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讀書筆記摘抄範文
2023-10-11 02:46:34 1
範文一:《童年的秘密》讀書筆記
《童年的秘密》是著名教育家蒙臺梭利的著作,全書分為三大部分,介紹了兒童生理、心理各階段的發展;兒童的教育;愛的智慧;成人與兒童的衝突等等。很多部分讓我有很多的思考。
《童年的秘密》告訴我們,教育可以採用一種幫助兒童的自然發展的方式去保護和培育兒童,從而對這些自然特性產生影響。所以教育首先要做的事情是「發現兒童真正的本性,進而幫助他正常發展」。在這裡,除了環境和材料之外,某些條件是特別重要的,那便是「成人中立的特徵」。蒙特梭利創辦的第一個兒童之家,那些父母是文盲,他們忙於生計而無暇多份精力給孩子,他們的教師是毫無野心和先入之見的普通勞動婦女,這就導致了一種理智的沉靜。教師必須沉靜。他是一種更深沉的平靜,一種空白,或更好的、無阻礙的狀態,這種狀態是內心清晰的源泉。這種沉靜由心靈的謙虛和理智的純潔組成,是理解兒童所必不可少的條件。
於是,我知道了一般傳統教學法的老師與蒙特梭利教學法的老師的根本不同:一般傳統的學校,老師只是認識小朋友的行為,知道要照顧他們,也知道為了教育他們應該做些什麼;蒙特梭利的老師,眼前應是一位還沒有被認識、完全有待於被了解的孩子。站在孩子旁邊,觀察孩子。讓孩子在自理中獲取生理的獨立,在自由選擇中獲取意志的獨立,在無止盡的獨立工作中獲取思想的獨立。也就是說,我們要追隨兒童。讓「他們的生命自然地展現,就像蓮花在散發出芬芳的花香時,伸展出百色花瓣以接受陽光的哺育。
範文二:《孩子你慢慢來》
在這本書中作者偏重於孩子能否在精神和思想上順其自然的不受傷害不被扭曲的成長,如:安安和彎腿的昂弟在搶一輛小卡車,昂弟搶贏了,把東西緊緊抱在懷裡,死命抵抗敵人的攻擊。媽媽看見安安突然鬆了手,退後一步。她正要安撫他,卻見這兩歲小娃兒端起兩隻小手臂,做出獵人射擊的姿勢,對準昂弟,口裡發出「碰碰」的槍聲,然後滿意地說:「死了!」媽媽覺得驚心動魄,只有她知道安安「殺人」的靈感來自哪裡。孩子愛聽故事,媽媽給孩子講過《小紅帽》,他就是模仿故事中獵人的動作,有了「殺人」的動機。媽媽為了不讓孩子看到某些童話裡的殘酷和暴力,她用心去為兒子選擇,哪些書該讓兩歲的孩子讀?哪些不能讀?她看了《白雪公主》、《阿里巴巴四十大盜》後,就自言自語起來:我怎麼能跟兩歲的孩子講這種故事?在他往後成長的歲月裡,他會見到無數的人間醜惡事,沒有必要從兩歲就開始知道人與人之間的仇恨。人的快樂童年何其匆促,何其珍貴!他很謹慎地把這些有殘酷和暴力的書移到書架上最高一格,保證她的兒子即使搬來小椅子也夠不到的地方,把對孩子有益的書放到下一格讓孩子看。從她的言行中,我們能看到,母愛的偉大。母愛,讓她理性思考。
在我們現在的社會,看看我們的孩子,周末、暑假有補不完的課、上不完的興趣班,根本沒有時間自己休閒,根本沒有時間慢慢來。每個家長都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理,總以為給孩子的是最好的教育,但事實上呢?我們的孩子並不快樂,他們小小的年紀真的能接受這些額外的知識嗎?孩子宛如植物,生長有個體之別,有時令之分,我們現在做的就是現代版的「拔苗助長」。曾經我思考過這樣一個問題:幼兒園的孩子真的有必要學英語嗎?在我看來肯本沒必要,有很多家長跟我交流過,孩子上了小學後經常把英語和拼音混在一起,弄得孩子非常辛苦,其實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齡,他自然而然的就會接受很多事情,不論是作為家長還是教師,我們都要謹記:教育不是賽跑,人生更不是,請多點耐心,給點時間,等待孩子的成長,教育是慢的藝術,教育孩子,請慢慢來。
範文三:《匆匆》
翻開《匆匆》這篇極富哲理的散文,我被深深地吸引住了。朱自清獨到的見解改變了我的思想,使我對生活、成敗、生命有了新的認識與感受。
《匆匆》一文讓我知道了時間的珍貴。「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裡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裡過去;默默時,便從凝然的雙眼前過去。」這幾句話中蘊藏著多麼深刻的道理呀!有位名人曾經說過:「時間只是度過之後才神聖起來。」時間是最公正的裁判:它獻給勤奮者的是一條條成功的大道;留給懶惰者的是一個個失敗的泥潭,更重要的是珍惜時間,多了一份刻苦努力呀。拋棄時間的人,時間也會拋棄他。時光老人給每個人的時間都一樣多,就看你能不能珍惜他、把握他。
人生不能虛度。生命精彩與否,是由我們自己把握的。時間就是生命,把握時間就是把握人生。要讓人生如花朵般散發出誘人的芳香,就必須珍惜分分秒秒。「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匆匆》一文告訴我們要抓緊時間,珍惜時間,這樣才能使生活更充實,讓今天更精彩,令明天更美好!
範文四:《醜小鴨》
小時候讀<>從沒有覺得它有多大的意思,現在讀來卻感觸很深,一隻從出身就被別人欺負嘲笑的小鴨,就因為它長的醜,可是它從不自暴自棄,一路跌跌撞撞,憑著堅強的意志,終於變成了一隻美麗的白天鵝.
其實醜小鴨的成長過程應該可以成為我們的借鏡,我想我們應該象它那樣勇敢面對現實,決不向它低頭,努力超越自己,外表的美和醜不是我們所能決定的,我們能改變的有很多啊,心靈美.語言美.品德美.行為美等,難道我們擁有了這一切還會去在乎什麼外表嗎?多一些開心少一些愚蠢的煩惱,我們都可以變成美麗的白天鵝.
範文五:《流浪的本義》
開學之後,天氣漸漸變得涼爽,人的心境也漸漸變得平靜。閒暇之餘隨手拿起餘秋雨的《行者無疆》看了起來。作者用詞華麗,語句質感十足,其實磅礴,終于越看越愛不釋手。於是每一篇文章細細品味,暢遊其中,全然一種享受。
今天讀到了《流浪的本義》這篇文章,突然覺得想寫點東西了。每一個城市都會有一個主題,而巴塞隆納的主題則是流浪。因為該城市的中心大街的內容沒有別的,就是來自世界各地的流浪者在這裡賣藝賣物。作者說「有人把生命侷促與互窺互監、互猜互損,有人則把生命釋放與大地長天、遠山滄海」。於是流浪成了一種開通,成立一種高貴。這讓我很有啟發。中國有句俗語「知人知面不知心」,這種觀念在廣大老百姓心中已經根深蒂固,人們在日常行為準則中時時將它搬出來告誡自己注意提防,於是到處充斥著窺視,猜忌。這是社會的悲哀。為什麼我們不能學學流浪者的精神,把思想放駐於高遠,讓心境馳騁於開闊,不去因為一點小小的個人利益而過於費神於瑣碎問題。這也不失為一種好的生活態度。