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幼兒教師讀書筆記

2023-10-11 02:04:44 2

  教師雖然教育知識,但也需要補充知識,擴展知識面。 下面是作文網提供的幼兒教師讀書筆記,供參考!

  幼兒教師讀書筆記之讀《講臺上下的啟蒙》有感

  這個假期,學校推薦了很多好書,我隨機選擇了這本由朱煜撰寫的《講臺上下的啟蒙》。

  本書分為四輯:「放在心上」、「牆外白楊瑟瑟搖」、「當下,我們怎樣做教師」以及「紅了櫻桃,綠了芭蕉」。書中所述既有作者從事語文教學的點滴體會,又有對小學教育的看法,還有讀書筆記和關於親友的雜記,體裁上有隨筆、對談、日記、書信、散文等。

  初看此書,好像對於我這樣的幼兒教師來說,並無多大的實際指導作用,但是「教育是相通的」,朱老師教育小學生的方式方法,幼兒園又何嘗不適用呢?抱著完全接納的態度,我認真閱讀起來。

  書中第一輯「放在心上」寫到:如果教師真正把學生放到心上,教育將成為一個無比動人的過程,教師將從中感受到愉悅和幸福,教師的職業生涯亦將與其生命歷程融為一體,並綻放出璀璨的光彩。這讓我無比震撼。書中聊到學生因為一個很小的事,關於方言的問題請教語文老師,當時語文老師不清楚,老師說,等他查到資料後再告訴學生。事後,老師把查到的資料告訴給學生,就因為這件事,給學生帶來了很大的改變。學生的家長說,老師是把孩子真正放在心上了。

  作為幼兒教師的我們,照顧的孩子更是比小學生懂得少了,很多常識常規都需要我們不斷提醒和教育,我們更是要把孩子放在心上,不僅僅是教育問題,還有其他更多生活方面的問題,都需要我們幼兒教師時時處處做個有心人。

  「所謂啟蒙,是回到『教育應當是什麼』的常識」,這是封面上的一句話,用來詮釋朱煜老師對「啟蒙」二字的理解。我們常說啟蒙,也常認為「誰去教化誰」就是其最基本的含義,而康德認為「人擺脫自身造就的蒙昧」才是啟蒙。朱老師與康德不謀而合。

  幼兒園的教育常常被人稱之為「啟蒙教育」,可見幼兒園教育的重要性。啟蒙教育對於孩子的性格塑造和培養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好的啟蒙教育能夠幫助孩子形成勇敢、善良、誠實等優良的品質。

  在幼兒園的日常生活中,我們首先要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比如:早晨按時入園,主動向老師問好;有良好的衛生習慣;未經允許,不隨意拿他人東西;上課時不隨便講話等等。好的習慣伴隨人的一生,對孩子今後的學習和生活都有很大的幫助。每天面對這麼多單純可愛的面孔,忽然間覺得自己肩上的責任也不小。

  《講臺上下的啟蒙》這本書和平時常見的教育教學隨筆集有些不同,將近三分之一看上去好像與教育都沒什麼關係。書中的第三部分是讀書筆記,可評論的幾乎都不是教育類書籍。第四部分則是關於親友的雜記和遊記。看上去似乎沒有多大的教育價值,但是卻正是這樣淡淡的文字,讓人感覺親切,似乎這些事我也經歷過,難免會讓人回憶連篇,在回憶中找回最純真的東西。

