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三個縣併入北京(河北省一縣曾與北京一區同名)
2023-10-24 19:54:35 5
北京市房山區在1987年2月之前還是房山縣,說起「房山」一名的來歷則是來自於境內的大房山。大房山本處於良鄉縣境內,據《唐書地理志》記載良鄉西有大防山,《太平寰宇記》也記載大房山在良鄉西北三十五裡。良鄉縣是西漢設置的侯國,國除之後為良鄉縣,此後隨著各朝代設置行政區劃的方式不同,良鄉縣處於不同的行政區域內。一直到金朝,今天的房山一帶均為良鄉。
民國時房山縣的地圖,可見大房山及金陵
金朝佔領黃河以北之地後,這一狀況發生改變,據民國《房山縣誌》記載:
金大定二十九年,以山陵故始置萬寧縣,明昌二年改名奉先縣,至元二十七年以邑西北有大房山改名房山縣。
金朝在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選擇房山作為帝陵的所在,並且割良鄉、範陽、宛平三縣之地設置萬寧縣,取能夠讓去世帝王得到長久安寧之意。不久就考慮這裡為奉祀先人之地,於明昌二年(1191年)改名為奉先縣。元朝建立之後,由於江山換了主人,再稱此縣為「奉先」已經不妥,所以需要修改縣名,以境內有名的大房山為名置為「房山縣」。
其實以山為地名在我國古代極為常見,甚至在北京房山之前還有一地以其境內的「房山」為名置「房山縣」。這個縣就是今天的河北省石家莊平山縣。
平山縣地圖
平山縣的「房山」今稱「王母山」,據清朝《平山縣誌》記載:
房山,在縣西北六十裡,漢章帝幸趙祀房山,元和志云:山在縣西北一名王母山,漢武帝於山上立祠,今王母觀是也。隋開皇以山名縣,義寧初又山名郡,唐武德仍以名縣。漢書地理志,蒲吾縣有鐵山即房山也。亦曰西山。五代梁貞明中,王鎔盛飾官宇於西山,每往遊輒經旬月即此。
清朝《平山縣誌》中有關房山的記載
這座房山在歷史上也極為有名,是一座融道教、佛教於一山的歷史文化名山,據傳是王母娘娘的道場。山上有漢武帝所建的王母觀,東漢第三位皇帝漢章帝曾到房山來祭祀。隋開皇十六年(公元596年)在此地置縣時,縣名就以縣西北的這座「房山」來命名。
唐朝房山縣西北的房山
在位僅7個月的隋朝最後一個皇帝恭帝楊侑於617年在房山縣置房山郡,按照隋唐時行政區劃,郡級相當於今天的地級市。但是這個房山郡僅僅曇花一現,618年就是唐朝武德元年,朝代換了行政區劃設置也變了,隋房山郡改為了嶽州,以縣北部的恆嶽為名,治所仍在房山縣。武德四年(621年)嶽州被廢,房山縣轉隸井州。
唐朝地圖中的房山
唐肅宗李亨的至德元年(756年),「房山縣」改為了「平山縣」,從隋開皇年間設房山縣,到唐武德年間改名為平山縣,在河北平山縣曾經存在過的房山縣存世時間為160年。
至於為何好端端地就把「房山縣」改成了「平山縣」呢,其原因梳理下來竟然有三種之多,在清代《平山縣誌》中記載著有兩種:
一是因行政區劃變動而得名:義寧初於縣置房山郡,又置蒲吾縣隸之。唐武德初改為嶽州,傳即西平州。四年州廢仍為房山縣屬井州,後屬恆州,至德元年裁,兼取西平、房山二名改為平山縣,屬鎮州,五代因之。
意思是說在隋末義寧初在這裡置房山郡,唐武德時又為嶽州,並且據說嶽州還被稱為西平州,在至德元年改縣名時取西平、房山兩個名字之中各一字即為「平山」縣。
二是以山脈走勢而得名:或又謂歷晉五臺、大行、西山,萬山嵯峨至此而勢始平,故曰平山。
意思是從山西延伸而來的巍峨的五臺山、太行山、西山到這裡之後,地勢開始變得平緩,因此得名為「平山」。
此外還有一種說法並未記載在縣誌內:因平定安祿山之亂而得名。
清朝《平山縣誌》中的平山縣地圖,紅圈處為王母關,疑為王母觀的誤寫
綜合以上的情況,發現還是僅有得到「平山」之名來歷,仍然沒有看到改為平山縣的原因。想來或許就是為了紀念平息安祿山之亂吧。不過設置平山縣在至德元年(756年),而安史之亂最後是在唐代宗初(763年)才得以平定,哪怕就算是安祿山被其子安慶緒刺殺身亡的時間在唐肅宗至德二載(757年),這兩件事情發生之時,房山縣就已經改名為平山縣了,時間又對不上。因此,平山縣名更改的原因仍然不得而知。
清朝平山縣城圖
不過雖然縣名更改的原因不知道,但是頻繁改縣名、換州郡在當時對縣裡卻帶來嚴重影響,清代《平山縣誌》記載了這種變化:
平山地居僻陋,民氣渾樸,尊君親上,恪守舊章,蓋有陶唐氏之遺風焉。自西漢初置蒲吾隸常山郡四百作年未有改革,其所以養民之元氣者厚矣。魏晉以後天下分爭屢有改革,民心無定,其甚者隋傳國僅三世,二十餘之間,區區山縣而三次更置,民甚矣,憊何以堪?我朝因明之舊以平山隸正定到今四百八十餘年,相沿不變,故民心專一、淳固不移,直與兩漢比隆。
大意為,平山縣由於偏僻,民風淳樸,從西漢設置行政區域之後400年沒有變化,民間風氣也被涵養得極為厚重。但是自魏晉之後,特別是到隋朝,短時間內就經歷了數次行政區劃變動,使得民眾極為疲憊,變得不再淳樸。後來改名為平山縣之後,到縣誌編修之時,又有480多年行政區劃沒有過變動,所以民風又涵養得淳樸專一起來,和兩漢時可以相媲美。
當然這段話有著吹捧當時施政者之意,但是從中也可以看出一個安定的、穩定的發展環境對一個縣是有著多麼重要的作用吧。今天的平山縣王母山是僅旅遊而聞名,很多人都已不知這座山的另外一個名字還是其縣名「房山縣」、「平山縣」的來源。
您了解的情況是這樣嗎,歡迎在文章底部討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