經。  《西遊記》這本書有四個主人公,其中我最喜

伊索寓言讀書筆記(精選)

  《伊索寓言》是古代希臘人傳給後世的一部飽含生活智慧的文學作品。相傳,這部寓言集中的寓言為伊索所作,因而稱為《伊索寓言》。伊索是公元前6世紀古希臘著名的寓言家。他與克雷洛夫、拉·封丹和萊辛並稱世界四大寓言家。他曾是薩摩斯島雅德蒙家的奴隸,曾被轉賣多次,但因知識淵博,聰穎過人,最後獲得自由。

駱駝祥子讀書筆記

  書中的主人公——一個好強、老實,又富有理想的鄉下人——祥子。來到北平後,幹起了拉車這一行。他的理想就是買上一輛自己的車。為了車,他吃盡了苦頭。被搶、被詐,無奈成親,卻喪了妻,喜歡的人也走了。這一路上起起伏伏,坎坎坷坷。這樣無情的社會就像一瓢冷水,連希望的星火也被澆熄了。曾經向上、不屈的祥

讀《水滸》,品永恆的傳奇

  論古道今說英雄,水滸好漢稱第一。  ——題記  說英雄,說風流倜儻,善良正義;說英雄,說追求勇氣,行俠仗義;說英雄,說肝膽相照,替天行道。  《水滸傳》一部經典之作,是我國首部描寫農民起義的小說。描寫了一群不堪暴政壓迫的好漢揭竿而起的故事。這一百單八將,或身懷絕技,或足智多謀,但他們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