  書中有一篇小隨筆,說的是作者兒子的成績單。孩子的成績下降了,孩子母親很不滿意,一直在幫助孩子尋找退步的原因和「搶救措施」。回想一下,我們上學的時候,有多少日子手裡拿著父母不滿意成績單,低著頭「等候發落」?現在也還有些家長、教師面對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問題,總急於找出立竿見影的好點子。他們在書本裡找答案,他們也會嘗試著與孩子交流,試圖走進兒童的內心。可越是急,結果越是糟。孩子成長是一個很長的過程,因此孩子的教育是慢的教育。任何拔苗助長,違反兒童成長規律的行為都會造成不良後果。我經常聽到一些家長說,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在幼兒園裡就提前學會了多少位的加減法等等之類的話。可這些不顧孩子實際情況盲目跟風的家長不會去分析,孩子是否是真學會,這樣的學習對孩子的思維發展、潛能的發掘、學習興趣的培養、學習習慣的養成會帶來怎樣的影響。兒童教育得慢慢來,即使是孩子在某方面早慧,也得仔細分析,科學引導,區別用力。當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出現反覆時,更要平等對話,悉心指導,寬容地對待。尊重孩子,真正把他們當作活生生的具有獨立性的生命個體,為他們提供必要的自由時間和空間。在我教學的活動中,我努力創設有利於學生思維自然發展的教學情境,堅持做到放手讓孩子嘗試。即使出現了錯誤,那也是可喜的,因為這就是成長的過程。有人說,兒童是成人之師,說得太對了。在課堂上,教師要為孩子獨立思考。自由表達創造條件,在生活中家長也需要這樣做,讓兒童慢慢地自然成長。如此,孩子就能時時給我們驚喜。

  在我看來,《講臺上下的啟蒙》這本書並不能完全算作是學術類的書籍,它還有很多細節在裡面,可見作者在寫作時是真的投入感情的。書中還詳細描寫了作者的父親和母親,雖然都是些不起眼的瑣事,我想作者想要表達的可能就是「愛」在教育中的作用吧。

  孩子不僅僅需要父母的愛,也需要老師的愛。在教師是什麼?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還是辛勤的園丁。我覺得那樣太用世俗的眼光看待這一個稱呼了。在孩子純淨的眼裡,世界是一首最動聽的詩歌,老師就是神奇的造物者,他們是最可愛的人物,可以吹起春風般的溫柔;但也是最可怕的人,一句話,甚至一個極其細微簡單的眼神就可以讓孩子「死亡」或著「或者重生」。但是,我同時明白,事實上老師不是不食人間煙火的神仙,雖然有自己威嚴的表情,可是他們也是普通人,只是在學生面前,他們有時只是多了一個高大外在的形象而已。所以在和孩子接觸的時候,老師應該卸下面具似的形象,蹲下去交流。教育的本質不是給予,而是喚醒人潛在的欲望,它如生命的陽光和空氣,他們潛在的創造力的種子使之萌芽和綻放提供一些良好的條件。

  以前我的一個外地同學就很受我們班的歧視,大家都不是喜歡和他交往。當然我們的老師很一再善意地教導我們,學會了愛別人,這樣才會被人愛戴。很多年後,我也走上了教師的崗位,現在回想起來,老師的話是彌足珍貴的。因為愛別人是一個人存在的基石,人沒有愛人的心就不可能有受別人尊敬的條件,你用什麼方式看人,他們也用同樣的方式對你。我也是老師,那就需要去愛我的每一個孩子,否則儘管我自己的才華再怎麼好,教育也是不可能會成功的。

  美國著名教育家內爾·諾丁斯說:「關心是一切成功教育的基石。」沒有關心教育將會失去基礎,而這種關心應當是建立在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基礎之上的。三毛很不幸,遇見了一個算不上好老師的教師,因為數學一次成績的不好而扼殺了這位文豪幼小的心靈直到很多年後,她還是沒有走出曾經的陰影。而相對而言席慕容她很幸運,她求學生涯的時候遇見的是一個善於關心和包容的老師,沒有因為數學成績的不好而否定她的全部,因此很多年後,她會用她的文字懷念她的數學老師曾經給她關心與愛。至於三毛平生或許最討厭的就是她的數學老師。那是一個老師連對學生最起碼的關心的信任都沒有,明明是她努力的結果,卻懷疑她的成績是抄來的……

  我們教師應該堅持「三會」主義:學會尊重,學會寬容,學會讚美。

  學會尊重:尊重是指人格上的平等。或許在我之間有很多的區別,可是大家都是人的個體不會改變,因此我覺得教師首先要尊重學生的人格。

  在孩子犯錯的時候,而不是憑自己的直覺去判斷一件事情,用一些汙穢的詞語秉著為了孩子好的名義,去詆毀他的自尊。不管發生什麼問題先要相信孩子,然後再去認真的解決事情的本質。絕不能進行人格的攻擊和誹謗,例如班級裡有人丟了東西,就隨意判斷是某個平常自己不喜歡的學生偷的,甚至進行暴力搜查,這不是解決問題關鍵,重要的是我如何去解決問題。

  尊重孩子的感受,儘可能設身處地地從他們的角度思考問題。

  學會寬容:愛因斯坦說:「善於寬容也是教育修養的情感問題。寬容中所蘊含的了解、信任、期待,表明了教育對自己和教育對象積累了足夠的信心,也浸透了以後總事業與學生真摯的熱愛。」對孩子的寬容要表現在用心去包容他們稚嫩的童真,因為他們很小,有時在學習過程難免會有錯誤,作為教師應該要用博愛的心去理解孩子。也可以讓我自己學會培養一種內在的修養和氣質,言教勝於身教。

  學會讚美:不論是孩子成績的好壞,他們都希望自己被教師注意和誇獎,每一個孩子都需要讚美。

  我自己曾經也一度希望自己是被我的老師關注和誇獎,因為那似乎是教師對我本身的一種肯定。總覺得自己是教師所喜愛的學生,隨之我自己的心情也會變得舒暢。讚美是教師和學生之間溝通的橋梁,它具有一種不可思議的力量,推動著彼此間的信任。有些情況下適當地讚美如荒漠中的甘泉一樣能夠讓學生心靈滋潤,這也是體現師愛的表現。

  尊重是教師走進學生心裡的最基本的捷徑,寬容就是給學生他自己的空間,包容他們純真的心靈,讚美是給予他更好的舞臺。

  幼兒教師讀書筆記

  前不久看過一本書講到每一個人的命運都是某一種文化屬性下的產物,是自然規律,也是文化規律。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面,世俗的「養兒防老,男尊女卑」等傳統觀念長期佔據著幾代人的思想,如此一來生我們養我們的父母就成了我們天然的債權人,而且這種感情比天高比海深。假設需要回報的的恩情能稱之為恩情麼?如此一來,母愛還能稱之為偉大的,無私的麼?

  我不能對上述問題簡單的用道德、公平、法理來給予解釋,但我想站在當下的角度提出一點我個人的一點想法。

  第一,子女作為和父母之間血緣關係的一種本能聯繫,他們同時也是自由的個體,有權利選擇自己的生命空間和生活狀態,至於「養兒防老」是從老一輩那裡遺傳下來的古訓或傳言,也許恰恰能和某一個時期的歷史產生化學作用,在當下市場經濟,以及國家制度體系、法律保障、公民福利等逐步健全的進程中,每一個個體都能充分的享有發揮和創造價值的空間,「養兒防老」並非作為一種傳統的契約被與生俱來的印刻在兒童身上,我們應該考慮的是尊重每一個個體的自由、平等、發展。

  第二,所謂的「養兒防老」是建立在孝順與美德的邊界之內,才有可能存在同等條件下的結果,而我們今天對待兒童道德的教育遠遠是不夠的,當出現「老太太跌倒了不敢扶「,「大學生辱罵教師」及偷竊剽竊的事件,我們應當反思在每一個孩子的兒童階段我們給予了他們怎樣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啟發。

  第三,早些年我國相關部門統計過未成年男女比例已經嚴重協調,近年來高校甚至出現男女比例失調的現象尤為嚴重,這些都已經在給我們重新去反思我們的兒童觀和文化觀應該怎樣的去修正和建構。

同类文章

《格列佛遊記》讀書筆記

  《格列佛遊記》的藝術特色主要體現在諷刺手法的運用上,尖銳深邃的諷刺是這部作品的靈魂。  當時的英國是作者抨擊和挖苦的對象。格列佛曆險的第一地是小人國。在這個縮微的國度裡,黨派之爭勢不兩立,鄰邦之間不但想戰勝而且要奴役對方。小人國的國王用比賽繩技的方法選拔官員,為獲得國王賞給的幾根彩色絲線

世界因你不同的讀書筆記

  世界因你不同  拿出這本勵志書籍,我立刻被這六個充滿鼓勵的大字所吸引。引文介紹的李開復有著許許多多不平凡的成就:畢業於哥倫比亞大學、卡內梅基隆這兩所國際頂尖名校;獲得諸多創新獎項,在蘋果、SGI、微軟、谷歌四大國際網際網路公司擔任重要職位……這些成就鑄造了一個普通人心中成功人士的形象。但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三篇)

  《文化苦旅》是餘秋雨的第一部文化散文合集。作品主要包括兩部分,一部分是歷史、文化散文;另一部分是回憶散文。全書的主題是憑藉山水風物以尋求文化靈魂和人生真諦,探索中國文化的歷史命運和中國文人的人格構成。《文化苦旅》獲上海市出版一等獎,上海市文學藝術優秀獎,臺灣聯合報讀書人最佳書獎,金石堂最

三國演義讀書筆記精編

  《三國演義》曹操的狡詐,劉備的謙虛恭謹,孔明的小心,周瑜的胸懷狹小,每獨自一個人物都具備不一樣的性情,筆者塑造的痛快淋漓,細細品嘗,讓讀者似乎進入一種境界。  三國演義讀書筆記500字  在高年級,讀原著《三國演義》,它在我心中已是一本飽含人生哲理,有著非凡意義的鴻篇巨作。對裡面的人物也

水滸傳讀書筆記匯總

  水滸傳讀書筆記300字  《水滸傳》為四大古典名著之一,書中講了宋代的農民起義,揭示了中國封建社會中農民起義的發生。  《水滸傳》中共有一百零八位好漢,他們各有各的技法,而且剛剛英勇無比。殺了好多貪官和壞人,保護正義,寧死不屈,連朝廷都制服不了他們。  如果我是在這一百單八將中的一員,絕

格列佛遊記讀書筆記(匯總)

  《格列佛遊記》是以格列佛船長的口氣敘述週遊四國的經歷。由於暴風雨、上岸找淡水、遭遇海盜、被部下劫持等等種種情況,格列佛共到了四個不同的國度:「小人國」——利立浦特王國,「大人國」——布羅丁奈格王國,有著異想天開卻又不著實際想法人的「飛島國」,最後一個是由一種有智慧的馬管理的「慧駰國」。 

西遊記讀書筆記

  西遊記讀書筆記300字  我看過很多的書,比如:《瞧,這幫壞小子》、《愛的教育》……其中我最喜歡《西遊記》。  《西遊記》講的是唐僧、孫悟空、豬八戒和沙和尚去西天取經,途中遇到了九九八十一難,最終他們用自己的智慧戰勝了所有妖魔鬼怪,取上了真經。  《西遊記》這本書有四個主人公,其中我最喜

伊索寓言讀書筆記(精選)

  《伊索寓言》是古代希臘人傳給後世的一部飽含生活智慧的文學作品。相傳,這部寓言集中的寓言為伊索所作,因而稱為《伊索寓言》。伊索是公元前6世紀古希臘著名的寓言家。他與克雷洛夫、拉·封丹和萊辛並稱世界四大寓言家。他曾是薩摩斯島雅德蒙家的奴隸,曾被轉賣多次,但因知識淵博,聰穎過人,最後獲得自由。

駱駝祥子讀書筆記

  書中的主人公——一個好強、老實,又富有理想的鄉下人——祥子。來到北平後,幹起了拉車這一行。他的理想就是買上一輛自己的車。為了車,他吃盡了苦頭。被搶、被詐,無奈成親,卻喪了妻,喜歡的人也走了。這一路上起起伏伏,坎坎坷坷。這樣無情的社會就像一瓢冷水,連希望的星火也被澆熄了。曾經向上、不屈的祥

讀《水滸》,品永恆的傳奇

  論古道今說英雄,水滸好漢稱第一。  ——題記  說英雄,說風流倜儻,善良正義;說英雄,說追求勇氣,行俠仗義;說英雄,說肝膽相照,替天行道。  《水滸傳》一部經典之作,是我國首部描寫農民起義的小說。描寫了一群不堪暴政壓迫的好漢揭竿而起的故事。這一百單八將,或身懷絕技,或足智多謀,但他們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